第二次世界大戰

2007-02-15 3:11 am
我想知一D關於第二次世界大戰的事.....

回答 (5)

2007-02-15 3:15 am
✔ 最佳答案




第二次世界大戰

之一部份


圖片參考: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8/81/WW2_TitlePicture_For_Wikipedia_Article.jpg/300px-WW2_TitlePicture_For_Wikipedia_Article.jpg

順時針方向,從最上方起:D-Day時盟軍在諾曼第的海灘登陸、 納粹的奧斯威辛集中營、柏林戰役時紅軍在德國國會大樓升起蘇聯國旗、在長崎被投下的核武器、1936年位於紐倫堡的大集結





日期:
1939年9月1日—1945年9月2日

地點:
歐洲、太平洋、東南亞、中東、地中海與非洲

結果:
同盟國勝利。美國與蘇聯兩個超級大國出現。第一世界與第二世界的創造在歐洲的影響造成了冷戰。

起因:
德國入侵波蘭、日本入侵中國

領土變更:
{{{territory}}}

參戰方

同盟國:

圖片參考: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a/a9/Flag_of_the_Soviet_Union.svg/22px-Flag_of_the_Soviet_Union.svg.png
蘇聯

圖片參考: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1/1a/US_flag_48_stars.svg/20px-US_flag_48_stars.svg.png
美國

圖片參考: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a/ae/Flag_of_the_United_Kingdom.svg/22px-Flag_of_the_United_Kingdom.svg.png
英國

圖片參考: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7/72/Flag_of_the_Republic_of_China.svg/22px-Flag_of_the_Republic_of_China.svg.png
中國
以及其他
軸心國:

圖片參考: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2/2f/Flag_of_Germany_1933.svg/20px-Flag_of_Germany_1933.svg.png
納粹德國

圖片參考: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e/e2/Flag_of_Japan_-_variant.svg/20px-Flag_of_Japan_-_variant.svg.png
日本

圖片參考: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a/ad/Flag_of_Italy_%281861-1946%29.svg/20px-Flag_of_Italy_%281861-1946%29.svg.png
義大利
以及其他

指揮官


圖片參考: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a/a9/Flag_of_the_Soviet_Union.svg/22px-Flag_of_the_Soviet_Union.svg.png
史達林

圖片參考: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1/1a/US_flag_48_stars.svg/20px-US_flag_48_stars.svg.png
富蘭克林·德拉諾·羅斯福

圖片參考: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a/ae/Flag_of_the_United_Kingdom.svg/22px-Flag_of_the_United_Kingdom.svg.png
溫斯頓·邱吉爾

圖片參考: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7/72/Flag_of_the_Republic_of_China.svg/22px-Flag_of_the_Republic_of_China.svg.png
蔣中正


圖片參考: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2/2f/Flag_of_Germany_1933.svg/20px-Flag_of_Germany_1933.svg.png
阿道夫·希特勒

圖片參考: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e/e2/Flag_of_Japan_-_variant.svg/20px-Flag_of_Japan_-_variant.svg.png
東條英機、昭和天皇

圖片參考: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a/ad/Flag_of_Italy_%281861-1946%29.svg/20px-Flag_of_Italy_%281861-1946%29.svg.png
貝尼托·墨索里尼

