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是什麽

2007-02-09 12:32 am
我想知道一些有關中藥的問題,讓我更了解中藥
我想問:
1)中藥有哪些好處
2)中藥的害處
3)長期服用中藥的人會如何(身體及較好/較差)
4)一些有關中藥的相片
5)中醫師會如何替人治病
6)中藥能治病的原因

回答 (3)

2007-02-09 12:39 am
✔ 最佳答案
古代藥物知識的起源和積累

  中國勞動人民几千年來在与疾病作斗爭的過程中,通過實踐,不斷認識,逐漸積累了丰富的醫藥知識。由于太古時期文學未興,這些知識只能依靠師承口授,后來有了文字,便逐漸記錄下來,出現了醫藥書籍。這些書籍起到了總結前人經驗并便于流傳和推廣的作用。中國醫藥學已有數千年的歷史,是中國人民長期同疾病作斗爭的极為丰富的經驗總結,對于中華民族的繁榮昌盛有著巨大的貢獻。由于藥物中草類占大多數,所以記載藥物的書籍便稱為“本草”。据考証,秦漢之際,本草流行已較多,但可惜這些本草都已亡佚,無可查考。現知的最早本草著作稱為《神農本草經》,著者不詳,根据其中記載的地名,可能是東漢醫家修訂前人著作而成。

  《神農本草經》全書共三卷,收載藥物包括動、植、礦三類,共365种,每藥項下載有性味、功能与主治,另有序例簡要地記述了用藥的基本理論,如有毒無毒、四气五味、配伍法度、服藥方法及丸、散、膏、酒等劑型,可說是漢以前中國藥物知識的總結,并為以后的藥學發展奠定了基礎。

  到了南北朝,梁代陶弘景(公元452~536年)將《神農本草經》整理補充,著成《本草經集注》一書,其中增加了漢魏以下名醫所用藥物365种,稱為《名醫別錄》。每藥之下不但對原有的性味、功能与主治有所補充,并增加了產地、采集時間和加工方法等,大大丰富了《神農本草經》的內容。

  到了唐代,由于生產力的發展以及對外交通日益頻繁,外國藥物陸續輸入,藥物品种日見增加。為了适應形勢需要,政府指派李勣等人主持增修陶氏所注本草經,稱為“唐本草”后又命蘇敬等重加修正,增藥114种,于顯慶四年(公元659年)頒行,稱為《新修本草》或《唐新本草》,此書由當時的政府修訂和頒行,所以可算是中國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藥典。這部本草載藥844种,并附有藥物圖譜,開創了中國本草著作圖文對照的先例,不但對中國藥物學的發展有很大影響,而且不久即流傳國外,對世界醫藥的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

  以上所述是中國古代藥物知識的三次總結,以后每隔一定時期,由于藥物知識的不斷丰富,便有新的總結出現。如宋代的《開寶本草》、《嘉祐補注本草》,都是總結性的。到了北宋后期,蜀醫唐慎微編成了《經史証類備急本草》(簡稱証類本草)。他將《嘉祐補注本草》与《圖經本草》合并,增藥500多种,井收集了醫家和民間的許多單方驗方,補充了經史文獻中得來的大量藥物資料,使得此書內容更為充實,體例亦較完備,曾由政府派人修訂三次,加上了“大觀”、“政和”、“紹興”的年號,作為官書刊行。

