愚公移山是什麼??

2007-02-07 3:19 am
愚公移山是什麼??我可以怎樣作文??

回答 (8)

2007-02-07 3:27 am
✔ 最佳答案
愚公移山的故事

  北山有一位愚公,年已九十餘歲,面山而居,時常感到門前為大山堵塞,出入繞道好不方便;於是舉行一個家庭會議,計劃從大門起,掘開一條道路,經過豫南直通漢水。

於是率同妻子兒女,開始挑土鑿石,進行開道。鄰人京城氏有一寡婦,所生的遺腹子年方七歲,也歡躍地加入工作,逢年過節始回家一次。

河曲智叟笑他們說﹕「老公公,你真傻﹗憑你的殘年餘力以及幾個孤兒孺子,莫說毀山開道,就是盡了畢生之力也不能動山的毫毛。」

愚公嘆了一口氣說﹕「真是固執不通,你的智慧還不如孀妻弱子。你不是顧慮我年老麼?我死之後還有兒子,兒子生孫,孫又生子,子子孫孫,代代開鑿;而山是死的,不會增加,何愁不被我的子孫剷平。」

上帝知道了他這樣的堅毅精神,於是將兩座大山移開他的門前,一座置於朔東,一座置於雍南。


---愚公移山係指人們做一些愚蠢或無結果的事
---你可以引用這個故事,再寫出主旨,然後表達自己的感受
2007-02-07 4:02 am
即係~~有一位老公公想砍伐屋前的一座山~後來有人笑他,他說:「我這年紀是不行,但我的子子孫孫都可以幫我MA?????」提試 1:你班有什麽人愚到吐的或好叻!可用他做提材
參考: ME
2007-02-07 3:24 am
傳說太行、王屋二山本在河南、漢水之間,二山之北住了一位稱為愚公的老人,他已經九

十歲了。因為苦於大山攔阻,出入不便,有一天,召集了兒孫,說:「這兩座大山擋在家

門口,讓我們出入十分不方便,我想和你們一起合作,把山剷平,不知道你們同不同

意?」大家一致表示同意,可是愚公的妻子卻說:「以你的力量,連魁父那樣的小山丘都

損毀不了,怎麼可能剷平太行、王屋那樣的大山?何況你要把剷除的土石放在哪裡?」大

家便提議,可以將土石丟到海裡去。解決了放置土石的問題後,愚公就率領他的兒孫開始

進行移山的工作。有位名叫智叟的老人聽到了這個消息,就笑著阻止愚公,說:「你真笨

啊!你已經那麼老了,時日無多,怎麼可能把山移走呢?」愚公嘆了一口氣,說:「你的

想法真是笨啊!我雖然死了,還有我的兒子,兒子又生孫子,孫子又生曾孫,如此世世代

代繁衍不息,可以不斷移山。山又不會長高,怎麼可能剷不平呢?」智叟對愚公的反駁無

言以對。山神知道了這件事後,非常害怕山真的會被愚公剷平,便向天帝報告了這件事。

天帝被愚公的熱忱與毅力感動,便命令大力士夸蛾氏的兩個兒子,把兩座山搬走。於是愚

公的心願達成了,從此河南到漢水一帶再也沒有大山阻隔。後來這個故事被濃縮成「愚公

移山」,用來比喻努力不懈,終能達成目標;或比喻效率不佳。








愚公移山:


比喻努力不懈,終能達成目標。
2007-02-07 3:24 am
愚公移山是一個寓言故事!!

