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物與環境

2007-02-04 9:50 pm
請問可否告訴我有關〔動物與環境〕的野??急需~~

回答 (2)

2007-02-05 12:30 am
✔ 最佳答案
動物對環境的適應與利用
在這廣大的地球中,陸地的環境往往因緯度、海拔高度、雨量、溫度、及地形與土壤的不同而改變,海域的位置也會隨地理位置、與陸地的距離、海的深度、溫度及流動速度等因素而不同。但奇妙的是地球上幾乎沒有那個地方式沒有生存的,即使是永遠寒冷的兩極,極為乾旱的沙漠,永遠黑暗同時承受著無比壓力的深海海底,甚至海底的火山口附近,都有動物在其中討生活。各地的環境不同,所提供給動物的生存條件也不同。任何動物都必須適應牠所生存的環境才能存活下去,例如掉到水中會淹死的動物,就不能生存在時常淹水的地方,魚類或其他水生動物也不能生存在溪流池沼經常會枯乾的地區。長期生存在一個環境中的動物,都能適應當地的環境(Adaptation),能忍受環境中的生存壓力,也能利用環境中特有的資源。例如草原環境不同於森林,也不同於濕地、沙漠或水域。在開闊的草原上樹木稀少,獅子、獵豹等掠食者要靠腿勁來追上獵物,要靠尖銳的牙齒與爪來制服獵物,而不能像森林中的豹子般的隱藏在樹上或山壁上靜候獵物走近。在草原上生存的各種羚羊與鹿,必須靠高度的警覺及靈敏的速度來逃避天敵,而不能像森林中的鹿可以藉樹木枝葉的掩蔽來就近躲藏。草原上食草的動物特別 多,因為草是當地非常豐富的資源。許多草原上的動物,經過長期的適應與特化,腸胃非常適合消化纖維量高的植物,牠們牙齒,已成為可以切割不同狀況的草及咀嚼這些草的最佳工具。牠們已經變成吃草專家。
動物的特化及棲域劃分
動物對環境的適應常會導致身體結構、生理、或是行為上的特化。特化的出現常是由於物理環境的壓力,或是與其他生物問的生存競爭。特化的結果使一種動物能專精於面對某一種困境或是獲取某一種資源。會導致特化的物理環境常是十分嚴苛的,同時也是穩定的或是會定期出現的,例如沙漠中水源的缺乏,或是寒帶地區的冬天。有些動物會以冬眠的方式來渡過寒冷並且食物短缺的冬天,另有些動物會定期南遷到溫暖的地方過冬,有些動物會定期增加體內存儲的脂肪,改變體毛或羽毛的厚度來適應外界的溫度,更有不少動物會預先將食物儲存起來以備冬天之需。因與其他動物的競爭而導致的特化,往往是在食性及覓食方法上的;特化不但提高她們獲得食物的效率,同時也可藉著各有專精來減少不同動物問的競爭,並且也允許環境中的資源被更多的動物做更有效的利用。例如海邊常有幾十種顏色與形狀大同小異的鳥,在海浪沖洗著的淺海中或沙灘上覓食。這些鷸科科的鳥,各種之間最重要的差異在於體型大小、腿及頸的長短、嘴的長短與形狀。長腿長嘴的鳥才可以在水較深的地方覓食,短腿短嘴的鳥則常在淺灘上覓食或在沙灘上來回奔跑尋找食物,有的鳥嘴適於翻開小石頭啄食其下的小動物,有的適於插入軟泥中捕捉地下隱藏的食物,當然不同長度的喙可以插入地下的深度不同,下彎的嘴與上彎的嘴所擅長的覓食位置也各不相同。所以雖然這些鳥同聚在沙灘上,但每種善於利用的部位及能找到的食物各有所別。在河口地帶或沼澤區,也常能看到許多種高矮不同的鷺鷥一起覓食。牠們除了腿、頸、及嘴的長度各個不同之外,有的鷺鷥喜歡在水中或草地中走來走去找食物,有的喜歡靜靜佇立在岸邊或水中等魚游近才快速地把嘴像魚鏢一樣射出,當然高矮不一的鳥所能利用的水域深度不同,也有些是夜間才出來覓食,根本不與白天活動的鳥種競爭。此外不一樣大小的鷺鷥能嚥下的魚的大小也 各不相同,我曾看過鷺鷥因吞厭不下所抓到的大魚只好把於拋棄。在生存上效率是很重要的,沒有效率的動物往往會因競爭不到資源而被淘汰。特化提高動物的效率,但是並不是沒有代價。例如擅長補魚的鳥多是潛水能手或鏢魚的好手,但是善長捕魚的鳥就不能像燕子般敏捷地在空中捕蟲,或像山雀般在枝葉間穿梭啄食小蟲。善於藏匿偷襲的掠食者多半不善於長途追捕獵物,善於偷襲的也多半不善於合作執行的捕食策略,所以只能捕捉體型較自 己小的動物,而善於合作者卻可以獲得大型的獵物。另外,經過多少世代的天擇所導致的適應與特化,並不是隨時可以改變更換的,例如需要在樹洞中築巢的鳥就無法在沒有樹洞的環境中長期生存下去。當然並不是所有的動物都走上了特化的路,有些動物仍然保留著博而較不精於某方面的生存方式,只是在同一個環境中,每種動物往往都或多或少較精於某方面,而且彼此所精不同。這種現象在生態學上稱作足「棲域的劃分」。
2007-02-14 3:22 am
動物與環境
請問可否告訴我有關〔動物與環境〕的野??急需~~


收錄日期: 2021-04-12 18:40:33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70204000051KK01843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