唔該人可以幫我找一找d李白的資料

2007-02-04 7:02 pm
唔該人可以幫我找一找d李白的資料
要詳細~唔該
緊急快-_-

回答 (4)

2007-02-04 7:09 pm
✔ 最佳答案
家世
李白(公元701-762年),字太白。他的籍貫、祖先、家世、出生地,乃至種族都不能十分確定。一般認為他的祖籍在隴西成紀,先世移居中亞碎葉,李白就出生在這裡,碎葉在唐朝屬安西都護府管轄。李白5歲的時候隨父親遷居綿州,所以他自稱是蜀人,也就是四川人。他父親沒有做過官,可能是一個富商,當時的人稱他「李客」。

少年時代
李白少年時代所受的教育是多方面的,不限於儒家。他這樣回憶自己的少年時期:「五歲誦六甲,十歲觀百家」(《上安州裴長史書》),「十五好劍術」(《與韓荊州書》),「十五遊神仙」,「十五觀奇書,作賦凌相如」。可見他學習的內容十分廣泛,這對他詩歌特點的形成有很大的影響。

青年時代
李白在20歲前後遊歷了成都、峨嵋山等地,還和一位隱士東岩子共同在青城山隱居了好幾年。他還曾跟趙蕤學習過,趙蕤著有《長短經》十卷,論王霸之道,這對李白後來的思想和經歷也有影響。

開元十三年(公元725年),李白25歲,為了實現自己的抱負,便離開四川開始漫遊。他很留戀故鄉的山水,途中所寫的《渡荊門送別》裡說:「渡遠荊門外,來從楚國遊。……遙憐故鄉水,萬里送行舟」。他尤其懷念四川的峨嵋山和山上的月亮,他在《峨嵋山月歌》裡寫道:「峨嵋山月半輪秋,影如平羌江水流。夜發清溪向三峽,思君不見下渝州。 」

李白出蜀之後,南遊洞庭,東訪金陵、揚州,後來回到江夏一帶,在湖北安陸和唐高宗時作過宰相的許圉師的孫女結了婚,遂定居安陸。後又北遊洛陽、太原,東走齊魯,寓家任城。天寶初,南遊會稽,與道士吳筠隱於剡中。

李白漫遊楚地時,蜀中的朋友吳指南死於洞庭湖上,李白「炎月伏屍,泣盡而繼之以血」。數年後,「遂丐貸營葬於鄂城之東」。在遊揚州時,不到一年,「散金三十餘萬,有落魄公子,悉皆濟之。」(《上安州裴長史書》)

在十數年的時間裡,他幾乎漫遊了半個中國,寫了許多優秀的詩篇,顯示了高度的藝術才能。在這段期間,李白很可能去過首都長安,但是沒有得到施展其政治抱負的機會。


召入長安
唐玄宗天寶元年(公元742年),李白42歲,被唐玄宗徵召入京。李白初到長安,受到玄宗的禮遇。據說玄宗下輦迎接,又以七寶床賜食,親手為李白調羹。玄宗將李白置於金鑾殿,出入翰林中,問以國政,潛草詔誥。

可惜李白只是以文學辭章見重,並沒有實際的官職,更沒有政治實權。他那「濟蒼生」、「安社稷」的抱負得不到施展的機會。尤其是,自開元末年以來,政治日益腐化,政權把持在奸相李林甫之流的手中。李白以其蔑視權貴的性格,當然不能與他們相容。誹謗和讒言使他感到留在長安無用武之地,於是懇求還山。在天寶三載(744年),他44歲時沉痛地離開了長安。「讒惑英主心,恩疏佞人計。彷徨庭闕下,嘆息光陰逝」,這幾句詩便是當時情況的寫照。

辭京漫遊
從天寶三載(公元744年)到天寶十四載(公元755年),李白又流浪了12年。天寶四載(公元745年)李白受道籙於齊州紫極宮,成為一名道士,此後更熱衷於求仙訪道。但是李白並沒有忘懷社會現實,這段時間政治的腐敗、社會的危機在他的詩中有所反映,他的詩歌也就帶有更深廣的憂憤之情。當他得知李邕、李適之被奸相李林甫迫害致死的時候,用詩歌表達了他的憤怒不平。

