甚麼叫做炭疽菌?
回答 (3)
炭疽菌Anthrax
是一種急性的細菌傳染疾病,是由「炭疽桿菌」所引起的。炭疽桿菌並非新品種,平時就存於土壤中。它的可怕在於形成休眠狀態,形成頑強的「孢子」形態,以度過許多惡劣的環境。直到進入動物或人體中,才會轉成細胞,釋放毒素傷害宿主。潛伏期從1~7天不等。
炭疽桿菌 (Bacillus anthracis),炭疽病之致死主因為炭疽桿菌分泌毒素,而炭疽桿菌可產生三種毒素:1. 水腫毒素 (edema toxin) 2. 致死毒素 (lethal toxin) 3.夾膜抗原 (capsular antigen) ,這三種毒素在不同之動物會產生不同的致命效果。
炭疽桿菌為大型無運動性菌體,在感染之組織中以單一或成雙菌體存在。毒性強之菌株具有莢膜,不易為人體免疫系統所消滅,炭疽桿菌產生之孢子,在土壤、植物上可存活數十年之久,為一頑強之病菌。
炭疽菌的菌體對外界抵抗力較弱,對日光、熱及一般消毒劑都敏感,但其芽孢對外界抵抗力很強,在常用消毒劑中仍能生活4--5日,煮沸10分鐘後仍有部分存活,但加熱煮沸半小時或在4%高錳酸鉀(PP粉)液中浸泡15分鐘或20%漂白粉浸泡20分鐘後則可殺死。
炭疽熱如何傳染至人類?
炭疽熱是由一種叫做炭疽桿菌(Bacillus Anthracis)的細菌引起。此一名字起源自希臘語 "Anthrakas",意思是煤炭,以反映被此一專性嗜氧革菌陽性細菌感染後,在患者皮膚上呈現的黑色疹塊。炭疽桿菌自然生長在土壤中,並且可以感染家畜類。
炭疽杆菌及孢子通常在泥土、羊、牛及馬發現。但它並不被稱為具有傳染性;換言之,它並不能在人與人間傳播。人體感染炭疽菌相當罕見,多藉由直接與受感染動物或動物身體某一部分,如羊的皮膚而得到感染。當人們與病畜接觸或使用被污染的產品後,可被傳染。由於炭疽杆菌生存於郊野及動物群,所以染病者均限於獸醫,畜牧及野外工作等人士。
但是它另有一個特點,即可形成孢子;藉由將自己包藏在一個似蠶繭的小囊中,便可在動物體外存活,甚至長達數年之久。一旦有機會進入動物體內,孢子立即脫身,而炭疽桿菌也可馬上進行繁殖而造成感染,其潛伏期約為數小時至七天,一般為二天內。
人類感染炭疽是沒有年齡、性別或種族的區別,感染後不一定發病。如果細菌的數量多或毒力強,而人類的抵抗力低,便有可能發病。因為個人與炭疽孢子接觸,並不代表他一定會得到感染;孢子必須有一定大小以上以及需要較大數量(約五萬個以上),才有能力造成人體內的感染,只是接觸或觸摸孢子並不等於感染。
炭疽病的感染症狀
炭疽病徵依其感染途徑的不同而有差異,但在七天內可表現出來。炭疽熱依感染途徑分為皮膚性、肺炎性及腸胃性等三種。其中以皮膚性炭疽熱較為常見,而肺炎性、腸胃性炭疽病較罕見。
1. 皮膚性(Cutaneous Anthrax) 又名惡性膿包(Pustule)
絕大部分病歷屬於此類,在健康完整的皮膚通常不會感染炭疽菌的孢子,要在皮膚受損如擦傷、刀傷的情況下才有可能感染。在接觸的數天後,皮膚會形成隆起的丘疹,再來會形成水泡,最後會形成皮膚潰瘍,大小約1至3公分,中央有壞死的黑色焦痂,周圍有明顯的水腫。與其他細菌性潰瘍不同的是:炭疽熱的潰瘍不會痛,這是很重要的鑑別診斷。此焦痂顏色深似木炭,這也是此病命名的由來。
感染皮膚的炭疽熱通常不會有全身性的症狀,但在某些免疫功能較差的人身上,炭疽菌可能會進入血液中導致菌血症,伴有局部淋巴腺輕度壓痛及腫大,有時會有輕微發燒、頭痛及全身不適等症狀產生、當病菌波及全身時會造成高燒的嚴重症狀,有可能猝死。
2. 肺炎性(Pulmonarg Anthrax) 又名毛工病(Wool Sorter's Disease)
從呼吸道進入的炭疽熱是最嚴重的一種,診斷非常困難,死亡率接近百分之百。初期的症狀類似感冒,但在1至3天之後,情況會變得很猛爆,血壓會急速下降休克而死亡。
