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威脅論10分

2007-02-06 6:25 am
什麼是 中國威脅論 ?

回答 (4)

2007-02-19 12:35 am
✔ 最佳答案
  近年來,盛行「中國崛起論」。事實上,「中國崛起」不僅是外界熱議的話題,也是中共當局需要的話題,籍以證明自己在經濟建設中的成就,進而在國民面前,強調其統治地位的合法性,掩蓋其執政的前三十年中,全面破壞中國的歷史罪行。至於與「中國崛起論」孿生的「中國威脅論」,北京一直抨擊為西方出於「反華」(實為反共)的需要,而故意炒作的話題。然而,說到這一「需要」,北京同樣不能例外。因為,「中國威脅」實則「中共威脅」,中南海也要世人知道,不管是強力顛覆還是「和平演變」,都不能撼動﹁威脅性﹂日增的中共政權。

中美關係空前緊繃 胡錦濤咎由自取
凡事都有限度。當「中國威脅論」甚囂塵上之時,也是中共當局在國際上舉步維艱之日。北京因而高唱「和平崛起」,企圖抵消「中國威脅」的聲音。然而,「和平崛起」的高調,猶如掩耳盜鈴。今年九月十三日,胡布在紐約聯大會談,當胡錦濤大談特談所謂中國「和平發展」策略時,布希便語帶諷勸地告訴胡:說到「和平發展」,僅談脫貧,遠遠不夠,至少應該把人權和宗教自由算進去。

實際上布希一語中的,道出了外界對「中國崛起」的疑慮所在,揭示了「中國威脅」論之根源。中共對內獨裁與迫害,對外炫耀軍力、支援流氓國家,處處落下「威脅」的把柄。「崛起」與「威脅」,一步之遙。

圍繞胡錦濤訪美,中美關係冷態盡呈。美方原本只打算在華盛頓以外的地方安排雙方領導人會晤,中方卻堅持在華盛頓,尤其白宮;美方勉強同意之下,節目單上的安排卻極為簡單:首腦會談不超過一小時,外加一頓午餐而已;中南海對內一再宣傳:胡訪美,是「正式訪問」、「國事訪問」,美國方面卻毫不客氣地一再予以否認;最後,美方宣佈無限期推延這一訪問,雖有「風災」的正當理由,但對胡錦濤而言,卻已經是尷尬至極。最後,只能在聯大開會時,雙方「順便」見面。

中美關係空前緊繃,首先是中方自己、尤其胡錦濤本人造成的。美方原本對胡充滿期待,在其接班之前,就流露此情。當江澤民戀棧軍委主席而不退、胡錦濤屈當「小媳婦」之時,美方曾為胡鳴不平。華盛頓近胡遠江的態度,成為迫江全退、胡順利接班的「外援」。不料,胡大權獨攬之後,卻不斷往左轉、朝後退。在國內,厲行專制與高壓;在國外,企圖聯俄抗美,更企圖連歐抗美。上任以來,胡錦濤沒有訪問美國,卻先後兩次出訪歐洲,三次出訪俄國,以為他能夠在外交上獨闢蹊徑。在智利召開的亞太經合組織首腦會上,胡甚至直接出頭,充當反美「急先鋒」,當場搶白、揶揄布殊,鬧得中美雙方極不愉快。因其賣力表演,胡錦濤被中國網上「憤青」尊稱為「胡哥」,成為「憤青」的總代表。

在連續奉行了三年的仇美、反美路線之後,胡錦濤等人似乎開始察覺到「不對頭」:與世界唯一超級強國的對立,不僅無濟於事,而且終究「沒有好果子吃」,於是開始回頭。表現之一就是,突然對訪美一事重視起來。而且在訪美前,釋放大量「善意」:七月間,允許人民幣升值,儘管只是象徵性的微幅升值;八月間,發表《中國的軍控、裁軍與防擴散努力》白皮書,並再次承諾中國「不首先使用核武」,竭力讓美國放心;同時加緊與美方就紡織品爭端展開談判,可料協定將以中方更大幅度的讓步而達成。

