戲曲的特色

2007-02-14 5:30 am
戲曲的特色

回答 (2)

2007-02-14 9:25 pm
✔ 最佳答案
戲曲指的是中國傳統的戲劇。「戲曲」一詞原本的意義是「戲中之曲」,是在戲中演唱的唱詞,用以與「散曲」有所區隔,在中國近代第一部關於傳統戲劇的研究專著:王國維的《宋元戲曲考》之後,王國維將戲曲定義成「合歌舞以演故事」,戲曲才成為中國傳統具有各種舞臺元素,以代言體方式呈現的表演藝術的統稱。戲曲的內涵包括唱念做打,綜合了對白、音樂、歌唱、舞蹈、武術和雜技等多種表演方式,不同於西方將歌劇、舞劇、話劇。

中國戲曲
根據時代分期,中國戲曲包括:

原始戲劇
儺戲
巫戲

漢代
百戲

魏晉南北朝
代面
踏搖娘
缽頭
參軍戲
樊噲排君難

唐代
目蓮戲

宋朝
雜劇
川雜劇
永嘉雜劇
參軍戲
北方散樂

金朝
院本
北曲雜劇
雜劇

遼元
南戲
雜劇

明清
傳奇

中國六大劇種
京劇
秦腔
評劇
豫劇
越劇
黃梅戲

其它
北京戲曲
京劇(平劇)
北京曲劇
河北戲曲
河北梆子
評劇
絲弦
唐劇
河南戲曲
豫劇(河南梆子)
河南曲劇
越調
四平調
大平調
二夾弦
道情
柳琴調
羅卷戲(鄧州)
宛邦腔(南陽)
淮邦腔
墜劇
山東戲曲
呂劇
鈍腔
山西戲曲
晉劇(山西梆子)
蒲劇(蒲州梆子)
中路梆子
北路梆子
上黨梆子
陝西戲曲
秦腔(陝西梆子)
銅川梆子
眉戶劇
甘肅戲曲
隴劇
黑龍江戲曲
龍江戲
吉林戲曲
吉劇
遼寧戲曲
遼南戲
湖北戲曲
漢劇
安徽戲曲
徽劇
安徽花鼓戲
黃梅戲
湖南戲曲
湘劇
花鼓戲
江西戲曲
贛劇
採茶戲
上海戲曲
滬劇
浙江戲曲
婺劇
越劇
江蘇戲曲
昆劇又叫做昆曲
淮劇
錫劇(無錫)
四川戲曲
川劇
諧劇
雲南戲曲
儺戲
廣東戲曲
粵劇
潮劇
廣西戲曲
桂劇
彩調劇
福建戲曲
高甲戲
薌劇(歌仔戲)
皮影戲
傀儡戲
花燈戲
閩劇
庶民戲
台灣傳統戲劇
歌仔戲
梨園戲
亂彈戲
採茶戲
布袋戲
北管戲
花鼓戲
安徽花鼓戲
湖南花鼓戲
2007-02-14 5:33 am
粵劇
歷史源流︰

廣東省地方戲曲之一,有「廣東梆黃」,「廣東梆子」、「廣東大戲」等稱號,流行於廣東、廣西、香港等地。起源有三種說法,較多人認為它始於清初,後集弋、崑、秦、徽等腔的優點,逐步發展而成。咸豐四年,由於粵劇藝人李文茂響應太平天國起義,清政府因而禁止粵劇組織演出。後來雖然再公開組班演出,但發展緩慢。

辛亥革命時,一些具愛國思想的藝人受文明戲影響,宣揚反清反帝反封建,編演《文天祥殉國》等劇目,突破粵劇的創作和藝術形式。後來,「省港班」又吸收了歌劇、話劇、電影等優點,改良和革新粵劇。


京劇
歷史源流︰

中國影響最大的劇種,始於北京,流行於全國,曾有國劇、皮黃、二黃、京調、京戲、黃腔、平劇等稱號,前身為徽班。

清乾隆五十五年,徽戲進京,「三慶」、「四喜」、「和春」、「春台」四大徽班先後進京獻藝,大受歡迎。道光年間,漢調進京。由於徽班經常與漢調藝人同台演出,徽調「二黃」、漢調「西皮」並奏,習以為常,因而誕生了以皮、黃為主的劇種,稱為「皮黃戲」。

光緒、宣統年間,北京的皮黃班接二連三前往上海演出,被稱為「京調」。民國後,上海梨園為京班所掌握,皮黃戲正式命名為「京戲」。

崑戲
歷史源流︰

崑劇是中國傳統戲曲中最古老的劇種之一,又稱「崑曲」、「崑腔」。崑劇源於元末明初流傳於江蘇崑山一帶的「崑山腔」。明嘉靖年間,以魏良輔為首的藝術家改革崑山腔,吸取海鹽、弋陽等聲腔的優點,發展成新腔「水磨調」,但仍只是清唱。