炭疽桿菌孢子由呼吸道進入人體之肺部,嚴重者可出現呼吸困難,咳血痰、出汗及發紺,造及致命的敗血症,病人痰中可發現此病菌。早期的診斷是必須的,甚至在確立診斷前就可以預防性的投與抗生素了。因為在狀況惡化之下,投藥是無效的,炭疽菌的毒素已經在全身作用了。
3. 腸胃性(Gastrointestinal Anthrax)
因吃下污染的肉引致,此種傳染途徑很罕見,大概小心一點就可以避免了。不要吃感染過的牛羊,而且儘量要全熟。
診斷相當困難,症狀包括了發燒、噁心、嘔吐、腹瀉、水樣便的胃腸炎症狀,可有便血和壓痛,嚴重的腹瀉最後導致死亡。
炭疽病的治療
炭疽病的診斷,可由病人的血液,皮膚傷口或呼吸道釋出物作細菌培養,或測量病人血液中的抗體。
抗生素可用以治療炭疽病,常用的藥物是青霉素、紅霉素、四環素、氯霉素及CIPROXIN。感染的病人應床休息,遵從醫生的治療方案,用高劑量的抗生素有效治療炭疽病。炭疽病如能及早診斷,適當的抗生素可予治癒,但如不理則可致命,因此病者須及早就醫。
怎樣預防炭疽病?
預防炭疽病最好的方法是避免接觸受感染動物或污染動物產品,適當處理傷口及注意個人衛生。炭疽病有疫苗可預防,但完成整個接種程序需時18個月,而且其副作用亦多,因此不建議旅客接種。
極易受感染的人可接受抗生素之接種以預防此種疾病,工作人員應避免接觸染病之動物,來自流行疫區的動物製品如毛皮等需以二氧乙烯氣體殺菌,動物可注射疫苗進行主動免疫
炭疽桿菌是絕對必需生活在細胞內的一種棒狀的革蘭氏陽性菌,長約1至6微米,這種細菌通常以內孢子之型態出現在土壤中,並可藉此狀態存活數十年之久,一旦由牲畜攝入,孢子便開始在動物體內大量複製,最後造成死亡,隨後於屍體中仍能繼續繁殖,而當細菌將宿主養分用盡,又將重回睡眠態的孢子。
德國醫師兼科學家羅伯·柯霍首先於1870年分離出造成炭疽病的細菌,此項研究亦於十九世紀後期,首度證明微生物具有造成疾病的能力,在一系列開創性的實驗中,他揭開炭疽桿菌的生活史和傳播途徑,不僅增進醫學對炭疽的認識,更闡明微生物在疾病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在當時科學界,卻仍為生命的來源,在自然發生論和細胞理論之間爭論不已。柯霍進一步研究其他疾病致病機轉,於1905年因研究結核桿菌獲得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因此今日生物相關學科將羅伯·柯霍視為細菌學之父。
炭疽孢子先被侷限並且受到免疫系統專門用來對付侵入者的吞噬作用吞食,在吞噬細胞內,孢子轉變為桿菌,開始大量複製並且最後脹破被寄生的細胞,釋放大量細菌進入血液循環,並釋放具有三部分的毒素,包括保護細菌的莢膜成分、炭疽毒素、水腫因子及致死因子,攻擊許多特定的細胞和組織。
研究者認為致死因子可能造成巨噬細胞製造過多的腫瘤壞死因子α和第一介白質β,這兩種免疫系統經常用來引發發炎反應的介質,最終導致敗血性休克、甚或死亡;然而近年研究證據指出,炭疽桿菌也會針對血管最內層的內皮細胞,造成類似出血的血管細縫,將可進一步成為缺血性休克,而非敗血性休克。
炭疽病為炭疽桿菌所引起致死率高的急性傳染病,於1850年由法國人發現並且證實,且為一種人畜共通病。病畜的症狀是高溫發燒、痙攣、口和肛門出血、胸部、頸部或腹部腫脹。人感染後,則發生皮膚膿皰、咳嗽、吐痰、呼吸困難、脾臟腫脹等症狀。其名稱源自希臘文的「ἄνθραξ」,意為煤炭,用以形容感染者皮膚上焦黑的損傷病變。