傷亡

士兵死亡:
17,000,000
平民死亡:
33,000,000
合計死亡:
50,000,000
士兵死亡:
8,000,000
平民死亡:
4,000,000
合計死亡:
12,000,000
第二次世界大戰(簡稱二次大戰、二戰;1939年-1945年),是迄今為止,人類社會所進行的規模最大,傷亡最慘重,破壞性最大的全球性戰爭。戰爭進展到最高潮時,全球有61個國家和地區參戰,有19億以上的人口被捲入戰爭。交戰雙方是以美國、蘇聯、中國、英國、法國等國組成的同盟國與以德國,日本,義大利等法西斯國家組成的軸心國集團。戰火遍及歐洲、亞洲、美洲、非洲及大洋洲五大洲;交戰雙方同時也在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及北冰洋四大洋展開戰鬥。
儘管在1939年9月前,中國的抗日戰爭,衣索比亞的抗意戰爭等反法西斯的抵抗已經開始,但一般認為戰爭從1939年9月1日德國入侵波蘭開始,到1945年9月2日日本向同盟國投降而告結束。而這場戰爭總計造成了約6千2百多萬人的死亡,佔了當時世界總人口(約19億7千萬)3.18%左右的比例。據估計,大戰期間,錢財損失約有13850億美元,破壞了大量房屋,工廠,農莊,鐵路和橋樑,更是無法估計。






目錄[隐藏]

1 戰爭的起源

1.1 德國:第三帝國的迅速崛起
1.2 義大利:法西斯勢力登場
1.3 日本:軍國主義抬頭
1.4 戰前的蘇聯
1.5 英法綏靖政策的失敗
1.6 美國立場的改變
1.7 中國戰前之情況
2 歐洲戰場

2.1 德蘇瓜分波蘭,二戰全面爆發
2.2 防範德國,蘇聯建立東方戰線
2.3 斯堪的納維亞戰役
2.4 西線戰事的爆發
2.5 巴爾幹半島
2.6 東線蘇德戰場
2.7 大西洋交通運輸線爭奪戰
2.8 西線的戰略轟炸
2.9 北非戰場
2.10 盟軍進攻義大利
2.11 盟軍的大陸反攻
2.12 歐洲戰事的結束
3 遠東及太平洋戰場

3.1 中國戰事之爆發
3.2 太平洋戰爭爆發
3.3 戰爭結束
4 戰後
5 後續影響
6 參考文獻
7 相關條目



[編輯] 戰爭的起源
第二次世界大戰分為歐洲和亞洲兩大戰爭策源地。在歐洲,戰爭的原因可以追溯到20世紀初的第一次世界大戰(1914年-1918年),一戰的結果與納粹主義在德國的興起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由於德國的納粹主義的興起,德國成為了二戰的主要策源地。在遠東,日本的軍國主義化,使得日本走向了侵略擴張之路,以求達到擴大大和民族生存空間的目的。

