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漢時代D嘢,,,,,,,

2007-02-14 9:03 pm
我想問
東漢時代的服飾呀!!

回答 (2)

2007-02-14 9:34 pm
✔ 最佳答案
服飾

西漢時冠服制度大都承襲了秦制,到東漢時,才正式確立下來。

漢朝的衣服,主要包括袍、襜褕﹝直身的單衣﹞、襦﹝短衣﹞、裙。因為漢代織繡業十分發達,所以有錢人家穿的是綾羅綢緞的衣服。一般人家穿的是短衣長褲,貧窮人家穿的是短褐﹝粗布做的短衣﹞。漢朝婦女的衣裙是兩件式,樣式也很多,還有長袍,最有名的是「留仙裙」。

具體來說,男子的官服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禮服:漢朝的祭祀禮服,承襲了秦代的廢除「六冕」,以一種冕服為祭天地明堂的禮服的辦法。

冕冠服:是最尊貴的祭祀禮服,是天子及三公諸侯、卿大夫祭天地明堂之時穿的。

長冠服:是夫子和執事百官,用在祭宗廟及各種小祀,如五嶽、四瀆、山川、社稷等典禮時穿的。

委貌冠服:相當於周代的冠弁服。為公卿諸侯大夫行大射禮於辟雍的時候穿著。

皮弁冠服:這種冠服為大射禮時,執事者穿的,衣裳為緇麻衣,皂領袖、素裳。

朝服:自秦開始以袍作為朝服,漢代從皇帝到小吏也都以袍作為朝服,也是主要常服,亦即是深衣制的袍服,不過因為不同身份的人戴的冠不同而有不同的名稱。漢代的朝服,服色是隨著五時色,即春青、夏朱、夏黃、秋白、冬黑。朝服均是襯以告緣領袖的中衣。

而女子的正式服飾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廟服:相當於周代的禕衣,是女子禮服中,地位最尊貴的一種。是太皇太后、皇太后、皇后拜謁祖廟時穿的服飾,顏色是皂下。

蠶服:相當於周代的約鞠衣。每年三月,皇后帥領公卿諸侯夫人參加蠶禮時穿的。

朝服:自二千石夫人以上至皇后,皆以蠶衣為朝服。



相關文章

華夏歷史:中國文化的又一輝煌時期 宋朝(五) (2005年7月1日)
華夏歷史:中國文化的又一輝煌時期 宋朝(四) (2005年6月28日)
華夏歷史:中國文化的又一輝煌時期 宋朝(三) (2005年6月25日)
華夏歷史:中國文化的又一輝煌時期 宋朝(二) (2005年6月22日)
華夏歷史:中國文化的又一輝煌時期 宋朝(一) (2005年6月19日)
華夏歷史:漢室天下的復興 東漢(三) (2005年3月15日)
華夏歷史:漢室天下的復興:東漢(二) (2005年3月12日)
歷史鏡子:古今暴君下場的啟示 (2005年3月9日)
華夏歷史:漢室天下的復興 東漢(一) (2005年3月6日)
華夏歷史:三大盛世天朝之一 西漢(七) (2005年3月3日)
華夏歷史:三大盛世天朝之一 西漢(六) (2005年2月28日)
華夏歷史: 三大盛世天朝之一 西漢(五) (2005年2月25日)
華夏歷史: 三大盛世天朝之一 西漢(四) (2005年2月22日)
歷史鏡子:「三武一宗滅佛」的啟示 (2005年2月19日)
歷史鏡子:秦朝「法令滋章」而致「盜賊多有」的啟示 (2005年2月16日)

2007-02-14 13:35:45 補充:
I hope I can help you!
參考: yahoo
2007-02-14 9:41 pm
西漢時冠服制度大都承襲了秦制,到東漢時,才正式確立下來。

漢朝的衣服,主要包括袍、襜褕﹝直身的單衣﹞、襦﹝短衣﹞、裙。因為漢代織繡業十分發達,所以有錢人家穿的是綾羅綢緞的衣服。一般人家穿的是短衣長褲,貧窮人家穿的是短褐﹝粗布做的短衣﹞。漢朝婦女的衣裙是兩件式,樣式也很多,還有長袍,最有名的是「留仙裙」。

具體來說,男子的官服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禮服:漢朝的祭祀禮服,承襲了秦代的廢除「六冕」,以一種冕服為祭天地明堂的禮服的辦法。

冕冠服:是最尊貴的祭祀禮服,是天子及三公諸侯、卿大夫祭天地明堂之時穿的。

長冠服:是夫子和執事百官,用在祭宗廟及各種小祀,如五嶽、四瀆、山川、社稷等典禮時穿的。

委貌冠服:相當於周代的冠弁服。為公卿諸侯大夫行大射禮於辟雍的時候穿著。

皮弁冠服:這種冠服為大射禮時,執事者穿的,衣裳為緇麻衣,皂領袖、素裳。

朝服:自秦開始以袍作為朝服,漢代從皇帝到小吏也都以袍作為朝服,也是主要常服,亦即是深衣制的袍服,不過因為不同身份的人戴的冠不同而有不同的名稱。漢代的朝服,服色是隨著五時色,即春青、夏朱、夏黃、秋白、冬黑。朝服均是襯以告緣領袖的中衣。

而女子的正式服飾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廟服:相當於周代的禕衣,是女子禮服中,地位最尊貴的一種。是太皇太后、皇太后、皇后拜謁祖廟時穿的服飾,顏色是皂下。

蠶服:相當於周代的約鞠衣。每年三月,皇后帥領公卿諸侯夫人參加蠶禮時穿的。

朝服:自二千石夫人以上至皇后,皆以蠶衣為朝服。


收錄日期: 2021-04-12 22:07:10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70214000051KK01324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