然而,有「鷹派」之稱的布殊政府,並不那為好惹。胡錦濤等人既然冒失在先,就難免不吃虧在後。陷落低谷的中美關係,絕非胡錦濤的「一手硬,一手軟」,就能輕易解套。

《中國軍力報告》,抖出中共家底
今年七月十九日,美國國防部發表《二○○五年中國軍力報告》,報告詳細列舉了中國的軍力發展,包括關鍵發展、中國戰略解析、中國軍事戰略及學說、軍隊現代化資源、軍隊現代化目標及趨勢、軍事現代化與台海安全等,悉數抖出中共家底。

這份報告,披露了許多發人深思的對比:十幾年來,中國經濟以一位數高速增長,軍費開銷卻以兩位數更高速增長;中共購買武器量連年狂增,台灣購買武器量卻連年下降,兩岸軍力因而失去平衡,朝大陸一方傾斜;中國軍費開銷暴增,實際軍費是其公佈的二至三倍,今年達到九百億美元,竟佔到中國國民生產總值(GDP)的百分之六;中國軍費開銷排名世界第三(也有專家認為是世界第二)、亞洲第一;中國軍備採購量連年名列全球第一。然而,眾所周知,中國經濟總量僅排名世界第七,按巨大的人口均攤下來,仍排名世界近百位處,屬於貧窮國家,如此狂支軍費,是不折不扣的窮兵黷武!

許多人要說,如果把龐大的軍費用於扶貧或者辦學,該多好啊!然而,這卻不能由中國老百姓說了算。在軍事上,中南海想花多少,就花多少。它之所以能夠這樣做,還是因為,中國是一個非民主國家,小圈子決策,領導人的意志得不到監督與制衡,可以我行我素。反觀台灣,因為是民主社會,台灣政府採購軍備,受到層層掣肘;比如目前,一百五十三億美元的軍購案,仍卡在立法院,拖延已經超過一年;在野黨只要杯葛下去,軍購案就無法通過。
七月十四日,中國國防大學防務學院院長朱成虎突然對外國記者放話:中共攻打台灣時,如果美國介入,中共將不惜使用核武器,攻擊美國城市。為此,中方不惜讓中國西安以東的城市淪為火海。朱某這一言,激起世界輿論沸騰。雖然中共當局出面解釋說,這是朱某的「個人看法」,但明眼人都看得出,朱某言論,有人授意,實際上代表中南海,即是中共高層刻意轉達給美國人的資訊。趕在美國《中國軍力報告》發表前搶先放話,是中共在宣傳戰上,先聲奪人,「先發制人」。

《中國軍力報告》發表後,北京假裝不滿,譴責美方「散佈『中國威脅論』」。事實上, 「中國威脅」,與其說是由美國、台灣、日本、或歐洲炒熱的話題,不如說是由中共當局自己炒熱的話題。因為,正如美方《中國軍力報告》中所指出的那樣:「中國目前沒有受到來自其他國家的直接威脅,但中國仍在大幅增加軍費,特別是購買先進武器裝備。中國軍力發展的步伐及範圍,破壞了地區軍事平衡。」換言之,正是中南海自己的擴軍耀武,殺氣騰騰,招致周圍世界的疑慮和不安。

無獨有偶,今年八月二日,日本政府發表《二○○五年度防衛白皮書》,首次將中國擴軍,與北朝鮮核訛詐和國際恐怖主義並列,定性為當前三大威脅。基於這些判斷,日本決心提前一年完成「愛國者」導彈防禦系統的鋪設,並大力強化其西南島嶼的軍事部署。北京窮兵黷武,已成為引發周邊國家軍備競賽的導火索。

中共崛起、中共威脅、中共崩潰
國際上流行的幾種觀點,諸如「中國崛起論」、「中國威脅論」、以及「中國崩潰論」,在中文語法上,都有失嚴謹。實際上,這些觀點的正確名稱,應該是「中共崛起論」、「中共威脅論」、以及「中共崩潰論」。

道理很簡單。當大多數中國人(如農民、工人)還處於貧困線的時候,「中國崛起」根本就無從談起。畢竟,中國,決不是一個空洞的或者片面的概念,而由中國人民構成。在現行體制和政策下,貧富懸殊,中共各級官員成為先富起來的少數人,他們的闊綽,與人民的清貧成反比。他們的崛起,是中共的崛起,而絕非中國的崛起。

