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相和是..........?甚麼意思?要詳細的+.+~20分^.^~THX~

2007-02-11 10:00 pm
將相和是..........?甚麼意思?將相和是..........?甚麼意思?將相和是..........?甚麼意思?
更新1:

THX~是homework~+.+~thx~

更新2:

沒人笞的~???help~!!!!!##$$%%^

回答 (4)

2007-02-11 10:47 pm
✔ 最佳答案
“將相和”取材於《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記述的是戰國時期趙國武將廉頗與文臣藺相如彼此間發生的一段史事。是時,廉頗是著名的軍事將領,在多次與諸侯及強秦的大戰中,立下赫赫戰功﹔藺相如是著名的政治家,以膽略和雄辯名揚於諸侯列國。史載,藺相如出身低賤,曾是趙國宦者令繆賢的舍人。繆賢知其為智謀之士,等待時機將其推薦給趙惠文王。恰巧趙國得到了傳世至寶和氏璧,秦王聞信,發使至趙國,欲得之。趙國君臣一籌莫展,不知所措。繆賢當即向趙王推薦了藺相如。藺相如奉命出使秦國,在秦國的朝廷上,他審時度勢,機智勇敢地與秦王周旋,終於不辱使命,完璧歸趙,趙王封他為上大夫。不久,秦王又約趙王相會於澠池,藺相如陪同趙王赴會。會上,秦國君臣幾次欲辱趙王,都被藺相如識破,並相應地給予回擊,令秦國君臣尷尬萬分。歸國后,趙王論功行賞,拜藺相如為上卿,位在廉頗之上,倍受人們仰慕。

  藺相如的快速擢升引起了廉頗的強烈不滿,說道:“我為趙將,有攻城野戰之大功,而藺相如徒以口舌微勞位居吾上。”並揚言說:“我見相如,必辱之”。相如聞之,不肯與會。有一次乘車出行,遠遠地看見廉頗的車隊,馬上叫御者把自己的車子轉入橫巷,等廉頗的車子過了之后才出來。這個地方就是今天河北省邯鄲市內的回車巷。

  藺相如的門客對此都很不服氣,認為藺相如太懦弱了,紛紛表示要離去。藺相如對他們說,“夫以秦王之威,而相如廷叱之,辱其群臣,相如雖駑,獨畏廉將軍哉?顧吾念之,強秦之所以不敢加兵於趙者,徒以吾兩人在也。吾所以為此者,以先國家之急而后私仇也。”眾人深以為然。廉頗聞之,甚是慚愧,於是肉袒負荊,至於藺氏之門謝罪,曰:“鄙賤之人,不知將軍寬之至此也。”從此二人前嫌盡釋,比肩事主,結為生死之交。這也是“刎頸之交”一詞的來源。

  顯然,戰國時期,趙國的強盛是與它的社會穩定與和諧分不開的。從古至今,知錯能改就已十分難得,而廉頗將軍能夠幡然悔悟,登門謝罪,且赤背負荊,則更是出於至誠了,可謂千秋典范。藺相如在與廉頗的矛盾沖突過程中則採取了忍讓、求同的態度,以國家利益為重,置個人榮辱於度外,顧大局,識大體,展示了博大的胸懷,更是后世效法的楷模。

  無疑,追求和諧在我國有著悠久的歷史,包含著豐富的內容,它既是人倫之道,又是君子之德﹔它要求人們的喜怒哀樂應保持適當的限度,中正不偏,和而不同,防止情欲失和,行為偏激,背離人道。這些內容都是貴“和”思想的集中體現。社會的和睦離不開人與人之間的友好相處,離不開朋友、鄉裡、上下級、人己關系的道義相待,相互扶持,如果我們都能以德交友,嚴己寬人,敬老愛幼,扶危濟困,那麼,人們追求的貴和樂群的和諧社會將會離我們越來越近。這裡,“將相和”的故事為我們提供了范例。

  天地之氣,莫大於和。有子曰:“禮之用,和為貴。先王之道,斯為美”。在我們今天構建和諧社會的過程中,無疑應該繼承這種精神。人和至貴,人和興家,人和強國。構建和諧社會,就是要構建人與人之間的融洽,追求人類社會的美好未來,使社會各階層的人們各得其所,各盡其能,和諧相處,從而推動人類文明的不斷進步。(作者單位:邯鄲學院)
2007-02-15 6:20 pm
將相和
在藺相如拜為上卿後,廉頗深深不忿,說道︰「我身為趙國將軍,有著攻取城池,野外戰鬥獲勝之大功,而藺相如則只是以伶牙利齒出眾,從而位居於我之上。而且藺相如出身卑賤,要我位居其下,對我而言實在是極大羞辱。」於是廉頗便對外宣稱,如果他看到藺相如,必定對其大加羞辱。藺相如在得知此事後,不肯與廉頗會面。在每朝早朝時,經常稱病不去,外人以為他是懼怕了廉頗,其實他只是不欲與廉頗爭鬥。有一次,藺相如出門時,在遠處望見廉頗,即時改變行車方向,以躲避他。但這個舉動使得其門客亦感到羞恥,向其進言,表示不能忍受此種羞辱。藺相如無奈,只有向其說道︰「大家以為廉將軍可否與秦王比較?」眾人回答︰「不可」藺相如再說道︰「即使以秦王之淫威,相如亦敢在大殿上對其作出叱喝,並羞辱秦國群臣,相如雖然不是甚麼勇者,難道只會獨怕廉將軍?其實相如只是顧念趙國之社稷,因為強秦之所以不敢攻打趙國,只是因為我們兩人的存在。如今兩虎相鬥,必有一傷。秦國定必出兵攻趙,而趙國則會面臨危機。我之所以如此逃避廉將軍,實在是因為國家大事遠較個人恩怨為重。」廉頗在得知此事後,即時袒露背脊,並背負荊棘至藺相如門前謝罪。廉頗說道︰「我實在是鄙賤的人,竟然不知將軍如此寬宏大量,因而來此謝罪。」而藺相如亦接受了其道歉,這便是著名的「負荊請罪」。最後藺相如這位丞相與廉頗這位將軍互相賞識,結為刎頸之交。


