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 四大奇書

2007-02-04 10:35 pm
中國四大奇書的作者背景生平及奮鬥上有甚麽共同之處? 和/或 各本巨著由構思至完成大約需時多久?

回答 (4)

2007-02-08 1:31 am
✔ 最佳答案
明朝是中國小說最興盛的朝代,其中代表作品有所謂的四大奇書,這四大奇書分別是《三國演義》、《水滸傳》、《西遊記》、以及《金瓶梅》。這些小說都是由說話人的底本演化而來,再經由一些文人加以潤飾、考證、整理而成的。《三國演義》描寫三國時代戰爭英雄的風雲際會與鬥爭;《水滸傳》描寫北宋末年一百零八條好漢聚義梁山泊的故事;《西遊記》描寫孫行者師兄弟護送唐三藏到西天取經的過程;《金瓶梅》則取《水滸傳》中武氏兄弟與潘金蓮的故事加以敷衍而成。
三國演義
作者簡介】
  羅貫中,名本,號湖海散人,山西太原人,與人寡合,生卒年代約當元末明初,關於他的史料十分缺少,根據元末明初賈仲名的《錄鬼簿續編》提到,羅貫中的樂府、隱語極為清新。據傳說,他曾參加反元革命,且和當時反元勢力張士誠有過接觸。明朝建立之後,羅貫中專心致力於創作通俗文學。包括小說、戲曲數十種。其中小說作品有《三國志通俗演義》、《隋唐兩朝志傳》、《殘唐五代史演義》、《三遂平妖傳》以及雜劇《宋太祖龍虎風雲會》等,都署名羅貫中所作。

水滸傳
【作者簡介】
  水滸傳,由於版本不一,其作者也眾說紛紜,關於前七十回本,一般說法認為作者是施耐庵,有人認為施耐庵可能是作者的托名,並非真有其人,根據中國人名大辭典記載,施耐庵:元淮安人,名子安,耐庵其名。元末賜進士出身,官錢塘,與當道不合,棄官歸里,閉戶不出……。所著有《志餘》、《三國志演義》、《隋唐志傳》、《三遂平妖傳》、《江湖豪客傳》。
  由於水滸傳的作者施耐庵是個沒沒無名的讀書人,關於他的事蹟十分有限,有人認為施耐庵是捏造出來的,但是提不出有力證據,因此一般相信施耐庵編撰水滸傳確有其事,至於七十回後的故事,金聖歎認為是施耐庵的弟子羅貫中所續。

【西遊記
【作者簡介】
  吳承恩,字汝忠,號射陽山人。淮安山陰人。根據記載,吳承恩博學聰敏,善長詩文,有秦少游之風,又 擅長諧劇,著雜劇幾種,名震一時。吳承恩曾參加科考,但屢試不中,四十多歲才補為貢生,曾任長興縣丞、荊府紀書等職。晚年歸居鄉里,貧老以終,其著作有《射陽先生存稿》。
  一般認為,西遊記應該是吳承恩晚年的作品。雖然現存所有的明刊百回本都沒有署名作者姓名,但西遊記應該有一位偉大的整理者,根據民間傳說,以豐富的想像,滑稽的筆調完成。因此,目前一般仍認為西遊記作者為吳承恩。
金瓶梅
明代四大奇書中,獨《金瓶梅》為社會世情小說。其書名則是取書中人物潘「金」蓮、李「瓶」兒、龐春「梅」三人名字各一字而來。此書是從《水滸傳》中抽取西門慶、潘金蓮等人的故事,加以擴展、敷演而成一百回。作者題署蘭陵笑笑生,然不詳此笑笑生為何許人。
  《金瓶梅》透過西門慶的生活方式,顯見明中葉以後官場的黑暗與富家生活的荒淫墮落,並以較多篇幅幅描寫西門慶等人的性生活,故被目為「淫書」。然而就小說的主旨而言,如此描寫並非完全不必要。另外《金瓶梅》語言丰富多采、文辭質樸生動。其人物性格和複雜心理的描繪,加上日常口語的嫻熟運用,生活的真實呈現,活脫脫再現了一個栩栩如生、可見可聞的世界。
  清劉廷璣《在園雜志 卷二》云:「深切人情事務,無如金瓶梅,真稱奇書。欲要止淫,以淫說法;欲要破迷,引迷入悟。……而文心細如牛毛繭絲,凡寫一人,始終口吻酷肖到底。……結構鋪張,針線縝密,一字不漏,又豈尋常筆墨可到哉!」
2007-02-05 12:28 am
四大奇書,中國章回小說《水滸傳》、《三國演義》、《金瓶梅》、《西遊記》的合稱,是由明末著名文學家馮夢龍所定。

