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劇文化資料

2007-02-14 10:40 pm
我想問關於粵劇既野,咩都得,總之要係粵劇ga!!快d thx!!!專題來的!!請寫明參考網址

回答 (1)

2007-02-14 11:04 pm
✔ 最佳答案
粵劇又叫大戲或者廣東大戲, 係揉合唱做念打、樂師配樂、戲臺服飾、抽象形體等等嘅表演藝術。粵劇源自南戲,由明朝嘉靖年間開始喺廣東、廣西出現。粵劇每一個行當都有各自獨特嘅服飾打扮。最初演出嘅語言係中原音韻,又叫做戲棚官話。到咗清朝末期,文化人為咗方便宣揚革命而把演唱語言改為粵語,等廣州人更容易明白。粵劇名列於2006年5月20日公布嘅第一批518項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之內。


行當:

粵劇嘅行當原為「末」、「生」、「旦」、「淨」、「丑」、「外」、「小」、「夫」、「貼」、「雜」嘅十大行當。後嚟被精簡為六柱制,即「文武生」、「小生」、「正印花旦」、「二幫花旦」、「丑生」、「武生」。

呢啲都係根據角色嘅年紀、性別、性格、外型等特徵嚟分類嘅。“末”代表年老角色。“生”代表男性角色。“旦”代表女性角色。“淨”就係性格剛強暴躁嘅男性角色。“丑”就係滑稽角色。


唱做念打:

「唱」係指唱功,配合唔同嘅角色有各自唔同演唱嘅方式,包括平喉同子喉。平喉係平常說話嘅聲調。子喉係比平喉調子高咗八度。大喉係使用粗獷聲音。同時,粵劇都會吸收唔同嘅地方嘅獨特唱腔,例如來自福建嘅廣東南音、木魚、廣東嘅本地民謠粵謳同板眼。

「做」係指做功,即表演。當中包括手勢、臺步、走位、關目、做手、身段、水袖、翎子功、水發、抽象表演同傳統功架等等。

「念」係指念白,即念出臺詞。用說話交代情節、人物嘅思想感情。

「打」係指武打,例如:舞水袖、水髮、玩扇子、武刀弄槍、耍棍揮棒,舞動旗幟等等。


音樂 :

粵曲嘅唱腔音樂主要分板腔、曲牌同歌謠三種。

廣東本地嘅戲曲音樂,應以說唱類嘅南音、木魚、龍舟、板眼、粵謳等為主,因為呢個係根據廣東話嘅語言特色組成,嚮語分平仄、句分上下嘅基礎上,廣東說唱類嘅唱腔,曲詞句格必須分為兩組上下句式,因為廣東話分陰陽平,呢個同北方語系嘅陰陽平唔同,語音上有很大嘅差異。

粵曲唱腔音樂嘅基本特色係板腔類,即梆子同二黃,俗稱「梆黃」,即係同京劇嘅「皮黃」同類,所以粵劇都屬於南北路嘅戲曲,即有南路「二黃」唱腔同北路「梆子」唱腔。粵曲嘅板腔原本係由外省傳入,係由詩讚類嘅齊言滾唱方式發展出來,後來節以鼓板,由唔同板式引發唱腔嘅變化,故稱「板式變化體」。板腔體、詩讚體戲曲唱腔同曲牌體戲曲唱腔最根本嘅唔同嚮板腔體同詩讚體戲曲唱腔沒有固定嘅樂調旋律,旋律由曲詞嘅語音決定,所以即使同係「慢板」或「中板」,可以因為曲詞唔同,有唔同嘅音樂旋律。

曲牌體戲曲唱腔卻係先有樂調旋律,再填曲詞,其中骨幹音更不可修改,所以無論千百首同曲牌嘅曲,即使曲詞唔同,但其分佈之聲調必然相同,否則唔同填一首小曲。粵曲嘅曲牌體可以分成多類,其中主要有崑弋曲牌,即傳統戲曲曲牌,如「俺六國」〔即「後庭花」〕、「僥僥令」、「園林好」等。

粵曲都有由民歌嘅戲曲變調,如出自崑腔劇目《思凡》嘅「朦朧」、「山坡羊」,本係民歌,但崑腔化後再傳入粵曲之中。有古譜曲,如《粧台秋思》;不過,古譜中都有較為特殊嘅,如明代產生嘅《貴妃醉酒》,本為《西宮詞》,嚮粵劇嘅起源時期已傳入粵曲之中,唔似《粧台秋思》係二十世紀中才吸收入來。

最特別嘅係一種民歌小調,如《寄生草》、《打掃街》(即《打棗杆》)、《剪剪花》(即《剪靛花》),呢啲曲本來係民間嘅齊言民歌,一如板腔,沒有固定嘅旋律,由曲詞嘅語音發展出唔同嘅旋律,其中由過序音限制其廻旋往覆嘅方式,一如板腔嘅「士字序」、「工字序」等。但係,當唔同地區嘅人忘佚咗原來嘅唱法,呢啲曲子嘅旋律就被某一個旋律固定下來,成為小曲,呢個都係粵曲音樂中一個重嘅組成部分。其實,呢類民歌現今中國尚有很多,如陜甘嘅《信天遊》,北方嘅《艷陽天》等。


行內習俗同術語

梨園嘅來歷:
唐玄宗李隆基幼年即喜愛歌舞。6歲嘅時侯,曾經為佢嘅祖母武則天嚮宮院裏即席表演歌舞節目《長命女》。因為表演精湛,所以博得在座嘅皇親國戚同群臣們嘅讚賞。李隆基繼位後,選定咗宮庭嘅一片梨園作為排練歌舞嘅場所,呢個就係梨園嘅來歷。自此,戲行內人人自稱梨園子弟。

戲橋:
戲橋係開戲前派給觀眾嘅單張,作為介紹劇目之用。一般印上劇情嘅簡介、編劇、導演、演員表等等。

紅船:
十九世紀末至二十世紀初,粵劇戲班常嚮廣州沿海巡迴演出,為咗方便行程,嚮紅船棲身。呢類戲班皆叫做紅船戲班。紅船船艙臥鋪分配同工人職責都有規定,成為日後戲班嘅基礎。一般來講,粵劇戲班分為本地班、外江班、本地外江班同過山班。

爆肚:
爆肚即係「即興」,可解作即時嘅創作。演員根據演出時嘅感情,作出同劇本有出入或者冇經彩排嘅發揮。

撞板:
嚮演奏或者唱曲嘅時侯,節拍或者速度出現錯誤。由於粵劇好受香港人歡迎,“撞板”成咗形容“出錯”嘅俗語。

欲免向隅:
因為戲棚係臨時搭建嘅,觀眾席有好多竹柱,嗰啲角落叫做隅。欲免向隅就係說避免竹柱阻礙視線。

紮、叔父:
稱呼戲行長輩為“叔父”。“紮”意思係成名或晉升。呢兩個詞語同三合會嘅黑話相同。因為舊社會粵劇藝人奔走江湖,賣藝謀生,難免要同黑社會打交道。


收錄日期: 2021-04-12 21:19:51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70214000051KK01711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