[編輯] 德國:第三帝國的迅速崛起
德國是一個位於歐洲中部的後起的資本主義國家。19世紀中期,普魯士王國發起了統一德意志的戰爭,1871年,普魯士統一了整個德意志,建立了德意志帝國。德意志帝國的工業化發展速度超過了同期的主要工業化國家,成為世界最主要的工業國之一。20世紀初期,德國對以老牌資本主義國家英國和法國為主建立的世界秩序感到越來越不滿,希望能夠得到更多的殖民地。德國、奧匈帝國和義大利組成了同盟國集團,而英國、法國和東歐的俄國則組成了協約國集團,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
在一戰中,同盟國集團被協約國集團擊敗。1918年11月,戰爭結束後,德國皇帝威廉二世(Kaiser Wilhelm II)退位,1919年6月28日,德國簽署《凡爾賽條約》,承認戰敗。1919年7月31日,國民議會在德國南部小城威瑪(Weimar)的德意志民族劇院通過了一部憲法,宣告一個新的共和國——威瑪共和國成立。由於法國曾在1870年的普法戰爭中受到普魯士的重創,因此一戰結束後,法國希望能夠對德國在經濟上進行報復,並最終削弱這個強大的鄰國。《凡爾賽條約》將發動戰爭的責任全部推給了德國,從而對德國實行條件極為嚴厲的經濟與軍事制裁,德國失去了13%的國土和12%的人口,德國被解除武裝,德國的陸軍被控制在10萬人以下,不准擁有空軍。德國雖然在一戰中最後戰敗,但德國的元氣並未受到過多的傷害,工業體系依然保存完整,而且德國本土並未受到戰火的波及,《凡爾賽條約》過多的只考慮戰勝國的利益分配,完全沒有考慮戰敗國自身的利益,加上條約的空前苛刻性和掠奪本質,使得德國國民對強加給他們的《凡爾賽條約》有極強的牴觸和反感情緒,引發了德國普通民眾強烈的民族復仇主義情緒。驕傲的日耳曼民族為了擺脫《凡爾賽條約》的桎梏,各派政治勢力、各種政治思想在德國你爭我奪,顯得尤為激烈,這為德國成為一次新的大戰策源地創造了條件。
參看刀刺在背傳說
在經歷了短暫的平穩期後,外不能排除外侮,內不能解決內患的威瑪共和國在1929年的全球金融危機中遭到重創,當時馬克兌美元從四十五馬克兌一美元,大幅貶值到一兆馬克兌一美元。這個脆弱的共和國面臨著嚴重的經濟問題,瀕臨破產的邊緣,德國人民生活非常艱難。這為德國極端右翼勢力的興起提供了良機。由阿道夫·希特勒(Adolf Hitler)所領導的德國國家社會工人黨(簡稱納粹黨,Nationalsozialistische Deutsche Arbeiterpartei,NSDAP)就是其中之一,他宣稱德國的困境之根源來自於戰後強加給德國的嚴厲條款、懦弱的威瑪共和國以及被指稱握有國家經濟命脈的猶太人。他的理論受到越來越多德國人的支持,到1933年時納粹黨已經從一個微不足道的小黨一躍成為國會內第一大黨。1933年1月30日,魏瑪共和國年邁的總統興登堡元帥(Paul von Hindenburg)正式任命希特勒為共和國總理(Reichskanzler)。與此同時,希特勒政府通過行使憲法賦予總統在緊急情況下的特殊權力來執行公務,這些權力令希特勒可越過聯邦議會(Reichstag)進行實際獨裁統治。此時,威瑪共和國走到了其政治生命的終點,取而代之的是德意志第三帝國。為了擺脫英法等國對德國的束縛,希特勒在上臺之初就因擴軍備戰計劃受到限制而於1933年10月宣佈退出英法控制的國際聯盟。1934年8月2日興登堡去世後,希特勒又依據憲法繼任了總統,成為了第三帝國唯一的真正擁有實權的領袖,在德語中稱為「元首」(Führer)。
希特勒並不是只會在街頭叫囂喊空話的政客,他上臺後迅速重建了德國的秩序,加上他具備遠見,讓社會底層的勞動階級也能享有過去所沒有的福利,因而德國人對希特勒的支持率大幅提升。英法等列強見到已經無法藉由凡爾賽合約壓搾德國,立刻轉變態度與德國合作。此時的德國內部已經政局穩定,納粹黨人穩固了自己的政權後,開始將重心放到外交方面,並採取了多個冒險的行動。


圖片參考: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d/da/Second_world_war_europe_1935-1939_map_de.png/300px-Second_world_war_europe_1935-1939_map_de.png



圖片參考:http://zh.wikipedia.org/skins-1.5/common/images/magnify-clip.png
1935年至1939年的歐洲局勢,納粹德國在中歐迅速崛起,奧地利和捷克斯洛伐克的蘇台德地區在納粹運動的狂熱浪潮中加入第三帝國,捷克其餘地區也在不久後被德國佔領,立陶宛的克萊佩達地區(德國叫默麥爾地區)併入德國;斯洛伐克的一部分在德國的保護下獨立;捷克斯洛伐克其他部分被匈牙利和波蘭瓜分;法西斯義大利在歐洲局勢不穩的時候佔領了阿爾巴尼亞;西班牙則處於內戰狀態,內戰的結果以親法西斯的叛軍獲得勝利而告終