《水滸傳》(又名《忠義水滸傳》),施耐庵著——中國第一部章回小說,以農民起義為主題,用白話文作為寫作語言。原有一百二十回本,清初金聖歎刪改成七十回本。
《三國演義》(全名《三國誌通俗演義》),羅貫中著——中國第一部長篇章回小說。「四大奇書」之中,以《三國演義》最能深入民心,流傳最廣。
《西遊記》,吳承恩著——中國古典神話小說,以玄奘取經為故事的源頭。
《金瓶梅》,蘭陵笑笑生——中國第一部文人獨立創作的長篇白話章回小說。書名取書中人物潘「金」蓮、李「瓶」兒、龐春「梅」三人名字各一字而來,清初張竹坡稱為「第一奇書」。
李漁和魯迅都贊同馮夢龍的看法。

《水滸傳》是中國歷史上第一部用白話文寫成的章回小說,內容圍繞在梁山泊稱覇的強盜。又名《忠義水滸傳》,初名《江湖豪客傳》,一般簡稱《水滸》,作於元末明初。作者歷來有爭議[1],一般認為是施耐庵所著,羅貫中做了一定的整理工作。書中強盜多是被官府逼至落草為寇,當中有不少本來是官員,但在中國大陸曾被歸類為農民起義小說
[編輯] 羅貫中說
這種觀點認為[1]全書皆由羅貫中所著。明朝嘉靖年間的汪道昆托名「天都外臣」在《水滸傳敘》中首次指出《水滸傳》「越人羅氏...為此書,共一百回」。其後許多明清人士都相繼指出羅貫中是《水滸傳》作者。直到民國年間,魯迅、俞平伯仍然認為水滸傳簡本是羅作,繁本是施編。

但是這種觀點現在普遍沒有得到認同。反對者認為[1],羅貫中的《三國演義》和《水滸傳》明顯不同,完全不是出自一人之手。惠康野叟在《識餘》中說:「二書深淺工拙,如天壤之懸,詎有出一手之理?」而且關於羅貫中作《水滸》的證據也大多經不起考證。


[編輯] 施惠說
此說最早見於明人徐復祚《三家村老委談》:「即君美[3]之傳水滸,意欲供人說唱,聳人觀聽也,原非欲傳信作也。」

至清朝時,很多談及施惠的人開始把施惠和施耐庵混為一談。如無名氏《傳奇會考標目》:「施耐庵,名惠,字君承,杭州人。」至近代,仍然有人力主此說。如孫楷第《中國通俗小說書目》中認為[4]「耐庵即施惠號」。此後又有人考證[5]《水滸傳》中有江浙方言,並發現施惠的《幽閣記》中有一些描寫和《水滸傳》相似,以次推斷二書皆出自同一人之手,乃施惠所作。但是很多人認為該證據難以令人信服[1],而且有關施耐庵和施惠的關係多數臆斷。


[編輯] 郭勛托名說
明朝時沈德符在《野獲編》中說:「武定侯郭勛...所刻《水滸傳》善本...」。後沈國元在《皇明從信錄》則說:郭勛「仿《三國志演義》及《水滸傳》為《國朝英烈記》。」而錢希言在《戲嘏》中又說他曾刪過水滸。

胡適在《水滸傳新考》中則認為郭勛刻水滸乃是假托。戴不凡則認為[6]「疑施耐庵即郭勛」。他認為郭勛刻水滸後才開始署名施耐庵。但是這個論據並不能夠立足,因為在此之前已經有署名施耐庵的百回本《水滸》出現[7]。


[編輯] 宋人說
這種說法最初是認為《水滸傳》是羅貫中編寫,而考證出羅貫中是宋朝人[1]。此說多被視為無稽之談。

後程穆衡在《水滸傳注略》中推測施耐庵為宋末元初人。其後黃霖根據《靖康稗史》七種的編者署名「耐庵」,而推斷這位南宋末年的「耐庵」就是施耐庵,並且認為施耐庵所作水滸乃是簡本,而不是當前的版本。


