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木蘭的歷史?

2007-02-04 6:24 pm
可否告訴我花木蘭的歷史?

回答 (5)

2007-02-06 2:16 am
生平簡介

對於花木蘭的姓氏、裏居、出生年代,仍然傳說紛壇,莫衷一是。

關於她的姓氏,有多種說法,明代徐渭在《四聲猿傳奇》中說她是姓花,名木蘭,父親花弧是一個後備役軍官,大姐花木蓮,幼弟花雄,母親姓袁,一家五口,這是至今仍為大家所接受的一種說法。至於出生年代,亦有多種傳說,但比較起來北魏時人的說法比較可靠。說到籍貫裏居,河南省《商丘縣志》 則說她是丘花宋村人,以這個的說法比較合理。

然而不管怎麼說,正如《中國文學發展史》所言:“考証這些無稽之談,實在沒有 一顧的價值,我們只要知道花木蘭是一個北方英勇女性的代表就夠了。”



當時背景
確實,花木蘭的事跡傳至今,主要應歸功於《木蘭辭》這一方民歌的絕唱,是這篇長篇敘事詩歌頌了花木蘭女扮男裝替父從軍的傳奇故事。詩中稱天子為“可汗”,征戰地點都在北方。黃河姑且不說,黑山即殺虎山,在今內蒙古呼和浩特市東南。燕山指燕然山,即今蒙古人民共和國杭愛山。花木蘭參加的戰事,當發生在北魏與柔然之間。

北魏是鮮卑族拓跋部建立的,西晉未年曾被封為代王,後為苻堅所滅。符堅在淝水 之戰中失敗,拓跋氏復國,改國號為“魏”,經過五、六十年的征戰,結束“五胡亂華” 的十國時代,統一黃河流域。傳到北魏孝文帝時已八十六年,經過了五位皇帝,孝文帝 崇尚中原漢族文化,遷都洛陽,實行漢化政策,今天的“元”姓即多為北魏皇室後代。 當時承平日久,在孝文帝均田令政策下,社會經濟發展,花木蘭就生活在這樣一種社會中。

這時立國已一百五十八年的北方遊牧大國蠕蠕,也就是柔然不斷南侵,北魏政權便 多次“車駕出東道,向黑山”,“北度燕然山,甫北三千里。”與柔然大戰。

戰爭產生英雌,在世無男英雄的情況下,便會有女英雄,北魏與柔然戰爭沒有突出 的男人,就有了突出的女英雄花木蘭。

在《木蘭詩》中開頭就說明瞭當時的軍情緊急:“可汗大點兵,”“軍書十二卷”, 而花木蘭家中除了年邁的父母,就是年幼的弟弟,衰老的父親怎能去遠征殺敵,可是祖國的召喚又義不容辭,面對這雙重的考驗,木蘭挺身而出:“願為市鞍馬,從此替爺征。” 木蘭好女兒,替父從軍的意志,實為對父親的愛心與對祖國的忠心的凝聚,是巾幗英雄本色的表現。

花木蘭就要出征了,她“東市買駿馬,西市買鞍疇,南市買轡頭,北市買長鞭。” 是多麼的急促緊張,是多麼的昂揚士氣,她早晨告別爺娘,晚上就宿在了黃河岸邊,行軍多急,軍情多緊張,軍令如山倒,作為一個少女離開閨閣,投入戰場,何異投入另一個世界。暮色蒼茫中,一個女戰士枕戈待旦,這是何等荒涼而又悲壯的境界。“黃河流水鳴濺濺。”“燕山胡騎鳴啾啾。”

“將軍百戰死,壯士十年歸。”可見戰事是十分的頻繁,歲月是十分的漫長,那麼多的將軍蝶血疆場,花木蘭能活著回來是十分的不容易。
花木蘭回來了,這很不容易。她重視生命的可貴,更加懂得家庭的溫暖。她拒絕了天子的賞賜,也不願在朝為官,將榮華富貴輕輕地拋下,她願馳千里足,早日還故鄉。

她回來了,年邁的父母攙扶著出來迎她,姐姐理妝相迎,弟弟磨刀霍霍向豬羊,以 實際行動迎接姊姊的回來。看到這一切,花木蘭由衷地高興,十二年的沙場出生入死,多難。十二年的喬裝而不露痕跡,多難,然而這一切都過去,花木蘭內心的精神力量, 該是何等地偉大。

日子安定下來,過去的夥伴又來看她,她每次都總是以女兒裝見他們,對驚怕的過去的夥伴,花木蘭在內心說:知道了麼?過去與你一道血戰沙場,立下大功﹔回朝後不願為尚書郎的我是個女孩子。

