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佳者40分:時人對古今的文學作品的理解是否憑穿鑿附會得來的?

2007-02-06 3:56 am
時人對古今的文學作品(如詩詞、書畫、文章小說)
的理解是否憑穿鑿附會得來的?
希望大家能發展一下所見所感。
**
最看不過眼的,就是那些藝術研究者,看到畢加索、梵高等名家的任何作品時,都總會不絕讚賞一番,分析出很多意境、深層意思、背後意念等等。其實那些畫家作畫時真的有如他們所說的什麼心情、意境、深層意思嗎?也許只是畫家的即興無聊創作嘛?
我在想,或許日後發現畢加索先生畫了一堆糞,評鑑家也會說出很多藝術感覺、意念吧?

回答 (3)

2007-02-10 12:24 am
文學作品


紙船 冰心

──寄母親

我從不肯妄棄了一張紙,
  總是留著──留著,
疊成一隻一隻很小的船兒,
  在舟上拋下在海裏。

有的被天風吹捲到舟中的窗裏,
  有的被海浪打濕,沾在船頭上。
我仍是不灰心的每天的疊著,
  總希望有一隻能流到我要他到的地方去。

母親,倘若你夢中看見一隻很小的白船兒,
  不要驚訝地無端入夢。
這是你至愛的女兒含著淚疊的,
  萬水千山,求他載著她的愛和悲哀歸去。

這首詩寫在詩人去美國留學途中,詩中用紙船寄託了對母親的深切眷戀,這是一種托物抒情的寫法。一、二段只說每天疊紙船抛下海裏,不點明意圖,感情含而不露,是爲下文直抒胸臆蓄勢的過程。 三段通過記敍終於有一隻紙船,經過千山萬水,回到母親身邊,抒發了詩人渴望回到祖國的思鄉之情。 這首詩的藝術特色是:筆觸細膩,感情真摯;不講究韻律,揮灑自如。

全詩分三小節。

第一節,寫行動:我不肯妄棄了一張紙,/總是留著——留著。接連兩個“留著”,不僅形成了詩韻的旋律感,也使詩人執著的情感得以強化。疊成一隻一隻很小的船兒,/從舟上抛下在海裏。與前兩句銜接,這“一隻一隻”,自然是說船兒雖小而數量卻多,體現出詩人這一行動的意切情真。

第二節,寫意願。前兩句:有的被天風吹卷到舟中的窗裏,/有的被海浪打濕,沾在船頭上。乍看似寫自然環境的無情干擾,其實是表達詩人內心的痛楚。她知道,自己此去,與親人將相隔萬里,短期內是無法相聚的。然而她堅信,母女之間的親情,是風吹浪打不能拆開,萬水千山不能隔斷的。因之下兩句隨即接寫:我仍是不灰心的每天疊著,/總希望有一只能流到我要他到的地方去。

第三節,寫夢境。人們在思念至深時,往往寄希冀於夢幻。冰心在《繁星》、《春水》等詩集中,曾多處寫夢,如“夢初醒處,/山下幾疊的雲衾裏,/瞥見了光明的她。”又如;“夢未終——窗外日遲遲,/堂前又遇見伊!”心有靈犀一點通。冰心相信,她想念母親,母親也在想念她。她疊的小船兒,定會漂流到母親的夢裏。她只希望母親,不要驚訝它無端入夢。因爲,這是你至愛的女兒含著淚疊的,/萬水千山,求它載著她的愛和悲哀歸去。

讀罷《紙船》,誰能不爲詩人對母親的篤情而動容呢!

==========================================================

畢加索只是即興無聊創作 but梵高不是

I think can help you
參考: me
2007-02-09 5:04 am
用“穿鑿附會”這四個字來形容似乎太嚴重了,要分析畫家創作時的心情,除了研究畫作外,如果還知道他作畫時的時間、地點、身邊發生的事情等等資料,那就不能算是穿鑿附會了,只能說是合理地推敲分析。

我對畫作完全不認識,所以以李白的《早發白帝城》來作例子︰
朝辭白帝彩雲間,千里江陵一日還。
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

記得我第一次讀到這首詩時,實在不明白為什麼詩詞分析都說李白寫這首詩時心情非常喜悅,第一句不是已經說出他要離開好像在彩雲中間的白帝城嗎?要離開這麼美麗的地方,就好像旅行要結束了,應該依依不捨並且不高興才是啊。後來讀到關於李白的資料,才知道原來他當時是以刑徒的身份被押解去流放地 (他不是去旅行啦) ,當他行至白帝城時,忽然接到肅宗對他的大赦令,所以他當時是懷著興奮的心情離開白帝城,因此所有詩詞分析都說李白以此詩來表達他的喜悅心情,這種詩詞賞析也沒有什麼好爭議的,因為歷史已經清楚地記下當時發生在李白身上的事情。

由此可見,如果真的只以詩作來分析作者當時的心情,就會有穿鑿附會的可能,但是如果加上知道他寫作時的背景,推敲出來的分析應該很合理,一點兒也不牽強。

所以我認為好的賞析其實不是看完作品後去猜作者當時的心情,而是研究過作者的背景資料後,再去分析評鑑,至於那些不知道作者生平事蹟而胡亂作作分析的,才算是穿鑿附會。

2007-02-08 22:12:07 補充:
參考資料︰李白《早發白帝城》賞析http://tw.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id=1106091611188

2007-02-09 17:23:11 補充:
補充一點︰記得在我讀中學的時候,中文老師每次都會先說一段關於作者生平的故事,然後才去講解課文,目的就是要我們先了解作者當時的心情,再去分析其作品,而不是從作品去猜想作者的意境和心情。我覺得如果真的找不到作者的資料,什麼也要從作品猜測出來的,那應該是不算是藝術評鑑,那應該算是考古學罷。
2007-02-06 4:33 am
我想會了,因為孔親係畢加索畫的畫,他們都會說漂亮,何況現在的古董不多,畢加索的畫都是古董,所以我認為會!!!


收錄日期: 2021-04-23 15:22:08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70205000051KK03456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