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佳答案
香港以前(其實都唔知想問那個時期,所以姑且講下戰前香港的交通情況)的交通,其實都幾多元化,一般人除用兩條腿走路上下班外,就會有坐橋、人力車、渡輪、電車,之後有巴士、火車等洋洋大觀茲分別抄錄如下。
首先講下橋這玩藝兒。以前就是坐轎子是身份的象徵,普通人坐2人轎,洋人坐4人轎,港督則坐8人大轎。而當時在香港島,上山頂除了行路之外,就會坐橋。其實當時港島已有纜車及電車行走,但因纜車只有4個站,山頂好多地方到不到,電車又上不到山頂,所以上山頂就要靠轎子。到了20世紀20年代,轎子仍然是港島最重要的交通工具,數量曾高達1,215頂之高。當時雲咸街是上山頂轎子的總站。當時2人轎到山頂以2小時計,收費5毫,4人轎收費1元5毫,租4人轎全日4元,當時轎夫收入比一般勞力工作是較優厚。而20年代出現了一個名為轎夫公會,會員多是潮汕人士,因為抬轎講求合作,所以多為親人、父子或兄弟,甚至家族經營,因潮州人能克苦,同時喜歡親族一同搵食,互相照應。當時轎夫多租轎營業,日租3毫。
不過時代變遷,社會進步,戰後因汽車大行其道,轎子作為交通工具逐漸淘汰。據聞香港最後一頂轎子在1962年被廢棄。而轎夫公會亦成為歷史了。
回首香港初開埠時,達官貴人都是以轎子用作交通工具。據查,大概是1863年左右,從日本輸港第一部東洋車,及後每年均有輸入,曾與轎子一時並成為流行之交通工具。人們有了選擇之後,高下立見,紛紛棄轎保車,因為新鮮又快捷方便。「車仔」漸漸增多,港府隨即規定登記領牌,納入監管。據記載,1896年,香港行駛的車仔已有585輛之多,不但車要繳費領牌,拉車者也要領牌。這些被稱為「車仔佬」的拉車伕(日後也被戲稱為「拉車伕司機」),且須穿上與車牌同號的號碼工作服(俗稱號衣),還規定不得留長指甲,頭髮也只能留「陸軍裝」。到了1921年,在香港登記的「車仔」已有1324輛。時值香港人口激增,交通需求甚殷,車仔改為「兩班制」,分別由兩班人日夜輪更營運,「拉車伕司機」近3000人。及後,車仔全盛時期約有3000多輛,「拉車伕司機」更增至8000多人,成了一支新生龐大工人階級隊伍。加上車伕平日十分團結,一人有事,眾人相幫,「車仔佬」雖生活艱辛,也不致被欺凌歧視,且生活日見好轉。勤勞者後來發家做了車主,也大有人在。
原來,當時不但車仔多,行走頻密,生意甚好,而且行中開始分門別類,既有港九各地的車仔,更有20輛專為山頂豪宅而設,又有16輛專門行走半山區的,因香港倚山而建,人力車無法上山,但又有客路,故為之接駁。車仔行中收費,雖無明文規定,卻有相約俗成的「公價」。初期在中、上環行走,每人每次三個仙,後來物價飛漲,則改收五個仙;如有行李或小孩,或去更遠地方,價錢另議。當時「車仔佬」其實是苦力一名,純粹出賣勞力。
車仔是由「車仔館」(即出租車公司)購備按天計租租給「車仔佬」經營,亦有自僱人士,買車仔自己拉的。順便一提,車仔也曾由「公車」變為「私家車」。當年車仔盛行之時,一些有錢人家也會自購一輛,然後以月薪僱用「車仔佬」回家長期拉車。這些「私家車伕司機」要求年輕有禮,提供制服和食宿,比起「公車」的「車仔佬」生活較好。而「私家車」也比「公車」華麗耀眼,車前裝有兩盞電石燈,車座後插有兩支彩色雞毛掃,踏腳板還裝有個車鈴,車旁車輪上的檔板是薄銅板製成的,擦得亮堂堂,金光閃閃。坐的車主,不時踏響腳下車鈴「叮噹、叮噹」地叫人讓路,好不風光。
後來,電車、巴士、汽車漸漸增多,道路擁擠,車仔已不再適應,一度被改裝成腳踏三輪車載客(現在澳門、深圳和泰國、越南仍可見到)。但香港因道路傾斜坡度大,以及汽車發展較快,車仔很快便消失。(此段抄自新浪網新聞:
http://news.sina.com .hk/cgi-bin/news/sho w_news.cgi?ct=living &type=car&da te=2006-10-19&id =2247615)
至於山頂纜車,是在1888年5月30日通車的。初期纜車是用鍋爐同蒸汽機發動,有24個坐位,前面兩個坐位是留給港督專用的。其餘分為3個等別車廂,頭等為一般乘客,二等為士兵和警察,三等則為山頂住家的僕人。在1926年纜車改用電力推動,座位增至50個。到1989年再更新為最先進的瑞士製電腦化控制電力系統,每輛纜車可載120名乘客,每日載客約1萬7百人次。山頂纜車就服務香港人至今了。
而只在港島行走的電車於1903年5月動工,1904年7月30日啟用,已有100年歷史,是全港最便宜的陸上交通工具。在港島北岸行走,共有118個站,由堅尼地城至筲箕灣的一段長13公里;環繞跑馬地的一段長約3公里。最初電車是單層長29呎闊6呎1吋的車箱,1912年改為2層車箱,分頭等及三等坐位,1972年取消等級,1976年改用由一人操縱車箱,2000年使用鋁合金車廂。