天寶十四載(公元755年)十一月爆發了安史之亂,李白輾轉逃難來到廬山。他寫了一些反映戰亂的詩歌,表達了憂國憂民的心情。不久,長安陷落,玄宗逃往蜀中,肅宗即位重整軍力,謀劃反擊安史叛軍。

肅宗至德元載(公元756年)十二月,肅宗的弟弟永王李璘時任江陵大都督,以抗敵平亂為號召,在江陵招募將士數萬人,順江東下,路經廬山辟李白為僚佐。李白出於報國安民的誠意,加入了李璘的幕府。他當時很興奮,以為施展自己抱負的機會來了,在詩裡寫道:「但用東山謝安石,為君談笑靜胡沙。」有自比謝安之意,也表達了平定安史之亂的信心。但李白沒有料到,肅宗深怕李璘搶奪他的帝位,於是發兵征討。至德二載(公元757年)永王兵敗被殺,李白也因此被捕入潯陽獄中,第二年流放夜郎,行至三峽,遇赦放還。

李白遇赦放還之後,往來於長江中游一帶,仍然密切地關注時局的發展。肅宗上元二年(公元761年),李白61歲,聽到李光弼率大軍征討史朝義的消息,便請纓從軍,半道因病而還,到安徽投靠族叔當塗縣令李陽冰,肅宗寶應元年(公元762年)十一月病逝。

去世前,李白把手稿全部交給李陽冰,請他作序。又作了一篇《臨終歌》,便與世長辭了,享年62歲。《臨終歌》中寫道:「大鵬飛兮振八裔,中天摧兮力不濟」。他為自己的一生深感遺憾!李陽冰為他編成《草堂集》20卷。據李陽冰的序文所說,這只是他全部作品的十分之一。今當塗青山有李白墓。
2007-02-04 7:23 pm
李白(701-762)
「子之文章,傑力人上。地辟天開,雲蒸雨降。播產萬物,瑋麗瑰奇。大巧自然,人力和施 ? 又如長河,浩浩奔放。萬里一瀉,末勢尤壯。大騁闕辭,至於如此。意氣飄然,發揚儔偉」【宋曾鞏《代人際李白文》】。

中國人幾乎沒人不知道李白的,因為李白是站在盛唐詩壇高峰之巔的為大詩人,在中國詩歌的發展史上有著重要的地位和深遠的影響。堪稱中國詩壇第一人。

「李白」字「太白」,號「青蓮居士」,隴西成紀(甘肅秦安西北)人,其先祖於隋末戰亂逃至碎葉(今吉而吉斯共和國托克馬克附近),李白即出生於此。李白少年時代就「觀奇書」,「遊神仙」,「好劍術」,有多方面的才能和興趣,唐中宗神龍元年(705)舉家遷居四川綿州,曾任翰林供奉。因稱「李翰林」。賀之張譽為「天上謫仙人」,後人又稱「李謫仙」。然而唐玄宗只讓李白待詔翰林,作文學侍從之臣,李白的大志無法實現。李白性格傲岸不,也不能忍受「摧眉折腰事權貴」的生活。三年後李白因遭讒毀,自請還山,離開長安。他只能游山訪仙,痛飲狂歌,以排遣懷才不遇的憂憤。但他始終沒有放棄建立偉業,成為非凡人物的理想。安史之亂爆發後,李白曾應邀入永王李璘幕府,又以為獲得了建功立業的機會。,詠出「但用東山謝安石,為君談笑靜胡沙」的豪邁詩句。永王軍隊為唐肅宗消滅後,李白也受牽連入獄,後來在流放夜郎的途中遇赦。直到六十一歲時,李白還請求從軍入幕,希望能有「一割之用」,卻因病在途中折回,未能如願,六十二歲時在他的族叔當涂縣(安徽馬鞍山)令的李陽冰家。

