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提琴和中提琴一問
我想學小提琴或者中提琴
但係唔知學邊個好..
我個人就比較鍾意聽d柔和d,慢,帶少少傷感的音樂...
但係唔知做咩
我對小提琴ga "印象"比較好
(姐係我似乎比較偏向鍾意小提琴多d咁..)
但係小提琴好似多數都係拉d活潑、快、開心ga歌咁..
而且小提琴又好似好普遍... 中提琴就好似少人學d
小提琴第日出黎又好似難搵工d咁...
同埋如果識拉小提琴,學中提琴會唔會易d?
可唔可以比下意見?
只要係你地覺得的、你地的想法就ok
我想睇下其他人點睇
唔該晒~~thx~
回答 (4)
✔ 最佳答案
我自己係學中提琴的 (其實我未學之前對中提琴冇咩認識)
中提琴琴音比小提琴沉厚一點,多數是伴奏為主。
當然小提琴比較多人認識,相對受歡迎d。
中提琴睇既係中音譜號,同平時上音樂堂學既唔同。
學小 / 中提琴先後都對另一種比較易上手。
如果在日後工作方面,小提琴的確會比較好一點,
小提琴因為多人學,所以選擇老師亦比較多,
成績要比較突出才吃香。
中提琴比較專門,亦開始多人認識。
但如果想在音樂上成主角,當然是小提琴。
參考: me
一定係小提琴因為小提琴到了一定程度中提琴會無師自通,以前我同一個朋友大家一起學小提琴,之後一齊入佐學校弦樂隊,因為佢音色不及我好所以阿sir叫佢拉中提琴,我見佢比阿sir指點幾下就拉到幾好,我問佢中提琴會唔會易d?後來佢又教我,之後我發覺兩種提琴差不多反而小提琴仲比較難,唔係d小提琴家會甘吃香,所以都係小提琴好d,這是我的經歷希望幫到你。
小提琴屬於弓弦樂器,是現代管弦樂團弦樂組中最重要的樂器。作為現代弦樂器中最具份量的樂器,小提琴主要的特點在於其輝煌的聲音、高度的演奏技巧和豐富、廣泛的表現力。
現代的樂器大多數都是歷盡歷史的考驗而倖存下來的。人們從先人那裡繼承樂器的製作和操持技術,然後自己作出種種改進。中世紀的歐洲,在還沒有出現正式的樂隊之前,對樂器的標準化沒有要求,於是人們對自己手裡的樂器不斷地進行著試驗,一種又一種新式的樂器被製造出來。
製造各種弓弦樂器的工匠對當時各種各樣的提琴類樂器無一例外地進行了改革(以安東尼奧·斯特拉迪瓦里為佼佼者),直至17世紀初,現代意義上的四種提琴才誕生在義大利巴爾幹半島上的一個毫不起眼的小鎮——克雷莫納。
小提琴有四根弦,從細到粗的定音依次是E、A、D、G。每一根空弦之間相差的音程都是純五度;每根空弦都能在不同的把位上奏出完整的音列;每根空弦能奏出的音域都在兩個八度左右。
小提琴能自如地演奏音階,音程跳動和各種裝飾音,熟練的演奏者可以在速度允許的情況下演奏半音階。在速度不快的情況下,小提琴還可以演奏雙音,較容易演奏的有:大六度,小六度,減七度,大三度,小三度。比較困難的有:純四度,增四度,增五度,減五度,八度,大二度。演奏有困難的雙音有:小二度,純五度。在把位和空弦運用合理的情況下,小提琴還可以演奏3個音或者4個音組成的和弦。並能輕鬆演奏各種調的音樂作品.
除了用常規的弓法來演奏外,小提琴還可以用撥奏,跳弓,擊弦,加弱音器等色彩性奏法來表演。
特別的情況下,小提琴還可以通過改變定弦音高來獲得特殊的音色色彩。這時,小提琴聲部的樂譜就要進行移調處理。
小提琴的每一根弦都有自己的特點,在音樂作品中,經常標明單獨用G弦來演奏,G弦的特點是音響豐滿,渾厚。
小提琴的音色具有人聲的特點,演奏靈活,攜帶方便,表現力十分豐富,既能演奏抒情的旋律,也能演奏充滿技巧性的華彩樂段,也可以作為節奏樂器來使用。無論是在管弦樂隊中還是在喜愛音樂的人家中,小提琴都成為一件不可取代的樂器,被人稱之為樂器中的皇后。
中提琴是一種弓弦樂器。約比小提琴長1-4英寸。其音域比小提琴低完全五度。其空弦從粗到細依序是c-g-d'-a'。音色相較於小提琴、大提琴顯得相對隱晦。平時使用中音譜記號(alto clef)記譜,高音域則使用高音譜記號。
在18世紀中葉之前,中提琴只在管弦樂團中使用。之後隨著弦樂四重奏的興盛,成為室內樂中不可或缺的樂器。但當作獨奏樂器使用則要一直到18世紀後半。著名的中提琴獨奏曲有史塔密茲(C. Stamitz)的《D大調中提琴協奏曲》,白遼士的《哈羅德在意大利 Harold en Italie》等。
我覺得你應該學小提琴好d lor~
其實小提琴都可以拉到柔和,慢,帶少少傷感嘅歌嫁.......
更何況你自己又中2~
唔好因為多人學就唔學呀.....
我本身都有學小提琴嫁.......
我都中2小提琴多d........
學樂器呢d野.....最好都係跟番自己d興趣la.................
+oil la.........十卜u呀.....
收錄日期: 2021-04-12 21:31:11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70211000051KK04736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