  明代的偉大醫藥學家李時珍(公元1518~1593年),在《証類本草》的基礎上)進行徹底的修訂,“歲歷三十稔,書考八百余家,稿凡三易”,編成了符合時代發展需要的本草著作──《本草綱目》,于李時珍死后三年(1596年)在金陵(今南京)首次刊行。此書載藥1892种,附方11000多個。李時珍在這部書中全面整理和總結了十六世紀以前中國人民的藥物知識,并作了很大發展。他改繪藥圖,訂正錯誤,并按藥物的自然屬性,分為十六綱,六十類,每藥之下,分釋名、集解、修治、主治、發明、附方及有關藥物等項,體例詳明,用字嚴謹,是中國本草史上最偉大的著作,也是中國科學史中极其輝煌的成就。李時珍長期親自上山采藥,遠窮僻壤,遍詢土俗,足跡踏遍了大江南北,對藥物進行實地考查和整理研究,并用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力辟迂儒之謬論,痛斥方士之邪說,糾正了古代本草中不少藥物品种和藥效方面的錯誤,才使《本草綱目》一書達到前代一切本草遠未達到的水平,這部書在十六世紀初就流傳中外,曾經多次刻印并被譯成多种文字,不但對世界醫學作出了偉大的貢獻,也是研究動植礦物的重要典籍。清代乾隆年間趙學敏編成《本草綱目拾遺》一書,對《本草綱目》作了一些正誤和補充,增藥716种。由漢到清,本草著作不下百余种,各有所長,但可稱為總結性的,只有上述几書。其余如地方性的《滇南本草》(明‧蘭茂)、專記外來藥物的《海藥本草》(唐‧李殉)。記載食物療法的《食療本草》(唐.孟銑)、記載救荒植物的《救荒本草》(明‧朱橚)、側重藥物鑒別的《本草衍義》(宋‧寇宗黃)、側重藥物炮炙的《炮炙論》(南北朝劉宋‧雷 )以及便于學習誦讀、翻檢查閱或臨症參考的中小型本草多种。清代道光年間,吳其浚的兩部專論植物的著作:《植物名實圖考》和《植物名實圖專長編》問世,前者記載植物1714种,后者描述了植物838种。對于每种植物的形色性味、用途和產地敘述頗詳,并附有精确插圖,尤其著重植物的藥用价值与同名异物的考証,所以雖非藥物專著,亦有重要的參考价值。此外,中國古代人民關于藥物的知識還收栽在許多醫學和方劑學的著作中。例如東漢張仲景所著的《傷寒論》和《金匱要略》、東晉葛洪的《肘后備急方》、唐‧孫思邈的《干金備急方》和《千金翼方》、宋‧陳師文等所編的《太平惠民和濟局方》、明‧朱橚等的《普濟方》等等,不胜枚舉。

  這些書籍中收載的藥物和方劑,很多至今還被廣泛地應用著,具有很好的療效。很多中草藥的療效不但經受住了長期醫療實踐的檢驗,而且也已被現代科學研究所証實。有些中草藥的有效成分和分子結构等也已經全部或部分地研究清楚。例如麻黃平喘的有效成分麻黃鹼、常山治瘧的有效成分常山鹼、延胡索止痛的主要成分四氫掌葉防己鹼(延胡索乙素)、黃連和黃柏止痢的主要成分小 鹼(黃連素)、黃芩抗菌的主要成分黃芩素、大黃瀉下的有效成分番瀉 等等。為了保証藥物的療效,中國勞動人民在長期的實踐中,對于藥物的栽培、采收、加工、炮制、貯藏保管等方面,也都積累了极為丰富的經驗。大量事實証明,中國古代勞動人民通過長期實踐所積累起來的醫藥遺產是极為丰富、极為寶貴的。我們應當珍視這個祖國醫藥學的偉大寶庫,努力發掘,加以提高。

  返觀國外藥物知識的發展,以埃及和印度為最早。公元前1500年左右埃及的“papytus”(紙草本)及其后印度的“Ajurveda”(阿育吠陀經)中均已有藥物的記載。希腊、古羅馬、阿拉伯在醫藥的發展中也有悠久的歷史,如希腊醫生Dioscorides的“Materia Medica”(藥物學),古羅馬的Galen(公元131~200年)所著“Materia Medica”(藥物學),阿拉伯醫生Avicenna (公元980年)所著“Canon Mediclnae”(醫藥典)等都是專門的藥物學著作,對古代醫藥學的發展都有較大的影響。
2007-02-09 12:50 am
中藥是以中醫理論為基礎,用於防治疾病的植物、動物、礦物及其加工品,不論產於中國或外國,均可稱為中藥。

狹義是炎黃子孫,以中醫藥理論為指導,採擷中華大地上所產,用以治病保健之自然產物。自然產物無政治疆界,鄰國鄰地所產,亦有相同者,如當地人士亦以中醫藥理論為指導用之入藥,同樣算作中藥。
由此可見,中藥就是以中醫理論為基礎,不論國界區分,由自然產物如植物、動物和礦物大其將加工用作治病的用途。

