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羅漢, 菩薩是什麼意思?

2007-02-04 11:44 pm
想明白它門的稱號?
羅漢, 菩薩又是什麼意思?
它們是佛嗎?

回答 (3)

2007-02-05 7:17 am
1.〝成佛了以後,才當別人的老師。〞我師父這樣說過。
2.所以我的回答只能作為參考,為免誤導大眾,一切內容必須以我師父
所言為準。我並不代表任何單位或個人,只是來這裡【轉述介紹】給
各位久遠以來少有人願意說、且連神秀也不知道的話。
3.神秀的本性並沒有比慧可或密勒日巴差,卻輪迴了1000多年,而後者
  卻能一世成佛,差別就在一個〝法〞。
4.建議欲修行者先看《即刻開悟之鑰》,次看《達摩血脈論》就能懂其真義,再看《佛經》則知輕重了。多數人很怕信徒知道《達摩血脈論》及《破相論》,因為信徒可能跑掉,更怕觀音法門的同修講真話了。
5.歡迎先到我的部落格瀏覽,以節省篇幅。一定有你從沒聽過看過的奇聞。我們同修鮮有人願意在此回答問題,因為很容易起心動念,希望你能體會我的誠心。1995年西湖舉辦全世界最大的禪七,5000多人,期間有讓同修做體驗報告,境界竟高於一部楞嚴經。說明師父的等級大大影響徒弟修行的快慢。


──五界──

由內在光、內在音的不同可判定靈魂/意識的等級在第幾界︰

1.第一界--慾界〔物質的世界、阿修羅的世界〕,有一百五十幾個星球,天堂,地獄也都在此,可修到各種神通,如天耳通〔順風耳〕、天眼通〔但看不到過去未來,千里眼也〕、他心通、神足通,隱身術,分身、出魂,撒豆成兵,呼風喚雨。像目犍蓮、孫悟空、大衛魔術、瑜珈行者都是。特點為︰
a.阿修羅感情特別重,權力心重,喜歡控制人、綁徒弟、抓親人。
b.名利心強,注重物質、科技、學問、經典的成就〔經典是物質的東西,無法成就超物質的功德〕。成就愈大,我執可能愈大,我執最喜贊嘆,而不容易修到正法。愛出風頭,愛諍(好辯)。像未跟老子修之前的孔子、神秀都是。
c.執著於看得到的神通,〔用慾界的肉體只能修到物質的神通〕,有治
病的能力。喜好靈療、符咒、山醫命卜相。
d.注重臭皮囊,喜歡練氣脈、呼吸法門、可練成長命千歲的仙。
e.有些人動物的品質很強,就很兇惡且好色。
請參考︰《即刻開悟之鑰》之【阿修羅眾生】
http://www.godsdirectcontact.org.tw/ch1/index.htm 版面下之Google打入【你可能不知道】搜尋
◆聖經:「你們不能又侍奉上帝,又侍奉財神。」就是要我們不要執著物質的享受,才能超物質,直達五界。
◆聖經:「除非你變成小孩,你無法進入天國」,意思是要我們清除所有先入為主的偏見、我執,清除一切滲透在頭腦、身體和情感裡的累世業障。印心會場上,可以看到很多外表不起眼的同修等級反而比那些上流社會者高很多。
◆老子也說:「我們應該返老還童才能得『道』。」
◆明師最少是由五界下來的,祂認識各界教主,所以可以帶我們上去,閻羅王也管不著我們。
◆明師就像總統,祂的徒弟就像是總統欽點的行政首長,不必像公務員那樣經過層層考核升級卻永遠也無法當部長。請參考錄影帶#158【明師才是一位最偉大的國王】

2.第二界--色界〔因果的世界、心智的等級〕,印度稱此等級為菩提。沒有慾界的執著。自認為活佛。特點是︰
a.辯才無礙;
b.有宿命通,看得到三世因果〔與耳報公、乩童、通靈、養小鬼之類
的不同〕。吃肉喝酒只能修到第二界,釋迦牟尼說吃肉喝酒頂多只
能當魔王(第三界之王)。

3.第三界--梵天,超因果,〔無色界則在第三界最外面〕
請參考︰《即刻開悟之鑰》之【三界內的概況】

4.第四界──不退菩薩〔八地菩薩〕
阿羅漢在第4界,大概有2位數以上的化身〔化身與分身不一樣,化身為徒弟解決事情或保護徒弟時肉身不知道,乃超三界【為無為】的大神通,而分身要用意念,有業障,是第一界的小神通〕。特點為︰
a.動物不會咬他,還會拿食物供養他;
b.一般人看到他,病就有可能自動痊瘉。廣欽老和尚及肉身濟公〝活
佛〞都是。
請參考錄影帶#751【不退菩薩】

5.第五界──佛土,天國,明師的故鄉,菩薩在第五界,有千百億化身。具【為無為】的大神通。無漏的等級,菩薩就好比一組醫療團的所有成員,都有醫師的資格,佛就好比大家選出的醫療組主任。

http://www.godsdirectcontact.org.tw/eng/publication/sample/chinese-t/sample.htm 下載【超世界的奧秘】〔介紹五界概況〕
請參考錄影帶#358【五界秘語的力量】

....

