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佳答案
內蒙古土特產:
肉蓯蓉:在茫茫無際的沙海中,有一種灌木叫梭梭樹,在這種灌木的根部寄生著沙漠之寶——肉蓯蓉。肉蓯蓉屬多年生寄生草木,別名甜大蕓、肉鬆蓉、蓯蓉、地精。全株無葉綠素,黃褐色,葉小,鱗片狀,其肉質肥大,含脂量高,因產在沙漠,所以屬較名貴的特產。
主要產地:阿拉善盟、巴彥淖爾盟等地。
發菜:是一種野生藻類植物,俗稱地毛, 黑色,形狀細長如人發,故又叫頭髮菜。發菜的營養價值很高,蛋白質、熱量、鈣、鐵的含量與其他食品相比都要高出許多。發菜還具有很好的藥效,經常食用用發菜烹製的湯,有助消化、清胃腸、降血壓等功效,其營養豐富,是名貴的副食品。
主要產地:中西部地區的蘇尼特左旗、四子王旗、達茂旗、鑲黃旗、烏拉特前旗等地。
黑瓜籽:仁含蛋白質、脂肪、維生素、澱粉等營養成份,是製作各種糕點、月餅、油茶麵等食品常用的上等輔料。通遼地區產的小片“頂心白”,子仁肥胖飽滿;巴盟產的大片黑邊紅心瓜子,仁大、含油份高。
主要產地:通遼、巴盟、赤峰市、興安盟、包頭市、鄂爾多斯市等地。
白瓜子:是內蒙古出口的土特產品,其中涼城縣的雪白瓜子,片大、仁足、色白,曾榮獲1983年外貿部頒發的基地產品優質獎。
內蒙古七十年代從天津引進雪白瓜子優良品種後,建立了出口商品生產基地,採用了先進的二層樓種植法,使白瓜子產量猛增。現暢銷到香港、英國、奧地利等很多國家。
主要產地:呼倫貝爾市阿榮旗、紮蘭屯市,興安盟科右前旗,烏盟涼城縣、和林縣和鄂爾多斯市等地。
黑木耳:又名雲耳,生於枯死的樹幹上。由於黑木耳膠體有巨大的粘附力,能起洗骨作用,因此是冶金、採礦、國防工業、紡織工業及理髮業工人的保健食品。有益氣強身、活血止痛之效。主要產地呼倫貝爾市大興安嶺地區,每年產量達70萬公斤以上。
主要產地:呼倫貝爾市大興安嶺地區。
猴頭蘑:蘑菇的一個種類,生長在柞樹幹上,剛生出時呈乳白色,逐漸轉微黃,肉刺長1-3釐米,採集乾燥後變為黃褐色,形狀酷似猴子腦袋,故稱為猴頭。有海味燕窩之說,是一種名貴藥材。
主要產地:呼倫貝爾市大興安嶺林區。
河套密瓜:“天下第一瓜”河套蜜瓜又稱華萊士。係厚皮系統非網紋類甜瓜,中早熟品種。
正宗的河套蜜瓜外形溜圓,標準瓜重0.5公斤左右。表皮光滑有裂紋,皮深黃或桔紅色 ,肉脆汁多,味極甜,兼有梨、蘋果、香蕉和蜜桃等水果濃香味,醇香甘甜,為瓜中珍品。
枸杞:是內蒙古地區傳統的土特產品,內蒙古產的枸杞藥性醇厚,品質優良,粒大色鮮,含糖高,以獨有的肉厚味甜口感好而著稱,如今,枸杞已成為人們共識的滋補佳品。
黃花菜:金針菜的一種,百合科,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花開淡黃色,有香氣。黃花菜中鮮嫩粗肥者,可用於制菜或做湯,亦為調味珍品,在副食品幹菜中佔有重要地位,年產量達100萬公斤左右,是行銷全國的土特產品之一。
沙棘:落葉灌木或小喬木,胡頹子科,枝灰色,有刺,葉互生,線狀披針形,被銀色鱗毛。生長不擇土壤,可做固沙植物。果也可提煉沙棘精或做飲料。中醫學上以沙棘入藥,主治咳喘多痰,閉經,咽喉腫痛等。