[編輯] 人物
主條目:一百單八將



水滸一百單八將
三十六天罡星
1宋江 | 2盧俊義 | 3吳用 | 4公孫勝 | 5關勝 | 6林沖 | 7秦明 | 8呼延灼 | 9花榮 | 10柴進 | 11李應 | 12朱仝
13魯智深 | 14武松 | 15董平 | 16張清 | 17楊志 | 18徐寧 | 19索超 | 20戴宗 | 21劉唐 | 22李逵 | 23史進 | 24穆弘
25雷橫 | 26李俊 | 27阮小二 | 28張橫 | 29阮小五 | 30張順 | 31阮小七 | 32楊雄 | 33石秀 | 34解珍 | 35解寶 | 36燕青

七十二地煞星
37朱武 | 38黃信 | 39孫立 | 40宣贊 | 41郝思文 | 42韓滔 | 43彭玘 | 44單廷珪 | 45魏定國 | 46蕭讓 | 47裴宣 | 48歐鵬
49鄧飛 | 50燕順 | 51楊林 | 52凌振 | 53蔣敬 | 54呂方 | 55郭盛 | 56安道全 | 57皇甫端 | 58王英 | 59扈三娘 | 60鮑旭
61樊瑞 | 62孔明 | 63孔亮 | 64項充 | 65李袞 | 66金大堅 | 67馬麟 | 68童威 | 69童猛 | 70孟康 | 71侯健 | 72陳達
73楊春 | 74鄭天壽 | 75陶宗旺 | 76宋清 | 77樂和 | 78龔旺 | 79丁得孫 | 80穆春 | 81曹正 | 82宋萬 | 83杜遷 | 84薛永
85李忠 | 86周通 | 87湯隆 | 88杜興 | 89鄒淵 | 90鄒潤 | 91朱貴 | 92朱富 | 93施恩 | 94蔡福 | 95蔡慶 | 96李立
97李雲 | 98焦挺 | 99石勇 | 100孫新 | 101顧大嫂 | 102張青 | 103孫二娘 | 104王定六 | 105郁保四 | 106白勝 | 107時遷 | 108段景住

《三國演義》是一本長篇歷史小說,可以說是中國古代長篇章回小說的開山之作,亦是中國古代四大奇書之一,與《西遊記》、《水滸傳》、《金瓶梅》齊名。作者一般認為是明朝的羅貫中,但目前尚無定論,爭論很多。小說以劉關張三兄弟、諸葛亮、東漢、曹魏、蜀漢及孫吳六大路線為中心,講述由黃巾起義至魏、蜀、吳三國鼎立,到西晉統一為終結。小說通篇精巧敘述謀略,被譽為「中國謀略全書」。

[編輯] 起源與版本
三國故事在中國古代民間頗為流行。宋元時代即被搬上舞臺,金、元演出的三國劇目達30多種。元代至治年間出現了新安虞氏所刊的《全相三國志平話》。元末明初羅貫中綜合民間傳說和戲曲、話本,結合陳壽《三國志》和裴松之注的史料,根據他個人對社會人生的體悟,創作了《三國志通俗演義》。

現存最早刊本是明朝嘉靖年所刊刻的,俗稱「嘉靖本」,全書24卷。亦有弘治刻本的《三國志通俗演義》,文字粗樸,內容較平易。至清朝康熙年間,毛綸毛宗崗父子辨正史事、增刪文字,修改成今日通行的120回本《三國演義》。


[編輯] 作者
一般人認為《三國演義》的作者為羅貫中。

不過,近年亦有對作者提出爭議。一位名叫張志和的民間學者在國家圖書館發現了一部明代插圖孤本黃正甫刊二十卷《三國演義》。張先生發現雖然該版本封面、序言、目錄、君臣附錄是明天啟三年補訂,而正文部分卻是早年留下的舊版本。這也讓原先的「嘉靖本為三國演義最早刻本」之說失去依據。

從《三國演義》本身內容看,也有許多地方可看出作者可能不是羅貫中。如「關雲長五關斬六將」部分,關羽尋找劉備的路線明顯不符合地理常識,而作為北方太原人的羅貫中不應對鄰省地理如此無知。而蜀國將領黃權在黃正甫版中多次被寫成「王權」,顯示該書作者可能為南方人。

胡適先生曾在廿世紀三十年代說過:「《三國演義》不是一個人做的,乃是五百年的演義家的共同作品。」「《三國演義》的作者、修改者、最後寫定者,都是平凡的陋儒,不是有天才的文學家,也不是高超的思想家。」由此看來,三國演義可謂是集體著作。

