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眼中的香港

2007-02-10 8:16 pm
我要作一我眼中的香港的文章,是抒情文。点作?抒情文文是否一定抒發好野?

回答 (2)

2007-02-11 7:37 pm
唔一定要係好野,但如果係學校作文,正面既野會比較好。或者可以話又愛又恨,因為抒情文唔同議論文,冇絕對既。

抒情文:凡是抒寫個人的情感,如喜、怒、哀、樂、愛、惡、欲,以及微妙情緒,如憂悒、頹唐、寧靜、興奮等心靈感觸的文章,就叫做抒情文。

抒情文作法

  (一)抒情文的定義-抒情文是作者發抒心靈上的真摯感觸,把自己的喜、怒、哀、樂、愛、惡、欲,用適切的詞字,再渲染上情感的色彩,而發抒出來的文章。人是有感情的動物,每個人都想把內心的情感說出來,獲得別人的同情與安慰;在高興喜悅時,如能得到他人的同情,那麼這份快樂,在精神上更是得到鼓舞;如果在悲憤哀傷時,而得到別人的安慰,自己的痛苦就獲到解脫;總之抒情文都是希望自己得到同情與安慰而寫作的。

  (二)抒情文的本質題材-抒情文的本質,完全是發自感情,而情感的發生,必由於物象觸動,所謂,觸景生情」;而感情的觸發,其題材大抵不外乎感景、感事、懷古、感人四種:

  感景-一切的景物,往往會給人們留下一種印象,使人們心中原有感情發抒出來;如一輪皎潔的明月,得意的人見了,就會有詩情畫意的感覺!一個失意的人看了就會增加無限的苦痛與哀愁!如李煜的「相見歡」:「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別是一般滋味在心頭」。這些都是由景物所感,而發抒了真摯的情。

  感事-由一件事而發生了感情,抒之成交,就是感事的文章。如李後主所抒發的「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未顏改。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寫得悲憤鬱結。又如「哀郢中」:「心不怡之長久兮,憂與憂相接;惟郢路之遼遠兮,江與憂之不可涉;忽若去不信兮,至今九年而不復;慘鬱鬱而不通兮蹇佗 而含戚」!這是屈原去國懷鄉之悲,寫得曲折動人。

  懷古-懷古的文章,與作者本身毫無關係,只是因偶而追思古人而產生的感情。如我們遊了吳鳳廟,就會聯想到吳鳳當年捨生取義的故事;

  感人-感人的文章,通常一般人都是多抒寫男女間的「恩愛」、「生離」、「死別」的傷感!在書信及祭文中皆可常到很多感人的抒情文章!如劉令嫺之「祭夫徐敬業」文:「輔仁難驗,神情易促,電碎春紅,霜彫夏綠,躬奉正衾,親觀啟足,一見無期,百身何贖,嗚呼哀哉」這都是一些感人的文詞,又如韓愈的「祭十二郎文」,袁枚的「祭妹」等都是。

  (三)抒情文的寫作方法-抒情文的寫作方法,說得最有條理而有系統的就是梁啟超先生,他把發抒感情的方法分成三種:

  (1)奔迸的表情法,就是一種突變的感情,是由意外過度的刺激而生,如大哭、大叫!內心毫不隱瞞,詞句不用修飾,語句與生命都接合在一起了!如「願死疆場,不願死牖下」,是何等的真摯而神聖!

  (2)迴盪的表情法-迴盪表情法,是一種胸中的濃厚情意,像蠶抽絲一樣,要一層深進一層,它是曲線式或多角式的表現。

  (3)含蓄的表情法-這種抒情的方法是感情在很強時候而平淡的詞句去節制表達,使人去慢慢的體會出極深的情感。另一種含蓄的寫法,是先把情感全部埋藏起來,只是專寫一些眼前的景物,然後把自己深藏的情感從景物中發抒出來,如「秋夕」:「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樸流螢,天階夜色涼如水,臥看牽牛織女星」。這是杜牧之有意含寫宮怨之作,宮人無聊嬉戲之情,抒發夜靜更深,臨幸無望,用側筆標露怨意之苦。

  (四)結論-寫抒情文,必須要發抒內心之真誠纔可;若本無所感,見物而勉強發生抒情,則所生之情必是虛偽的,便是「無病呻吟」。往往會為了發抒感情,而歪曲了事實,這就是抒情不真的原因。真摯之情,無往而不可宣洩,因此歪曲事實並不是抒情的好方法。所以抒情的文章,雖然有記敘,有議論,然而是以宣洩作者的真摯感情為目的。表達的方式,雖然各有不同之處,但是總要以動人為原則。所寫的內容都是作者主觀之看法和見解,而沒有絲毫的客觀存在。要這樣才能使作者的感情不保留的發抒出來,否則就成為記敘文或議論文了!