自治區各地均有分佈。
麻黃:我區麻黃素產量佔全國第一。
醫學上以麻黃莖枝入藥,性溫,味辛微苦,主治外感風寒、怕冷、發熱、無汗咳嗽、氣喘、水腫等症,是極好的藥材。
松茸:學名叫鬆口菇。松茸菌呈淡黃褐色,其上有栗褐色纖細鱗片,中央部位稍凸,菌柄粗壯,菌肉潔白如雪,厚實細膩,富含粗蛋白、粗脂肪、粗纖維和多種維生素,不但味道鮮美,而且還具有健胃、驅蟲、理氣化痰等功能,並參糖尿病有獨特療效,是中老年人理想的保健食品。
蒙古族是大連地區五大主體民族之一,據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的資料,生活在大連的蒙古族有15,159人。他們之中,有很多人仍保留著自己的民族特點,也有不少已經完全融入了漢族文化體系。但相同的是,一提起七八月份的草原,這些蒙古族同胞都會有一致的驕傲和欣喜,因爲這個時候是草原上最美麗的季節,草原上熱鬧的聚會吸引的是各族人關注的目光。作客本期《本土各色風》的是一位久居大連的蒙古族老人,聽他講蒙古族的風俗習慣,我們感受到的是這位老人難以割捨的“草原情結”。
“潔白的氈房炊煙升起,我出生在牧人家裏;遼闊的草原是哺育我成長的搖籃……這就是蒙古人,熱愛故鄉的人。”當騰格爾的《蒙古人》伴著潺潺流水般的音樂奏響時,很多人都爲之心曠神怡。它雖然摻雜了一些晦澀難懂的蒙古文,卻牽引著無數聽者用心去感受遊牧民族的希望、歡樂和愛。對蒙古族老人鮑國相來說,這首稱頌其民族的歌令他感到親切無比。鮑國相出生在內蒙古赤峰市的敖汗旗,21歲的時候(1946年),他參軍離鄉,8年後定居大連。如今,年入耄耋的他雖然離開草原已半個多世紀,但其生活習慣和興趣愛好幾乎沒有多少改變。
30分鐘等待+1杯熱茶=熱情好客
因爲堵車,老人在車站足足等了30分鐘才接到我,卻沒有絲毫抱怨之意。到了家,他從茶几上拿起一杯溫熱的茶水遞到我面前:“知道你坐了1個多小時的車,肯定會口渴,茶水我都給你預備好了,現在正好不燙,快喝下解解暑吧。”休息時,我觀察了一下老人:微胖的身材、高顴骨、長挂臉,和藹可親,始終保持著微笑,很符合書上所說的蒙古人特徵。老人很健談,說起本民族的生活習慣和風土人情,他滔滔不絕。介紹時,他說蒙古族最大的特點就是豪爽與好客。“在蒙古族歷史上,進門就是客,客來敬茶更是至今不變的習俗。不論是富貴之家還是貧窮之家,不論是在交際上或在家裏或在其他一切場合,都以茶爲應酬品。最具蒙古特色的牧民們往往都是用奶茶招待客人,比較正式的場合還要獻哈達。當然了,我這沒有奶茶也沒有哈達,只能用一般的茶水來招待你了,哈哈……”
勸酒歌+那達慕=豪放勇敢
蒙古族自古就是一個豪放勇敢的民族,他們喜歡飲酒。飲酒、騎馬正體現了這個民族粗獷豪放的性格。蒙古族姑娘手捧潔白的哈達和銀碗,把聖潔的美酒和甜蜜的歌聲同時獻給每一位客人,如果對方不一飲而盡,姑娘們就會唱個不停。講到這時,鮑國相老人還興致勃勃地唱了一段勸酒歌,雖不知大意,但從那暢快、自然的音符中,我深刻地體會到了蒙古族人的淳樸與真誠。
