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冇人知道屯門、九龍、元朗、沙田的起源?10分

2007-02-08 12:02 am
有冇人知道屯門、九龍、元朗、沙田的起源
更新1:

我說的是香港島 中西區 - 灣仔區 - 東區 - 南區 九龍 九龍城區 - 油尖旺區 - 深水埗區 - 黃大仙區 - 觀塘區 新界東 北區 - 大埔區 - 沙田區 - 西貢區 新界西 元朗區 - 屯門區 - 荃灣區 - 葵青區 - 離島區 有沒有特別的起源和意義

更新2:

我說的是香港島 中西區 - 灣仔區 - 東區 - 南區 九龍 九龍城區 - 油尖旺區 - 深水埗區 - 黃大仙區 - 觀塘區 新界東 北區 - 大埔區 - 沙田區 - 西貢區 新界西 元朗區 - 屯門區 - 荃灣區 - 葵青區 - 離島區 有沒有特別的起源和意義

回答 (3)

2007-02-08 12:35 am
✔ 最佳答案
屯門的起源


屯門,古時又稱團門、段門,位於香港新界西北部,是香港的新市鎮之一,北至兆康苑、東至龍珠島、西至龍鼓灘,中間有屯門河穿過,是屯門區的中心區域及最重要組成部份。1960年代,港英政府開始在其上發展第一代新市鎮時,曾使用同區的一山峰青山的名稱呼該地區。及後於1970年代,新市鎮正名為屯門新市鎮。屯門區是香港十八個行政區域之一,也是香港人口最多的住宅區域之一。曾經稱為青山區,於1980年代更名。屯門區南面的青山灣於二十世紀七十年代起被填海,連同周邊沿岸一帶發展成屯門新市鎮。屯門區包括的範圍,除了整個屯門新市鎮外,還包括藍地、大欖涌、小欖、掃管笏、龍鼓灘、爛角咀等等地方。

屯門位於香港新界西部,北接元朗區、東連荃灣區、西臨珠江口、南面與大嶼山隔海相望。區內中心由西部有青山(高583米)、東面是九徑山(高507米)、北面是圓頭山和元朗平原、南面入海有青山灣。區內中心區被青山和九徑山2座高山夾著,而屯門河則由北向南流入青山灣。屯門的位置離市區比較遠,路面交通主要靠屯門公路(九號幹線)及青山公路連接巿區,從荃灣乘坐巴士入屯門一般也要半小時,從九龍市區及港島乘坐巴士入屯門一般也要1小時,所以該區住宅和工商業大廈的租金,一向都遠低於市區,只是中環的一半。

屯門公路是快速公路,但由於路窄多彎,車禍時有所聞。以前屯門公路經常都會出現塞車。但及後屯門公路多次擴闊,加上三號幹線及九廣西鐵通車,把交通分流,現時問題已得到大大改善。



屯門是在歷史文獻中最早出現的香港地名,比「香港」一詞還早,於遠古時代曾有恐龍聚居,新石器時代已有人類居住,唐代更是駐兵的重鎮。

據於龍鼓洲等考古遺址發現的眾多文物顯示,早於新石器時代,屯門一帶已經有人居住。漢代時屯門已經有與製鹽有關的商貿活動。

唐代設屯門鎮,屬安南都護府,設邊防軍駐守,「屯門」之名亦由此而來,意為「屯兵之門」。「新唐書」卷四十三「地埋志」有描述:『有府二:曰綏南、番禺;有經略軍,屯門鎮兵』此為香港地名第一次在中國文獻中出現。五代南漢時設靖海都巡,於山麓上建設軍寨。宋代置巡檢司,負責緝捕海盜。

明代建築墩台和汎房,分別派兵駐守。明武宗正德九年(1514年),葡萄牙人佔領當時屬東莞縣的屯門,並在當地設立營寨。正德十六年(1521年),廣東海道副使汪鈜在海戰中擊敗葡人,重奪屯門。史稱屯門海戰。

清代設屯門寨、墩台。清末改屬新安縣。

1899年屯門隨新界交予英國統治。1900年革命黨人於屯門紅樓策劃反清活動,中國國父孫中山亦曾在紅樓居住。

1950年代,聯合國對中華人民共和國實施禁運,不少人借香港的地利而偷運物資往內地。屯門就在珠江河口,成為了走私的理想地點;但與此同時,不少海盜亦看準這塊肥肉,而向走私的商人打主意。