還我女兒本色,花木蘭多麼自豪。
2007-02-04 6:28 pm
哇!中國風向西吹!卡通也「多元文化」!中國古老的故事傳誦於西方。迪士尼最新的卡通《花木蘭》採用了中國花木蘭代父從軍的故事、用國畫技法構圖、選華裔美人為男女主角配音。這下子咱中國女性可在世界上揚眉吐氣啦!迪士尼樂園裡,在白雪公主、睡美人、灰姑娘等洋娃娃世界中,多添一個東方面孔。
 

咦!這是木蘭故事嗎?古樂府《木蘭詞》裡未見奶奶、李將軍、木須龍、幸運蟋蟀這班人物,原詩裡的姊姊反而不見、嗚呼!「磨刀霍霍向豬羊」的小弟居然成了一隻狗的名字!木蘭奏凱班師時「歸來見天子」成了「救天子」!這洋電影似乎想徹底改變木蘭故事,君不見「花」木蘭讀成「發」木蘭!
電影《花木蘭》成功地塑造一個中國女英雄。最近幾部迪士尼的卡通都有明顯的女性主義傾向,女主角不再等著王子來拯救,到了《花木蘭》發揮得更徹底。她有主見,在母親為她相親時,她「懶把娥眉鬥畫長」,說出了:「I want to be myself!」的心聲;她孝順父親,冒險代父從軍;她有才智,武藝進境迅速,並用計殲滅匈奴大軍;她勇敢,從單于刀下救出皇帝。她雖模仿男人,卻不認同男人的缺點。這不但是迪士尼卡通的突破,更突顯中國女性的正面形象。
電影《花木蘭》呈現的是西方以為的東方。本片一開始,母親帶著木蘭去相親,在媒婆面前倒像是美,一群女孩子爭妍鬥艷,還要表現才藝、考機智問答,被媒婆「淘汰」的女孩(例如木蘭)會使祖上蒙羞,沒聽過哪個朝代有這些規矩!更別說花家的守護神獸「木須龍」,滿口黑人英語也就罷了,但中國舊社會裡,哪個平民百姓敢用龍當家族象徵?整個電影呈現的,彷彿是一個也叫木蘭的少女也代替她父親當兵,但根據她的作風,她不是中國人。
電影《花木蘭》是製作考究的。迪士尼的製作群花了五年工夫、成千上萬捲軟片,實地勘察長城、紫禁城等中國風光,以及衣飾,畫入卡通。主角花木蘭的臉孔具有中國人特色,適宜男女扮相。又徵詢武術專家,設計武打動作。並揉合中國水墨畫技法,配合電腦動畫,呈現出千軍萬馬交戰的大場面。
電影《花木蘭》是內容不合情理的。歷史上到宋代才用的火藥兵器,居然被唐代的花木蘭拿來擊潰匈奴軍隊!四川特產熊貓竟跑到北方當起快遞郵差!好像只有木蘭那一小批新兵在打仗,全國徵召來的其他軍人呢?堂堂皇帝身邊居然沒有御林軍,單于竟輕而易舉就綁架皇帝了!
木蘭故事當然有權由西方人來改,而且可以改得很好。在中國文學中,不乏改編或模仿的佳作,像李白詩「登金陵鳳凰台」與崔顥詩「登黃鶴樓」不分軒輊、王實甫《西廂記》更勝白居易「鶯鶯傳」。迪士尼的《花木蘭》情節緊湊,對白風趣,畫風獨特,具體演出木蘭傳說,足以成為一個木蘭故事的傳世之作。
電影《花木蘭》捨棄了原詩的精華。原詩對木蘭對家人的情感,有深刻的描寫:「朝辭黃河去,暮宿黑山頭。不聞爺孃喚女聲,但聞燕山胡騎聲啾啾。」電影一直在「防止木蘭辱沒祖宗」上打轉。原詩木蘭改裝的趣味在於「雄兔腳撲朔,雌兔眼迷離。兩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而電影早就讓木蘭被發現是女子,且因女性地位卑下,女兒身的木蘭受盡歧視。
在我初中時代,《木蘭詞》是必讀的國文教材,歷年來不知已有多少學子琅琅頌讀過它流利明快的詞句;木蘭的故事家喻戶曉,佔據了中國人共同文化記憶的一部分。曾幾何時,木蘭冠上了「花」這個姓。當這個傳說中的女英雄被引申,賦予各種面目時,擁有共同文化背景的人們仍可以瞭解它的意涵,例如:卡通裡的女形機器人取名為「木蘭號」、女兵被形容為「現代花木蘭」。木蘭傳說卻不因太熟悉而被定型,一直有戲曲、文學、電視劇、漫畫等各類文藝與媒體重新詮釋這個故事。故事的原型《木蘭詞》只有六十二句,全詩的重點在於描繪木蘭從軍前的心境與返鄉恢復女兒身的景況,而簡於敘事。佔木蘭從軍大部分的十二年軍中經歷卻只用「萬里赴戎機,關山度若飛。朔氣傳金柝,寒光照鐵衣,將軍百戰死,壯士十年歸。」寥寥六句表達,為人們留下無限的想像空間:木蘭究竟如何隱瞞女兒身份十二年而不被發現?木蘭在軍中如何和男性袍澤相處?木蘭到底立了什麼功勞?木蘭返鄉以後做什麼?這段軍中經歷正是重新建構木蘭故事的好素材。然而,不論戲劇也好,漫畫也好,以往都是在中國人的圈子裡談這個故事,現在,卻由美國的娛樂界巨頭狄士尼來搬演這個古老的中國傳說。這個花木蘭口吐英文,和一群從未聽過的角色,以百老匯式的歌舞表演與濃郁中國風,一新狄士尼卡通面貌。然而,中國鄉親見了這個洋版本木蘭,是否仍心有戚戚焉?當中國的典故成為流通西方的共同文化資產時,是否也必然面臨面目全非的尷尬局面?
如果你還沒讀過《木蘭詞》,也不知道木蘭故事,以上純屬冗言,去看看電影,就讓你的想像起飛吧!
2007-02-04 6:27 pm
花木蘭是中國南北朝一首敘事詩《木蘭辭》[1] (約作於北魏,中經隋唐文人潤色。最初錄於南朝陳《古今樂錄》,長300餘字。)中,代父從軍的巾幗英雄。