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7%AC%AC%E4%BA%8C%E6%AC%A1%E4%B8%96%E7%95%8C%E5%A4%A7%E6%88%B0&variant=zh-tw
2007-02-15 6:55 pm
第二次世界大戰是人類歷史上規模空前的全球性大戰,六十一個國家和地區,二十多億人口被捲入其中。參戰兵力超過一億人,大約九千萬士兵和平民傷亡,三千萬 人流離失所。其空前的廣度、深度和烈度,成爲人類戰爭史上的一次大革命,給予軍事戰略和戰爭觀以巨大影響。回首二戰,那一幅幅殘酷而血腥、雄偉而悲壯的曆 史畫面,永遠震撼著人們的心靈,令人難以忘懷。

歐洲西線:
1938年9月29日,德、意、英、法首腦背著捷克政府簽訂《慕尼黑協定》,向德國出賣蘇台德地區。一向把英、法奉若“保護神”的捷克政府,在德國限定時 間內,被迫接受了慕尼黑協定。希特勒吞併蘇台德後,加緊實施佔領整個捷克斯洛伐克的侵略活動。3月15日,德軍佔領捷克首都布拉格。3月16日,希特勒宣 布將捷克納入德國版圖。德國佔領捷克全境後,掌握了歐洲中心地帶,與義大利聯成南北一片,極大改善了德國的勢態,使德國軍事力量顯著增強。

歐洲東線:
1941年6月22 日,德國撕毀蘇德互不侵犯條約,突然進入蘇聯。德國的戰略企圖是:集中兵力,以“閃電戰”從數個方向對蘇實施迅猛而深遠的突擊,將蘇軍主力消滅在蘇聯西部 地區,爾後向蘇聯腹地長趨直入,粉碎蘇軍抵抗,進抵阿爾漢格爾斯克、伏爾加河一線,用空軍摧毀烏拉爾工業區,癱瘓蘇聯經濟,從而擊敗蘇聯。

中國戰場:
抗日戰爭的勝利,是中 國一百多年來第一次取得反帝國主義戰爭的完全勝利。中國人民在戰爭中付出了巨大代價。據不完全統計,中國平民共傷亡1800余萬,軍隊傷亡380萬人,財 産損失和戰爭消耗1000多億美元。日軍被中國軍隊殲滅133萬餘人(不包括在東北地區前6年傷亡數和在滇緬作戰中被中國軍隊斃傷數)。日本戰敗後,向中 國軍隊投降的日軍共128萬。

太平洋戰爭:
1940年以後,日 本爲擺脫侵華戰爭僵局,改善戰略態勢,決定乘歐洲戰事正酣之機,奪取英、美、荷在亞洲的殖民地,掠奪東南亞戰略物資,建立“大東亞共榮圈”。1941年 12月7日,日本聯合艦隊在海軍上將山本五十六率領下,偷襲美國太平洋艦隊基地珍珠港,取得重大戰果,使美太平洋艦隊失去戰鬥力。遂後,日軍轟炸菲律賓, 登陸馬來亞,太平洋戰爭全面爆發。
2007-02-15 3:22 am
第二次世界大戰
第二次世界大戰是人類歷史上規模空前的全球性大戰,六十一個國家和地區,二十多億人口被捲入其中。參戰兵力超過一億人,大約九千萬士兵和平民傷亡,三千萬人流離失所。其空前的廣度、深度和強度,成為人類戰爭史上的一次大革命,給予軍事戰略和戰爭觀以巨大影響。回首二戰,那一幅幅殘酷而血腥、雄偉而悲壯的歷史畫面,永遠震撼著人們的心靈,令人難以忘懷。

歐洲西線:

1938年9月29日,德、意、英、法首腦背著捷克政府簽訂《慕尼黑協定》,向德國出賣蘇台德地區。一向把英、法奉若“保護神”的捷克政府,在德國限定時間內,被迫接受了慕尼黑協定。希特勒吞併蘇台德后,加緊實施佔領整個捷克斯洛伐克的侵略活動。3月15日,德軍佔領捷克首都布拉格。3月16日,希特勒宣布將捷克納入德國版圖。德國佔領捷克全境后,掌握了歐洲中心地帶,與義大利聯成南北一片,極大改善了德國的勢態,使德國軍事力量顯著增強。



