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既春秋爭霸

2007-02-11 5:54 am
我問真正既歷史係點架?
請由伍子胥投吳開始講起…講到春秋結束。
我好想知道當時既霸主係邊個?我記得好似唔係晉王。
特叫講下范蠡同西施。
謝謝

回答 (6)

2007-02-11 7:31 am
✔ 最佳答案
公元前522年,楚平王陷殺伍子胥父親伍奢及兄長伍尚,伍子胥輾轉逃到與楚國為敵的吳國,在當時吳都梅里(今江蘇無鍚),被當時的吳國國王吳王僚引為重臣。後來伍子胥動悉吳王僚的堂兄弟公子光有謀反之心,故辭官轉去投靠公子光,並推薦刺殺專諸給公子光。公元前515年,公子光派專諸入宮成功刺殺吳王僚,同時在宮外發動兵變,結果成功政變自立為王,是為吳王闔閭。政變成功後,闔閭奉伍子胥為上卿。
伍子胥為吳上卿,更引薦名將孫武給闔閭,吳國軍隊在孫武及伍子胥經營下,已發展當時最先進的舟師(海軍)及水陸兩棲作戰步隊(海軍陸戰隊?)。至公元前506年,吳王闔閭、孫武以及伍子胥大舉攻楚,五戰大敗楚軍,最後攻陷楚國郢都,當時楚平王已死,其子楚昭王在吳軍攻入郢都前及時逃離,伍子胥為報父兄之仇,竟將楚平王屍骨從墳墓中挖出,鞭屍數百。後來楚臣申包胥到秦國求援,在秦國宮門跪足七日七夜,給果感動秦哀公派兵援楚。吳王闔閭見一時無法吞併楚國,就將郢都搶掠一空後撤兵回國,而稱霸南方二百年的楚國因此失去南方霸主地位,吳國雖沒有正式稱霸,但破楚後已儼如南方霸主。
在吳伐楚時,在吳國南方的越國乘機攻吳,最初越國只是個落後的部落,當時楚國為對付吳國曾協助越國走向文明,而扶助越國的兩個大夫范蠡與文種本身都是楚國人,因楚國被腐敗的貴族壟斷當政機會,離楚至吳,但吳國當時有伍子胥、孫武等賢臣,沒有太多機會發展,故再南下至新興起的越國扶助越王勾踐。
公元前497年,吳王闔閭不滿越國攻吳,親領大軍攻越,但當時勾踐派三百死士在吳軍陣前自刎,趁吳軍分神而大舉進攻,結果吳軍大敗,吳王闔閭受傷而死,兒子夫差繼位為吳王。三年後,吳王夫差大舉伐越,敗越軍於夫椒,困越王勾踐在會稽山。勾踐與范蠡入吳為奴,越國成為吳國的附庸傀儡。
勾踐在吳國為吳王為牛為馬,後來嘗夫差糞便,結果成功取得夫差歡心,為奴三年後為夫差釋放回越國。而范蠡與勾踐一同返越,並非如《爭霸》所講留在吳國為大夫。范蠡回越後,即為夫差挑選美女為吳國妃嬪,西施及鄭旦都在這時才被范蠡送入吳宮,迷惑夫差。
夫差平越後,開始放眼中原。當時中原實無霸主,因為在北方長期稱霸的晉國,在此時國君的實權已落在各個士族手中,在夫差時代,晉國國內在六大士族掌權(智、韓、趙、魏、范、中行),六大士族互相攻伐,在公元前490年,即勾踐被夫差釋放回越國不久,智韓趙魏四族聯合滅范中行兩族,晉國內鬥令國衰落。而北方另一大國齊國也被士族田氏侵蝕君權,而且時有內亂。在齊晉兩國衰落時,正好是吳國北上爭霸的大好機會。
吳國最先北伐魯國,後來在公元前484年打敗齊國,當夫差因勝利而高興時,伍子胥卻指夫差對越國疏於防範,令夫差十分不滿。此時伍子胥恐吳國大禍將至,安排兒子(伍封?)前往齊國朋友處,奸臣伯嚭得知此事說誣蔑伍子胥通敵叛國,結果伍子胥被夫差迫令自殺。
公元前482年,吳王夫差領大軍前往在齊國境內的黃池大會諸侯,並在盟會中列戰陣嚇退晉軍。此時,越王勾踐乘姑蘇防務空虛,舉全國之兵攻陷姑蘇,殺太子友。消息傳到遠在黃池的夫差,夫差被求成為霸主而封鎖消息,直至完成會盟成為霸主後,才迅速南下救援,結果被越軍打敗。
其實越國並非一舉滅吳,因越國實力仍不及吳國,所以打敗吳軍後一度與吳國議和。但不久又與吳國開戰,戰爭持續九年,直至公元前473年越國終於滅吳,夫差自殺。
越滅吳後,派兵北上齊魯,周天子正式封勾踐為諸侯,列國也以霸主之禮予越國,越國甚至將國都遷到北方的瑯琊,與齊魯為鄰。但勾踐之後殺害忠良,越國國勢迅速衰落,公元前386年,越國將國都遷回南方的姑蘇(後改稱會稽),至公元前334,越國末代國王無彊西伐楚,結果被楚軍成功反擊滅亡。
范蠡在越滅吳後辭官,據說他易名陶朱公,改為經商,成為富甲一方的商人。西施的下落,有說她在吳國滅亡時被吳人所殺,浪漫一點的結局是她最後與范蠡雙宿雙棲。

