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好學篇》中,晉平公問了師曠甚麼問題﹖

2007-02-14 3:28 am
1.在《好學篇》中,晉平公問了師曠甚麼問題﹖
A)他問師曠自己在老年才做帝王會不會太遲﹖
B)他問師曠自己在老年才求學會不會太遲﹖
C)他問師曠自己在老年才稱霸天下會不會太遲﹖
D)他問師曠自己是不是天下間最有學問的人﹖
2.承上題,師曠如何回答﹖
A)他回答說,老年求學是一定學不會知識的。
B)他回答說,老年求學雖不及少年和壯年時求學般有成就,但都有一定的幫助。
C)他回答說,老年求學一定比少年和壯年時求學更有成就。
D)他說他不知道。
3.以下哪一項不是影片中的小朋友認為作者紀錄晉平公老年求學的原因﹖
A)作者想告訴世人晉平公老年仍好學不倦。
B)作者想勉勵人們向晉平公學習。
C)作者想表揚晉平公。
D)作者想藉此得到諾貝爾文學獎。
4.對於甚麼是「讀者說」的問題,蕭大哥向小朋友提供了三個提示,以下哪項是錯誤的﹖
A)想想自己對書中人物和事件的看法。
B)想想自己對書中表達方法的意見。
C)想想自己有沒有類似的生活經驗和感受。
D)想想自己有沒有寫過相同的作品。

回答 (3)

2007-02-14 3:47 am
✔ 最佳答案
very easy la~
1.在《好學篇》中,晉平公問了師曠甚麼問題﹖
B)他問師曠自己在老年才求學會不會太遲﹖

2.承上題,師曠如何回答﹖
B)他回答說,老年求學雖不及少年和壯年時求學般有成就,但都有一定的幫助。

3.以下哪一項不是影片中的小朋友認為作者紀錄晉平公老年求學的原因﹖
D)作者想藉此得到諾貝爾文學獎。

4.對於甚麼是「讀者說」的問題,蕭大哥向小朋友提供了三個提示,以下哪項是錯誤的﹖
D)想想自己有沒有寫過相同的作品。
2007-02-14 6:01 am
分享讀書樂(下)

1. 在《好學篇》中,晉平公問了師曠甚麼問題﹖

A) 他問師曠自己在老年才做帝王會不會太遲﹖
B) 他問師曠自己在老年才求學會不會太遲﹖
C) 他問師曠自己在老年才稱霸天下會不會太遲﹖
D) 他問師曠自己是不是天下間最有學問的人﹖
答對!! (B)
2. 承上題,師曠如何回答﹖

A) 他回答說,老年求學是一定學不會知識的。
B) 他回答說,老年求學雖不及少年和壯年時求學般有成就,但都有一定的幫助。
C) 他回答說,老年求學一定比少年和壯年時求學更有成就。
D) 他說他不知道。
答對!! (B)


3. 以下哪一項不是影片中的小朋友認為作者紀錄晉平公老年求學的原因﹖

A) 作者想告訴世人晉平公老年仍好學不倦。
B) 作者想勉勵人們向晉平公學習。
C) 作者想表揚晉平公。
D) 作者想藉此得到諾貝爾文學獎。
答對!! (D)


4. 對於甚麼是「讀者說」的問題,蕭大哥向小朋友提供了三個提示,以下哪項是錯誤的﹖

A) 想想自己對書中人物和事件的看法。
B) 想想自己對書中表達方法的意見。
C) 想想自己有沒有類似的生活經驗和感受。
D) 想想自己有沒有寫過相同的作品。
答對!! (D)
參考: 中文8寶箱
2007-02-14 5:53 am
分享讀書樂(下)
1.在《好學篇》中,晉平公問了師曠甚麼問題﹖
B)他問師曠自己在老年才求學會不會太遲﹖

2.承上題,師曠如何回答﹖
B)他回答說,老年求學雖不及少年和壯年時求學般有成就,但都有一定的幫助。

3.以下哪一項不是影片中的小朋友認為作者紀錄晉平公老年求學的原因﹖
D)作者想藉此得到諾貝爾文學獎。

4.對於甚麼是「讀者說」的問題,蕭大哥向小朋友提供了三個提示,以下哪項是錯誤的﹖
D)想想自己有沒有寫過相同的作品。

**************************************************************************************************

共有三篇, 自選吧.

「論語」讀後感!