歐洲東線:

1941年6月22日,德國撕毀蘇德互不侵犯條約,突然進入蘇聯。德國的戰略企圖是:集中兵力,以“閃電戰”從數個方向對蘇實施迅猛而深遠的突擊,將蘇軍主力消滅在在蘇聯西部地區,爾後向蘇聯腹地長趨直入,粉碎蘇軍抵抗,進抵阿爾漢格爾斯克、伏爾加河一線,用空軍摧毀烏拉爾工業區,癱瘓蘇聯經濟,從而擊敗蘇聯。

——詳文

中國戰場:

抗日戰爭的勝利,是中國一百多年來第一次取得反帝國主義戰爭的完全勝利。中國人民在戰爭中付出了巨大代價。據不完全統計,中國平民共傷亡1800余萬,軍隊傷亡380萬人,財產損失和戰爭消耗1000多億美元。日軍被中國軍隊殲滅133萬余人(不包括在東北地區前6年傷亡數和在滇緬作戰中被中國軍隊斃傷數)。日本戰敗后,向中國軍隊投降的日軍共128萬。

——詳文

太平洋戰爭:

1940年以後,日本為擺脫侵華戰爭僵局,改善戰略態勢,決定乘歐洲戰事正酣之機,奪取英、美、荷在亞洲的殖民地,掠奪東南亞戰略物資,建立“大東亞共榮圈”。1941年12月7日,日本聯合艦隊在海軍上將山本五十六率領下,偷襲美國太平洋艦隊基地珍珠港,取得重大戰果,使美太平洋艦隊失去戰鬥力。遂后,日軍轟炸菲律賓,登陸馬來亞,太平洋戰爭全面爆發。

——詳文

著名戰役
不列顛之戰 偷襲珍珠港 中途島之戰

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德國空軍對英國實施的空中進攻作戰。1940年6月德軍佔領西歐大陸后,于7月制定從海上入侵英國的"海獅"計劃。計劃規定作戰行動分兩個階段:第一階段為戰略轟炸和海上封鎖,第二階段為登陸和佔領。

——詳文
一支龐大的艦隊打破了寧靜,向南駛去。六艘航空母艦排成了兩路縱隊,在他們的四角有兩艘高速戰列艦和兩艘重巡洋艦,最外一圈是九艘驅逐艦,而在這個鋼鐵花環最前面引導的是一艘輕巡洋艦和兩艘潛艇。艦隊在尚未破曉的海面上,留下了一條又粗又寬的雪白航跡。

——詳文
中途島,面積只有4.7平方公里,其特殊的地理位置決定了它戰略地位的重要性。該島距美國舊金山和日本橫賓均相距2800海里,處於亞洲和北美之間的太平洋航線的中途,故名中途島。

——詳文

史達林格勒會戰 諾曼地登陸戰 攻克柏林
莫斯科會戰后,1942年春,隨著泥濘季節的到來,漫長的蘇德戰線相對穩定了下來,但雙方都在秣兵厲馬,準備更大規模的戰役,以爭奪戰略主動權。鑒於德軍已無力發動全線進攻,希特勒打算集中兵力在戰線南翼發動局部攻勢,以奪取高加索的石油,並切斷蘇聯與美英等盟國聯繫的物資供應線。

1945年4月,蘇軍已大兵壓境,兵臨柏林城下,德國法西斯行將滅亡。山窮水盡的希特勒孤注一擲,企圖頑抗到底。戰前,德軍統帥部為便於指揮,將柏林防禦地域劃分為9個防區,其中,市中心的提爾花園區為第9防區。
2007-02-15 3:16 am
極權主義的興起