李白的詩歌今存990多首。有大量的政治抒情詩,充分表現了詩人非凡的抱負,奔放的激情,豪俠的氣概,也集中代表了盛唐詩歌昂陽奮發的典型音調。李白有強烈的自我意識,多次以大鵬自比,「大鵬一日同風起,博搖直上九萬裡」《上李邕》。但李白在長安三年失意而歸,使他激昂的政治熱情,再受到現實的衝撞時,便轉化為懷才不遇的悲憤狂歌,從胸中噴湧而出﹕「大道如青天, 我獨不得出, 羞逐長安社中兒, 赤雞白狗賭梨栗, 彈劍作歌奏苦聲,曳裾王門不稱情」。李白還以痛快淋漓的飲酒詩,來排遣懷才不遇的憂愁。《將進酒》﹕「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烹羊宰牛且為樂,會須一飲三百杯」與這種豪放奔湧,無所掩抑的感情氣勢相適應,李白的詩歌在藝術手法方面的顯著特點是﹕想像神奇,變化無端,結構縱橫跳躍,句式長短錯落,形成了雄奇飄逸的風格。《夢遊天姥吟留別》﹕

「天姥連天向天橫,勢拔五嶽掩赤城。天臺四萬八千丈,對此欲倒東南傾。我欲因之夢吳越,一夜飛渡鏡湖月。湖月照我影, 送我至剡溪。謝公宿處今尚在,淥水蕩漾清猿啼。腳著謝公屐,身登青雲梯。半壁見海日,空中聞天雞。千巖萬壑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熊咆龍吟殷巖泉,慄深林兮驚層巔。雲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煙。列缺霹靂,邱巒崩摧,洞天石扇,訇然中開。青冥浩蕩不見底,日月照耀金銀臺。霓為衣兮風為馬,雲之君兮紛紛而來下,虎鼓瑟兮鸞回車。仙之人兮列如麻。」而當大夢初醒來,幻境消失,又引出了對人生世事的感慨﹕「世間行樂亦如此,古來萬事東流水」,「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李白這種想落天外的特點,大大發展了莊子寓言,屈原初次的浪漫精神和表現手法,也融匯了道教的神仙意象,具有令人驚嘆不已的藝術魅力,贏得了一代「詩仙」的讚譽。

李白的詩歌的題材是多種多樣的。他的七言古詩(《蜀道難》,《夢遊天姥吟留別》,《將進酒》,《梁甫吟》等 ); 五言古詩(《古風》59首); 有句漢魏六朝樂府民歌風味的《長幹行》,《子夜吳歌》等,七言絕句(《望廬山瀑布》,《望天門山》,《早發白帝城》等)都成為盛唐的名篇。李白在唐代已經享有盛名。他的詩作「集無定卷,家家有之」。為中華詩壇第一人。

李白詩選

將進酒


君不見
黃河之水天上來
奔流到海不復回
君不見
高堂明鏡悲白髮
朝如青絲暮成雪
人生得意須盡歡
莫使金樽空對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
千金散盡還復來
烹羊宰牛且為樂
會須一飲三百杯
岑夫子
丹丘生
將進酒
君莫停
與君歌一曲
請君為我側耳聽
鐘鼓饌玉不足貴
但願長醉不願醒
古來聖賢皆寂寞
惟有飲者留其名
陳王昔時宴平樂
斗酒十千恣讙謔
主人何為言少錢
徑須沽取對君酌
五花馬
千金裘
呼兒將出換美酒
與爾同消萬古愁


 
2007-02-04 7:10 pm
李白(701-762)
「子之文章,傑力人上。地辟天開,雲蒸雨降。播產萬物,瑋麗瑰奇。大巧自然,人力和施 ? 又如長河,浩浩奔放。萬里一瀉,末勢尤壯。大騁闕辭,至於如此。意氣飄然,發揚儔偉」【宋曾鞏《代人際李白文》】。

中國人幾乎沒人不知道李白的,因為李白是站在盛唐詩壇高峰之巔的為大詩人,在中國詩歌的發展史上有著重要的地位和深遠的影響。堪稱中國詩壇第一人。

「李白」字「太白」,號「青蓮居士」,隴西成紀(甘肅秦安西北)人,其先祖於隋末戰亂逃至碎葉(今吉而吉斯共和國托克馬克附近),李白即出生於此。李白少年時代就「觀奇書」,「遊神仙」,「好劍術」,有多方面的才能和興趣,唐中宗神龍元年(705)舉家遷居四川綿州,曾任翰林供奉。因稱「李翰林」。賀之張譽為「天上謫仙人」,後人又稱「李謫仙」。然而唐玄宗只讓李白待詔翰林,作文學侍從之臣,李白的大志無法實現。李白性格傲岸不,也不能忍受「摧眉折腰事權貴」的生活。三年後李白因遭讒毀,自請還山,離開長安。他只能游山訪仙,痛飲狂歌,以排遣懷才不遇的憂憤。但他始終沒有放棄建立偉業,成為非凡人物的理想。安史之亂爆發後,李白曾應邀入永王李璘幕府,又以為獲得了建功立業的機會。,詠出「但用東山謝安石,為君談笑靜胡沙」的豪邁詩句。永王軍隊為唐肅宗消滅後,李白也受牽連入獄,後來在流放夜郎的途中遇赦。直到六十一歲時,李白還請求從軍入幕,希望能有「一割之用」,卻因病在途中折回,未能如願,六十二歲時在他的族叔當涂縣(安徽馬鞍山)令的李陽冰家。