1965年政府開始計劃於屯門發展新市鎮,將屯門從元朗區的範圍劃出來。

1970年代政府落實屯門新市鎮的發展,並進行大幅度的移山填海。

1995年,嶺南大學的校園由香港島的司徒拔道遷址至屯門虎地。

1997年屯門隨香港回歸中國。

社區環境
屯門區初期以住宅及工業雙功能發展模式為主,並發展成一個以自給自足為理念的新市鎮,及後工廠北移中國內地,加上區內人口較多選擇區外工作,今日的屯門區可謂以住宅用地為主的新市鎮,現時已經約有488,831人居住。


未來發展
屯門市中心現時已經發展成熟,而未來發展重點則會落於屯門站,計劃將屯門市中心進一步擴大延伸。

道路交通方面,深港西部通道現正興建中,其中包括后海灣幹線路段,日後屯門與內地的交通將更直接。工程預計將於2007年完工。

========================

九龍的起源

有人說是從九龍南部向北看,會看到九個山峰,有如九條龍,所以便稱此地為九龍。九龍其實是指獅子山、飛鵝山等以南地區。但中英簽訂北京條約時,當中列明割讓給英國的是九龍半島界限街以南一段土地(也包括昂船洲),界限街以北至獅子山一段還是中國領土,到後來英國強借新界,所以把界限街以北至獅子山一段也一併借給英國,為期九十九年,所以當時的人會把這一段借給英國人的九龍稱為「新九龍」。

南宋末年,宋帝昺曾逃亡到九龍。相傳帝昺曾做了一個夢,夢中有仙女對他說:「當你到了一個有十條龍的地方,你就可以重整旗鼓」帝昺驚醒了,忙問左右此為何處,左右答這裡是「九龍」。帝昺非常沮喪,喃喃自語「要到十條龍的地方,但這裡只是九龍,難道天也要亡我大宋?天啊﹗」可惜帝昺卻沒想起,自己也是一條龍,那麼不是正正有十條龍麼。這個只是一民間故事,試問當時環境又怎會有可能使南宋反敗為勝呢。

========================

元朗起源

.根據《新安縣誌》,元朗最先是寫作圓塱,然後變成元塱,再變成今日的寫法。「圓」是完整、豐滿的意思,「塱」則是高起之江岸。元朗是指給左起坳頭的蠔殼山,右至屯門的大頭山的一連串山丘,像一個圓圈地圍繞著的地方,從字面上推測,古時元朗是一塊水源充足的沼澤低地。

現時這個圓圈的地方,除了大橋外,也包括了橫洲、十八鄉、凹頭、南生圍、天水圍、流浮山、屏山、洪水橋及廈村等地。

根據元朗區的範圍,甚至可以包括錦田、石崗、八鄉、新田、落馬洲、米埔、尖鼻咀及白泥等地。

========================

沙田的起源

沙田,前名瀝源,以前不過是一個小小的漁村,但現在貴為香港市民最喜愛的新市鎮,不如看一看她近二十年來的發展。
沙田現在是一個大型新市鎮,人口約有六十三萬,僅次於荃灣,為第二多人口的新市鎮。

瀝源為以前沙田的稱呼,沙田原是指位於現今沙田火車站的一條小村落,及後九廣鐵路在沙田村設立沙田車站,之後沙田取代了瀝源,為這個區域的名稱。和其他新界地區一樣,早期沙田到處也是鄉村和農地,而那時的城門河盡頭是在現今獅子橋附近,對出為兩面環山的沙田海。現在的第一城、禾輋及馬場也是後來填海得來的。當時,九廣鐵路路軌以西已經是海岸,而火炭、小瀝源為沿海的小村落,圓洲角更是在沙田海中間的小島。及後,經過無數次的填海工程,沙田海變成了筆直的城門河,一路廷展至馬鞍山及大埔白石角。

  現在沙田市中心的發展已經完成,而未來發展中心會搬到馬鞍山、圓洲角以及沙田作壆坑及附近山頭。而興建中的九廣鐵路,馬鞍山支線亦大大改善了沙田區內的交通。馬鞍山為現在沙田發展重心之一。
六十年前沙田鄉村之伙食如何呢?一般都是鹹魚青菜和薯仔,鮮魚又以魚仔為多,豬肉就少之又少。鄉村人有句話說,"年食到節,節食到年",換轉來講,就是 由新年吃過一餐肉,至新十五、清明、四月八、五月節、七月十四、八月十五、九月重陽、冬節,然後又到新年,才有一餐肉吃,閒時淡飯鹹菜又過一餐。



