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名字的來源

2007-02-10 1:08 am
我想問一下「香港」這一個名字為甚麼?
我聽過三個的故事
不知道那個才正確
急!!!!!!!!!!!!!!!!!!!!!!!!!!!!!!!!!
(要交功課)

回答 (6)

2007-03-04 10:02 pm
多謝哂!!
2007-02-15 10:24 pm
香港得名的由來

香港本是新安縣的一個小海島,這座小島一向都沒有一個固定的名稱。因此在鴉片戰爭前的中國沿海地圖上,都沒有香港這個地方標記,只有在海中畫一座孤立的小山,代表赤柱,紅香爐峰一類的地名,這就是最初香港的情況,而當時香港這個小島的總稱,都是由當地的居民,依自己所住的地方回答編修方誌的人。因此鴉片戰爭前的輿圖與方誌,都是由當地居民的口述,而演變成當地的地方名稱。

以下是一些學者對「香港島」這個名稱由來的一些研究

因海盜香姑盤據香港島得名

據古老傳說,清朝嘉慶年間,有海盜林某與其妻香姑橫行於伶仃洋一帶,後為清海軍將領李長庚擊敗,林某逃死並死於台灣,香姑則率餘眾佔據港島,後人因而稱之為「香港島」。

但據史籍記載,清代並沒有名叫香姑的海盜,本港各區亦未有發現任何相關的史蹟,加上中國人向來痛恨盜賊,理應不會以盜名為一島之總名,故此說實不足信。

因島上紅香爐山得名

據古老傳說,今日銅鑼灣天后廟前的紅香爐,是從遠地漂來而停在廟前沙灘上。時人遂將它放置在廟前,並稱廟後山峰為紅香爐山,廟前之海灣為紅香爐港。其後漸演變為全島的全名,稱為香港島。

但據《新安縣志》中的地圖所載,島上既有紅香爐山,亦有香港村,二者既同時存在,地點亦有別,故「香港」之名實非由紅香爐山演變而來。

因驁洋甘瀑下江水而得名

據傳說,今日薄扶林華富的瀑布公園所在地,原有一條由瀑布注成的山溪,稱為瀧水,相傳此處就是《新安縣志》中所載「新安八景」之一的「驁洋甘瀑」。此處的溪水味淡而甘,行船者多愛汲此處的水作食用,因而稱此水為「香江」,將此瀑布入海的海港稱為「香港」,後來演化為全島的總稱。

但 今 日 新 界 各 山 溪 皆 沒 有 以 「 江 」 為 名 的 , 香 江 亦 是 香 港 近 百 年 來 繁 榮 後 的 新 興 名 詞 。 且 獨 驁 洋 即 今 日 的 獨 牛 州 , 位 於 塔 門 州 南 面 , 有 學 者 指 出 該 處 才 是「 驁 洋 甘 瀑 」 的 所 在 地 。 故 「 香 港 」 的 得 名 與 「 香 江 」 , 「 驁 洋 甘 瀑 」 應 無 直 接 的 關 係 。

因 本 港 盛 產 莞 香 而 得 名

本 港 自 明 代 起 已 是 盛 產 莞 香 的 地 方 。 當 時 , 每 年 由 東 莞 南 部 , 新 安 與 本 港 所 產 製 的 香 品 , 常 在 尖 沙 頭 ( 今 日 的 尖 沙 咀 ) 用 小 艇 運 至 石 排 灣 , 再 改 用 艚 船 轉 運 往 廣 州 。 因 此 時 人 將 運 送 香 品 的 石 排 灣 東 北 岸 ( 今 日 的 香 港仔 海 灣 ) 稱 為 「 香 港 」 , 意 即 運 香 販 香 的 港 口 , 英人 稱 為 "Fragrant Harbour" , 即 芬 芳 的 港 口 。 位 於 港 灣 畔 的 村 落 , 遂 名 香 港 村 。

康 熙 初 年 時 曾 因 海 盜 猖 獗 而 行 遷 界 令 將 村 民 盡 徙 內 地 , 康 熙 八 年 復 界 後 , 居 民 遷 回 重 建 香 港 村 , 建 圍 牆 以 自 保 , 因 此 又 名 香 港 圍 , 今 稱 黃 竹 坑 舊 圍 。