金瓶梅》,也稱《金瓶梅詞話》,是中國小說史上第一部文人獨立創作的長篇白話世情小說。作者署名為明代蘭陵笑笑生。

小說從《水滸傳》中引出,根據《水滸傳》中西門慶勾引潘金蓮,殺武大郎,最後被武松所殺的情節展開,略加改動,描寫了西門慶從發跡到淫亂而死的故事。《金瓶梅》的書名從小說中西門慶的三個妾潘金蓮、李瓶兒、龐春梅的名字中各取一字而成。也有人認為,實際上有更深一層涵義,即「金」代表錢財,「瓶」代表酒,「梅」代表女色
《西遊記》是一部中國古典神魔小說,為中國「四大名著」之一。書中講述唐朝法師西天取經的故事,表現了懲惡揚善的古老主題。《西遊記》成書於16世紀明朝中葉,自問世以來在中國及世界各地廣為流傳,被翻譯成多種語言。在中國,乃至亞洲部分地區西遊記家喻戶曉,其中孫悟空、唐僧、豬八戒、沙僧等人物和「大鬧天宮」、「三打白骨精」、「火焰山」等故事尤其為人熟悉。幾百年以來,西遊記被改編成了各種地方戲曲,及電影、電視劇、動畫片、漫畫,版本繁多。在日本等亞洲國家也出現了以孫悟空為主角的文藝作品,樣式眾多,數量驚人。關於西遊記的作者,一般認為是明朝的吳承恩。
2007-02-04 10:43 pm
中國古典文學四大名著是漢語文學中不可多得的作品。這四部著作歷久不衰;其中的故事、場景,已經深深地影響了中國人的思想觀念、價值取向。四部著作都有很高的藝術水平,細緻的刻畫和所蘊含的思想都為歷代讀者所稱道。在清朝曹雪芹寫作紅樓夢前,一般認為四大名著為《三國演義》、《西遊記》、《水滸傳》、《金瓶梅》。但在紅樓夢成書後,一般以紅樓夢取代金瓶梅的位置。
另有一說法為中國「四大奇書」,這種說法則沒有《紅樓夢》在內,而將《三國演義》、《西遊記》、《水滸傳》、《金瓶梅》並列。

1) 三國演義是一本長篇歷史小說,可以說是中國古代長篇章回小說的開山之作,亦中國古代四大名著之一,與《西遊記》、《水滸傳》、《紅樓夢》齊名。作者是明朝的羅貫中(目前尚無定論,爭論很多,也有人認為是施耐庵所作)。故事自黃巾起義起,終於西晉統一。是書陳敘百年,賅括萬事,七分真實,三分虛構。三國指的是魏、蜀、吳。小說通篇精巧敘述謀略,被譽為中國謀略全書。

起源與版本
三國故事在中國古代民間頗為流行。宋元時代即被搬上舞臺,金、元演出的三國劇目達30多種。元代至治年間出現了新安虞氏所刊的《全相三國志平話》。元末明初羅貫中綜合民間傳說和戲曲、話本,結合陳壽《三國志》和裴松之注的史料,根據他個人對社會人生的體悟,創作了《三國志通俗演義》,現存最早刊本是明朝嘉靖年所刊刻的,俗稱「嘉靖本」,全書24卷。清朝康熙年間,毛綸毛宗崗父子辨正史事、增刪文字,修改成今日通行的120回本《三國演義》。

《三國演義》的版本很多,主要有:明弘治刻本《三國志通俗演義》,文字粗樸,內容平易;《三國志演義》,清毛宗崗增刪評點本,約成書於康熙初年,該本在社會上流傳最為廣泛。

2) 《水滸傳》是中國歷史上第一部用白話文寫成的章回小說,內容圍繞在梁山泊稱覇的強盜。又名《忠義水滸傳》,一般簡稱《水滸》,作於元末明初。作者歷來有爭議,一般認為是施耐庵所著。書中強盜多是被官府逼至落草為寇,當中有不少本來是官員,但在中國大陸曾被歸類為農民起義小說。

成書過程
水滸傳》的故事最初起源於北宋宣和年間,從南宋開始就成為了民間口頭文學的主要題材。目前流傳下來的根據說書人編成的話本中就有「青面獸」,「花和尚」,「武行者」等。到了元朝初年,出現了話本《大宋宣和遺事》,描述了晁蓋、吳加亮(吳用)等36人的故事,初步具有了《水滸傳》的故事梗概。在元朝,元雜劇中還出現了一些水滸故事劇本。