極權主義的意義

極權主義是一種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後的新政治制度,我們可以叫這種新政治制度'極權主義'如果一個獨裁者或一個政黨:

在政府、經濟和社會已經有獨裁的控制權;


有意識形態地統治;和


採用一黨專制。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前極權主義的例子有:俄國的共產主義、德國納粹主義、意大利的法西斯主義和日本的軍事封建帝國主義。


第一次世界大戰後的俄國

列寧與蘇維埃社會主義聯邦共和國(Union of Socialist Soviet Republics)

列寧(Lenin, 1870 - 1924)原名烏利亞諾夫,貴族出身,於聖彼得堡大學畢業,嚮往研究馬克斯的著作,因參加革命而被放逐到西伯利亞,1903年俄國社會民主黨分裂為布爾雪維克黨和孟雪維克黨,列寧是前者的領袖。 

俄國十月革命成功後,列寧被推舉為蘇維埃人民委員會之委員長,主張對德停戰,土地國有和由工人管理工廠,又於1918年把布爾雪維克黨改名為共產黨。

1922年,俄國合併其他小國,建立蘇維埃社會主義聯邦共和國。

初期施政:

於1918年3月對德訂立和約。

把首都遷至莫斯科。

在兩年內利用紅軍和秘密警察剷除異己,肅清內亂

實行共產主義:

把土地、天然資源、生產及分配機關收歸國有。

生產品由國家集中分配。

取消商品貿易。

徵收農民剩餘糧食。

推行四大計畫:

樹立無資產階級專政。

徹底推動經濟社會的改革。

消滅內部反抗,擊退外國干涉。

發動世界革命。

史太林 (Joseph Stalin, 1879-1953)

史太林出生於農民家庭,早年因參加革命而被放逐到西伯利亞,後來潛返彼德格勒,加入布爾雪維克黨,成為列寧的得力助手,1924年成為蘇聯領袖,帶領蘇聯在二次世界大戰中抵抗德國的侵略。

第一次世界大戰後的意大利

巴黎和會與意大利

意大利雖然是戰勝國之一,但巴黎和會被英、美、法三國控制,意國代表奧倫杜(Orlando)卻根據1915年之參戰密約取得阜姆港的主權,巴黎和會最後把阜姆港劃歸南斯拉夫,奧倫杜一度憤而退出和會,會議幾告破裂。意大利在戰後得不償失,加上物資短缺,失業人數眾多,退伍軍人不獲安置,經濟破產。

法西斯黨(Fascist Party)之組成興法西斯主義

意大利共黨暴動,全國一片混亂,不滿現狀及反對共產主義的愛國分子於1919年3月在墨索里尼(Benito Mussolini)的號召下在米蘭組成法西斯黨,與社會黨對抗,1922年,法西斯取得政權,意大利在墨索里尼的領導下成為法西斯主義國家,並把意大利帶進二次世界大戰。

第一次世界大戰後的德國

威爾瑪共和國(Weimar Republics)

  1918年9月,德國戰敗已成定局,各黨派均主張進行民主改革。同年10月,基爾軍港的水兵叛變,社會民主黨人要求德國國皇威廉二世退位,德皇出走到荷蘭,霍享索倫皇朝瓦解,當時國內的主要黨派是斯巴達克黨和社會民主黨。前者主張仿效蘇聯,建立無產階級政府;後者主張召開國民會議,推行緩進改革。結果,社會民主黨領袖愛伯特順利組成內閣。1912年2月,國民議會在威爾瑪召開,愛伯特被選為首住大總統,並頒佈威爾瑪憲法,廢止階級和宗教上的特權,規定民主代議政體,規定男女公民絕對平等和社會保險制度,是當時最佳的憲法,德國成為民主共和國。1918年11月11日,德國與協約國簽訂休戰協定,1919年6月28日接受凡爾賽條約。新政府無力負擔巨額賠款,以至經濟破產,1921年,德國償付第一期賠款後要求緩期付款給法國,法國居然與比利時在1923年1月派兵佔領德國的工業中心魯爾區,德國消極對抗,德國的工商業全面停頓。