2007-02-11 8:36 am
“五霸”是中國古代史上的常識,但“五霸”究指哪五人,自古及今兩千年來史學界一直眾說紛紜,說法有十幾種,人頭多達十五個。現在,史學界的說法仍有兩種:一為齊桓、晉文、楚莊、吳闔、越勾踐;另一為齊桓、晉文、秦穆、宋襄、楚莊。
“五霸”一詞首見於《左傳》成二年。由此可見,“五霸”早在成公二年就已出現了。
齊是中國歷史上的第一個霸主,在齊之前,中國歷史上沒有霸,霸是自齊桓公開始的。
鄭莊公是霸嗎?由於鄭是小國,四處強敵,在霸業上一直沒有實性質的進展,他怎麼能算“五霸”呢?
宋襄公是齊桓之後晉文之前在諸侯爭霸最激烈年代的一個較為傑出的人物,他爭霸的時間很短。他聯合衛、許、滕等攻打親楚的鄭國,楚救鄭,宋、楚軍隊在泓水相遇,結果宋軍大敗,宋襄公受傷,從此他就完了。宋在泓水戰敗。與宋襄公有關的這種“五霸”說也就難以成立了。
不過, 在中學的教科書, 霸住包括了齊桓、晉文公、宋襄公、秦穆公、楚莊公、吳王夫差、越王勾踐
真正既歷史:
當中原諸侯爭霸接近尾聲時,地處江浙的吳、越開始發展。吳王闔閭重用孫武、伍子胥等人。周敬王十四年(前506),吳王以伍子胥為大將,統兵伐楚。吳軍攻進楚都郢,伍子胥為父兄報仇,掘楚平王墓,鞭屍三百。周敬王二十四年(496前)吳軍揮師南進伐越。越王勾踐率兵迎戰,越大夫靈姑浮一戈擊中闔閭,闔閭因傷逝世。周敬王二十六年(前494),吳王夫差為父報仇,興兵敗越。勾踐求和,賄賂吳臣伯嚭並送給吳王珍寶和美女西施,自己親自為夫差牽馬。吳王拒絕了伍子胥聯齊滅越的建議,接受越國求和,轉兵向北進擊,大敗齊軍,成為小霸。勾踐臥薪嘗膽,十年生聚,十年教訓,終於在周元王三年(前473) 消滅吳國,夫差羞憤自殺。勾踐北上與齊晉會盟於徐,成為最後一個霸主。

