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
國際太空站計劃的前身是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的自由太空站計劃,這個計劃是1980年代美國星球大戰計劃的一個組成部分。在1987年12月1日NASA宣佈波音公司、通用電力公司、麥道飛機公司和洛迪恩推進動力公司獲得了參與建造太空站的訂單。老布希執政期間,星球大戰計劃被擱置,自由太空站也隨之陷入停頓,1993年時任美國總統的比爾·柯林頓正式結束了自由太空站計劃。冷戰結束後在美國副總統戈爾的推動下,自由太空站重獲新生,NASA開始與俄羅斯聯邦太空局接觸,商談合作建立太空站的構想。
1998年11月國際太空站的第一個組建曙光號功能貨艙進入預定軌道,同年12月,由美國製造的團結號節點艙升空並與曙光號連接,2000年7月星辰號服務倉與太空站連接。2000年11月2日首批太空人登上國際太空站。
太空站的各個組件大多由NASA的太空梭進行運輸,由於各個組件大多在地面就已經完成建設任務,太空人在太空只需要進行很少的操作便可以將組件連接上太空站主體。到目前為止國際太空站的裝配完成了一半,能夠支持3名太空人,到國際太空站完全完成之後,根據其設計共可以提供7名太空人同時工作和生活。
國際太空站的預算遠遠超過了NASA最初的預計,其建造時間表也比預定的要晚,主要原因就是2003年初發生的哥倫比亞號太空梭失事事件之後,美國宇航局停飛了所有的太空梭。在太空梭停飛的兩年半時間里,太空站的人員和物資運輸完全依賴俄羅斯的聯盟號飛船,太空站上的科學研究活動也儘可能地被壓縮了。 按照預定計劃,太空站的建設將在太空梭重返太空之後在2006年恢復,但是在2005年7月發現號太空梭的STS-114飛行任務完成後,由於太空梭隔熱材料在升空過程中脫落,NASA再次停飛所有太空梭,這使得國際太空站的建設時間表再次拖延。
國際太空站狀態
乘員:
2
截至2006年3月5日
近地點:
347.9 km
"
遠地點:
354.1 km
"
軌道周期:
91.55 分鐘
"
軌道傾角:
51.64°
"
每日繞地圈數:
15.73
"
日均軌道
高度損失:
約65 米
"
曙光號發射至
今在軌天數:
2401
2005年6月17日數據
載人天數:
1688
2005年6月17日數據
曙光號發射至
今公轉天數:
3,7573
2005年6月17日數據
曙光號發射至
今運行距離:
約14,0000,0000 km
"
平均速度:
7.69 km/s
2,7685.7 km/h
當前質量:
200783 kg
2006年10月12日數據
燃料質量:
約3951 kg
"
當前容積:
425 m³
"
氣壓:
約757 mmHg (100 kPa)
.
O2:
約162.4 mmHg (22 kPa)
.
CO2:
約4.8 mmHg (640 Pa)
.
溫度:
~ 26.9 °C
.
當前國際太空站構件
構件:
發射日期:
質量: (kg)
曙光號功能貨艙:
1998年11月20日
1,9323
Unity - Node 1:
1998年12月4日
1,1612
Zvezda Service Module:
2000年7月12日
1,9050
Z1 Truss:
2000年10月11日
8755
P6 Truss - Solar Array:
2000年11月30日
1,5900
Destiny Laboratory:
2001年2月7日
1,4515
Canadarm2:
2001年4月19日
4899
Quest Joint Airlock:
2001年7月12日
6064
Pirs Airlock -
Docking Compartment:
2001年8月14日
3900
S0 Truss:
2002年4月8日
1,3970
Mobile Base for
Canadarm2:
2002年6月5日
1450
S1 Truss:
2002年10月7日
1,2598
P1 Truss:
2002年11月23日
1,2598
國際太空站
圖片參考:
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d/dc/143942main_ISS_config.jpg/250px-143942main_ISS_config.jpg
圖上數據截至2006年3月1日
點擊此圖放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