因 「 阿 群 帶 路 」 而 得 名

據 說 英 軍 初 抵 香 港 島 時 , 在 赤 柱 一 帶 登 陸 , 由 一 名 為 陳 群 的 蜑 民 引 路 , 經 香 港 村 , 薄 扶 林 等 地, 到 港 島 北 部 一 帶 。 經 香 港 村 時 , 英 軍 詢 問 該 處 地 名 , 陳 群 以 蜑 音 回 答 「 香 港 」 , 英 人 即 以 蜑 音 "HONG KONG" 為 記 , 因 而 成 為 全 島 的 總 稱 。
2007-02-10 6:40 pm
香港,顧名思義,是指芬香的海港。關於這個美名的由來,歷來有不同的說法。大致來說,主要有以下四個說法:

說法一:是甘露說。據說在今薄扶林和華富村之間有一條小瀑布。瀑布旁的小溪,溪水鮮美香甜。不少船夫也喜歡在此小息,取水飲用。他們稱這條小溪為香江,溪水為瀧水,入海處為香港。日子久了,人們便以此稱謂全島。

說法二:紅香爐說。在今銅鑼灣天后廟前,古時有一座香火鼎盛的紅香爐。據古老的傳說,這座紅香爐是從遠地漂洋而來,後停留在廟前的沙灘上。村民認為這是神蹟顯示,便將它搬至廟前,供人敬奉。廟後的山峰則被命名為紅香爐山,廟前的海港也被稱為紅香爐港。後來,紅香爐港一名漸簡稱為香港,並成為全島的名稱。

說法三:海盜說。清代嘉慶年間,有一個林姓的汪洋大盜。他的妻子叫做香姑。他們在珠江口外的伶汀洋一帶橫行霸道。後來,嘉慶帝派了大將李長庚討平他們。雙方大戰連場。結果,林盜和香姑敵不過清朝大軍,林某更逃往台灣,香姑則率餘黨避至今天的香港島。後人因香姑之名便稱這個小島為香港。

說法四:莞香說。明朝時,香港、東莞、深圳、寶安一帶也盛產莞香。莞香氣味奇特,深受民眾喜愛,故常遠銷至江浙等地,名聞中外。當時,販香商人大多也在港島石排灣東北岸附近將莞香裝箱運往內地。時人便稱此港口為香港,意謂運香的港口,鄰近的村落也被稱為香港村。

除以上各來源傳說外,還有來自如以下文獻:

香港由於僻處海隅,位於廣東的南端,與中原隔閡,在古代,向來藉藉無名。早在明、清時,遙遠的中原人士,便已視這裏為化外之地,根本沒有人注意,更不必追溯到唐、宋期間了。

自鴉片戰爭結束後,清廷把香港割讓給英國,它的名字才漸露頭角,逐步為國人和海外所熟悉。隨著如流的歲月,經過百年的發展,香港終於從海隅荒陬中脫穎而出,搖身一變,成了世界上的一大都會,蜚聲國際,當然,這項璀燦的成果,也是清廷所始料不及的。

因此,以往有關香港的記載,無論是官書史冊,或者是圖經志乘,大凡涉及本境以內地方的,都很難找到資料,就算有也只是寥若晨星而已。

在古籍中,如宋代王象之的《輿地紀勝》,明代李賢等纂修的《大明一統志》...等書,所見到的,就只有大奚、杯渡、急水、佛堂、屯門、官富、媚川、磨刀、大帽、挂角‥‥等幾處,而香港本島郤隻字不提...

《清初海疆圖說》和《海國聞見錄‧輿圖》,都是以紅香爐山一名概括全島的。《光緒廣州府志‧新安縣圖》,又以赤柱山來取代。至於以「裙帶路」作為香港島的別稱,卻是在英人統治後才出現,那時的官方文書,和坊間刊行的史料筆記,間中也會提到,但只是鳳毛麟角,仿如曇花的一現吧了。

在古籍中記載香港本島地名最多的,要算是明‧郭棐所著的《粵大記》,書中卷末附有《廣東沿海圖》,記入的地名,便有香港、鐵坑、舂磑、赤柱、黃泥埇、大潭、稍箕灣等七處。然而,反觀清 嘉慶間由王崇熙纂輯的《新安縣志》,在卷二《輿地略‧都里》中,所載官富司轄下的村莊,位於香港本島上的,就只有香港村、薄鳧林、黃泥涌和掃管莆四處。資料的貧乏,真令人難以想像!和郭書比較,簡直是天淵之別,相形見拙了!