《木蘭辭》描述,北朝可汗徵兵抵禦北方民族入侵,女子花木蘭之父亦在受召之列;木蘭不忍見其年邁的父親從軍受苦,又沒有年長的兄弟可以代替老父,她於是自己喬裝成男人,購買鞍馬,代父從軍。

多年後戰事結束,木蘭因軍功彪炳得到可汗召見;可汗雖授以高官厚祿,木蘭卻只請准予解甲返鄉。木蘭獲准返鄉後,回復女性裝扮,昔日同袍才驚覺原來木蘭實為女子。
2007-02-04 6:27 pm
生平簡介

對於花木蘭的姓氏、裏居、出生年代,仍然傳說紛壇,莫衷一是。

關於她的姓氏,有多種說法,明代徐渭在《四聲猿傳奇》中說她是姓花,名木蘭,父親花弧是一個後備役軍官,大姐花木蓮,幼弟花雄,母親姓袁,一家五口,這是至今仍為大家所接受的一種說法。至於出生年代,亦有多種傳說,但比較起來北魏時人的說法比較可靠。說到籍貫裏居,河南省《商丘縣志》 則說她是丘花宋村人,以這個的說法比較合理。

然而不管怎麼說,正如《中國文學發展史》所言:“考証這些無稽之談,實在沒有 一顧的價值,我們只要知道花木蘭是一個北方英勇女性的代表就夠了。”

當時背景
確實,花木蘭的事跡傳至今,主要應歸功於《木蘭辭》這一方民歌的絕唱,是這篇長篇敘事詩歌頌了花木蘭女扮男裝替父從軍的傳奇故事。詩中稱天子為“可汗”,征戰地點都在北方。黃河姑且不說,黑山即殺虎山,在今內蒙古呼和浩特市東南。燕山指燕然山,即今蒙古人民共和國杭愛山。花木蘭參加的戰事,當發生在北魏與柔然之間。

北魏是鮮卑族拓跋部建立的,西晉未年曾被封為代王,後為苻堅所滅。符堅在淝水 之戰中失敗,拓跋氏復國,改國號為“魏”,經過五、六十年的征戰,結束“五胡亂華” 的十國時代,統一黃河流域。傳到北魏孝文帝時已八十六年,經過了五位皇帝,孝文帝 崇尚中原漢族文化,遷都洛陽,實行漢化政策,今天的“元”姓即多為北魏皇室後代。 當時承平日久,在孝文帝均田令政策下,社會經濟發展,花木蘭就生活在這樣一種社會中。

這時立國已一百五十八年的北方遊牧大國蠕蠕,也就是柔然不斷南侵,北魏政權便 多次“車駕出東道,向黑山”,“北度燕然山,甫北三千里。”與柔然大戰。

戰爭產生英雌,在世無男英雄的情況下,便會有女英雄,北魏與柔然戰爭沒有突出 的男人,就有了突出的女英雄花木蘭。

在《木蘭詩》中開頭就說明瞭當時的軍情緊急:“可汗大點兵,”“軍書十二卷”, 而花木蘭家中除了年邁的父母,就是年幼的弟弟,衰老的父親怎能去遠征殺敵,可是祖國的召喚又義不容辭,面對這雙重的考驗,木蘭挺身而出:“願為市鞍馬,從此替爺征。” 木蘭好女兒,替父從軍的意志,實為對父親的愛心與對祖國的忠心的凝聚,是巾幗英雄本色的表現。