納粹德國

1929年全球性的經濟恐慌嚴重地打擊德國的經濟,工廠倒閉,失業人數激增,政府試圖挽救不果,人民不滿現狀,勞工階層主張革命,加入共產黨,而中產階級則緬懷過去的光榮而組織愛國團體。1920年希特拉(Adolf Hitler)在慕尼黑組成國家社會黨,甚得德國人擁護,1934年希特勒成為元首,德國成為納粹主義的國家。

第一次世界大戰後的日本

地位提高

日本在戰時壟斷東南亞市場,更藉英日同盟對德宣戰奪取德國在山東的利益,向中國提出「二十一條」。戰後日本取得太平洋赤道以北德屬諸島的委任管治權,成為亞洲霸主。

美國對日本的限制

美國鑑於日本在太平洋的勢力大為擴張而感到不安,故聯合各國制裁日本。1921年,美國邀請中、日、英、法、意、比、荷、葡舉行華盛頓會議,成立「五國海軍協定」,簽訂「九國公約」,尊重中國的領土完整,重申門戶開放政策。華盛頓會議限制了各國的軍備及解決了戰後的問題,其實是針對日本,阻止日本向外擴張,損害美、英、法等國的利益。
2007-02-15 3:15 am
第二次世界大戰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跳转到: 导航, 搜尋
第二次世界大戰
之一部份

順時針方向,從最上方起:D-Day時盟軍在諾曼第的海灘登陸、 納粹的奧斯威辛集中營、柏林戰役時紅軍在德國國會大樓升起蘇聯國旗、在長崎被投下的核武器、1936年位於紐倫堡的大集結
日期: 1939年9月1日—1945年9月2日
地點: 歐洲、太平洋、東南亞、中東、地中海與非洲
結果: 同盟國勝利。美國與蘇聯兩個超級大國出現。第一世界與第二世界的創造在歐洲的影響造成了冷戰。
起因: 德國入侵波蘭、日本入侵中國
領土變更: {{{territory}}}

參戰方
同盟國:
蘇聯
美國
英國
中國
以及其他 軸心國:
納粹德國
日本
義大利
以及其他
指揮官
史達林
富蘭克林·德拉諾·羅斯福
溫斯頓·邱吉爾
蔣中正
阿道夫·希特勒
東條英機、昭和天皇
貝尼托·墨索里尼
傷亡
士兵死亡:
17,000,000
平民死亡:
33,000,000
合計死亡:
50,000,000 士兵死亡:
8,000,000
平民死亡:
4,000,000
合計死亡:
12,000,000
第二次世界大戰(簡稱二次大戰、二戰;1939年-1945年),是迄今為止,人類社會所進行的規模最大,傷亡最慘重,破壞性最大的全球性戰爭。戰爭進展到最高潮時,全球有61個國家和地區參戰,有19億以上的人口被捲入戰爭。交戰雙方是以美國、蘇聯、中國、英國、法國等國組成的同盟國與以德國,日本,義大利等法西斯國家組成的軸心國集團。戰火遍及歐洲、亞洲、美洲、非洲及大洋洲五大洲;交戰雙方同時也在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及北冰洋四大洋展開戰鬥。

儘管在1939年9月前,中國的抗日戰爭,衣索比亞的抗意戰爭等反法西斯的抵抗已經開始,但一般認為戰爭從1939年9月1日德國入侵波蘭開始,到1945年9月2日日本向同盟國投降而告結束。而這場戰爭總計造成了約6千2百多萬人的死亡,佔了當時世界總人口(約19億7千萬)3.18%左右的比例。據估計,大戰期間,錢財損失約有13850億美元,破壞了大量房屋,工廠,農莊,鐵路和橋樑,更是無法估計。


收錄日期: 2021-04-12 21:51:16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70214000051KK03091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