中藥的應用是指在醫理論指導下,根據病情、藥物的性能和治療要求而運用藥物的一般原則,包括配伍、禁忌、劑量和用法。
掌握這些具體運用原則,對充分發揮藥效和確保藥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湯劑是常用的中藥劑型,又稱煎劑,即將藥物加水或其他一定量的液體藥物(如酒、醋等)煎煮所制的藥液。湯劑製備的方法是否正確是保證藥物療效的重要環節。因此,要注意煎煮藥的用具、火候、時間及煎煮方法等。
其煎藥方法是將藥物盛於化學性質比較穩定的容器中(如砂鍋、瓦罐、搪瓷制品等,忌用鐵鍋、銅鍋),加入清潔的水,使高出於藥物,浸泡30-60分鐘,先用急火(武火),後用量火(文火)加熱,根據不同藥物的要求,煎好後濾出藥液,然後再加水沒過藥面,進行煎煮。一般一劑藥煎2至3次,將前後所煎煮的藥液混合,分次服用。
 
某些藥物由於其性質不同,煎煮時應根據具體情況做不同的處理,以保證煎煮質量,提高療效。具體的做法有:
1) 先煎:某些礦物、貝殼類藥物,因其質地堅硬,有效成份不易溶出,應先煮沸15分鐘後再加入其他藥物同煎。
2) 後下:亦稱後入,有些芳香類藥物,應在其他藥物煮沸5-10分鐘後加入,再煎5分鐘左右即可,以防有效成份散失。
3) 包煎:某些粉末狀及細小的植物種子或有絨毛的藥物,宜用紗布包好入煎,以防止藥液混濁不易過濾、糊鍋、刺激咽喉或藥物漂浮水面影響煎藥等。
4) 另煎:某些貴重藥物,為防止藥效損失,宜單獨煎煮,其煎液單獨或與其他藥液混合服用。
5) 沖服:某些不宜入煎或入煎易失效的藥物,應研細粉用溫開水或藥液沖服。
6) 溶化:亦稱烊化。某些膠類及粘伍較大的藥物,如阿膠、飴糖等,若與他藥同煎,能使藥液粘稠而妨礙得其他藥物有效成份的煎出,應以開水溶化或溶於他藥煎出液中服用。
服法包括:
1) 服藥次數:以能使藥物在體內持續發揮作用為原則。
2) 服藥時間:須根據病情和藥性而定。
3) 服藥方法:因病情和劑量而宜。
For more details, pls click
http://hk.geocities.com/lkychineseherb/cfive.htm
2007-02-09 12:41 am
中藥(Chinese materia medica),在中醫理論指導下應用的藥物。包括中藥材、中藥飲片和中成藥等。其中不少中藥在使用前都需要經過炮製,其最早的醫藥典籍是成書於漢代的《神農本草經》,其中記載了包括來源於動物、植物和礦物的365種藥物。隨著近年來對中藥作用本質的深入研究,逐漸形成一個更為科學的概念:中藥就是由中醫藥理論指導應用的藥物的總稱。中藥不但包括草藥、飲片,而且包括從傳統藥物中發現的新的活性成分和組分。它與目前所謂「西藥」最大的區別就在於它的臨床應用是基於中醫藥理論。

中藥主要來源於天然藥及其加工品,包括植物藥、動物藥、礦物藥及部分化學、生物製品藥物。其中植物藥占到80%多,植物藥使用也最普遍。古代本草書籍中所載中藥已逾3000種,經目前整理則達12800余種。