《水滸傳》是到了明朝初年,根據《大宋宣和遺事》和《東都事略》等史籍中有關宋朝宋江等三十六人起義造反的記載的基礎上,再進行創作的。故事描寫了梁山一百零八將各自不同的故事,從他們一個個被逼上梁山、逐漸壯大、起義造反到最後接受招安的全過程。水滸中的一百單八將傳說是三十六個天罡星和七十二個地煞星轉世,他們講究忠和義,愛打抱不平、劫富濟貧,不滿貪官污吏,最後集結梁山,與腐化的朝廷抗爭。小說成功地塑造了宋江、林沖、李逵、魯智深、武松等人物的鮮明形象,也向讀者展示了宋代的政治與社會狀況。

「水滸」字面的意思是水邊,指故事發生的地點在山東梁山泊。另外詩經中有「古公亶父,來朝走馬,率西水滸,至於岐下」的句子,記載了周太王率領部族遷徙的事情。有人認為用水滸做書名,是將宋江等的聚義和周朝的興起作類比,證明原作者肯定起義英雄們反抗統治的精神。水滸義軍領袖宋江原是低級官吏,後被逼上梁山,與其他梁山好漢一起反抗暴政,「替天行道」,逐漸發展壯大。《水滸傳》故事豪放、粗曠,全書通過人物的言語、行為來表現其矛盾的內心世界,人物性格刻畫也各有特色,而被逼上梁山的英雄各自的成長經歷也不盡相同。情節曲折、語言生動,有很高的藝術價值。

3)《西遊記》是一部中國古典神魔小說,為中國「四大名著」之一。書中講述唐朝法師西天取經的故事,表現了懲惡揚善的古老主題。《西遊記》成書於16世紀明朝中葉,自問世以來在中國及世界各地廣為流傳,被翻譯成多種語言。在中國,乃至亞洲部分地區西遊記家喻戶曉,其中孫悟空、唐僧、豬八戒、沙僧等人物和「大鬧天宮」、「三打白骨精」、「火焰山」等故事尤其為人熟悉。幾百年以來,西遊記被改編成了各種地方戲曲,及電影、電視劇、動畫片、漫畫,版本繁多。在日本等亞洲國家也出現了以孫悟空為主角的文藝作品,樣式眾多,數量驚人。關於西遊記的作者,一般認為是明朝的吳承恩。

成書過程

《西遊記》插圖公元629年,唐朝僧人玄奘違反朝廷當時禁止百姓擅自西行的規定,從涼州偷渡出關,隻身赴印度學習佛教教義。經過16年,在644年回國,並向唐太宗寫信彙報了情況。唐太宗下詔讓他口述西行見聞,他的弟子辯機由此寫出《大唐西域記》。在玄奘逝世後,他的另外兩名弟子慧立、彥悰將玄奘的生平以及西行經歷又編纂成一本《大慈恩寺三藏法師傳》,為了弘揚師傅的業績,在書中進行了一些神化玄奘的描寫,這被認為是《西遊記》神話故事的開端。此後取經故事在社會流傳,神異的色彩越來越濃厚。

在唐朝後期和五代時期的許多記載中已經出現了西行取經的故事。現存敦煌石窟的玄奘取經壁畫,大約作於西夏初年,已經出現持棒猴行者形象;南宋刊印的話本《大唐三藏取經詩話》,已經有猴行者化作白衣秀士,自稱「花果山紫雲洞八萬四千銅頭鐵額獼猴王」和「深沙神」;宋元南戲有《陳光蕊江流和尚》,吳昌齡作雜劇《唐三藏西天取經》已經有師徒四眾;元明之交時代的雜劇《二郎神鎖齊天大聖》和《西遊記》描寫了孫悟空的來歷;明初朝鮮的漢語教材《樸通事諺解》提到有《西遊記平話》,其中概括覆述「車遲國斗法」一段,和《西遊記》第46回十分相似;明代《永樂大典》第13139卷有「夢斬涇河龍」,和《西遊記》第10回基本相同。

4) 《紅樓夢》是一部中國古典長篇小說,寫成時間仍待考證,目前所見最早的抄本出現於清朝乾隆中期的甲戌年(1754年)。《紅樓夢》書內提及的書名還有《石頭記》、《情僧錄》、《風月寶鑒》、《金陵十二釵》等;清乾隆四十九年甲辰(1784年)夢覺主人序本正式題為《紅樓夢》;在此之前,此書一般都題為《石頭記》。此後《紅樓夢》便取代《石頭記》而成為通行的書名。《紅樓夢》的作者是誰長久以來存在爭議,大多數人認為前八十回作者是清代的曹雪芹,後四十回作者是高鶚和程偉元。