從前,在高聳入雲的太行山和王屋山前面,住了一位年約九十歲的老人,他的名字叫「愚公」。愚公每次往南方去,都要翻越兩座高山,感到十分辛苦。

有一天,愚公召開了家庭會議,好像要商量什麼大事似的。愚公首先發言,說:「我希望集合全家的力量,把太行山和王屋山剷平,你們認為怎樣?」家人齊聲和應,只有愚公的妻子反對說:「唉!你年紀那麼大,恐怕連小山丘也動不了呢!另外,挖出來的泥土又怎樣處置呢?」其他家人說:「我們可以把泥土丟進渤海啊!」於是,愚公一家便下定決心,把山移走。

第二天,愚公和家人正式動工,他們有些人負責鋤地,有些人負責運送泥土。他們的鄰居京城氏的寡婦,有一位年僅八歲的兒子,也自願前來幫助愚公移山。

河曲那兒住了一位名叫「智叟」的老人,認為愚公的做法很愚蠢,對他說:「你已經年老力衰,怎能搬動大山呢?」愚公卻回答說:「你真是個老頑固啊!你想想,即使在我離世時未能移走大山,我的子孫也會世世代代繼續這個工作,既然這兩座大山不會加高,那麼搬動大山的工作又怎會不成功呢?」智叟聽到這番話,立刻啞口無言。

山神看見愚公一家終日移山,害怕起來,於是便向天帝報告。天帝被愚公的堅毅深深感動,便命令大力神的兩個兒子,把兩座大山移到別的地方。從此,愚公出門的通道便暢通無阻了。


愚公以九十歲的高齡都還有向不可能挑戰的雄心和毅力,可以用來鼓勵人家要勇於面對困難挑戰,要有恆心,要有毅力,要效法愚公移山的精神。
2007-02-07 3:23 am
愚公移山


北山有一位愚公,年已九十餘歲,面山而居,時常感到門前為大山堵塞,出入繞道好不方便;於是舉行一個家庭會議,計劃從大門起,掘開一條道路,經過豫南直通漢水。

於是率同妻子兒女,開始挑土鑿石,進行開道。鄰人京城氏有一寡婦,所生的遺腹子年方七歲,也歡躍地加入工作,逢年過節始回家一次。

河曲智叟笑他們說﹕「老公公,你真傻﹗憑你的殘年餘力以及幾個孤兒孺子,莫說毀山開道,就是盡了畢生之力也不能動山的毫毛。」

愚公嘆了一口氣說﹕「真是固執不通,你的智慧還不如孀妻弱子。你不是顧慮我年老麼?我死之後還有兒子,兒子生孫,孫又生子,子子孫孫,代代開鑿;而山是死的,不會增加,何愁不被我的子孫剷平。」

上帝知道了他這樣的堅毅精神,於是將兩座大山移開他的門前,一座置於朔東,一座置於雍南。


你可以用多角度描寫~~
2007-02-07 3:22 am
愚公移山


薜婉凌整理
(http://www.epochtimes.com)
列子所寫愚公移山是大家耳熟能詳的故事,列子又稱做列禦寇,是戰國早期道家的代表人物之一,根據後世記載,列子住在鄭國,他在鄭國住了四十年,列子所學以黃帝、老子為宗,相傳他是老子的弟子,列子主張我們人應該要擺脫貴賤及名利的羈絆,順應天道才好清靜修身,他的著作多以寓言為主,愚公移山就是其中的一篇,愚公移山這個故事是這樣的:

在冀州的南部,黃河的北岸,有兩座高山叫做太行和王屋,這兩座山佔地方圓七百哩,高有數萬尺,北山住著個人叫做愚公,他年紀已經將近九十歲了,他就住在這兩座高山的正對面,由於這兩座高山阻擋了往北的通道,無論進出都要繞很遠的路,愚公對這個情況非常的頭痛,有一天他就召集了全家人一起來商量,他說:「我想和大家一起盡力來剷平這兩座山,使這條路一直暢通無阻通到豫州南部,漢水南岸,大家覺得如何?」

