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戚宦相爭之中,邊個贏左?

2007-02-04 8:34 pm
有條中史問題:在戚宦相爭之中,邊個贏左?
有miss教我答外戚 因為宦官唔可以再生仔....可以根據呢個point黎講
但有另一個miss又話咁答唔岩....
究竟我應該跟邊個呢?
你地覺得答案係點呀?
一齊討論下

回答 (4)

2007-02-04 8:39 pm
✔ 最佳答案
戚宦相爭絕對係東漢覆亡的最關鍵因素,戚宦相爭令王帝未能執政
戚宦兩方爭榷都為了利益,根本不會顧及百姓的生活
王帝就算想穩定大局,重新整理政治,也受到戚宦阻礙
加上戚宦相爭不斷的重復,令政治混亂,沒有人理會人民生活
加劇東漢的覆亡

遠因
1.外戚掌權是兩漢政治的一大傳統。外戚掌權,最早見於西漢初年呂氏專政。其後武帝時的衛青、霍去病,昭宣二帝時的霍光,元成哀平四帝時的王氏(王莽),都是外戚掌權的例子。而宦官也首在西漢時期開始擔任要職,如武帝任宦官為中書令,即是原本的尚書令( 由士人充任,因改由宦官充任而改名 ),而當時的尚書令已開始蠶食丞相的權力。又如宣帝時有宦官弘恭、石顯任中書令,掌政事機要。由此可見,戚宦之掌權,可追溯到西漢的中葉。

2.丞相權力低落使皇帝昏庸,不理政事時出現權力真空,使戚宦兩者有爭權的機會。相權的低落,首見於武帝重用內朝官員。武帝時,被重用的內朝官員除尚書外,還有其他如「大將軍」一職,衛青及昭帝時的霍光(加「領尚書事」)即任此職。外延丞相( 後來演變成三公 )在當時沒有馭校的權力,只有執行政務的職權。到了東漢,光武帝為進一步鞏固治權及詢問政見,把大權集中在尚書之上,三公更是形同虛設了。但尚書的地位與外延公卿相去甚遠,故沒有輔政及威服朝野內外的能力( 霍光除外,因為他是武帝托孤重臣 )。如此,必然使皇帝不能理政事的時候,出現權力真空,令外戚宦官有爭權的機會。

3.亡國的教訓。為何東漢皇帝硬要從外戚手中奪取權力不可呢?除了外戚專橫跋扈,威迫天子之外,歸根究底,還是一個亡國的教訓-----西漢是亡於外戚王莽之手的!東漢光武帝有鑒於此,便在登位之時,把輔政將軍的制度( 大將軍 )取消了。而其後明章二帝也絕不委外戚以國政。是故和帝成長後,非要將竇憲這個重新外戚輔政的大將軍誅除不可。

近因
1.皇帝早死,嗣君沖齡繼位。章帝以後,嗣君多幼年登位,需要太后臨朝,外戚遂得到太后專任,權傾朝野,對幼主任意擺佈。幼主漸長,對外戚跋扈感到不滿,又思前朝亡國之禍,遂生奪權之心。

2.宦官可信性高。宦官伴著皇帝成長,較易得到皇帝的信任,遂使宦官成為皇帝的心腹。宦官沒有做皇帝的資格,因為宦官多不識字,身份又是宮延中的奴隸( 承襲自先秦奴隸社會的風氣 ),遂使宦官成為皇帝對外戚發動政變的利器
2007-02-20 9:16 am
到底誰勝?
宦官贏左

中國古代東漢桓帝、靈帝時宦官、外戚交替專權。貴族李膺和太學生郭泰、賈彪等人聯合,對宦官集團進行激烈的抨擊;這些人品德高尚,時稱君子,如「三君」,「八俊」、「八顧」。三君是指「一世之所宗」,有竇武、劉淑、陳蕃;八俊是指「人之英」,李膺、荀昱、杜密、王暢、劉佑、魏朗、趙典、朱寓;八顧是指「能以德行引人者」,有郭林宗、宗慈、巴肅、夏馥、范滂、尹勛、蔡衍、羊步等八人。

延熹九年(166年)河南尹李膺,遭到誣衊「養太學游士、街角諸郡生徒」,「共為黨部,疑亂風俗」,於是李膺、杜密以及范滂等二百多名「黨人」被捕。永康元年(167年)雖經釋放,但放歸田裡,終身罷黜。史稱「黨錮之禍」。漢靈帝時,外戚竇武專政,重新起用「黨人」,與太傅陳蕃謀誅宦官,事泄被殺。建寧二年(169年),靈帝在宦官侯覽、曹節支使下,逮捕李膺、杜密等百余人,並下獄處死。後來又陸續殺死、流徙、囚禁六七百人。熹平五年(176年),靈帝再次命令凡「黨人」的門生故吏、父子兄弟,都免官禁錮,並連及五族。乃是第二次「黨錮之禍」。
2007-02-04 8:42 pm
宦官!!

外戚係太后叫佢地輔政
但當D皇帝大個之後就會寵信宦官
希望佢地可以幫佢奪回政權!

外戚同宦官相爭,
好多時皇帝都會幫宦官,
自然易D贏!

而根據歷史
戚宦相爭後
外戚一係被殺,一係被貶
結果係點都可想而知


收錄日期: 2021-04-26 12:39:39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70204000051KK01442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