台灣民間耳熟能詳的「淮山」原名「山藥」,原產地位於淮河附近而得名,最早的名稱是「薯蕷」,乃薯蕷科植物的塊莖,性味甘平而潤,能強身建胃,滋補作用甚佳。台灣很多地方也生產山藥,北部至南部均有,種類稍有不同,近年來政府推行精緻農業,希望種植高附加價值的農作物,台北市政府也有計劃的輔導士林農會等處栽培山藥,並發展出多種山藥膳食,生吃煮湯,配合藥膳,甚至還有山藥冰淇淋等。山藥能潤肺,慢性支氣管炎,久咳咽乾,氣喘痰稀而白,山藥及百合是很好的食療中藥,能夠止咳化痰,生津定喘,改善過敏體質。有些人容易泄瀉,多吃油膩或生冷的食物,或著涼或緊張即腸鳴腹瀉,山藥因含有豐富的澱粉質及消化酵素,能幫助消化,穩定腸道激躁,發揮健胃止瀉的功用。著名的「四神湯」,夜市只有薏苡仁煮豬腸,其實應包括四味藥,即薏苡仁、蓮子、芡實及山藥,此「四神」有加乘的作用。有些男人容易早泄、遺精、小便白濁,在老人頻尿、小兒尿床、婦女因體質虛弱,白帶多,呈稀水狀,還有一些病人容易流汗,或晚上睡覺時盜汗,山藥具有收濇的作用,能改善上述疾病。 糖尿病人口乾舌燥,小便頻數,身體日漸消瘦,氣虛息短,淮山有豐富的黏液質,既能生津又能縮小便,是益陰良藥。 著名的中醫處方「六味地黃丸」即含有山藥,山藥是既便宜又容易料理的滋補良藥,能提高免疫力,強化體質,藥性平和,不會寒膩也不會溫燥,適應症又廣,常服有益。淮山的稱號,是因產地而得,最佳的淮山來自於大陸河南省武陟縣地區,這個地區在夏朝時稱為〞覃懷〞,周朝時改稱〞懷邑〞,到了秦朝時再設懷縣。隋開皇十六年置武陟,從唐貞觀元年廢懷縣為武陟,唐時於武陟置懷州,於是歷代均以武陟為懷,以懷相稱武陟至今。這是說明「懷」的典故。明清時期稱武陟所產的山藥為懷山藥,因懷與淮發音相同,就簡寫淮山。其實淮山所指的是:「懷」地區所出產的「山」藥。性味 :甘平、入肺、脾、腎生者性涼、炒者化涼為溫。功用 :健脾補肺、固腎益精、治脾虛泄瀉、遺精、帶下、小便頻數、久服長肌 肉、聰耳明目、黃土炒過、 溫補脾腎、有實邪忌服。註:凡上品之藥、非治病之藥、故神農提出久服、多則終身、少則數年、與五榖養人相佐、如大病後用此 藥、為養脾第一品。 具有增強免疫功能,屬中藥藥膳俗稱山藥的淮山,因沿海地區地理環境加上東北季風強勁且挾帶濃烈鹽塵埃,而極少有人栽種成功;台西鄉民林弘仁在宅旁庭院栽種的長條型山藥,二十三日在採摘時赫然發現均長達一百多公分的超級大山藥,令來左鄰右舍稱奇不已。 據一項醫學報告指出,山藥亦稱淮山,其功效與人參差不多,身價也相當於燕窩與白木茸,更因價格不貴而有窮人補品之稱,因它屬溫、涼補,有補脾氣、益胃等作用,更是滋陰補虛保健食品,因此,廣受大眾青睞,如淮山蓮子百合湯,淮杞炖雞,煎、煮、炒、炸均宜。又據省農業試驗所人員表示,山藥含有蛋白質氨基酸、粘質多醣體,具有增強免疫功能,更具抗瘤與抗關節炎的作用,可促進干擾素的誘生,更有抑制細胞突變及降低膽固醇作用。因山藥能養生,更是老少咸宜健康食品,所以,在栽植成功的經驗下,實值得予以推廣。



  中藥炮制是根据中醫臨床用藥理論和藥物配制的需要,將藥材進一步加工的傳統工藝。方法眾多,与藥效一般有著密切盼關系。實踐証明,通過炮制能消除或降低藥物的毒性或副作用;改變藥性或提高療效,便于粉碎加工及貯藏等。