家人紛紛表示贊同,但是愚公的妻子有點不以為然的潑大家冷水說:「我看以您的力量連魁父這小小的山您都動不了了,你又能夠奈何得了太行和王屋這兩座高山嗎?況且,我們要把那麼多土石堆到哪裡去呀?」於是家人討論了一番,決定要將土石堆到渤海邊上、隱土的北面去,愚公就挑了三個比較能夠挑負重擔的子孫,跟著他一起去鑿石頭、挖泥土,然後他們把挖下來的土石,用畚箕運到渤海的邊上,鄰居京城氏寡婦有一個小孩大概七八歲,也蹦蹦跳跳的一起去加入他們,通常一個寒暑才能回家一趟呢,有一個人叫河曲智叟,他看到愚公他們這麼辛苦,就取笑他說:「你呀也太沒有自知之明,太自不量力了吧,你看你這麼大把年紀,又這麼一點點力氣,我看你連山上的一根草都毀不了啊,你能夠拿那麼多土石怎麼辦嗎?」

愚公長嘆一聲回答他說:「唉,你的思想很頑固喔,頑固到不知道轉彎,我看你連寡婦和弱小的小孩都還不如,我就是死了,我還有兒子在呀,兒子又生孫子,孫子又生兒子,兒子又生兒子,兒子又生孫子,這子子孫孫是無窮盡的,但是這兩座山又不會長高,又不會長大,?我有什麼好擔心挖不平他們的呢,」河曲智叟聽愚公這麼一說啞口無言。

山神他也聽說了這件事情,他真的很擔心愚公就要領著子孫這樣世世代代的挖下去,所以,他把這件事情報告了天帝,天帝知道以後,被愚公的堅毅所感動,命令姱娥氏的兒子各背負一座山,一座放到朔方的東邊,一座放到雍州的南部,從此以後,冀州的南部,漢水的南岸再也沒有高山阻隔了。

大家想想看,愚公以九十歲的高齡都還有向不可能挑戰的雄心和毅力,所以我們現在在鼓勵人家要勇於面對困難挑戰,要有恆心,要有毅力的時候,我們都會說,要效法愚公移山的精神。
2007-02-07 3:22 am
相傳北山愚公苦於家門前有太形、王屋二山阻攔出路,因而率領子孫挖掘土石,決心鏟平二山。後天帝為其真誠所感動,於是命夸蛾氏二子背負二山,移去它地。見列子˙湯問。後以愚公移山比喻努力不懈,不畏艱難,自能成事。清˙黃宗羲˙張蒼水墓誌:愚公移山,精衛填海,常人藐為說鈴,賢聖指為血路也。
2007-02-07 3:21 am
從前,在高聳入雲的太行山和王屋山前面,住了一位年約九十歲的老人,他的名字叫「愚公」。愚公每次往南方去,都要翻越兩座高山,感到十分辛苦。

有一天,愚公召開了家庭會議,好像要商量什麼大事似的。愚公首先發言,說:「我希望集合全家的力量,把太行山和王屋山剷平,你們認為怎樣?」家人齊聲和應,只有愚公的妻子反對說:「唉!你年紀那麼大,恐怕連小山丘也動不了呢!另外,挖出來的泥土又怎樣處置呢?」其他家人說:「我們可以把泥土丟進渤海啊!」於是,愚公一家便下定決心,把山移走。

第二天,愚公和家人正式動工,他們有些人負責鋤地,有些人負責運送泥土。他們的鄰居京城氏的寡婦,有一位年僅八歲的兒子,也自願前來幫助愚公移山。

河曲那兒住了一位名叫「智叟」的老人,認為愚公的做法很愚蠢,對他說:「你已經年老力衰,怎能搬動大山呢?」愚公卻回答說:「你真是個老頑固啊!你想想,即使在我離世時未能移走大山,我的子孫也會世世代代繼續這個工作,既然這兩座大山不會加高,那麼搬動大山的工作又怎會不成功呢?」智叟聽到這番話,立刻啞口無言。

山神看見愚公一家終日移山,害怕起來,於是便向天帝報告。天帝被愚公的堅毅深深感動,便命令大力神的兩個兒子,把兩座大山移到別的地方。從此,愚公出門的通道便暢通無阻了。


收錄日期: 2021-04-12 22:18:36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70206000051KK02886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