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香港古蹟的新聞 急

2007-02-10 9:51 pm
要香港古蹟的新聞 急 星期三要交功課

回答 (2)

2007-02-10 9:56 pm
✔ 最佳答案
梁氏宗祠的正立面

【101藝訊】政府憲報公布,位於元朗八鄉元崗村的梁氏宗祠將於2007年1月12日根據古物及古蹟條例(第53章)列為歷史建築物。

梁氏宗祠由八鄉元崗村梁族興建,建成至今約二百年。梁氏族人源於廣東東莞,在十七至十八世紀期間由十二世祖梁國初帶同族人遷徙至新界,及後其子梁大成定居元朗八鄉並建立元崗村,現時梁氏宗祠即由梁大成祖所擁有。隨後,梁氏子孫繁衍至屏山橫洲、十八鄉大棠村和屯門順風圍一帶。

據村中父老憶述,元崗村的得名與其地形有關。元崗鄉公所背後原有一座圓形山崗,村莊因此取名圓崗,但由於村落不斷擴展,這座小山崗已被移平並發展成現在的休憩處,村名也隨之改為目前的元崗村。由於新界鄉村不斷發展,元崗村內很多舊村屋已被重建或拆卸,梁氏宗祠是村中少數僅存的歷史建築物。宗祠現時仍用作舉行祭祀、點燈、秋祭等傳統儀式,同時也是梁氏族人議事的地方。

梁氏宗祠是典型的清代兩進式建築,兩進之間為天井,天井兩旁建有廂房。右廂房設有廚房,曾在喜慶活動時用作烹煮盤菜。

祠堂的正面牆身以花崗石和磚建造,牆頂配有雕刻精美的封簷板和中式壁畫,外觀莊嚴。正門上方刻有「梁氏宗祠」四字的石額。屋脊的灰塑裝飾以梅花、牡丹、蓮花與鰲魚等瑞獸和吉祥圖案為主題,山牆也有精美的草尾灰塑裝飾。祠堂後進明間置有神龕,安放歷代先祖的神位。神龕刻有各類色彩斑斕的花卉植物,如梅花、青竹、牡丹、桃花和蓮花等,代表四季生生不息,寓意梁族開枝散葉。

梁氏宗祠的全面修復工程於本年竣工,祠堂得以恢復昔日的光輝面貌和社會功能,繼續作為族人祭祖與進行宗族活動的場所。

為讓市民能藉梁氏宗祠認識當地的歷史和文化傳統,古物古蹟辦事處現正安排開放梁氏宗祠予公眾參觀,詳情將容後公布。
2007-02-11 1:06 am
李鄭屋古墓

是興建李鄭屋村時發現的。墓中的物品,據考證是中國漢代的遺物,這證明大約二千年前,已有中國人在九龍半島一帶活動。

三楝屋

位於荃灣市中心,是一座四方形的圍村,約二百年前由陳氏族人蓋建。1980年時由於發展荃灣新市鎮,三楝屋的居民都搬走了,1981年被列為法定古蹟。

宋王臺公園

宋代時,元兵南下,帝罡、帝昺二人流亡到九龍城附近居住,但很快又避難到大嶼山的東涌。後人為紀念二人,便在附近的石上刻上「宋王臺」三字。日佔時候,巨石被炸倒,幸好沒有完全炸碎,後來餘下的石塊被安放在現在的宋王臺公園裏。

東涌古堡

位於大嶼山東涌,建於清代。古堡內的主牆上有清代鑄造的六枚大砲。是當年鎮守香港的重兵器。

張保仔洞

張保仔是清末一個海盜,擁有武裝帆船千艘以上,隨眾達四萬多人。1810年張保仔接受政府招降,改名張寶。張保仔洞就是他藏寶的地方,現已成為香港的旅遊區,遊客到長洲,必會到此遊覽一番。

青山禈院  

又名杯渡寺,位於屯門,相傳是紀念一千多年前晉代一位高僧杯渡禪師,他曾在這裏居住。到民國初年重建時才改為「青山禪院」。

吉慶圍

九百多年前,宋代一位姓鄧的官員,來到新界錦田定居,後來他的子孫在錦田建造了吉慶圍,這座圍村已有三百多年歷史。圍村的連環鐵門是該村的古蹟,鑄於清代康熙初年,鑄工精良,至今不秀蝕。

曾氏大屋

位於沙田紅梅谷,原名叫山下圍,因為村民皆姓曾,所以也叫作曾氏大屋。由於大屋仿照中國古堡式圖則興建,而且留存許多古畫、石刻等,因此,港府決定列為文物,供人遊覽。


 


收錄日期: 2021-04-16 15:27:51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70210000051KK01939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