同理,「中國威脅」,其實應該是「中共威脅」。因為,中共擴充武力,首先是針對中國人民,中南海在其二○○四年底發表的《國防白皮書》中,明言:「軍隊在確保國家安全時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軍隊在保衛國家安全時起著關鍵性作用」。熟悉中共話語的人都知道,中共口中的所謂「國家」,往往就是「政府」的代名詞。比如「國家政策」與「政府政策」是一個意思。同樣,「國家安全」,就是「政府安全」,中共政權的安全。

一九八九年,中共動用三分之一的正規軍,包圍北京,野蠻鎮壓了中國人民波瀾壯闊的民主運動。鄧小平為此盛讚「軍隊通過了考試,是及格的。」此後,中共政權對軍隊的依賴日深,視之為「貼身保鏢」,不斷給官兵加薪進爵,更換裝備,改善條件,竭盡拉攏討好之能事。江澤民和胡錦濤上台,不約而同地,做的第一件事,都是給部隊官兵加薪。正是這種對自身政權的不安全感,成為中共「加強軍隊建設」的主要原因。在這方面,花多少錢,他們都捨得。搞了軍隊,還要搞武警,搞了武警,還要搞特警,搞了特警,還要搞特務,還要搞網特,以至於沒完沒了。

其次是針對台灣人民,按照當前中共的宣傳,「台灣同胞」是「中華民族的一部分」,也就是「自己人」。中共用七百枚左右的導彈瞄準台灣,隨時準備陷台灣人民於水火。這種針對「台灣同胞」的恐怖行為,廣義而言,也是針對中國人民。

近期中俄聯合軍演,雙方都宣稱:軍演「不針對任何第三國」。此話半真半假。莫斯科固然不願捲入中台紛爭,北京卻指向分明。空降,搶灘,兩棲登陸等動作,意味明顯。莫斯科《商人日報》直截了當地指出,軍演實際上是「練習入侵台灣」。參與演習的部分俄國軍隊,是曾經參與車臣軍事鎮壓的殘暴之師,象徵意義不言而喻。為了借助北極熊的威力,來為自己壯膽,北京甚至不惜委曲求全,慷國庫之慨,為聯合軍演全數「買單」。

中南海一再宣稱,台灣人民是「同胞」,是「手足兄弟」,如今卻引狼入室,聯手恐嚇、欺負自家兄弟;中南海口口聲聲說「台灣問題是中國內政」,如今卻挾洋自重,主動喚入外人,來摻乎家事。看來,在偷換和玩弄了種種概念之後,對台灣人民究竟是「同胞」還是「異族」,台灣問題究竟是「內政」還是「外患」,連中南海自己,都已經糊塗莫名了。

在主要瞄準中國人民和台灣人民之後,中共剩下的槍口,才是針對外國。然而,窮兵黷武,是中共政府行為,不代表中國人民。如果有朝一日,中國轉型成為民主國家,相關國策必然轉向,一個民主、繁榮、強大的中國,不僅能與世界和睦相處,還將為世界的民主與和平作出等額貢獻。總之,對人類而言,現階段的「中國威脅」,實質就是「中共威脅」。這是中國人民和世界人民面臨的共同威脅。
2013-05-01 11:53 pm
極端,唔知所云,“總之,對人類而言,現階段的「中國威脅」,實質就是「中共威脅」。這是中國人民和世界人民面臨的共同威脅。 ”
臺灣人?文革時唔中國威脅,系咪系中共當時做既幾好
2007-05-27 6:04 pm
極端人士之意見
2007-02-06 6:10 pm
中國威脅論

在美國由來已久,可以追溯到19世紀後期的“排華浪潮”。當時,美國白人種族主義者和勞工利益集團將大批涌向美國西海岸的華工視為對美國主流文化的“威脅”,認為他們是“劣等民族和落後文化的代表”,是白人“飯碗”的搶奪者,於是推動政府分別於1882年和1884年通過了《排華法案》。這一時期的“中國威脅論”是針對華人移民這一特殊族群的,因而不是現代意義上的“中國威脅論”,但其中體現的白人至上主義思想和東西方文明的衝突,則在其後的“中國威脅論”中仍能找到蹤影。

新中國成立之初,美國曾炒作過一陣“中國威脅論”,即所謂中國革命的勝利有可能在東南亞引起多米諾骨牌效應,從而對美國形成“紅色威脅”。不過,這一時期的“中國威脅論”出現在美蘇冷戰的大背景下。