有人說:「半部論語治天下」,今天社會的亂象,檢討其中最大原因,除了是政府官員沒有讀好論語外,一般民眾也沒有瞭解到論語中的精華及奧妙,因此,朝野天天都吵吵鬧鬧,臺灣幾乎沒有一天安靜日子可言。其實,論語一書是儒家學說的主要典籍,記載孔子及其弟子們的言行,其中含有高度的智慧和人生哲理,告訴我們立身、處事、然後自修身、齊家、治國、到平天下,這些高深的道理,都可以從日常生活中體驗出來。所以,自古以來,人們對「論語」都十分推崇,影響也很深遠。孔子所處的時代雖然與現在不同,但他的偉大人格與修養,是值得任何時代的人效法的。

「論語」共分為二十篇,分別是學而、為政、八佾、里仁、公冶長、雍也、述而、泰伯、子罕、鄉黨、先進、顏淵、子路、憲問、衛靈公、季氏、陽貨、微子、子張、堯曰等,其中學而篇的「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吾日三省吾身」等、為政篇的「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共之。」、「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等等,都是大家耳熟能詳的哲理,但我們到底能體會多少,就不得而知了。

筆者就「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共之。」一句話來討論,孔子說這話的意思,是治理國政要以德來感化,如此則人民都來歸附。好比北極星,定居在天的中樞,眾星都環繞歸向它一般。這對當政者有極大的啟示,一個國家領導人如果能為政以德,人民一定會心服口服,萬民歸心了,希望我們選出的新總統,能有「為政以德」的風格。

讀「論語」感想

    「論語」是我國的經書,教人為人處世的基本原則和道理;本書有二十篇共四百九十八章;其中言論非三言兩語可以介紹,讀之也非短期內能夠汲取,必須精讀研解,並表現在個人的言行上,若能人人實行,則世無紛爭戰禍。

    孔子的學問博大精深是一位偉大的哲學家、思想家、教育家,在中國文化史上是一位影響中國人思想行為最大的人,也為世界各國所崇敬效法。他的人生是一種奮鬥的、積極的人生。在教育上,他有教無類、因材施教、平易正直,是我國萬世師表。古人說:「天不生仲尼,萬古如長夜。」足言其對我國人的重大影響。

    孔子教授門人嚴立「格、致、誠、正、修、齊、治、平」等八個「為學、立身、處世」的大宗旨,使門人自「洒掃、應對」而至「受業解惑」進而學習「禮、樂、射、御、書、數」等六藝,以臻於「智仁勇」的三達德,足見孔子在教學上從身教到言教,不但是「立己、立人」的意義;更有「撥亂反正」的大作用。以上這些細節,都在「論語」中表現出來。

    本書涵蓋很廣,非三言兩語可表,現取其中關於「教」與「讀」方面的篇章有十五章中部分與大家分享: 「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光讀書,不加思考,便會沒有心得;光思考而不肯讀書,便會缺乏信心。

「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我不是生下來便有知識的,只有努力讀古人的書,以求取學識。

「志於道,據於德,依於仁,游於藝」--立志向道,以德為根據,以仁為依歸,涵泳於在六藝之中。

「學如不及,猶恐失之」-- 做學問要像迫不及待一般,還要恐怕有漏失。

「吾嘗終日不食,終夜不寢,以思,無益,不如學也」--我曾整天不食,夜不睡地去思考,沒有想出道理來,還是要去學習。

「君子不重則不威,學則不固」--才德出眾的人如不莊重,就沒有尊嚴,學問也就不牢固。

「古之學者為己;今之學者為人」--古時求學是為自己;現在(指春秋時)求學的,是為了應付別人。(這話尤其是在科技的現在更是如此。故孔子的為學,眼光放的很遠。)

感想:現今學校注重新學科,能讀「論語」者極少,故多不懂「修齊治平」之道理,致社會亂象層生不窮,今日讀書會共讀此書,實有警醒作用,此書宜置於案頭,閒暇時翻閱研讀,父以教子,師以教學生,多少必有效益。淺淺數言,難虧全貌,故不敢將本文言為心得。



論語

    「仁」是孔子思想核心,必須修身、齊家才能做更大的事,平時做人處世就要修養品格一一對內心存忠厚,對外積極進取,才能成事。

    在家當孝順父母,問候父母,吃飯端飯帶菜談生活,工作、健康,做子女應有責任,就算在外打通電話報平安,父母也心慰。至於平時要結交正直、誠實、博聞的朋友,對生活在多元社會中才能盡快學到新知,做人做事更順暢,所以結交好友,生活圈擴大自己與外界結合,進而為社會大眾服務,生活中資訊社會當知古人已將智慧寫在論語,當活用在生活中,做一個內以修身,外以做事,成為人人皆好相處的人,做一些社會公益的事。
參考: me


收錄日期: 2021-04-12 20:12:02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70213000051KK03221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