道光年間,兩廣總督阮元,主修《廣東通志》,書中《海防略》的《新安沿海圖》,所繪的香港島,還是沒有命名,能夠看到的,就只有紅香爐營汛、大潭、硬頭山、赤市等幾處。其中「赤市」即赤柱,「硬頭山」即太平山、「紅香爐汛」即今日的銅鑼灣所在。

同治時,桂文燦編纂《廣東圖說》,記載香港島是在新安縣東南海中,並加注說明了它的位置和別稱:「在九龍 尖沙嘴之南,中隔一港;一名裙帶路。‥‥裙帶路為上環、中環、下環。‥‥」這對香港島的敘述,比《新安縣志》更為詳實。而且還指出了「裙帶路」,就是包括上環、中環和下環的一帶地方。

光緒十五年(公元一八八九年),由廖廷相等編纂的《廣東輿地圖說》,卷十三是新安縣,其中便有太平山的紀載,指出太平山是在新安城東南一百三十里的香港島上。又說:「山下裙帶路,今為外國市埠。」這也清楚表明,太平山和裙帶路兩處,都同是位於香港島上的。

到了清末宣統,廣東參謀處重印了《廣東輿地全圖》,其中的《新安縣圖》,所繪的香島形貌,和現今的地圖比較,很是相似。島上地名,有裙帶路、上環、中環、下環、筲箕灣、柴灣、石角、雙樹門、大潭石、王馬角、赤柱灣、深水、香港、石排灣、香港仔、薄扶林等。而鄰近的離島,也有燈籠洲、孖岡、銀洲、鴨利洲等。其中「石角」即石澳,「大潭石」即大潭,「石」應該是「」字,由於形近而弄錯了。「王馬角」即黃麻角、「深水」即深水灣,「香港」即香港圍,「燈籠洲」即加列島(英名Kellet Island)。地名的數目,也比以前明顯地增多了。
2007-02-10 3:17 am
香 港 得 名 的 由 來

香 港 本 是 新 安 縣 的 一 個 小 海 島 , 這 座 小 島 一 向 都 沒 有 一 個 固 定 的 名 稱 。 因 此 在 鴉 片 戰 爭 前 的 中 國 沿 海 地 圖 上 , 都 沒 有 香 港 這 個 地 方 標 記 , 只 有 在 海 中 畫 一 座 孤 立 的 小 山 , 代 表 赤 柱 , 紅 香 爐 峰 一 類 的 地 名 , 這 就 是 最 初 香 港 的 情 況 , 而 當 時 香 港 這 個 小 島 的 總 稱 , 都 是 由 當 地 的 居 民 , 依 自 己 所 住 的 地 方 回 答 編 修 方 誌 的 人 。 因 此 鴉 片 戰 爭 前 的 輿 圖 與 方 誌 , 都 是 由 當 地 居 民 的 口 述 , 而 演 變 成 當 地 的 地 方 名 稱 。

以 下 是 一 些 學 者 對 「 香 港 島 」 這 個 名 稱 由 來 的 一 些 研 究


因 海 盜 香 姑 盤 據 香 港 島 得 名

據 古 老 傳 說 , 清 朝 嘉 慶 年 間 , 有 海 盜 林 某 與 其 妻 香 姑 橫 行 於 伶 仃 洋 一 帶 , 後 為 清 海 軍 將 領 李 長 庚 擊 敗, 林 某 逃 死 並 死 於 台 灣 , 香 姑 則 率 餘 眾 佔 據 港 島 , 後 人 因 而 稱 之 為「香港島」。

但 據 史 籍 記 載 , 清 代 並 沒 有 名 叫 香 姑 的 海 盜 , 本 港 各 區 亦 未 有 發 現 任 何 相 關 的 史 蹟 , 加 上 中 國 人 向 來 痛 恨 盜 賊 , 理 應 不 會 以 盜 名 為 一 島 之 總 名 , 故 此 說 實 不 足 信 。



因 島 上 紅 香 爐 山 得 名

據 古 老 傳 說 , 今 日 銅 鑼 灣 天 后 廟 前 的 紅 香 爐 , 是 從 遠 地 漂 來 而 停 在 廟 前 沙 灘 上 。 時 人 遂 將 它 放 置 在 廟 前 , 並 稱 廟 後 山 峰 為 紅 香 爐山 , 廟 前 之 海 灣 為 紅 香 爐 港 。 其 後 漸 演 變 為 全 島 的 全 名 , 稱 為 香 港 島 。

但 據 《 新 安 縣 志 》 中 的 地 圖 所 載 , 島 上 既 有 紅 香 爐 山 , 亦 有 香 港 村 , 二 者 既 同 時 存 在 , 地 點 亦 有 別 , 故 「 香 港 」 之 名 實 非 由 紅 香 爐 山 演 變 而 來 。