  抒情文的寫作指導舉例:

   題目:別離

(一)寫作指導:

   別離是悲傷的、痛苦的,把你心中的感觸全部寫出來。

(二)發抒之順序:

   (1)別離的滋味。

   (2)此情永難忘。

   (3)祝福。

   (4)結語。

   題目:母親的偉大

 (一)寫作指導:要從日常生活當中寫出母親偉大的地方。

(二)發抒的順序:

   (1)母親對子女的愛。

   (2)母親的幸苦。

   (3)用努力求學,爭取榮譽來報答母親的恩惠。

   (4)結論。
參考: yahoo知識+me~
2007-02-10 9:43 pm
英國殖民地
主條目:香港殖民地史


殖民地早期的香港中環
東印度公司在康熙38年(1699年)成功地成立往返中英兩國的海運企業,然後有很多英國商人來到中國。東印度公司在康熙50年(1711年)在廣州成立了一個貿易站。因英國需在中國大量採購茶葉,而中國不需向英國購貨,故導致英國嚴重貿易逆差,幾近出現白銀荒。後來英國人向中國傾銷鴉片,平衡兩國貿易,但此舉使中國出現貿易逆差,白銀大量外流,致通貨膨脹;民眾也因吸食鴉片而損害健康。


[編輯] 第一次鴉片戰爭、割讓香港島
主條目:第一次鴉片戰爭和南京條約

兩國的貿易磨擦終導致的第一次鴉片戰爭(1839年至1841年)。清朝被英國打敗,英國海軍的查理·義律與清朝大臣琦善談判後簽訂《穿鼻草約》,將香港島割讓予英國。義律根據協議,於1841年1月20日登陸今上環水坑口街 (Possession Point) 一帶,並佔領香港島。但清政府認為琦善無權割地而不承認穿鼻草約,並將琦善革職。而當英國政府收到穿鼻草約的消息後,亦對條約中無提及開放通商而大為不滿,於是改派砵甸乍(Henry Pottinger)為全權代表到中國。之後戰事擴大,英軍先後攻佔廈門、寧波、上海、鎮江,抵達南京下關。清政府被迫命耆英於1842年8月簽訂南京條約,正式將香港島割讓予英國。自此香港成為英國殖民地。

英國發動鴉片戰爭的另一個主要目的是要取得與中國貿易的自由。在香港建立基地以後,即宣佈香港為自由港。英國的商人,包括鴉片商販,逐漸將香港建立成與東方自由貿易的樞紐。美國的鴉片商販及銀行家亦有到香港參與跟中國的貿易。

1851年太平天國起,不少華南商人遷往香港逃避戰亂。香港人口由1851年的33000多人,增至1881年的16萬多人。


[編輯] 第二次鴉片戰爭、割讓九龍半島
主條目:第二次鴉片戰爭和北京條約

1856年至1858年,清朝再敗於英法聯軍,被逼在1860年簽下《北京條約》,把九龍半島上經常對香港島擾亂治安的地區再割讓給英國。當時的清廷已經是日薄西山,在九龍半島上的新邊界只用矮鐵絲網分割,位置就在今天的界限街。

1890年代,南中國發生鼠疫。1894年春,在廣州傳出超過十萬人死亡的消息。同年五月,太平山中國人集中聚居的地區亦爆發了病症,每天的死亡人數最多達一百人。結果當年之內共有2,552人死於瘟疫,為數約十萬名的華人離開香港,貿易額亦一度大幅下降。之後三十年之內,鼠疫仍偶爾在香港出現,1898年至1900年期間,便再有1,290死於鼠疫。


[編輯] 租借新界
主條目:展拓香港界址專條
1897年中國山東發生德國傳教士被殺事件,德國乘機佔據山東的青島,俄國亦進駐旅順和大連。英國則佔領山東的威海以平衡列強勢力。同時法國亦借機進駐廣東的廣州灣(今湛江)。為了平衡法國在南中國的勢力,英國政府以香港的防衛需要加強為由,向清政府從1898年7月1日起租借九龍界限以北,深圳河以南的新界。這些地方後來成為現在的新九龍、新界,以及鄰近的兩百三十六個離島。租借為期九十九年,在1997年6月30日午夜12時屆滿。