《紅樓夢》曾被評為中國最具文學成就的古典小說及章回小說的巔峰之作,被認為是「中國古典文學四大名著」之首。在現代產生了一門以研究《紅樓夢》為主題的學科——「紅學」。

主題
紅樓夢是一部章回小說,每個章回雖然彼此獨立,卻又各有相關,有學者指出紅樓夢所採用的是一種全然不同於西方小說的結構方式,作者採用許多小事件堆疊成為一個大事件的「浪潮式」架構,以數個大主軸穿插眾多小故事而成,因此關於《紅樓夢》的主題,至今並沒有一個統一的說法,但是其中最為人所重視的是賈寶玉和林黛玉及薛寶釵之間的三角戀愛,也有人認為這部巨著是在描寫傳統中國貴族生活的腐敗與頹廢。全書中有很多關於佛教、道教、儒家的思想,富含神話的色彩,並且反映著作當時的政治禮教、社會生活、經濟制度及文化發展,乃至服裝穿戴、飲食藥膳、建築亭閣、舟車行轎等等層面。

《金瓶梅》,也稱《金瓶梅詞話》,是中國小說史上第一部文人獨立創作的長篇白話世情小說。作者署名為明代蘭陵笑笑生。

小說從《水滸傳》中引出,根據《水滸傳》中西門慶勾引潘金蓮,殺武大郎,最後被武松所殺的情節展開,略加改動,描寫了西門慶從發跡到淫亂而死的故事。《金瓶梅》的書名從小說中西門慶的三個妾潘金蓮、李瓶兒、龐春梅的名字中各取一字而成。也有人認為,實際上有更深一層涵義,即「金」代表錢財,「瓶」代表酒,「梅」代表女色。

文學價值
《金瓶梅》是一部描寫市井人物的小說,有人認為它是第一部文人獨創的小說,所以在中國古代小說發展史上有其獨特的地位。在中國古代小說中,它是還是第一部細緻的描述人物生活、對話及家庭瑣事的小說,這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有人認為,雖然由於小說中有性描寫,使它對市井之民構成了吸引;但只有對傳統文化有相當認知的人,才能夠真正讀懂讀透它。大多數學者都認為,《金瓶梅》對《紅樓夢》的寫作有很大的影響;甚至有人認為,《金瓶梅》的文學價值應遠在《紅樓夢》之上。

明末著名文學家馮夢龍將《金瓶梅》連同《三國演義》、《水滸傳》、《西遊記》合稱「四大奇書」。不久,又被清初著名文藝理論家張竹坡稱為「第一奇書」。清代劉廷璣《在園雜志·卷二》雲:「深切人情事務,無如金瓶梅,真稱奇書。欲要止淫,以淫說法;欲要破迷,引迷入悟。……而文心細如牛毛繭絲,凡寫一人,始終口吻酷肖到底。……結構鋪張,針線縝密,一字不漏,又豈尋常筆墨可到哉!」
魯迅在《中國小說史略》中寫道:「作者之於世情,蓋誠極洞達...同時說部,無以上之」。
毛澤東認為《金瓶梅》描寫了真正的明朝歷史。
參考: me
2007-02-04 10:41 pm
四大奇書,中國章回小說《水滸傳》、《三國演義》、《金瓶梅》、《西遊記》的合稱,是由明末著名文學家馮夢龍所定。

《水滸傳》(又名《忠義水滸傳》),施耐庵著——中國第一部章回小說,以農民起義為主題,用白話文作為寫作語言。原有一百二十回本,清初金聖歎刪改成七十回本。
《三國演義》(全名《三國誌通俗演義》),羅貫中著——中國第一部長篇章回小說。「四大奇書」之中,以《三國演義》最能深入民心,流傳最廣。
《西遊記》,吳承恩著——中國古典神話小說,以玄奘取經為故事的源頭。
《金瓶梅》,蘭陵笑笑生——中國第一部文人獨立創作的長篇白話章回小說。書名取書中人物潘「金」蓮、李「瓶」兒、龐春「梅」三人名字各一字而來,清初張竹坡稱為「第一奇書」。
李漁和魯迅都贊同馮夢龍的看法。

