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佳答案
駭客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跳转到: 导航, 搜索
圖片參考:
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zh/thumb/1/16/Lamoascii.png/200px-Lamoascii.png
「灰帽子」(grey hat)是指介於駭客與專搞破壞的劊客之間的一類駭客,在倡導自由與網路破壞活動之間他們更喜歡去選擇炫耀技術,如在被入侵的網頁上留下「The xxx.com hack. by xxx。」這樣的一段話。阿德里安·拉莫(Adrian Lamo)就屬於「灰帽子」之一,年僅的25歲的他(1981年出生)多次成功入侵微軟、雅虎以及紐約時報等世界知名網站伺服器並篡改了其首頁,人送其名為「網站入侵專家」。圖為阿德里安·拉莫照片的ASCII字元畫 駭客(hacker)是指對電腦科學具高度理解,尤其是軟體編程方面的人。[1]
目錄 [隐藏] 1 駭客一詞的意義 2 駭客精神與駭客文化 3 如何成為一名駭客? 3.1 需要精通的基礎 3.2 駭客培訓的科目 4 著名駭客 4.1 駭客 4.2 劊客 5 參看 6 參考資料 7 外部連接
[編輯] 駭客一詞的意義 「駭客」(hacker)一詞一般有以下意義:
一個對(某領域內的)程式語言有足夠了解,可以不經長時間思考就能創造出有用的軟體的人。 喜愛編程並享受在其中變得更擅長於編程的人。 「劊客」(cracker)一詞一般有以下意義:
一個惡意(一般是非法地)試圖破解或破壞某個程序、系統及網路安全的人。在使用簡體字地區,這群人應稱為「駭客」(cracker),但於正體字使用時稱垮客、怪客(以讀音直譯,此處與簡體字地區的用詞有所出入)等。 「cracker」不同於「hacker」。 「cracker」沒有「hacker精神」,也沒有道德標準。 「hacker」們建設,而「cracker」們破壞。 一個試圖破解某系統或網路以提醒該系統所有者的系統安全漏洞。這群人在大陸往往被稱做「白帽黑客」或「思匿客」(sneaker)。許多這樣的人是電腦安全公司的僱員,並在完全合法的情況下攻擊某系統。 一個通過知識或猜測而對某段程序做出(往往是好的)修改,並改變(或增強)該程序用途的人。
圖片參考:
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8/85/Al_Sheedakim%2C_Hacker_and_Programmer.JPG/180px-Al_Sheedakim%2C_Hacker_and_Programmer.JPG
「駭客」時常被人們誤解,給人以神秘的感覺 「駭客」一詞當中的中文音譯「駭」或「劊」字總使人對駭客有所誤解,真實的駭客所指主要指的是高級程式設計師,如 Linux 創始人林納斯·托瓦茲,而不是為人所誤解專指對電腦系統及程序進行惡意攻擊及破壞的人。除了精通編程,精通作業系統如Unix的人可以被視作駭客外,現在精通網路入侵的人也被看作是「駭客」,但一般被稱為劊客,對硬體設備創新的工程師通常也被認為是駭客。[2]電影科幻片《駭客任務》和駭客沒有太多的關係,主要是闡述程式設計師哲學思想。
「腳本小孩」(script kids)則指那些完全沒有或僅有一點點駭客技巧,而只是按照指示或運行某種駭客程序來達到破解目的的人。成為駭客沒有年齡限制,十五、六歲就能夠成名的駭客如米特尼克以及阿德里安·拉莫(Adrian Lamo)就是很好的例證。
[編輯] 駭客精神與駭客文化 在駭客世界里,各組織的精神與文化都是不相同的,但有一個共同點就是對技術的崇拜與對創新的不斷追求。[3]
推動自由軟體運動,發現漏洞並通知協助管理員修補它從而締造「完美」無暇的軟體,這是駭客們最為熱愛去做的一種精神與文化。[4]
[編輯] 如何成為一名駭客?
