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佳答案
正如本人早前提及,一個用語,在一個族群間的形成過程,往往是先有人「發明」,再散播流傳,並成為習用之語,最後才由有心人編入經典。始創者或有關典故,在這類情況實在無從稽考。
據楊任之《中國典故辭典》:
【寡人】
寡德之人,古王侯自謙之詞。《禮.曲禮》下:「諸侯見天子曰『臣某』、『侯某』,其與民言,自稱曰『寡人』。」
相信《禮》中記載應為首個提到「寡人」一詞之經典,更早者已無從稽考。該辭典尚有以下說法:
《詩.邶風.燕燕》:「先君之思,以勖寡人」。衛莊公夫人莊姜自謂,唐以後唯皇帝得稱寡人。清.趙翼《陔餘叢考.寡人》:「春秋戰國時,諸侯王皆種寡人,至漢猶然……此又唐以後稱寡人之故事也。」
眾典皆指「寡人」一詞最先見於春秋戰國諸王侯之自稱,但典故則無載。
以下經典亦提及「寡人」一詞:
《左傳》:「請子奉之以主社稷,寡人雖死亦無悔焉。」
《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秦王以十五城請易寡人之璧,可予不?」
《鄒忌諷齊王納諫》:「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過者,受上賞。』」
《世說新語》:「晉王衍諸婿大會,郭家與衍婿裴遐談,衍謂諸人曰:『君輩勿為爾,將受困寡人女婿。』」(按:古代士大夫也有自稱為「寡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