《水滸傳》是中國歷史上第一部用白話文寫成的章回小說,內容圍繞在梁山泊稱覇的強盜。又名《忠義水滸傳》,初名《江湖豪客傳》,一般簡稱《水滸》,作於元末明初。作者歷來有爭議[1],一般認為是施耐庵所著,羅貫中做了一定的整理工作。書中強盜多是被官府逼至落草為寇,當中有不少本來是官員,但在中國大陸曾被歸類為農民起義小說
[編輯] 羅貫中說
這種觀點認為[1]全書皆由羅貫中所著。明朝嘉靖年間的汪道昆托名「天都外臣」在《水滸傳敘》中首次指出《水滸傳》「越人羅氏...為此書,共一百回」。其後許多明清人士都相繼指出羅貫中是《水滸傳》作者。直到民國年間,魯迅、俞平伯仍然認為水滸傳簡本是羅作,繁本是施編。

但是這種觀點現在普遍沒有得到認同。反對者認為[1],羅貫中的《三國演義》和《水滸傳》明顯不同,完全不是出自一人之手。惠康野叟在《識餘》中說:「二書深淺工拙,如天壤之懸,詎有出一手之理?」而且關於羅貫中作《水滸》的證據也大多經不起考證。


[編輯] 施惠說
此說最早見於明人徐復祚《三家村老委談》:「即君美[3]之傳水滸,意欲供人說唱,聳人觀聽也,原非欲傳信作也。」

至清朝時,很多談及施惠的人開始把施惠和施耐庵混為一談。如無名氏《傳奇會考標目》:「施耐庵,名惠,字君承,杭州人。」至近代,仍然有人力主此說。如孫楷第《中國通俗小說書目》中認為[4]「耐庵即施惠號」。此後又有人考證[5]《水滸傳》中有江浙方言,並發現施惠的《幽閣記》中有一些描寫和《水滸傳》相似,以次推斷二書皆出自同一人之手,乃施惠所作。但是很多人認為該證據難以令人信服[1],而且有關施耐庵和施惠的關係多數臆斷。


[編輯] 郭勛托名說
明朝時沈德符在《野獲編》中說:「武定侯郭勛...所刻《水滸傳》善本...」。後沈國元在《皇明從信錄》則說:郭勛「仿《三國志演義》及《水滸傳》為《國朝英烈記》。」而錢希言在《戲嘏》中又說他曾刪過水滸。

胡適在《水滸傳新考》中則認為郭勛刻水滸乃是假托。戴不凡則認為[6]「疑施耐庵即郭勛」。他認為郭勛刻水滸後才開始署名施耐庵。但是這個論據並不能夠立足,因為在此之前已經有署名施耐庵的百回本《水滸》出現[7]。


[編輯] 宋人說
這種說法最初是認為《水滸傳》是羅貫中編寫,而考證出羅貫中是宋朝人[1]。此說多被視為無稽之談。

後程穆衡在《水滸傳注略》中推測施耐庵為宋末元初人。其後黃霖根據《靖康稗史》七種的編者署名「耐庵」,而推斷這位南宋末年的「耐庵」就是施耐庵,並且認為施耐庵所作水滸乃是簡本,而不是當前的版本。


[編輯] 人物
主條目:一百單八將



水滸一百單八將
三十六天罡星
1宋江 | 2盧俊義 | 3吳用 | 4公孫勝 | 5關勝 | 6林沖 | 7秦明 | 8呼延灼 | 9花榮 | 10柴進 | 11李應 | 12朱仝
13魯智深 | 14武松 | 15董平 | 16張清 | 17楊志 | 18徐寧 | 19索超 | 20戴宗 | 21劉唐 | 22李逵 | 23史進 | 24穆弘
25雷橫 | 26李俊 | 27阮小二 | 28張橫 | 29阮小五 | 30張順 | 31阮小七 | 32楊雄 | 33石秀 | 34解珍 | 35解寶 | 36燕青

七十二地煞星
37朱武 | 38黃信 | 39孫立 | 40宣贊 | 41郝思文 | 42韓滔 | 43彭玘 | 44單廷珪 | 45魏定國 | 46蕭讓 | 47裴宣 | 48歐鵬
49鄧飛 | 50燕順 | 51楊林 | 52凌振 | 53蔣敬 | 54呂方 | 55郭盛 | 56安道全 | 57皇甫端 | 58王英 | 59扈三娘 | 60鮑旭
61樊瑞 | 62孔明 | 63孔亮 | 64項充 | 65李袞 | 66金大堅 | 67馬麟 | 68童威 | 69童猛 | 70孟康 | 71侯健 | 72陳達
73楊春 | 74鄭天壽 | 75陶宗旺 | 76宋清 | 77樂和 | 78龔旺 | 79丁得孫 | 80穆春 | 81曹正 | 82宋萬 | 83杜遷 | 84薛永
85李忠 | 86周通 | 87湯隆 | 88杜興 | 89鄒淵 | 90鄒潤 | 91朱貴 | 92朱富 | 93施恩 | 94蔡福 | 95蔡慶 | 96李立
97李雲 | 98焦挺 | 99石勇 | 100孫新 | 101顧大嫂 | 102張青 | 103孫二娘 | 104王定六 | 105郁保四 | 106白勝 | 107時遷 | 108段景住