因 驁 洋 甘 瀑 下 江 水 而 得 名

據 傳 說 , 今 日 薄 扶 林 華 富 的 瀑 布 公 園 所 在 地 , 原 有 一 條 由 瀑 布 注 成 的 山 溪 , 稱 為 瀧 水 , 相 傳 此 處 就 是 《 新 安 縣 志 》 中 所 載 「 新 安 八 景 」 之 一 的 「 驁 洋 甘 瀑 」 。 此 處 的 溪 水 味 淡 而 甘 , 行 船 者 多 愛 汲 此 處 的 水 作 食 用 , 因 而 稱 此 水 為 「 香 江 」 , 將 此 瀑 布 入 海 的 海 港 稱 為 「 香 港 」 , 後 來 演 化 為 全 島 的 總 稱 。

但 今 日 新 界 各 山 溪 皆 沒 有 以 「 江 」 為 名 的 , 香 江 亦 是 香 港 近 百 年 來 繁 榮 後 的 新 興 名 詞 。 且 獨 驁 洋 即 今 日 的 獨 牛 州 , 位 於 塔 門 州 南 面 , 有 學 者 指 出 該 處 才 是「 驁 洋 甘 瀑 」 的 所 在 地 。 故 「 香 港 」 的 得 名 與 「 香 江 」 , 「 驁 洋 甘 瀑 」 應 無 直 接 的 關 係 。


因 本 港 盛 產 莞 香 而 得 名

本 港 自 明 代 起 已 是 盛 產 莞 香 的 地 方 。 當 時 , 每 年 由 東 莞 南 部 , 新 安 與 本 港 所 產 製 的 香 品 , 常 在 尖 沙 頭 ( 今 日 的 尖 沙 咀 ) 用 小 艇 運 至 石 排 灣 , 再 改 用 艚 船 轉 運 往 廣 州 。 因 此 時 人 將 運 送 香 品 的 石 排 灣 東 北 岸 ( 今 日 的 香 港仔 海 灣 ) 稱 為 「 香 港 」 , 意 即 運 香 販 香 的 港 口 , 英人 稱 為 "Fragrant Harbour" , 即 芬 芳 的 港 口 。 位 於 港 灣 畔 的 村 落 , 遂 名 香 港 村 。

康 熙 初 年 時 曾 因 海 盜 猖 獗 而 行 遷 界 令 將 村 民 盡 徙 內 地 , 康 熙 八 年 復 界 後 , 居 民 遷 回 重 建 香 港 村 , 建 圍 牆 以 自 保 , 因 此 又 名 香 港 圍 , 今 稱 黃 竹 坑 舊 圍 。


因 「 阿 群 帶 路 」 而 得 名

據 說 英 軍 初 抵 香 港 島 時 , 在 赤 柱 一 帶 登 陸 , 由 一 名 為 陳 群 的 蜑 民 引 路 , 經 香 港 村 , 薄 扶 林 等 地, 到 港 島 北 部 一 帶 。 經 香 港 村 時 , 英 軍 詢 問 該 處 地 名 , 陳 群 以 蜑 音 回 答 「 香 港 」 , 英 人 即 以 蜑 音 "HONG KONG" 為 記 , 因 而 成 為 全 島 的 總 稱 。

一 直 到 英 國 人 向 清 朝 官 廳 要 求 租 借 海 中 小 島 一 座, 作 修 船 曬 貨 之 用 , 並 指 名 最 好 將 「 香 港 」 島 借 給 他 們 , 這 才 在 中 國 的 輿 圖 上 出 現 了 「 香 港 」 這 個 名 稱 。
參考資料:
我的常識

