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佳答案
一般來說,人類在受精一刻便決定了胚胎的性別。
但是說性別在懷孕期間決定亦沒有錯。
受精合子的性染色體組合,通常注定了人的性別。如上面幾位所說﹕
男生精子的性染色體Y,與女性卵子的性染色體X組成XY合子,令胚胎向男性發展。
男生精子的性染色體X,與女性卵子的性染色體X組成XX合子,令胚胎向女性發展。
一般而言,這個決定並不會改變。
但是,性染色體的組合其實是控制性發展的東西。
真正影響胚胎的性別發展的是激素。
胚胎初期並無男女之分,直至去到一個叫 Secondary sex determination 的階段﹕
X染色體令 ovary 分泌 estrogrn,因而刺激女性的初期性器官 mullerian duct 發育。
Y染色體刺激 testosterone 分泌,令男性的初期性器官 wolffian duct 發育。
Y染色體同時刺激 Anti-Mullerian duct hormone 生成並抑制 mullerian duct 發育。
換句話說,如果在胚胎性發育期間注射不同的激素,便可能改變胎兒的性別。
舉個例,如果我們抑制 testosterone 生成,胎兒的男性生性器官便無法正常發育。
即使有XY性染色體,生出來的孩子外表亦未必一定是男性。
又若果因為環境壓力、疾病、化學品、幅射令性器官發育出問題、影響性激素分泌,
同樣有可能影響到胎兒性別的決定。
--- 說到這裡,須要澄清上面說的一切只限於人類和其他哺乳類動物 ---
不同的動物,在性別的決定上有不同的情況。
最常聽見科學家用溫度去控制動物胚胎的性別。
即是說,一些動物的性別其實受懷孕期間的環境而影響的。
由於這部分的知識較多資料性的訊息,因此我引用並節錄網上的文章﹕
(1) 例如一種海生蠕蟲──後﹐其雌性的身材遠大於雄性。雌蟲所產的卵子具有相同的性潛能。當受精卵發育成幼蟲時﹐若周圍海水中無雌性成體存在﹐則幼蟲發育成雌性﹔如果幼蟲周圍有成體雌蟲﹐幼蟲依附在雌體的吻上﹐則發育成雄蟲。
(2) 低等脊椎動物性別受環境的影響也很大。如某些蛙類的蝌蚪在20℃發育﹐雌雄各半﹔若在30℃發育﹐全部變成雄蛙﹐但兩種情況下蛙中XX與XY染色體組合方式仍各佔一半﹐說明環境只影響蛙的表型性別。
最後引用一句﹕
性分化 - 雌雄生殖腺的發育是性分化的中心環節﹐它決定了以後個體表型性別的發育。生殖腺性別和表型性別依賴於機體的內環境(如某些特異基因的表達﹑激素水平等)和外環境(如種群結構﹑外界溫度等)的影響。
參考資料﹕
http://ci58.lib.ntu.edu.tw/cpedia/Content.asp?ID=21207&Query=
參考資料﹕
http://www.dls.ym.edu.tw/lesson3/sex.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