李白的詩歌今存990多首。有大量的政治抒情詩,充分表現了詩人非凡的抱負,奔放的激情,豪俠的氣概,也集中代表了盛唐詩歌昂陽奮發的典型音調。李白有強烈的自我意識,多次以大鵬自比,「大鵬一日同風起,博搖直上九萬裡」《上李邕》。但李白在長安三年失意而歸,使他激昂的政治熱情,再受到現實的衝撞時,便轉化為懷才不遇的悲憤狂歌,從胸中噴湧而出﹕「大道如青天, 我獨不得出, 羞逐長安社中兒, 赤雞白狗賭梨栗, 彈劍作歌奏苦聲,曳裾王門不稱情」。李白還以痛快淋漓的飲酒詩,來排遣懷才不遇的憂愁。《將進酒》﹕「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烹羊宰牛且為樂,會須一飲三百杯」與這種豪放奔湧,無所掩抑的感情氣勢相適應,李白的詩歌在藝術手法方面的顯著特點是﹕想像神奇,變化無端,結構縱橫跳躍,句式長短錯落,形成了雄奇飄逸的風格。《夢遊天姥吟留別》﹕

「天姥連天向天橫,勢拔五嶽掩赤城。天臺四萬八千丈,對此欲倒東南傾。我欲因之夢吳越,一夜飛渡鏡湖月。湖月照我影, 送我至剡溪。謝公宿處今尚在,淥水蕩漾清猿啼。腳著謝公屐,身登青雲梯。半壁見海日,空中聞天雞。千巖萬壑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熊咆龍吟殷巖泉,慄深林兮驚層巔。雲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煙。列缺霹靂,邱巒崩摧,洞天石扇,訇然中開。青冥浩蕩不見底,日月照耀金銀臺。霓為衣兮風為馬,雲之君兮紛紛而來下,虎鼓瑟兮鸞回車。仙之人兮列如麻。」而當大夢初醒來,幻境消失,又引出了對人生世事的感慨﹕「世間行樂亦如此,古來萬事東流水」,「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李白這種想落天外的特點,大大發展了莊子寓言,屈原初次的浪漫精神和表現手法,也融匯了道教的神仙意象,具有令人驚嘆不已的藝術魅力,贏得了一代「詩仙」的讚譽。

李白的詩歌的題材是多種多樣的。他的七言古詩(《蜀道難》,《夢遊天姥吟留別》,《將進酒》,《梁甫吟》等 ); 五言古詩(《古風》59首); 有句漢魏六朝樂府民歌風味的《長幹行》,《子夜吳歌》等,七言絕句(《望廬山瀑布》,《望天門山》,《早發白帝城》等)都成為盛唐的名篇。李白在唐代已經享有盛名。他的詩作「集無定卷,家家有之」。為中華詩壇第一人。
2007-02-04 7:09 pm
李白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跳转到: 导航, 搜索


圖片參考: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7/72/Disambig.svg/25px-Disambig.svg.png
本文講述唐朝詩人李白。關於其他同名人物,詳見「李白 (消歧義)」。




中文名稱

中文名字:
李白

漢語拼音:
Lǐ Bó 或 Lǐ Bái

威妥瑪拼音:
Li Po 或 Li Pai

字:
太白

稱號:
詩仙





圖片參考: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7/71/Lipoliangkai.jpg



圖片參考:http://zh.wikipedia.org/skins-1.5/common/images/magnify-clip.png
李白畫像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號青蓮居士。中國唐朝著名詩人,有「詩仙」之稱。李白和杜甫合稱「李杜」。有《李太白集》傳世。





目錄[隐藏]