  炮制是藥物在應用前或制成各种劑型以前必要的加工過程,包括對原藥材進行一般修治整理和部分藥材的特殊處理,后者也稱為“炮炙”。由于中藥材大都是生藥,其中不少藥材必須經過特定的炮炙處理,才能更符合治療需要,充分發揮藥效。因此,按照不同的藥性和治療要求而有多种炮制方法。有些藥材的炮制還要加用适宜的輔料,并且注意操作技術和講究火候,正如前人所說:“不及則功效難求,太過則性味反失。”炮制是否得當,直接關系到藥效,而少數毒性藥和烈性藥的合理炮制,更是确保用藥安全的重要措施。藥物炮制法的應用与發展,已有很悠久的歷史,方法多樣,內容丰富。




相片

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f/fe/ChineseMedicine-HK.JPG/300px-ChineseMedicine-HK.JPG

2007-02-08 16:43:55 補充:
毒性与不良反應   本草書籍中,常在每一味藥物的性味之下,標明“有毒”或“無毒”等字樣。“毒藥”一詞,在古代醫藥文獻中常是藥物的總稱。如前所述,藥性都各有偏性,這种偏性就是“毒”。在《素問》中有這樣的記述:“大毒治病,十去其六;常毒治病,十去其七;小毒治病,十去其八;無毒治病,十去其九。”《神農本草經》把藥物分為上中下三品,就是根据藥性的無毒有毒來分類的;大體上是把攻病愈疾的藥物稱為有毒,而可以久服補虛的藥物看作無毒。有毒的藥物用后多有強烈的醫療作用。可見在古代對于“毒”的概

2007-02-08 16:44:16 補充:
念,是廣義的。故張子和說:“凡藥皆有毒也,非止大毒、小毒謂之毒。”張景岳云:“藥以治病,因毒為能,所所以養人之正气。气味之偏者,藥餌之屬是也,所以去人之邪气。其為故也,正以人之為病,病在陰陽偏胜耳……是凡可辟邪安正者,均可稱為毒藥,故曰毒藥攻邪也。”張氏的論述,進一步解釋了毒藥的廣義含意,并闡明了毒性作為藥物性能之一,是一种偏性,以偏糾偏也就是藥物治病的基本原理。但是,為了确保用藥安全,后世許多本草書籍在藥物性味之下所標注的“大毒”、“小毒”,大多是指一些具有一定毒性或副作用的藥物,用得不當就可能導致中毒。所以,“毒”的含義已不是古時那

2007-02-08 16:44:27 補充:
樣廣義的概念。認識每一藥物有無毒性以及毒性之強弱,在醫療上有時可以采用“以毒攻毒”的法則,如應用适宜的毒藥來解瘡毒、除毒病、殺虫……等就是。同時,認識各种藥物的有毒、無毒,大毒、小毒,可以幫助我們理解其作用之峻利或和緩,仰能根据病體虛實、疾病深淺來适當地選用藥物和确定用量。并可通過必要的炮制、配伍、制劑等環節來減輕或消除其有害作用,以保証用藥安全。 謂毒藥,是以气味之有偏也。蓋气味之正者,谷食之屬是也,

2007-02-08 16:45:05 補充:
中藥研究概述   在中國的遼闊大地和海域,分布著种類繁多、產量丰富的天然藥材資源,包括植物、動物和礦物。僅典籍所載,己達三千种以上。對于這些寶貴資源的開發与有效利用,己有悠久的歷史,也是中國醫藥學發展的物質基礎。几千年來,以之作為防治疾病的主要武器,對保障人民健康和民族繁衍起著不可忽視的作用。  這些藥物中,植物性藥材占大多數,使用也更普遍,所以古來相沿藥學叫做“本草學”。 

2007-02-08 16:45:17 補充:
 本草學典籍和文獻資料十分丰富,記錄著中國人民發明和發展醫藥學的智慧創造和卓越貢獻,并較完整地保存和流傳下來,成為中華民族优秀文化寶庫中一個重要內容。由于中藥的應用是以中醫學理論為基礎的,有著獨特的理論體系和應用形式,充分反映了中國自然資源及歷史、文化等方面的若干特點,所以人們把它稱為“中藥”。中藥學就是專門研究中藥基本理論和各种中藥的來源、采制、性能功效及應用方法等知識的一門學科,是祖國醫學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收錄日期: 2021-04-18 20:07:40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70208000051KK01777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