文言文:(出自史記)
既罷歸國,以相如功大,拜為上卿,位在廉頗之右。廉頗曰:「我為趙將,有攻城野戰之大功,而藺相如徒以口舌為勞,而位居我上,且相如素賤人,吾羞,不忍為之下。」宣言曰:「我見相如,必辱之。」相如聞,不肯與會。相如每朝時,常稱病,不欲與廉頗爭列。已而相如出,望見廉頗,相如引車避匿。於是舍人相與諫曰:「臣所以去親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義也。今君與廉頗同列,廉君宣惡言而君畏匿之,恐懼殊甚,且庸人尚羞之,況於將相乎!臣等不肖,請辭去。」藺相如固止之,曰:「公之視廉將軍孰與秦王?」曰:「不若也。」相如曰:「夫以秦王之威,而相如廷叱之,辱其群臣,相如雖駑,獨畏廉將軍哉?顧吾念之,彊秦之所以不敢加兵於趙者,徒以吾兩人在也。今兩虎共鬥,其勢不俱生。吾所以為此者,以先國家之急而後私讎也。」廉頗聞之,肉袒負荊,因賓客至藺相如門謝罪。曰:「鄙賤之人,不知將軍寬之至此也。」卒相與驩,為刎頸之交。
2007-02-12 4:29 am
在藺相如拜為上卿後,廉頗深深不忿,說道︰「我身為趙國將軍,有著攻取城池,野外戰鬥獲勝之大功,而藺相如則只是以伶牙利齒出眾,從而位居於我之上。而且藺相如出身卑賤,要我位居其下,對我而言實在是極大羞辱。」於是廉頗便對外宣稱,如果他看到藺相如,必定對其大加羞辱。藺相如在得知此事後,不肯與廉頗會面。在每朝早朝時,經常稱病不去,外人以為他是懼怕了廉頗,其實他只是不欲與廉頗爭鬥。有一次,藺相如出門時,在遠處望見廉頗,即時改變行車方向,以躲避他。但這個舉動使得其門客亦感到羞恥,向其進言,表示不能忍受此種羞辱。藺相如無奈,只有向其說道︰「大家以為廉將軍可否與秦王比較?」眾人回答︰「不可」藺相如再說道︰「即使以秦王之淫威,相如亦敢在大殿上對其作出叱喝,並羞辱秦國群臣,相如雖然不是甚麼勇者,難道只會獨怕廉將軍?其實相如只是顧念趙國之社稷,因為強秦之所以不敢攻打趙國,只是因為我們兩人的存在。如今兩虎相鬥,必有一傷。秦國定必出兵攻趙,而趙國則會面臨危機。我之所以如此逃避廉將軍,實在是因為國家大事遠較個人恩怨為重。」廉頗在得知此事後,即時袒露背脊,並背負荊棘至藺相如門前謝罪。廉頗說道︰「我實在是鄙賤的人,竟然不知將軍如此寬宏大量,因而來此謝罪。」而藺相如亦接受了其道歉,這便是著名的「負荊請罪」。最後藺相如這位丞相與廉頗這位將軍互相賞識,結為刎頸之交。
2007-02-11 10:08 pm



1. 將相和

注音一式 ㄐ|ㄤˋ ㄒ|ㄤˋ ㄏㄜˊ

通用拼音 ji
圖片參考:http://140.111.34.46/dict/fonts/fe6d.gif

注音二式 ji
圖片參考:http://140.111.34.46/dict/fonts/fe6d.gif






戲曲劇目。周代故事戲。敘秦昭王詐以十五城換趙國的楚和氏璧,趙王派藺相如前往,乃完璧歸趙。後秦昭王設宴於澠池,相如從趙王前往,秦王令趙王鼓瑟以辱之,反被相如所辱。相如歸國後,因功大拜為上卿,廉頗不服,欲於會面時相辱,相如以國事為重而數次避讓。廉頗知道後遂負荊請罪,二人乃成刎頸之交。「將相和」是以「完璧歸趙」、「澠池會」、「廉頗負荊」三戲為基礎,改編為生、淨兼重的戲。
參考: 教育部國語辭典


收錄日期: 2021-04-23 22:21:36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70211000051KK01943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