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佳答案
消化系統的毛病:
胃炎、胃潰瘍、胃癌、十二指腸潰瘍、糖尿病、便秘、大腸炎、寄生蟲、痔瘡、大腸癌等,都來自吃動物性食物和加工(去除纖維的)食品。
先從胃病說起,急性胃病的現象是沒有胃口、想吐、食後胃不舒服,引起原因有燒傷、手術、服用阿斯匹靈或其他藥物、細菌感染或化學污染;慢性的胃病則可能為十二指腸炎或胃癌的主因,胃酸過多是引起胃病和潰瘍的原因,為了要消化動物性高蛋白質食物,胃液的酸度會增加(肉食動物胃液是人的二十倍),一方面透支胃功能,另一方面,酸度也破壞了胃表面造成潰爛,當胃的功能長期透支之後,反而變成胃酸不夠,此時其他細菌,如Helicobacter Pylori即可在胃裡生存造成慢性胃病,美國人五十歲以上50%都有此菌,食用雞類和牛奶是此菌的主要禍源,牛奶中和胃酸讓細菌逃過胃酸的控制。
一旦有胃病,甚至於胃出血該怎麼辦?Bieler醫生在《食物是您最佳良藥》中提及,可用活性酵母粉當食物止胃出血,三天期間只吃活性酵母粉,每次一湯匙和溫水調稀、隨需要多到一天二十幾湯匙都可以,之後飲食以高纖維植物食品,並少吃多餐。吃的食物複雜化,對胃和整個消化系統是負擔,譬如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質的消化所需消化液不同,水果同時食用則兩者都不能完整消化並造成胃功能的透支,大眾化的食品都是這類食物,如叉燒包、牛肉麵、漢堡、肉餃、火腿、三明治、熱狗、披薩等食用之後,會有不消化感和疲倦感,肉食動物不吃碳水化合物,草食動物不吃肉,只有人是有草食動物的消化系統,但也吃肉,難怪人有那麼多的慢性和急性胃病,不完整消化的食物容易積存在腸肉腐化,提供有害細菌生長條件,同時,不完整消化蛋白質也會引起敏感。因為大腸的構造是排泄消化高纖維食物,如果吃進去是低纖維的肉、白米、白麵,則會便秘,一般人很少有一天三次大便的,能有一次已覺得很滿意,更有很多人幾天才一次,本來大腸應該是二英吋寬,但長期宿便累積使通道也許只剩鉛筆寬。一旦有便秘,也讓寄生蟲有住宿的環境,大至二十英尺的蛔蟲,小至眼睛看不見的fluke在體內作怪,這些客人不但吃好的,還會在內臟穿洞繁殖,新陳代謝的廢物會引起氣喘、風濕、敏感等,根本對制法就是體內大掃除,並每天喝二茶匙蘋果醋對溫水來預防寄生蟲的生長,一星期一日的水斷食或水果餐都有助於腸內大掃除。飲食清淡自然,每餐種類(穀物)不要太,水果單獨吃,蔬菜和碳水化合物相配或和豆類相配都很好,高蛋白質食物不和碳水化合物同時吃,如果能遵守這些原則,每餐吃完後會有精神,也不會消化不良,一天三餐,早餐最好是水果,中餐可以不同的蔬菜,生熟都可,加上種子類、南瓜子、葵瓜子,再加穀類,晚上也是如此,水果可在二餐之間當點心吃,豆類因為蛋白質和碳水化合物都高,比較難消化,發芽之後則容易消化,穀類如糙米也是一樣,可以泡水發芽再煮了吃,只要一、兩天有點芽,就可以用,暫時不能放棄動物性食物的人也要記得高蛋白質食物只能和同類同食,不能和穀類、麵包等一起吃,這可避免很多消化不良所引起的不適,如敏感、風濕、便秘、肥胖、疲倦、衰老等。
消化系統的毛病成因
1. 日食多餐、食無定時:現代人三餐以外,喜吃零食、下午茶、宵夜,加上無固定飲食時間,容易造成消化系統紊亂。
2. 嘴嚼不足:社會節奏急促,事事求快,進食過快,嘴嚼不足,食物未充份磨爛,便已吞進胃裏,加重胃部工作,造成消化系統的毛病。
嘴嚼不足,亦影響口中唾液的產生。唾液內含有酵素,嘴嚼時會分泌及混和在食物內,幫助消化。
3. 暴飲暴食:一般來說,人的胃就像緊握拳頭時那麼大,進食超過三分之二的容量,便會不適。大腦接收胃部「飽」的訊息約需二十到三十分鐘,若狼吞虎嚥,腦部未接收「飽」的訊息前,已進食了太多的食物,造成肚痛及胃病。
4. 食物質素:即食物品、精製食物、高溫煎炸、藥物激素、化肥農藥、人造色素、人造香料及防腐劑等,都會影響營養吸收,刺激胃部,使胃功能衰退。此外,辛香料食物,會刺激胃酸分泌,造成胃部問題。麵食帶有鹼性,中和胃酸,常吃易有胃病。
天人合一,回歸自然,食物宜保留原始性質,清淡少加工,便是最好的食物,例如食用有機食物、糙米、原蔗糖 (片糖、黃糖),盡量用蒸、灼方法煮食,便能使身體健康。
5. 生冷食物:進食冰涼食物,胃部便即時停止運作,食物在胃內腐化,產生毒素,影響胃部,禍及全身。
未經煮沸食物如魚生、生蠔、壽司、沙律等,易藏有細菌或細菌毒素、變形蟲及其它病原菌,令胃部不適,甚而食物中毒。自助餐文化,有不少此類食物,兼且美食當前,大量進食,常造成胃部毛病。
6. 缺乏酵素:消化過程中需要酵素的幫助,而植物及未經煮熟的食物中存有大量酵素,可惜在食物烹調過程中被破壞,故日常需進食新鮮生果,補充酵素,但都市人不愛吃生果,故常有消化系統的毛病。
7. 亂服成藥:不少西藥及其它藥品會影響脾胃,若不按醫師指示服用,或胡亂服用,後果難以估計。
8. 吸煙飲酒:現代醫學發現,吸煙飲酒除影響肺肝外,亦影響胃液分泌,造成消化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