前455年,晉貴族智氏攻趙氏,並脅迫魏韓兩氏出兵。戰事持續兩年,後趙氏遊說魏韓兩家倒戈,滅智氏,瓜分智地並把持晉國國政。前438年韓趙魏三家分晉,晉幽公僅余絳、曲沃兩地。前403年周威烈王冊立韓趙魏三家為侯國,即為資治通鑒中春秋和戰國的分界點。

據史書記載,春秋二百四十二年間,有四十三名君主被臣下或敵國殺,五十二個諸侯國被滅,有大小戰事四百八十多起,諸侯的朝聘和盟會四百五十余次。

當時既霸主係 齊桓公
前685年,齊桓公繼位,以管仲為相,整頓國政,廢除井田制度,按土地的肥瘠,確定賦稅,設鹽、鐵官和鑄錢,增加財政收入,寓兵於農,將基層行政組織和軍事組織合為一體,增加了兵源和作戰能力,迅速成為華夏各國中最富強的國家。然後就打起了「尊王攘夷」的口號,多次大會諸侯,幫助或干涉其它國家,抗擊夷狄,終於在周僖王三年(前679)成為霸主。周惠王二十一年(前656),齊桓公帶領八個諸侯國的聯軍,以優勢兵力迫使楚國服從他,訂立了召陵之盟,成為春秋五霸之首。

講下范蠡同西施。

范蠡,字少伯,又名鴟夷子皮或陶朱公,生卒年不詳,有說約為楚平王十二年(公元前517年)。春秋楚國宛地(今河南南陽)人。

范蠡越國人,由於出色的軍政才能而官拜越國上大夫,與文種同朝。曾為越國相邦(宰相),輔佐越王勾踐滅吳國。

蠡認為在有公於越王之下,難以久居,「蜚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他深知勾踐為人「長頸鳥喙」,可與共患難,難與同安樂,遂與西施一起泛舟齊國,變姓名為鴟夷子皮。至陶,操計然之術以治產,因成巨富,自號陶朱公。因為經商有道,逐成鉅富,民間有尊陶朱公為財神、商聖。


西施是中國古代四大美人之一,春秋末期的浙江一帶人氏,本名施夷光,又稱西子。

目錄 [隐藏]
1 生平
2 相關成句
2.1 沉魚落雁
2.2 東施效顰
2.3 情人眼中出西施
3 相關文學
4 參見



[編輯] 生平
浙江苎蘿山下有兩個村子,分為東西兩村。村中的人大多數姓施,施夷光住在西村,所以大家稱其西施。 西施經常與夥伴們在江邊浣紗。當時的越王勾踐為了去吳王夫差報復,便想獻上美女鄭旦等人迷惑夫差,其中就有西施。

許多百姓為了一睹西施的美貌,都湧到郊外的驛館去迎候,以致路上塞滿了人群。當時有一傳聞,說負責招聘西施的越國大夫范蠡傳令下去:要看美人的人,必須先交一文錢。於是在驛館中設了一個錢櫃收錢,那錢櫃竟然頃刻而滿。驛館停留了三日,所得金錢無數,全部運回了越國以資助國家財政。

越王勾踐命樂師教西施歌舞儀態,過了三年,讓范蠡帶著西施進獻給吳王。范大夫見到吳王,跪拜著說: 「東海賊臣勾踐,感大王之恩德,遍搜境內,得善歌舞者,以供灑掃之役。」 可是伍子胥進言: 「臣聞:夏亡以妹喜,殷亡以妲己,周亡以褒姒。夫美女者,亡國之物也,王不可受。」

吳王不聽其勸諫,馬上把西施收了下來,並在姑蘇臺建造春宵宮,在靈岩山上建造館娃宮,還修築大水池,以供西施嬉戲遊玩。夫差對西施寵愛至極,出入都是效仿王妃的派頭和排場,夫差自從有了西施以後,就不再理會朝政[來源請求],使勾踐有足夠的時間修養生息,消滅吳國。

西施的結局有兩種說法:

一說是吳滅了以後,勾踐夫人見到西施貌美,怕勾踐看上她,且吳人認為西施是使得國破家亡的妖孽,於是就將她放進皮袋之中沉於江底。後來在江中發現了一些蛤蜊,人家說那是西施的舌頭,故此使得蛤蜊也有西施舌之稱。
另一種說法是,西施與范蠡相戀,當吳國滅亡之後,范蠡不要越王的封賞,趁著夜色攜西施悄然離去。從此避世太湖,逍遙餘生。
至今,在浙江紹興市諸暨市(舊稱暨陽縣),仍然有西施殿,越國古都城門等遺跡。

西湖亦稱為西子湖。因北宋詩人蘇東坡曾作七言絕句詠西湖:

水光瀲艷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
若把西湖比西子,濃妝淡抹總相宜。


[編輯] 相關成句

[編輯] 沉魚落雁
一種流行的錯誤認為所謂「沉魚落雁,閉月羞花」,沉魚指的就是西施。傳說她在古越國浦陽江邊浣紗,水中的魚兒看到她的容貌,都驚艷得沉入江底。

事實上,「沉魚落雁」是個成語,通常認為出自《莊子·齊物論》:「毛嬙、麗姬,人之所美也,魚見之深入,鳥見之高飛,糜鹿見之決驟,四者孰知天下之正色哉。」原意是說動物不能感受人的美貌。

也有人認為唐代宋之問歌詠西施的《浣紗篇》:「鳥驚入松蘿,魚畏沈荷花。」是這個成語的出處,故認為沉魚代表西施。


[編輯] 東施效顰
亦作東家效顰、醜女效顰。

西施因患心病而捧心皺眉,同里醜女東施看見覺得十分美麗,於是摹仿西施捧心皺眉,然卻更見其醜,結果同里的人紛紛走避或閉門不出。典出《莊子˙天運》後世比喻不衡量本身的條件,而盲目胡亂的模仿他人,以致收到反效果。

《紅樓夢˙第三十回》:寶玉心中想道:難道這也是個痴丫頭,又像顰兒來葬花不成?因又自歎道:若真也葬花,可謂東施效顰,不但不為新奇,且更可厭了!


[編輯] 情人眼中出西施

[編輯] 相關文學
西施越溪女,
出自苎蘿山。
秀色掩古今,
荷花羞玉顏。
浣紗弄碧水,
自與清波閒。
皓齒信難開,
沉吟碧雲間。
勾踐征絕艷,
揚蛾入吳關。
提攜館娃宮,
杳渺詎可攀。
一破夫差國,
千秋竟不還。
               ——唐﹒李白
2007-02-11 6:09 am
吳、越爭霸。吳、越都是長江下游的國家,吳都於吳(今江蘇蘇州),越都
於會稽(今浙江紹興)。春秋中期,晉楚爭霸時,晉曾聯吳以制楚,吳的國力也日益強
大。公元前506年,吳王闔閭和楚亡臣伍員率軍伐楚,楚軍大敗,吳軍直入郢都。這時
楚得到秦的救援,越國又乘虛攻吳的都城,吳被迫撤兵。闔閭死,子夫差繼位,於前
494年伐越,敗越於夫椒(今江蘇吳縣太湖中山),圍越王勾踐於會稽。勾踐求和,請
為屬國。前487年,吳築邗城(今江蘇揚州)於江北,又開邗溝,聯結江、淮,通糧運
兵,大敗齊兵於艾陵(今山東泰安)。前482年,又與晉、魯的國君及周天子的代表會
盟於黃池(今河南封丘)。因當時越王勾踐已進攻吳國,夫差讓霸主與晉定公而回師吳
國。公元前473年,越再伐吳,夫差戰敗自殺,吳亡。
勾踐滅吳後,成為江、淮下游最強大的國家。他率師北上,與齊、晉等諸侯會於徐
(今山東滕縣),成為霸主。


范蠡:生于楚平王十二年(公元前517年)字少伯,春秋戰國末期,楚國宛(今河南南陽)人,是歷史上早期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和經濟學家。(我國長達五千餘年的封建傳統,均以“士、農、工、商”爲列,士爲首,商爲末,直至宋朝,尚有商人穿鞋必須著一黑一白之劣規,故范蠡一生雖有輝煌業績,然終因弃官經商的經歷使他無緣與歷史名人共同載入史册。)