1839 - 1842
鴉 片 戰 爭
1839 至 1842 年 , 中 英 第 一 次 鴉 片 戰 爭 。 1841
英 國 要 求 清 政 府 割 讓 香 港
香 港 歷 史 最 早 可 追 溯 至 東 漢 , 但 一 直 只 是 極 不 起 眼 的 漁 港 。 直 至 1841 年 , 半 死 不 活 的 清 政 府 在 「 中 英 鴉 片 戰 爭 」 中 敗 陣 給 英 國 , 英 國 知 香 港 有 地 利 位 置 , 絕 對 是 個 寶 , 遂 要 求 清 政 府 割 讓 香 港 , 從 此 成 為 英 國 百 多 年 的 殖 民 地 。 英 國 一 月 佔 領 香 港 , 辦 理 戶 口 登 記 , 全 港 人 口 一 萬 五 千 名 。 1842 - 1843
《 南 京 條 約 》- 割 讓 香 港
1842 年,清 政 府 與 英 國 代 表 砵 甸 乍 在 南 京 長 江 上 的 英 艦 簽 下《 南 京 條 約 》,順 理 成 章,砵 甸 乍 被 委 任 為 香 港 首 任 港 督,但 不 多 久,在 1844 便 由 戴 維 斯 接 任。依 據 《 南 京 條 約 》,英 國 正 式 佔 有 香 港。當 時,市 中 心 的 大 道 命 名 為 皇 后 大 道。香 港 政 府 公 布,以 英 國 金 銀 貨 幣,中 國 銀 錠,西 班 牙 及 墨 西 哥 銀 元 為 香 港 的 通 用 貨 幣。

1846
笞 刑
香 港 政 府 公 開 執 行 笞 刑 , 一 日 之 內 有 五 十 四 人 被 施 笞 刑 。
2007-02-10 2:01 am
「香港」當初只是指現在的香港仔。宋朝時,沙田和大嶼山栽種了許多香樹。商人把樹砍伐下來,把木材先運到香港仔,再轉運到廣洲一帶售賣。於是香港仔便成了個運送香樹的港口久而久之便被稱為「香港」。
英國的商船初來香港,多會停泊在香港仔。英國人看見這地方山青水透,便向當地人打聽這是甚麼地方,當地人就回答是「香港」。但是英國人卻誤會了,以為這是整個島的名字。後來英國人強逼清政府割讓土地時,便指明要這個叫香港的整個島嶼。
既然「香港」成了全島的名字,.那麼原來的香港就只好多加一個「仔」字。
今天我們所說的香港,範圍就更加大,從九龍半島到深圳河以南的新界地區和離島都包括在內。
參考: 教科書—現代中國語文小四下第一冊
2007-02-10 1:11 am
據說「香港」這名字,本來是自明代至清初一個小港灣的
名稱,這個港灣就是現今位於香港仔海灣內的「石排灣」。石
排灣有香港村,村內有大約建於清朝初年的「香港圍」,
1977年因建香港仔至跑馬地隧道,此圍於是被拆去。
  至於記載香港這一地名的歷史文獻中,時間最早的是明朝
萬曆年間(1573-1619年)郭棐所著《粵大記》一書。
該書所載<廣東沿海圖>中,標有香港以及赤柱、黃泥涌、尖
沙咀等地名。

  事實上,香港地名的由來歷來眾說紛紜,至今未有定論。
關於香港得名的由來傳說,主要有下列的說法:

(一) 因「香姑」而得名

  據傳,香姑是清朝嘉慶年間出沒於伶仃洋海面的
海盜林某的妻子。但許多學者皆認為此說並不可靠。因為用海
盜的名字作地名,在中國歷史上不常見;同時,香港島上至今
也未找到與香姑有關的任何遺蹟。

(二) 因販運香木而得名

  此說始於永言的<香港地名考>一文,發表在1948年出版
的《香港百年史》上。他認為:名曰「香港」之小海港,以運
香木出口而著名。他還具體寫出了運送香木的路線:「自來東
莞南部及今新界所產之香,恒在尖沙頭(今尖沙嘴)之香
頭(當今運香木出口之舊式碼頭),用小舟載至石排灣(今香
港仔)附近之小港,名香港者,然後改用艚船(俗稱「大眼雞
船」)轉廣州城,遵陸而北,逾南雄嶺直達江蘇省蘇松一帶。」

(三) 因泉水甘甜而得名

  在有關香港得名的各種說法中,這種說法提出的時間最早。
英文雜誌《中國叢報》(Chinese Repository)1843年
8月號寫道:「香港--Fragrant Streams,本是該島南部一條小
溪的名字,外國人將其作為整個海島的名稱。」 1853年8月出
版的中文雜誌《遐邇貫珍》寫道:「溪澗紛紛噴流山泉,
極其甘冽,香港必由此得名。」旅居香港的著名學者王韜(
1828-1897)也採用此說。他主編的《循環日報》1874年6月24日
這樣寫道:「香港以泉水得名,因其山中所出之泉色清而味甘,
以鼻觀參之,微覺香冽。」

王韜是中國近代史上較早期的思想家,其思想與事業
的發展,與香港有著密切的關係。想知更多?快到「王韜與香
港」瀏覽吧!


收錄日期: 2021-04-12 19:56:54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70209000051KK02135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