今天的“中國威脅論”主要起自冷戰結束後。大的背景就是蘇聯威脅消失了,而中國正逐步走向富強。第一次大規模的“中國威脅論”氾濫于1992—1993年間。他們從意識形態、社會制度乃至文明角度展開了對“中國威脅”的具體論證,媒體則推波助瀾,以致洶湧成潮。其中,美國費城外交政策研究所亞洲項目主任芒羅首先發難,發表了《正在覺醒的巨龍:亞洲真正的威脅來自中國》,於是名不見經傳的芒羅和他這篇“中國威脅”的文章頓時聲名顯赫,一時間風靡太平洋東岸。“中國經濟強大———政治崛起———軍事擴張”,這就是頭腦中只有強權信條的“中國威脅論”者的邏輯。哈佛大學教授亨廷頓那篇高論《文明的衝突與世界秩序的重建》也在這個大背景下問世。前者渲染中美軍事衝突不可避免,後者斷言儒教文明與伊斯蘭教文明的結合將是西方文明的天敵,具有極強的意識形態色彩。

冷戰後第二波“中國威脅論”發端于1995—1996年間,誘因則是臺海危機及由此而起的美國國內對華政策大辯論。所謂“中國對台灣海峽的和平與穩定構成威脅”、“香港的回歸意味著自由民主世界將受到專制制度的威脅”等等言論,在當時不絕於耳。《時代》週刊記者伯恩斯坦和芒羅所著《即將到來的美中衝突》一書更是集上述論點之大成。

“中國威脅論”第三次甚囂塵上則是在1998—1999年間。至今,人們對所謂《考克斯報告》、“李文和案件”、“政治獻金案”仍記憶猶新。前中央情報局中國問題專家特裏普利特和前共和黨國會對外政策助手愛德華·廷珀萊克合寫的《鼠年》和《紅龍躍起》兩本書更是將其大肆渲染,矛頭指向“中國對美國國家安全構成重大威脅”這一敏感問題,“中國竊取美國核機密”、“利用華人科學家和學生在美國廣泛搜取情報”、“企圖收買美國政府”

等胡言亂語滿天飛,使“中國威脅論”登峰造極。

最近掀起的“中國威脅論”是冷戰後的第四波,同時也是最具“實質性”的一次。此次出籠的兩個報告據說是經過長達一年的聽證會、實地考察、跟蹤中國媒體後得出的結論,聲稱“經得起推敲”;同時,內容上也跳出簡單的“指控”和意識形態糾纏,觸及中國軍力發展的深度分析,並首次公開指出中國軍力不僅對台灣,還對中國周邊國家甚至美國構成威脅;不僅對中美經貿關係這一兩國關係的“潤滑劑”大加撻伐,而且還公開否定對華“接觸政策”的有效性。

中國威脅論”氾濫之日,幾乎都是中美關係改善之時。1997年和1998年中美關係因首腦互訪而升溫,反華逆流也因勢而動;此次布希正決定積極調整對華政策,反華浪潮又再次掀起。宣揚“中國威脅論”的那些玩意,靠的是虛張聲勢、無中生有,因而大都不得善終,像《即將到來的美中衝突》一書現在已成了路人喊打的“不嚴肅讀物”,《考克斯報告》在美國也臭不可聞,“李文和案”已公認是一樁冤假錯案。

中國威脅論”在美國有很多版本﹐主要包括“中國軍事威脅論”﹑“中國經濟威脅論”和“中國軟實力威脅論”等。這些論調在美國曾經一度相當有市場﹐很少出現與之針鋒相對的反駁的聲音。但是最近一段時期以來﹐尤其是2006年度美國的《中國軍力報告》出臺後﹐美國社會各界針對“中國威脅論”出現了大規模的批評聲浪﹐許多有影響力的美國專家學者都紛紛站出來說話。



參考資料

“中國威脅論”的歷史演變
http://big5.china.com.cn/chinese/ch-yuwai/183410.htm

全美激辯中國威脅論
http://www.ren-jian.com/index.asp?act=ViewEachArticle&ArticleID=1475

收錄日期: 2021-04-12 02:01:02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70205000051KK04644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