蒙古族人都能喝酒,但也有例外,鮑國相就是這樣。說起不勝酒力的緣由,老人道出了他小時候的經歷:“我七八歲的時候,已在學校讀書了。當時學校裏養了一頭大肥豬。一個數九寒天的日子裏,我們全校師生一起殺豬設宴。宴會結束後,酒醉正酣的我在回家的路上竟然睡著了。被刺骨的寒風凍醒後,發現月亮正高高挂在空中。自此以後,我一喝酒就過敏。即便這樣,我每次回到老家,親朋好友們仍會向我勸酒,這樣我就耍點小花招。按照習俗,客人飲酒前要用右手無名指蘸一點酒,向天彈一下;再蘸一點酒,向地彈一下;最後蘸一點酒塗在自己的腦門上。這時,我就會使勁多彈一些出去,剩下一點點再喝進肚子裏。”說著說著,老人突然停了下來,若有所思。然後他又感慨地說:“現在正值草原盛會期間,那裏的氣氛肯定很熱烈。”
老人所說的草原盛會就是那達慕大會。“那達慕”是蒙古語的音譯,意爲“娛樂”或“遊戲”。每至夏秋季節,蒙古族牧民都擇日舉行以賽馬、摔跤、射箭爲中心內容,顯示“男兒三技藝”的那達慕大會。比賽中,勇士們腰系彩帶,胸挂鈴鐺奮力角逐,引得觀衆紛紛喝彩,更是招徠了小商販的紅火生意。
愛吃牛羊肉+歌舞養天年=純正蒙古族
蒙古族的飲食以奶和肉爲主,這在鮑國相老人的身上得到了充分的體現。他每天的早餐都離不開牛奶,正餐更是少不了牛羊肉。“大連人不是說‘羊肉串茄子,撐死他老爺子’嗎?這句話真絕,我就愛吃這菜,隔一天要是不吃兩口,我就渾身不自在,總覺得少點什麽。”老人說,他是典型的蒙古族,除了能吃肉之外,還好動好玩,能唱能舞。前些年,他常常在單位組織的晚會上小露一手,唱上兩曲。如今歲數大了,嗓子不如從前了,但練舞的勁頭卻越來越濃。一年365天,只要沒有大雨大雪天氣,他一般都會趁早晚空氣清新的時段,帶上花手絹,穿上運動裝出門扭上一兩個小時。什麽秧歌舞、健康舞、交際舞……老人都很擅長。說到得意時,老人還當場跳起了蒙古族的摔跤舞。【相關鏈結】
草原上的盛會
1.祭“俄博”:一般都在7月中旬舉行。會上,除了請活佛、喇嘛念經,祭祀山神,祈禱人畜平安外,還要進行賽馬、摔跤、射箭、唱歌、跳舞等娛樂活動。過去,青海湖一帶的蒙古族還要舉行盛大的“祭海”活動,屆時,要將“三牲”(整牛、羊、豬)供在桌上,然後宣讀祭文。禮畢後,大家爭相搶割獻祭的牛羊肉,以先得、多得爲吉祥,謂之“搶宴”。
2.那達慕大會:是內蒙古、甘肅、青海、新疆地區蒙古族人民的傳統節日,在每年七八月間舉行。那達慕,蒙語是“娛樂”或“遊戲”的意思。過去,那達慕大會期間要進行大規模祭祀活動,喇嘛們要焚香點燈,念經頌佛,祈求神靈保佑,消災消難。現在,那達慕大會的內容主要有摔跤、賽馬、射箭、賽布魯、套馬、下蒙古棋等民族傳統專案,有的地方還有田徑、拔河、排球、籃球等體育競賽專案。此外,那達慕大會上還有武術、馬球、乘馬斬劈、馬競走、乘馬技巧運動、摩托車等精彩表演。參加馬競走的馬,必須受過特殊訓練,四腳不能同時離地,只能走得快,不能跑得快。
內蒙古自治區的著名旅遊景區和景點:
鄂爾多斯市伊金霍洛旗的成吉思汗陵
呼和浩特昭君墓
格根塔拉草原
希日塔拉草原
呼倫貝爾草原
阿爾山溫泉
嘎仙洞
五當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