經常行走於維多利亞海港的天星小輪服務原是由一位著名的波斯火教徒盧先生創辦,並以九龍渡海小輪公司為名,約十年後﹝即1898年﹞,九龍倉向盧先生購下了全部股權後,天星小輪公司便正式成立。據聞新公司的取名,是源於轄下船隻均有【星】字之故。事實上,部份原有的名稱如【晨星】和【夜星】,至今仍保留使用。
二零年代初期,天星小輪有限公司擁有五艘船隻,全部由該公司設計,而當時的黃埔船塢有限公司則負責製造。除最早期的小輪為單層船外,其後的均為雙層船,可載二百八十六人,於1924年、1926年 及1928年,五艘可載客五百五十五人的小輪陸續加入船隊。在 1933年,天星小輪引入第一艘以柴油內燃機推動的渡輪,名為【電星】。
天星小輪服務,最早期收費為每人五仙。時至一百年後之今日,上層票價比其他過海交通工具,顯然仍是最廉宜的選擇。
來自天旦小輪公司網頁。
至於巴士的服務,一般人都已為,九龍巴士公司於1933年正式成立,獲得開辦九龍及新界巴士服務的專營權。但其實早在1920年代,香港已有巴士行駛。當時香港島的市民可以乘搭電車來往港島北岸各區,但九龍並沒有電車,九龍區的市民只能安步當車,除了富裕人家可以坐人力車代步。這造就了在九龍經營巴士的市場空間。「九龍汽車公司」是最早期成立的巴士公司,於1921年創辦,提供來往尖沙咀及深水埗的巴士服務,最初祇有幾輛Ford行走。
1924年,一群華人向英國Thornycroft公司購買了一輛Bodicea型巴士在九龍行駛,這便是中華汽車公司,也行走尖沙咀到深水埗的路線。當年大多數市民從未嘗試過坐「呠呠車」的滋味,當巴士投入服務時,吸引不少市民乘搭,生意大好,也吸引了新的投資者。這個時期香港的巴士公司自由競爭,存在著多家小型營辦商,包括啟德巴士公司行走九龍城至油麻地及尖沙咀的路線,香港島則有電車公司、大酒店及香港仔街坊會分別經營多條路線 。新界亦有巴士行駛,主要以貨車改裝成,規模亦相較港九各間巴士公司為小,包括有專門行走元朗至上水間之南興巴士公司、只在週日接載乘客到海灘之泉興巴士公司,及1925年成立之長美巴士公司。
三十年代,香港政府為了更有效管理巴士業務,於是實施「地區專利」制度,劃出香港島及九龍新界兩個地域招標,每個地域由一家巴士公司專營,部份盈利要上繳專利稅予政府。一九三三年四月,港府將港島巴士的專營權交給中巴,九龍及新界的專營權交給九巴。多家小型巴士公司經過合併改組後,「九龍汽車(1933)有限公司」及「中華汽車有限公司」便相繼成立,接手維港兩岸的公共巴士服務。九巴和中巴也成為了以後六十年,香港公共巴士業務的表表者 。 一九七三年,政府再以地區專利形式,把大嶼山的巴士服務交予 「新大嶼山巴士(1973)有限公司」專營。
不久隨著社會轉變,地區專利已過時,政府於1975年開始,將地區專利改為「路線專利」,每一地區再不局限由一家巴士公司提供服務,容許多家公司競爭。其實這時的過海隧巴已讓兩巴進行有限度競爭。(抄自巴士迷世界網頁的香港巴士歷史:
http://www.busfanwor ld.org/bushistory/ho ngkong.htm)
香港的火車,以前稱九廣鐵路(英段),是來往九龍至廣州鐵路的期中一部份。1898年中英公司與當時的清政府取得專利權,興建一條連接九龍與廣州的鐵路。經過進一步的商議,乃決定該鐵路分成中英兩段,分別由中、英兩國政府負責建設。及後,香港政府於1905年決定把這個計劃付諸實行。鐵路測量工作遂由一組英國工程人員負責、經研究後堤出兩條可行之路線來連接九龍和邊界。其一為開闢一條鑿通筆架山長均24公里之隧道,沿吐露港海岸而建;另一條為沿新界西面,經青山灣,但仍須開鑿數個較短之隧道。1906年初,第一個提議獲接納,該線全長35.4公里,建築工程隨即展開。而華段由邊境深圳至廣州大沙頭之工程亦於1907年開始,該線全長為143.2公里。英段鐵路最初採用610毫米之路軌,但在全線工程完成後不久便改用1435毫米(四呎八吋半)之標準路軌。除筆架山之隧道外,沿線尚有四條較小之隧道及不少橋樑與基堤。
九廣鐵路英段於1910零年10月1日究成,開放與市民使用,建築費達一百三十萬英鎊。當時由九龍總站開始,沿線只有五個站,包括油麻地、沙田、大埔、大埔墟旗站及粉嶺。(此段抄自
http://hk.knowledge. yahoo.com/question/? qid=7006042800927)
參考資料:
http://hk.knowledge. yahoo.com/question/? qid=70070123038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