咩係畢氏定理?
回答 (5)
in english,it is called Pyth thorem,it used to calculate one side of a triangle ,hypodenies,opposie side and so on
參考: Myself
--畢氏定理
在直角三角形中,兩條直角邊的平方和等於斜邊的平方
若 角C = 90o , 即 a2+b2 = c2 [簡記:畢氏定理]
--畢氏定理的逆定理
若三角形中較短兩邊的平方和等於最長一邊的平方,則該三角形是一個直角三角形,而最長一邊所對的角是直角
若 a2+b2 = c2, 即 角C = 90o [簡記:畢氏定理逆定理]
西方國家普遍相信「畢氏定理」是由古希臘數學家畢達哥拉斯 (Pythagoras, 公元前 572 至公元前 492 年)發現的,或者是至少是由他證明的。其實早在公元前 1100年左右,中國數學家商高已發現「勾三、股四、弦五」的關係,並用它作計算及測量,所以此定理又稱「勾股定理」或「商高定理」。勾指直角三角形中短的直角邊,股為長的直角邊,弦為斜邊.
在中國的古書中,畢氏定理又被稱為「勾股弦定理」。「勾股弦」這三個字是從正三角三個邊的名字而來:「勾」是較短的股;「股」是較長的股;而「弦」指的是斜邊。中國的勾股法是被用來發現 天文和測量地理。根據另外一本具象徵性 的古中國數學經典─周髀算經的記載, 早在中國朝代的初期(約西元前2100年), 中國數學家就給了勾股弦定理中3-4-5 三角形這個特例證明。 在九章算數的「勾股章」中,共有24個問題,被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著重在以勾股弦定理為中心,有關直角三角形的運算,而第二部分是勾股測量的相關問題。在劉輝為九章算數所作的注中,清楚的記載勾股從容補理論到比例理論的發展過程,而且完整又嚴格地解釋勾股弦定理的理論系統。以下將著重在劉輝所提出勾股弦定理的證明。 劉輝利用一個已知兩股為3,4的直角三角形,欲求其斜邊長的題目為引導,進而一般化且證明了勾股弦定理。他的證明大致如下: (1) 選擇一任意直角三角形 (2) 製造兩個邊長各是勾與股的正方形 (3) 將這兩個正方形並排放置好 (4) 將這兩個正方形分為一個邊長為 (股-勾)的正方形與四個直角三角形。 我們不難發現這四個三角形皆與 原三角形全等,如圖一所示。 (5) 將靠外側的兩個直角三角形移至 以弦為邊的正方形內,如圖二所示。 (6) 我們可以得到一個完整的弦-正方形, 而且證明了(勾)^2+(股)^2=(弦)^2。 事實上,以上的兩個圖包含了另一個重要的勾-股-弦關係: (弦)^2=2(勾股乘積)+(勾股之差)^2。
參考: website
勾股定理,西方稱畢達哥拉斯定理或畢氏定理(英文:Pythagorean theorem或Pythagoras's theorem)是一個基本的幾何定理,相傳由古希臘的畢達哥拉斯首先證明。據說畢達哥拉斯證明了這個定理後,即斬了百頭牛作慶祝,因此又稱「百牛定理」。在中國,《周髀算經》記載了勾股定理的一個特例,相傳是在商代由商高發現,故又有稱之為商高定理的;三國時代的趙爽對《周髀算經》內的勾股定理作出了詳細注釋,作為一個證明。法國和比利時稱為驢橋定理,埃及稱為埃及三角形。
勾股定理指出:
直角三角形兩直角邊(即「勾」,「股」)邊長平方和等於斜邊(即「弦」)邊長的平方。
也就是說,
設直角三角形兩直角邊為a和b,斜邊為c,那麼
a^2 + b^2 = c^2
勾股定理現發現約有400種證明方法,是數學定理中證明方法最多的定理之一。
參考: wikipedia
畢氏定理
引言
世界上唯一一條「不是」定理的定埋是甚麼?那就是著名的畢氏定理。眾所周知,畢氏定理是指直角三角形的斜邊(hypotenuse)的平方等於另外兩邊的平方之和,這種超過三百多種証明方法的定理,究竟是誰發現的?
最早的發現
早在公元前五、六世紀,在克羅托那有一個秘密組織「畢達哥拉斯學派」。這個組織相信「萬物皆源於數」,而且它無論在數論、幾何、天文、音樂等都有很高的造詣。這個教派有個很嚴格的規條,就是內部的發明及創作不可以對外宣揚。相傳這個學派發現畢氏定理後,宰了 100 頭牛來慶祝,所以「畢氏定理」又稱為「百牛定理」。
最早而嚴格的証明
由於這個學派不得對外宣揚,所以其發現在歷史上並無確實的記載。追溯歷史,最早對畢氏定理作嚴格證明的要算是希臘的歐幾里得,他在《幾何原本》編寫的證明是現代數學教科書採用的。
中國及埃及人的貢獻
公元一世紀,中國最古老的數學及天文著作《周髀》記載了周朝的大夫商高與周公的大段對話,指出夏禹治水時知曉利用 3 : 4 : 5 來構成三角形,時間上比不晚於埃及的最早記錄。《周髀》中更明確寫出計算直角三角形弦長的方法:「勾股各自乘,并而開方除之」。由此可知中國人在那時已掌握勾股定理(畢氏定理又名勾股定理)。
另外,數學史家 M. B. 康托爾(Moritz Benedikt Cantor,1829 - 1920)已推測古埃及人已懂得運用邊長為 3 : 4 : 5 的直角三角形作直角的概念,以達致測量、建築學上的用途。
「普林頓 322 號之謎」
一塊編號為「普林頓 322」的巴比倫泥板,它印有一組組完整的三列數字,像 (3, 4, 5) 等。起初學者以為這是古時的賬目表。後來經過伊格鮑爾 (Otto Neugebauer)及薩克斯(A. Sachs)的研究,謎團才在 1945 年解開。原來這一串數字是勾股數(一組能作為直角三角形的邊長的正整數稱為「勾股數」)。「普林頓 322」涉及的勾股數十分巨大,若巴比倫人不熟識勾股定及勾股數的參數表,根本無法靠巧合而湊出這些數字來。巴比倫人在公元前二千年已有這極出色的成就,實在令人驚嘆!
收錄日期: 2021-04-23 00:09:29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70211000051KK02956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