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佳答案
繁殖方法:可分為有性繁殖及無性繁殖兩種。有性繁殖即用種子播種繁殖,所繁殖的種苗一般習稱「實生苗」,如一般在來種品種。無性繁殖就是在繁殖過程中不經授粉、受精產生種子,直接以植株的某一部份,通常是枝條,進行包括嫁接、空中壓條及扦插等繁殖作業,一般以嫁接法較為常用。
一、 有性繁殖:苗圃的選擇;催芽、播種
(一) 苗圃的選擇
選擇地勢較為平坦、向陽、避風的平地或緩坡地。土壤以土層深厚且排水良好含有機質的砂質壤土為宜。
芒果苗圃在整畦時宜注意排水,因在育苗期的幼苗很怕浸水,連續多日的浸水,易導致幼苗發育不良或死亡。整畦時宜視土壤肥力狀況,酌施腐熟的有機質肥料及過磷酸鈣做基肥。
二) 催芽、播種
最佳的播種時期為6~7月芒果成熟季節,因種子新鮮,來源容易,且時值高溫多濕,播種後成活率高。種子的選擇以種核飽滿為佳,播種時可選用鮮食後20天以內的種子,稍加洗淨殘肉陰乾即可。在播種前須先行剝殼處理,操作時可以剪定鋏反轉夾住種核尾端,沿縫合線向下扭轉,撕開一邊種殼反過來再撕開另一邊,裂口愈大愈容易取出種核內的胚仁,但應儘量不要傷及胚仁,若偶而傷及少許,亦無損其發芽與發育,芒果種子具有堅硬的外種皮(外殼)而影響發芽,先除去外種皮及覆土2公分可有效提高發芽率。
種子如在室外任憑風吹日曬,在7天左右即喪失發芽能力,若稍加洗淨陰乾置於半濕潤的沙土中貯藏,則約可保存30天,播種時,種仁宜直立,採三角形定植,種臍朝下,不可平放播種,因會引起萌芽不齊,播種後約7天可發芽。覆土約2cm,播種後宜每隔1~2天澆水一次,保持濕潤可提高成活率,若用淹水處理,常因地勢不平,而使乾濕不一致,部分種苗會有浸死及乾死之現象。發芽後待抽第二次梢時,即可施追肥一次,或以2%尿素水溶液澆灌一次,約6~9個月後即可供嫁接的砧木之用。
植穴之長、寬、深各挖約50公分,表土及心土各半分開,後將表土先行回填,每穴並施用有機質肥料10公斤及過磷酸鈣0.5公斤做基肥,充分攪拌,後回填心土並再次攪拌。
芒果定植時期自每年的三月至十月均可進行,唯應避免在連續的雨季及颱風天定植,以防植株浸水及因強風之搖動而死亡。芒果幼齡植株忌浸水,栽植時應保持良好排水。冬天因溫度低,苗木均處於半休眠狀態,種植後不易長新根,成活困難,因此冬天應避免種植。
苗木定植時,要保持苗身直立,根群舒展,種植後以腳輕壓植土,使能與根群密合,並稍預留灌水槽,以供日後澆水用。種植深度以根頸和地面平行為準,過淺則根群易於裸露地面,易受日曬而灼傷,引起苗木發育不良;過深,土壤中的空氣不流通,會引起苗木窒息而死亡。
定植後,植穴四週敷蓋雜草,以減少土壤水分的蒸發,及保持土壤疏鬆而不結塊。如遇連續晴天,宜隔日灌溉一次,直至成活為止。成活後須注意防治病蟲害,隨時摘除自砧木萌發的嫩梢,以培育接穗的生長。
水分管理:
除配合樹體狀況,如開花期、果實成熟期及果實生育期等時期于以限水或供水;在一般的營養生長期則需避免浸水或過度乾燥;長期浸水不但妨礙根部生長,同時易造成土壤處於還原狀態,使部分營養元素成為無效性。而過度乾燥的土壤,根的吸收機能受障礙,且土壤中的營養元素無法充分釋出讓植體吸收。
多施有機肥:
配合採收後樹體修剪除施用複合肥料外,同時為增加土壤中有機質含量,可混合有機肥料施用,以促進土壤肥力、改善土壤理化性,促使土壤 pH 值維持微酸性,並有提高果實產量及品質的功能。
pH 值:
土壤之 pH 值宜維持在 pH6-6.5 之間最佳,使土壤中硼元素呈有效狀態,較容易為植物所吸收,以避免植株及果實發生缺硼症。其次,施用的石灰、苦土石灰雖然可提高土壤 pH 值,但過量時使土壤偏鹼性造成硼有效性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