1 生平

1.1 早年
1.2 中年
1.3 晚年
2 作品
3 考據
4 參考資料
5 相關連結
6 外部連結



[編輯] 生平

[編輯] 早年
李白的祖籍是隴西成紀(在現在甘肅秦安東)。他於武則天長安元年(701年)出生在西域的碎葉(位於今日吉爾吉斯托克馬克附近)。據《新唐書》記載其為興聖皇帝(涼武昭王李暠)九世孫,與李唐諸王實際上同宗。幼年時期,李白和他的父親李客遷居到綿州昌隆(今四川江油縣)青蓮鄉。他在青年時期開始在中國各地遊歷。其後李白曾經在唐玄宗天寶元年(742年)供奉翰林。但是由於他桀驁不馴的性格,所以僅僅不到兩年他就離開了長安。據說是因為他作的《清平調》得罪了當時寵冠後宮的楊貴妃(楊貴妃認為「可憐飛燕倚新妝」幾句是諷刺她)而不容於宮中。

[編輯] 中年
後來他在洛陽和中國唐朝另一位著名詩人杜甫相識,並且成為了好友。安史之亂爆發以後,在756年12月,李白為了平復叛亂,曾經應邀作為永王李璘的幕僚。永王觸怒唐肅宗被殺後,李白也獲罪入獄。不久以後,他被流放到夜郎(今貴州桐梓一帶)。在流放途中遇赦,此時他已經59歲。

[編輯] 晚年
李白晚年在江南一帶漂泊。在他61歲時,聽到太尉李光弼率領大軍討伐安史叛軍,於是他北上準備追隨李光弼從軍殺敵,但是中途因病折回。第二年,李白投奔他的族叔、當時在當塗(今屬安徽馬鞍山)當縣令的李陽冰。同年11月,李白病逝於寓所,終年62歲,葬當塗龍山。唐元和十二年(817年),宣歙池觀察使范傳正根據李白生前「志在青山」的遺願,將其墓遷至當塗青山。關於他的死,還有多種不同的傳說,一說便是他在舟中賞月,失足墜水而死。

[編輯] 作品
李白一生創作了大量的詩歌作品,流傳至今的有九百多首,主要有《蜀道難》、《行路難》、《將進酒》、《靜夜思》等,有《李太白集》。他的詩歌創作涉及的中國古典詩歌的題材非常廣泛,而且在不少題材上都有名作出現。他所鍾好的體裁主要是古體詩,包括古風和樂府詩,但他在近體詩體裁如律詩、絕句中往往也有絕唱留存。在唐代尚未普及的詞,有兩首被認為是李白的作品,即被南宋人黃昇稱為「百代詞曲之祖」的《菩薩蠻》與《憶秦娥》。也有少數人懷疑它們不是李白所作。

[編輯] 考據
據《舊唐書》記載,李白,字太白,山東人,其父為任城尉。青年時期的李白顯示了超凡的才能,並且志氣宏放,飄然有超世之心。其與魯中諸生孔巢父、韓沔、裴政、張叔明、陶沔等隱於徂徠山,酣歌縱酒,時號「竹溪六逸」。
又《舊唐書》記載,李白流放雖然遇赦,卻由於途中飲酒過度,醉死於宣城。

[編輯] 參考資料

A History of World Societies Fourth Edition by McKay Hill Buckler. Copyright Houghton Mifflin 1999. Pg. 328-329.
Li Po and Tu Fu: Poems Selected and Translated with an Introduction and Notes by Arthur Cooper (translator), 1973
The Selected Poems of Li Po by David Hinton (translator), 1996.

[編輯] 相關連結

飛花輕寒

[編輯] 外部連結


圖片參考: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4/4c/Wikisource-logo.svg/35px-Wikisource-logo.svg.png

維基文庫中該作者的作品:
李白


圖片參考: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6/60/Wikiquote-logo-zh.png/60px-Wikiquote-logo-zh.png

您可以在維基語錄中查看或添加與此條目相關的摘錄:
李白

中國李白網
取自"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6%9D%8E%E7%99%BD&variant=zh-hk"

頁面分類: 701年出生 | 762年逝世 | 中國詩人 | 唐朝作家 | 甘肅人 | 李姓


收錄日期: 2021-04-12 21:34:57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70204000051KK00993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