他出身貧寒,但聰敏睿智、胸藏韜略,年青時,就學富五車,上曉天文、下識地理,滿腹經綸,文韜武略,無所不精。然縱有聖人之資,在當時貴胄專權、政治紊亂的楚國,范蠡却不爲世人所識。



西施隨范蠡隱居說。東漢袁康《越絕書》記載,吳亡後,“西施複歸範蠢,同泛五湖而去。”明代胡應麟《少室山房筆叢》也有類似說法,以爲西施原是范蠡的情人或妻子,吳國覆亡後,範蠡帶著西施隱居起來。李白《西施》詩:“一破夫差國,千秋竟不還。”也認爲西施跟隨範蠡隱居。只是《國語•越語》和《史記•越王勾踐世家》記載範蠡退隱的事甚詳,而沒有提及西施。
2007-02-11 6:04 am
伍子胥(前526年—前484年)(胥,Xǖ),名員,字子胥,其先袓伍舉,以正直進諫楚莊王而得名聲,因此其後代於楚國亦有名聲。


春秋時期楚國人,後來吳國封他於申,因此又叫申胥。

在楚國時,伍子胥的父親伍奢被讒臣無忌所害,在楚國被囚禁,楚王與無忌以伍奢為人質,要脅伍子胥與其兄伍尚相救,否則殺死伍奢,其實楚王與無忌欲殺伍子胥兄弟以除後患。伍子胥已料到楚王與無忌的詭計,勸兄長伍尚勿往,要留有用之身為父報仇,可惜伍尚不忍心眼睜睜看到父親被害,最終亦去相救而被擒。伍子胥逃出楚國後得悉父兄被殺,混出昭關(傳說一夜愁白頭),一路求乞(後世有將其奉為丐幫始祖),歷盡千辛萬苦逃到楚的仇敵吳國。

在吳國,公子光以專諸弒吳王僚後,自立為王,是為吳王闔廬,其後伍子胥受到吳王闔閭重用,擊敗了楚國,破楚都郢,掘平王墓,鞭其屍。

後來,吳王夫差打敗了越國,越王勾踐投降,伍子胥認為應一舉消滅越國,但是吳王不聽,後來便將他賜死。

伍子胥更狂言要家人於他死後把他的眼睛挖出,掛在大門上,看越國軍隊怎麼滅吳。吳王夫差極怒,把他的屍首拋棄於河中。

後來吳國果然被越王勾踐所滅。

司馬遷對伍子胥的評價頗高:「怨毒之於人甚矣哉!王者尚不能行之於臣下,況同列乎!向令伍子胥從奢俱死,何異螻蟻。棄小義,雪大恥,名垂於後世,悲夫!方子胥窘於江上,道乞食,志豈嘗須臾忘郢邪?故隱忍就功名,非烈丈夫孰能致此哉?」雖然對伍子胥破楚時的所為不滿,但認為伍子胥是不拘小節的烈丈夫,不會白白送死,能忍受屈辱,最終為父親報仇雪恨,成就不朽之名。
當時既霸主係邊個?齊桓公、晉文公、宋襄公、秦穆公、楚莊王
2007-02-11 5:58 am
爭霸的手法就是尊王攘夷,尊王就是以自己國家的實力,向其他國家表達對周天子的擁戴或輕蔑,像是未稱王的國家當然就要大會諸侯,共同擁戴周天子,而已稱王的國家,例如楚國,當然就不能擁戴周天子,因為楚國也已經稱王,所以楚國就要趁著新敗擁戴周天子國家的戰役後,挾其餘威,會合已臣服的國家重申自己的地位;攘夷則是文攻武略鄰近強大的蠻族.因此,能夠做到尊王攘夷都要國力夠強大,才能稱霸.爭霸,也就是爭一個可以領導各國的地位,進而為自己的國家帶來政治上的利益.


收錄日期: 2021-04-12 20:15:25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70210000051KK04649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