[編輯] 需要精通的基礎 英語,目前世界網際網路70%網站都是英文網站[5],非常多的資源都是由英語撰寫的,所以成為一名駭客,英語是必須精通的基礎之一。 網路/作業系統,精通網路如TCP/IP以及網路原理,才能成為一名「硬體型駭客」。而對作業系統的熟悉與精通,才能更深入去學習如何入侵它們以及發現它們當中的漏洞。 程式語言,精通組合語言 , C , C++ , 資料庫 , SQL , 網絡程式設計 是必須的。
[編輯] 駭客培訓的科目 入侵或攻擊的方法與手段 腳印拓取以及掃描(Scanning)和列舉(Enumeration),判斷目標系統並發現漏洞,需要學會的基本知識還有社會工程學(Social Engineering)以及提高你在遠程作業系統的管理員許可權(Privilege Escalating)。如果需要攻擊,一般的拒絕服務攻擊程序通過大量發送垃圾數據包,就可以造成預定目標服務阻塞或癱瘓。 特殊網路環境的網路安全 擅用偵測(Sniffers)以及連線劫持(Session Hijacking)技術,掌握非Windows作業系統以及無線網路安全攻防技術,對密碼學以及密碼猜測和破解有了解,能夠熟練編寫木馬、後門、電腦病毒、蠕蟲病毒並掌握其攻防原理。 針對電腦安全產品攻防 遠程溢出攻擊以及蜜罐技術是針對殺毒軟體、防火牆以及入侵偵測系統的兩種技術,其技術是為了摧毀或「屏蔽」預定目標的電腦安全產品,達到「不設防」令駭客在網路目標中「任意進出」的目的。
[編輯] 著名駭客
[編輯] 駭客 理察·馬修·斯托曼 傳統型大駭客,斯托曼在1971年受聘成為美國麻省理工學院人工智慧實驗室程式設計師。 斯蒂夫·沃茲尼亞克 蘋果電腦創辦人之一,現職小學教師。 林納斯·托瓦茲 他於1991年開發了著名的Linux核心,當時他是芬蘭赫爾辛基大學電腦系學生。 肯·湯普生(Ken Thompson)和丹尼斯·利奇(Dennis Ritchie) 貝爾實驗室的電腦科學操作組程式設計師。兩人在1969年發明了Unix作業系統。 約翰·德拉浦(John Draper)(以咔嚓船長,Captain Crunch聞名) 發明了用一個塑料哨子打免費電話 馬克·阿貝尼(Mark Abene)(以Phiber Optik而聞名) 鼓舞了全美無數青少年「學習」美國內部電話系統是如何運作的 凱文·鮑爾森(Kevin Poulsen) 鮑爾森於1990年成功地控制了所有進入洛杉磯地區KIIS-FM電臺的電話線而贏得了該電臺主辦的有獎聽眾遊戲。 下村務 於1994年攻破了當時最著名駭客斯蒂夫·沃茲尼亞克的銀行帳戶。他由於在網上留言版上的一句說話得罪了米特尼克,使米特尼克決意利用連線劫持(Session Hijacking)技術盜走他的網站的流量。後來他設立了「蜜罐」誘使讓米特尼克中計,結果使米特尼克被捕。 埃里克·史蒂芬·雷蒙 一直活躍在電腦界,從事各種各樣的電腦系統開發工作。同時,雷蒙更熱衷於自由軟體的開發與推廣,並撰寫文章、發表演說,積極推動自由軟體運動的發展,為自由軟體作出了巨大貢獻。他寫的《大教堂和市集》等文章,是自由軟體界的經典美文,網景公司就是在這篇文章的影響下決定開放他們的原始碼,使瀏覽器成為了自由軟體大家族中的重要一員。 若罕·黑爾森尤斯(Johan Helsingius) 於1996年關閉自己的小商店後開發出了世界上最流行的,被稱為「penet.fi"的匿名回函程序,他的麻煩從此開始接踵而至。其中最悲慘的就是山達基教教堂抱怨一個penet.fi用戶在網上張貼教堂的秘密後芬蘭警方在1995年對他進行了搜查,後來他封存了這個回函程序。[6]
[編輯] 劊客
圖片參考:
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3/33/Cquote2.png/20px-Cquote2.png
——凱文·米特尼克[7]
羅伯特·泰潘·莫里斯(Robert Tappan Morris) 康奈爾大學畢業生,在1988年不小心散佈了第一隻網際網路蠕蟲,「莫里斯蠕蟲」造成約6000個系統癱瘓,給這些用戶總共帶來約200萬到6000萬美元的損失。 范德米爾·列文(Vladimir Levin) 1995年,這位數學家領導了俄羅斯駭客組織詐騙花旗銀行向其分發1000萬美元,他也成為了歷史上第一位侵入網路銀行電腦系統獲利的駭客,後因電腦犯罪罪名被批准逮捕。[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