沙田村民居住的房屋是祖先遺留的舊屋,四周多數無窗,又分為上下進,只有中間一個天井,就是'三間兩廊'之村屋,也是靠天井流通空氣。昔日之村莊多數是一巷一巷排列,四圍密封,只在前面開一門樓,作該村總出入口。祖祠居中,對正大門樓,祠內也有大門屏風及天井。



最盡頭之處用來奉祀祖先靈位,鄉人稱為神台或先橋,其下安置'本祠地主龍神'之位,此乃昔日一般鄉村之慣例也。至於鄉村之照明設備,一般都是用火水燈,較富布者就用吊燈,又名豬肚燈或射燈。其構造是用較大型之火水燈,在其燈頭處安插一口平頭傘型鐵釘,作用是阻止燈火向上,使之可以向周圍射開,這樣再加上玻璃燈筒,便成為光猛之吊燈,其光度也較普通之三號燈為強。



隨著80年代香港經濟的發展,沙田現已發展成為一個新市鎮。沙田約有居民六十萬人。其中七成人口居住在公共房屋,而另外三成則居於私人樓宇及低密度住宅區。四周公共屋村、高樓大廈林立,以往的村屋就很少了。



昔日的沙田,交通不便,鄉民到荃灣、西貢或九龍等地,得靠幾條古道翻山越嶺。其中最著名的是九龍坳古道和西沙古道。
沙田打破交通蔽塞的狀態,應是自九廣鐵路(1919年10月1日通車)和大埔公路建成之後。

當沙田還處於村墟集的時代,亦即在本世紀七十年代初之前,人們到沙田遊,常可看到或吃到一些饒有特色的東西。例如,當時沙田西林寺山徑兩邊,小食肆攤檔林立,多的是吐露港的貝殼海產,如鹹水蜆、青口之類,間中亦有樣貌古怪、被稱為「活化石」的鱟;還有沙田著名的山水豆腐、蘿蔔絲餅等等,令人吃得津津有味,增添了到這裏遊覽的雅興。當然,今日已經城市化了沙田地區仍存留著一些著名的已不復見了。


沙田九約十年一屆太平清醮,源遠流長,至今究有多少屆,已很難稽考。
而沙田九約,乃起源於當年發生疫症,遍及九約各村,致使村民不知所措,惟有寄望於求神保佑,逐有父老提議,恭請車公大元帥神像到各村巡邏,祈求神靈顯揚,驅除異魔,鑒於村民誠心所至,疫症果然得到了控制,村民恢復健康,而且人丁興旺,百業繁榮。為了酬謝車公大元帥及眾神的神恩,沙田九約村民於神前承諾,今後每十年,均舉行一次盛大太平清醮勝會。



沙田人認為,百年的變遷証明,除沙田人的勤奮努力和香港整體繁榮的推動之外,沙田車公大元帥的靈驗也是沙田興旺的因素之一。因此,沙田九約太平清醮獲得廣大醮信的支持,歷百年而不替。
2007-04-02 7:14 pm
都冇西貢資料
2007-02-08 12:48 am
屯門意即屯兵防衛的海門, 李唐時代, 由於形勢重要, 於開元廿四年, 設立屯門鎮, 派兵駐守

九龍有四種不同的說法
(1) 九龍即後坐, 蠻人土音
(2) 南宋幼帝昺曾環視這處, 週圍有八座山, 一山一龍, 共有八條龍, 承相即說皇帝為真龍下凡, 應是九條龍
(3) 這一帶有九條山脈蜿蜒由北而來, 山脈俗稱龍脈, 是以稱為九龍
(4) 傳說九兄弟於海代龍, 稱為九龍

元朗
元指平原, 朗為珠江三角洲地區內形成的粵語地名, 指低濕的田地或在該地方建立村落

沙田
沙在珠江三角洲地區是指圍海而成的田地或泥沙積成的陸地, 田是指種植作的土地
參考: 香港地名探索


收錄日期: 2021-04-23 19:55:23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70207000051KK01734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