後來,音樂家兼作家梁辰魚選用此新腔,編寫劇本《浣紗記》,大受歡迎。自此,劇作家輩出,促使崑劇的興盛,並迅速流傳各地。不過自清中葉後,由於崑劇內容和形式守舊不變,被京劇取代其地位,趨向式微。

1965年,浙江崑蘇劇團改編演出《十五貫》,轟動全國,有「一齣戲救活了一個劇種」的美譽,令崑劇得以復蘇。

黃梅戲
歷史源流︰

安徽省地方戲曲,流行於安徽、江西、江蘇、湖北、福建等省。原名黃梅調或採茶調,源於湖北黃梅縣一帶。

公元1786年,黃梅縣一帶發生水災,不少災民以賣唱為生。後來,部分災民習以為常,於農閒時也到廣濟、九江等鄰地賣唱,令當地居民學會了黃梅採茶調,再結合民間舞蹈,演變成包含歌舞和故事的小戲。

早期的黃梅戲,以「兩小戲」(小生、小旦)、「三小戲」(小生、小旦、小丑)和獨角戲為主。後來吸收了曲藝「漁鼓」、「羅漢樁」的唱本,並受到戲曲青陽腔和徽調的影響,產生本戲。

辛亥革命後,黃梅戲變得職業化。表演者先是分散清唱,後進入固定場所,職業班社開始出現。

潮劇
歷史源流︰

廣東省地方戲曲之一,流行於廣東東部、福建南部等,屬宋、元南戲的一支,又稱為「潮州戲」、「潮音戲」、「潮州白字戲」,因活動中心於潮州並以潮州方言演唱而得名,在明代稱為「潮腔」、「潮調」。

明代時,「弋陽」、「崑山」等腔流入潮州。清代時,西秦戲、外江戲於潮州廣為流傳。潮劇學習它們的藝術,又兼收當地的民間音樂、說唱、歌舞等藝術,成為潮劇。

越劇
歷史源流︰

曾稱「小歌班」、「的篤板」和「紹興文戲」,是浙江省地方戲曲,流行於浙江、上海、江蘇等地,前身為浙江嵊縣一帶的說唱藝術「落地唱書」。1916年後,「小歌班」先後進入杭州、上海等地。為與「紹興大班」區別,稱為「紹興文戲」。

1930年起,女班大批湧現。由於女子的扮相較男子俊美,至1930年代末期,逐漸取代男班,稱為「女子文戲」,後再改稱為「越劇」。1942年,名伶袁雪芬提倡越劇改革,改進舞台佈景、燈光、服裝等各方面,被稱為「新越劇」。

閩班
歷史源流︰

又稱為「福州戲」,福建省地方戲曲之一,流行於福州、寧德、三明等地。最初的形式為「儒林戲」,至辛亥革命前後,與「江湖戲」、「平講戲」、「嘮嘮戲」結合,並吸收徽劇、京劇,崑曲等藝術,形成閩班。

高甲戲
歷史源流︰

流行於福建南部,相傳源自清初閩南的「宋江戲」。清代後期,南安嶺兜村出現了「合興班」,突破只演宋江和武打故事的局限,演出半文武戲,迅即流行於閩南各地。「合興戲」又稱「九角戲」、「戈甲戲」,後改稱為「高甲戲」。

豫劇
歷史源流︰

又稱「河南梆子」、「河南謳」、「靠山吼」,是河南省地方戲曲,流行於河南、陝西、甘肅、山西等地。豫劇的起源說法不一,一般認?是明末清初期間,秦腔和蒲州梆子傳入河南,與當地的地方小戲、民歌小調結合演變而成。由於河南省簡稱豫,因而命名為豫劇。

評劇
歷史源流︰

又稱「蹦蹦戲」或「落子戲」,河北地方戲曲之一,流行於北方,起源於河北東部的「蓮花落」。由於大受歡迎,藝人將「蓮花落」經再三改良,並吸收京劇、梆子、皮影、大鼓等音樂和表演形式,先後形成「平腔梆子戲」、「唐山落子」和「奉天落子」。

1923年,警世戲社於天津演出,由於其上演的劇目多有評古論今的新意,名宿呂海寰建議將平腔的「平」加「言」字旁,稱為「評劇」。


收錄日期: 2021-04-12 20:29:15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70213000051KK04016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