炭疽病罕見於人類,偶發於牛隻、綿羊、山羊、駱駝和羚羊等反芻動物,由存在於世界各地土壤中的炭疽桿菌造成,較易發生在沒有公共獸醫計劃的發展中國家,相對來說,北美、西歐、北歐、澳大利亞僅發生過零星案例,目前已分離出至少89株的炭疽桿菌,最為人所知的品系乃是2001年美國炭疽攻擊事件使用之Ames株,這一型炭疽又稱為肺炭疽。而1935年從英國牛隻分離出的Vollum株也可用作生物戰劑,曾是1960年代英美兩國生物戰劑計劃的研究對象,至於毒性較弱的Sterne株,則可作為疫苗使用。
2006年7月,一位藝術家在英國因接觸未經處理之動物皮革,成為第一位年過30且死於炭疽的病人。
炭疽可透過消化道、呼吸道、皮膚接觸等途徑進入人體,但人與人之間傳染則較為罕見。
呼吸性感染初期,表現為類似普通感冒或類似流行性感冒的症狀數天,隨後乃是嚴重、甚至致命的呼吸衰竭,若接觸病源後,在症狀產生前不立即處理,死亡率近乎100%,而吸入的炭疽致死劑量介於1萬至2萬顆炭疽桿菌之芽孢。[2]這種形式的炭疽病因歷史因素,以及炭疽桿菌在自然界中分佈狀況,過去首先在接觸大量牲畜排泄物或皮革相關製品的牧場工人、以及與土壤接觸頻繁者中發病,因此又稱為羊毛工病或拾破爛者病。其他暴露的可能因素,還包括動物角、毛、皮的加工等。
腸胃道受感染將伴隨諸如嘔血、嚴重腹瀉、急性腸炎、食慾不振等症狀,不治療致死率達100%。
皮膚炭疽感染1至2週內即發病,初期為滋擾、發癢的皮膚損傷或黑點狀的水泡,狀似麵包久放常見之黑色黴菌,接著形成大而無痛的壞死性潰瘍,不同於一般瘀青或大多數其他皮膚損傷,皮膚炭疽並不造成任何疼痛感,不加以治療卻仍有20%的致死率,雖較其他形式之炭疽病低,對於醫學統計上來說仍是非常高的數據,但治療後幾乎不會有危險
炭疽感染和其他細菌性感染的治療包括高劑量靜脈注射和口服抗生素,例如青黴素、環丙沙星、四環黴素、紅黴素、和萬古黴素,以肺炭疽為例,卻唯有在暴露於病原體後一天之內施用抗生素,才能有顯著效果,而以抗生素預防法防止病人死亡對肺炭疽而言則是極為關鍵的程序,否則以其快速的病理進展,將難以避免病人死亡,而目前已發現具抗藥性的菌株。
1881年5月,法國人路易·巴斯德進行一項公開的實驗,為了宣揚疫苗的概念,他準備兩組各25隻綿羊,其中一組都注射自製抗炭疽疫苗兩次,兩次間隔15天,另一組綿羊則無注射疫苗。注射組綿羊群再第一次接受注射之後30天,兩組綿羊都施打活體炭疽桿菌,有注射疫苗之綿羊全部存活,而未曾施打疫苗的綿羊無一倖免於死。證明此項疫苗效果後,巴斯德繼而應用在狂犬病疫苗的研發,日後更發展出水痘、霍亂、豬丹毒等疫苗。唯需注意的是,路易·巴斯德乃是第一名發展出針對炭疽病疫苗,並非第一位發明疫苗的學者,
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目前認可的疫苗,來自無毒性的菌株,由Emergent BioSolutions企業群下的BioPort子公司研發,商品名稱為BioThrax,但慣用俗稱為炭疽吸附疫苗(Anthrax Vaccine Adsorbed,縮寫為AVA)第一次注射後起算,第二、第四週及第六、十二、十八個月,共需注射六劑疫苗,往後每年仍須追加注射,以維持對炭疽桿菌的免疫力
空氣懸浮之芽孢可用HEPA濾器過濾,或是P100濾器阻絕,此外,全罩式面罩加上適當過濾功能,也能避免吸入炭疽病原,而皮膚若無傷口,受到污染時僅需以清水和清潔劑洗去。
因應透過郵件引發恐慌的2001年美國炭疽攻擊事件,美國郵政服務USPS建立一套生物監測系統,並且聯合消防、警察、醫療和公共衞生等機構,架構出完整的防範措施。
收錄日期: 2021-04-25 20:14:10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70213000051KK02576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