[編輯] 19世紀末到20世紀初
主條目:香港開埠初期歷史和香港20世紀初歷史



1915年香港地圖
19世紀末到20世紀初,香港發展成為英國與南中國貿易的轉口港。

1912年,總督盧吉 (Lugard) 為抗衡德國在上海辦同濟大學,以「為中國而立」為名,向廣東士紳募集經費,成立香港大學,為香港培養技術人材。

1925年,上海發生示威學生被英籍巡捕開槍打死之五卅慘案,中國全國出現反英活動,在廣州國民政府支持下,香港及廣州同時出現針對英國人之省港大罷工。

中華民國建立以後,1925年成立的國民政府有意取消不平等條約。無奈國力不繼,國民黨的北伐使政府無閒考慮取回香港的主權。當時港英政府仍然開放中港邊境,兩地市民依然可以自由來往。不少中國人到香港學習西洋知識,也有香港人捐錢資助北伐,有些更加入國民政府裡工作。前國民政府外長伍廷芳就是當時香港的名流。

二十世紀大部分時間,香港作為不同革命黨派的後援基地。清朝末年,革命黨人多次香港為秘密基地。在國民政府時期,由於中國共產黨員多次遭國民黨圍剿,有些逃亡香港秘密集會、辦報支持共產黨運動。此後,國共兩黨也在香港暗自做情報工作。港英政府對此採取容忍態度,卻絕不容許這些人影響英國對香港的殖民統治,故政治審查報章、電台節目,例如二戰前有些敏感的報紙內容會給明顯遮蓋。亦成立政治部(已於1997年解散)監視兩黨在港的一舉一動。

[編輯] 日治時期
主條目:香港保衛戰和香港日治時期

香港在英國統治下的發展,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被日軍佔領時中斷。

日本自1931年九一八事變後即展開對中國的侵略。1937年7月,抗日戰爭全面爆發,日軍在大亞灣登陸,並迅速攻佔廣州及鄰近地區,之後南下至深圳河北岸,與英軍為界。大量難民逃到香港,香港人口由1931年的八十七萬九千,增至1941年的一百六十四萬。由於香港的華人亦有為中國的戰事,出錢或出力對抗日本。日本對此感到不滿,曾多次向香港政府抗議香港華人的反日行為。

日軍在偷襲珍珠港當天,即民國30年(1941年)香港當地時間 12月8日由酒井隆指揮從深圳進攻香港。負責防守香港的包括有英國、加拿大、印度士兵和香港義勇軍。日軍不單有數量上的優勢,而且在開戰的首天便取得制空權。英軍和印軍撤退到醉酒灣防線,然後撤出九龍半島。英軍和渡海後的日軍繼續激戰。最終英軍失去了唯一的水塘 (香港對水庫的稱呼)。加拿大兵團在戰事中負責扼守從市區通往港島南部的黃泥涌峽要道。

1941年12月25日,港督楊慕琦代表英國殖民地官員向當時總部設於九龍半島酒店三樓的日軍投降,從此揭開香港三年零八個月的日治時期。

日軍隨即成立軍政廳,由酒井隆出任最高長官,直至磯谷廉介抵任首位管治香港的日本總督。酒井隆在港期間,日軍在香港殺人無數。根據事後酒井隆在戰犯法庭的審判記錄,他在香港犯下的罪行如下:

1941年12月17日至12月18日,在鯉魚門屠殺了30名囚犯。
1941年12月18日在摩星嶺炮台屠殺了24名囚犯。
1941年12月19日屠殺了一隊20人的英國醫療隊。
1941年12月24日至12月26日,強姦七名護士,當中有三人死亡(據香港富豪何鴻燊在黃霑的訪問中憶述,當時有不少英籍女護士在香港大學附近被人姦殺);殺害60至70名受傷的戰俘。
日軍在香港濫殺無辜,香港市民反日情緒高漲,有平民在香港島的山頭伏擊日軍將領。到了日軍佔領的中期,更有香港居民參與東江游擊隊,在新界等地方對抗日軍。

日治時期,香港在經濟、民生等方面皆受摧折。經濟上,日軍強迫香港市民以港幣及法幣(國民政府貨幣)兌換日本軍票,到了戰後所有的軍票都不獲承認而變成廢紙。戰時與中國大陸的貿易大幅下降,香港的經濟陷入低谷。日本又在香港實行皇民教育,除了禁止使用英文及強迫使用日文,香港的街道地區亦被改成日文。由於食品及其他物資嚴重不足,加上日軍在香港實行疏散政策,鼓勵或強迫市民離開香港;戰後香港的居民人數大減至七十萬左右。1943年和1944年的日治後期,更出現人吃人事件。


收錄日期: 2021-04-19 22:49:40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70210000051KK01475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