對回答如有意見,請不吝寫信聯絡或部落格留言,本人不再追蹤已回答過的問題。
本文歡迎引用,引用必須註明出處網址以示負責,。

詳全文︰http://tw.myblog.yahoo.com/chinese1medicine-western2medicine 部落格
2007-02-05 6:51 am
羅漢=積極保護佛法的人
菩薩=普渡眾生的覺者
他們都可成佛
2007-02-05 6:07 am


佛教小常識
http://book.bfnn.org/books/0702.htm#a03
【三、羅漢、菩薩、佛】




羅漢,是阿羅漢的簡稱,小乘佛教修行的最高果位就叫阿羅漢果。修持佛法的人達到了脫生死,即不再生死輪迴就叫阿羅漢。我國漢族地區佛寺常塑有十八羅漢像,其實本應是十六羅漢。據佛經上說,佛陀曾囑咐他的十六位弟子不入涅槃,住世濟人。西元二世紀師子國(今與斯里蘭卡)慶友尊者作的《法住記》記載了十六位羅漢的姓名,這本書由我國玄奘法師譯出。後代畫家畫像時不知為什麼卻畫成了十八羅漢,據推測可能是把慶友與玄奘也畫了進去,但在標姓名時,雖把慶友標為第十七位住世羅漢,卻重覆地把第一位羅漢的名字標在第十八位羅漢上。宋代即有人指出這一錯誤,然而十八羅漢卻已經在我國廣泛流傳開了。



菩薩,是梵文菩提薩埵(讀朵)的簡譯音。菩提意思為覺悟,薩埵意譯為有情意的生物或眾生。大乘佛教認為,以阿羅漢果為修行的目標還不夠,應修持佛果,即達到成佛的境地。但在成佛前,應先作菩薩,即一面修持佛果自度,一面教化眾生,度眾生到極樂彼岸。佛經中常提到的及在我國漢族地區影響較大的菩薩,有觀音菩薩、文殊菩薩、地藏王菩薩和彌勒菩薩。



佛,是佛陀的簡稱,梵文的意譯。意思為覺者,是佛教修行的最高果位。覺有三個意思:自覺、覺他(使眾生覺悟)、覺行圓滿。據稱,阿羅漢辟支佛(佛教的另一出世果位)缺後二項,菩薩缺後一項,只有佛才三項俱全。小乘佛教所說的佛一般是指釋迦牟尼,大乘佛教除指釋迦牟尼外,還泛指一切覺行圓滿者。大乘佛教認為,三界十方,到處有佛,其數如恒河之沙。過去有七佛、燃燈佛,未來有彌勒佛,東方有阿
圖片參考:http://book.bfnn.org/books2/1200.files/image001.gif
(音同觸ㄔㄨˋ)佛、藥師佛,西方有阿彌陀佛。從佛身上說,還有法身佛、報身佛、應身佛。



一、聲聞四果:



小乘又稱為聲聞乘,既是聽聞佛法而覺悟的人。他們之所以被稱為小乘人,是因為他們心量小,只求自己解脫。佛教的主要目標,是要「上求佛道,下化眾生」,既是除了自己修行解脫證果外,還要引導其他眾生解脫生死輪迴,走上涅槃之道。根據《俱舍論》中說:在小乘的聲聞四果中,修行者因為根器與因緣的不同,快者三生,慢者則六十劫方可覺悟證阿羅漢果,證悟的果位有:初果須陀洹、二果斯陀含、三果阿那含、四果阿羅漢。




佛學基礎知識
廣超法師主講
果逸居士筆錄
http://book.bfnn.org/books/0231.htm#a09



(四)、四果:



梵文稱為阿羅漢果。阿羅漢譯義有三:一者、殺賊;二者、應供;三者、無生。意思是阿羅漢殺盡了一切煩惱賊,不再有生死業之生起,是應當受人天供養的聖者。由於已斷煩惱和證得涅槃果,在修道上已無可修學,故阿羅漢稱為無學聖人。

此聖者斷除的煩惱有:

(1)、色界取:色界的貪。

(2)、無色界取:無色界的貪。



我們凡夫有欲界、色界、無色界的貪,稱為三有的貪。三果聖者斷除欲界的貪,初果與二果的聖者都還沒斷除它;阿羅漢卻完全斷除了這三界的貪。

(3)、我慢:阿羅漢斷除了我慢,既是我們凡夫在心、境對立時,會認為外面所知的是境,能夠知道的是我,這跟身心無關,這是一種知覺上面的執著,這個「我」稱為我慢。



(4)、掉悔:阿羅漢斷除了不安--掉悔。學佛者在修行過程當中,每當他進入某個境界時,要把那個境界捨掉,才可以進入另外更高的境界。比如修禪定,進入初禪者,要捨掉初禪的境界後,繼續修行,才可進入二禪。如果不放棄,他就會執著初禪的境界。在修行的過程中,當他放棄初禪,要進入二禪時,心退回初禪去的心理,稱為「掉」;另一方面,因為他放棄初禪想要進入二禪,當他還沒進入二禪時,他很後悔放棄初禪,稱為「悔」,這兩種心理合稱為掉悔。同樣的,我們世間人作了一件事情,過後一直懷念那件事情,也是掉悔的心理。



(5)、癡:阿羅漢斷除了癡的煩惱,所謂癡是無知的意思,既是不能明辨是非以及不明白事理。既是不知道因果,不能明辨是非稱為癡。

阿羅漢斷除色界的貪、無色界的貪、我慢、掉悔以及癡五種煩惱,它們稱為五上分結。阿羅漢是在佛住世,有佛法的時候,聽聞佛法而悟道的,有些甚至之聽聞一句佛法就覺悟,故稱為聲聞。

阿羅漢種類很多,普通可分為兩大種類:

(1)、慧解脫阿羅漢:依智慧永斷一切有漏煩惱的阿羅漢,然而未能證得滅盡定乃至二禪,由於不能解脫定障,所以有些阿羅漢沒有五通,只有漏盡通。

(2)、俱解脫阿羅漢:能證得滅盡定的阿羅漢,於定、慧都究竟解脫,故能得「三明六通」。





三、三藐三佛陀:

既是佛,意思是無上正等正覺。所謂無上正等正覺既是自覺覺他,覺行圓滿。前面所講的四果聖者,斷除煩惱證果,只是自己覺悟;而佛陀不但自己覺悟,而且也能令他人覺悟,不但如此,他的覺行最圓滿。



(一)、自覺:佛陀自己覺悟,他覺悟一切法苦、空、無常、無我,覺悟萬法皆空,故成為正覺。佛陀不只是智慧上覺悟而已,而且德行也圓滿。

(二)、覺他:佛陀不但能自己覺悟,而且能令他人覺悟。比如證阿羅漢果的聖人,證果之後,知道覺悟是怎麼一回事,但很多時候卻不懂得教導人,使他人覺悟;而佛陀是具有智慧的覺者,能運用各種善巧方便,度化眾生,令他人也覺悟,所以佛陀是自覺覺他的聖者。

(三)、覺行圓滿:「覺」是智慧;「行」是德行。佛陀的覺行圓滿,既是斷除煩惱,智慧圓滿,佛陀的眾德具備,所以稱為德行圓滿。佛陀覺行圓滿的果報是擁有一個佛土;有他所救度的眾生;以及佛身相好莊嚴,佛陀能夠令見到他的眾生生歡喜心與尊敬心,這是因為佛陀具有世間人最圓滿的三十二種好相,八十種隨形好。

佛陀的德行可分為智德、斷德與恩德三種:

(1)、智德:佛陀覺悟到一切法的法性與道理,並且能夠毫無差錯的隨著眾生的根器而說法。

(2)、斷德:佛陀斷除一切煩惱,自由自在。

此兩種德行阿羅漢也具有,但是不如佛。

(3)、恩德:佛陀具有大慈大悲的願力,誓願度一切眾生,對一切眾生皆有恩德,而阿羅漢卻沒有,故說佛陀的覺行圓滿。



佛陀有一切智智,既是世間一切無所不知。但是我們不要誤會把佛陀當成上帝,佛陀是覺悟者,他無所不知,但佛陀不是無所不能。佛陀有三不能:一者、眾生度不盡;二者、無緣不能度;三者、定業不能轉。
既是說佛陀不能違背世間的因果,佛陀成佛也是順著世間的因果,所以佛陀是一位覺悟者,並非是主宰者。佛陀不是萬能,不能使我們成佛,他只能慈悲的把覺悟的道理開示出來,教導依據佛法去實行,精進不懈,那我們就能與佛一樣證悟涅槃,解脫生死--成佛。


參考: http://book.bfnn.org _______ 南無阿彌陀佛


收錄日期: 2021-04-19 15:00:42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70204000051KK02493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