《三國演義》是一本長篇歷史小說,可以說是中國古代長篇章回小說的開山之作,亦是中國古代四大奇書之一,與《西遊記》、《水滸傳》、《金瓶梅》齊名。作者一般認為是明朝的羅貫中,但目前尚無定論,爭論很多。小說以劉關張三兄弟、諸葛亮、東漢、曹魏、蜀漢及孫吳六大路線為中心,講述由黃巾起義至魏、蜀、吳三國鼎立,到西晉統一為終結。小說通篇精巧敘述謀略,被譽為「中國謀略全書」。

[編輯] 起源與版本
三國故事在中國古代民間頗為流行。宋元時代即被搬上舞臺,金、元演出的三國劇目達30多種。元代至治年間出現了新安虞氏所刊的《全相三國志平話》。元末明初羅貫中綜合民間傳說和戲曲、話本,結合陳壽《三國志》和裴松之注的史料,根據他個人對社會人生的體悟,創作了《三國志通俗演義》。

現存最早刊本是明朝嘉靖年所刊刻的,俗稱「嘉靖本」,全書24卷。亦有弘治刻本的《三國志通俗演義》,文字粗樸,內容較平易。至清朝康熙年間,毛綸毛宗崗父子辨正史事、增刪文字,修改成今日通行的120回本《三國演義》。


[編輯] 作者
一般人認為《三國演義》的作者為羅貫中。

不過,近年亦有對作者提出爭議。一位名叫張志和的民間學者在國家圖書館發現了一部明代插圖孤本黃正甫刊二十卷《三國演義》。張先生發現雖然該版本封面、序言、目錄、君臣附錄是明天啟三年補訂,而正文部分卻是早年留下的舊版本。這也讓原先的「嘉靖本為三國演義最早刻本」之說失去依據。

從《三國演義》本身內容看,也有許多地方可看出作者可能不是羅貫中。如「關雲長五關斬六將」部分,關羽尋找劉備的路線明顯不符合地理常識,而作為北方太原人的羅貫中不應對鄰省地理如此無知。而蜀國將領黃權在黃正甫版中多次被寫成「王權」,顯示該書作者可能為南方人。

胡適先生曾在廿世紀三十年代說過:「《三國演義》不是一個人做的,乃是五百年的演義家的共同作品。」「《三國演義》的作者、修改者、最後寫定者,都是平凡的陋儒,不是有天才的文學家,也不是高超的思想家。」由此看來,三國演義可謂是集體著作。

金瓶梅》,也稱《金瓶梅詞話》,是中國小說史上第一部文人獨立創作的長篇白話世情小說。作者署名為明代蘭陵笑笑生。

小說從《水滸傳》中引出,根據《水滸傳》中西門慶勾引潘金蓮,殺武大郎,最後被武松所殺的情節展開,略加改動,描寫了西門慶從發跡到淫亂而死的故事。《金瓶梅》的書名從小說中西門慶的三個妾潘金蓮、李瓶兒、龐春梅的名字中各取一字而成。也有人認為,實際上有更深一層涵義,即「金」代表錢財,「瓶」代表酒,「梅」代表女色
《西遊記》是一部中國古典神魔小說,為中國「四大名著」之一。書中講述唐朝法師西天取經的故事,表現了懲惡揚善的古老主題。《西遊記》成書於16世紀明朝中葉,自問世以來在中國及世界各地廣為流傳,被翻譯成多種語言。在中國,乃至亞洲部分地區西遊記家喻戶曉,其中孫悟空、唐僧、豬八戒、沙僧等人物和「大鬧天宮」、「三打白骨精」、「火焰山」等故事尤其為人熟悉。幾百年以來,西遊記被改編成了各種地方戲曲,及電影、電視劇、動畫片、漫畫,版本繁多。在日本等亞洲國家也出現了以孫悟空為主角的文藝作品,樣式眾多,數量驚人。關於西遊記的作者,一般認為是明朝的吳承恩。


收錄日期: 2021-04-23 20:20:36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70204000051KK02105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