花木蘭就要出征了,她“東市買駿馬,西市買鞍疇,南市買轡頭,北市買長鞭。” 是多麼的急促緊張,是多麼的昂揚士氣,她早晨告別爺娘,晚上就宿在了黃河岸邊,行軍多急,軍情多緊張,軍令如山倒,作為一個少女離開閨閣,投入戰場,何異投入另一個世界。暮色蒼茫中,一個女戰士枕戈待旦,這是何等荒涼而又悲壯的境界。“黃河流水鳴濺濺。”“燕山胡騎鳴啾啾。”

“將軍百戰死,壯士十年歸。”可見戰事是十分的頻繁,歲月是十分的漫長,那麼多的將軍蝶血疆場,花木蘭能活著回來是十分的不容易。
花木蘭回來了,這很不容易。她重視生命的可貴,更加懂得家庭的溫暖。她拒絕了天子的賞賜,也不願在朝為官,將榮華富貴輕輕地拋下,她願馳千里足,早日還故鄉。

她回來了,年邁的父母攙扶著出來迎她,姐姐理妝相迎,弟弟磨刀霍霍向豬羊,以 實際行動迎接姊姊的回來。看到這一切,花木蘭由衷地高興,十二年的沙場出生入死,多難。十二年的喬裝而不露痕跡,多難,然而這一切都過去,花木蘭內心的精神力量, 該是何等地偉大。

日子安定下來,過去的夥伴又來看她,她每次都總是以女兒裝見他們,對驚怕的過去的夥伴,花木蘭在內心說:知道了麼?過去與你一道血戰沙場,立下大功﹔回朝後不願為尚書郎的我是個女孩子。

還我女兒本色,花木蘭多麼自豪。


2007-02-04 6:27 pm
生平簡介

對於花木蘭的姓氏、裏居、出生年代,仍然傳說紛壇,莫衷一是。

關於她的姓氏,有多種說法,明代徐渭在《四聲猿傳奇》中說她是姓花,名木蘭,父親花弧是一個後備役軍官,大姐花木蓮,幼弟花雄,母親姓袁,一家五口,這是至今仍為大家所接受的一種說法。至於出生年代,亦有多種傳說,但比較起來北魏時人的說法比較可靠。說到籍貫裏居,河南省《商丘縣志》 則說她是丘花宋村人,以這個的說法比較合理。

然而不管怎麼說,正如《中國文學發展史》所言:“考証這些無稽之談,實在沒有 一顧的價值,我們只要知道花木蘭是一個北方英勇女性的代表就夠了。”



當時背景
確實,花木蘭的事跡傳至今,主要應歸功於《木蘭辭》這一方民歌的絕唱,是這篇長篇敘事詩歌頌了花木蘭女扮男裝替父從軍的傳奇故事。詩中稱天子為“可汗”,征戰地點都在北方。黃河姑且不說,黑山即殺虎山,在今內蒙古呼和浩特市東南。燕山指燕然山,即今蒙古人民共和國杭愛山。花木蘭參加的戰事,當發生在北魏與柔然之間。

北魏是鮮卑族拓跋部建立的,西晉未年曾被封為代王,後為苻堅所滅。符堅在淝水 之戰中失敗,拓跋氏復國,改國號為“魏”,經過五、六十年的征戰,結束“五胡亂華” 的十國時代,統一黃河流域。傳到北魏孝文帝時已八十六年,經過了五位皇帝,孝文帝 崇尚中原漢族文化,遷都洛陽,實行漢化政策,今天的“元”姓即多為北魏皇室後代。 當時承平日久,在孝文帝均田令政策下,社會經濟發展,花木蘭就生活在這樣一種社會中。

這時立國已一百五十八年的北方遊牧大國蠕蠕,也就是柔然不斷南侵,北魏政權便 多次“車駕出東道,向黑山”,“北度燕然山,甫北三千里。”與柔然大戰。

戰爭產生英雌,在世無男英雄的情況下,便會有女英雄,北魏與柔然戰爭沒有突出 的男人,就有了突出的女英雄花木蘭。

在《木蘭詩》中開頭就說明瞭當時的軍情緊急:“可汗大點兵,”“軍書十二卷”, 而花木蘭家中除了年邁的父母,就是年幼的弟弟,衰老的父親怎能去遠征殺敵,可是祖國的召喚又義不容辭,面對這雙重的考驗,木蘭挺身而出:“願為市鞍馬,從此替爺征。” 木蘭好女兒,替父從軍的意志,實為對父親的愛心與對祖國的忠心的凝聚,是巾幗英雄本色的表現。

花木蘭就要出征了,她“東市買駿馬,西市買鞍疇,南市買轡頭,北市買長鞭。” 是多麼的急促緊張,是多麼的昂揚士氣,她早晨告別爺娘,晚上就宿在了黃河岸邊,行軍多急,軍情多緊張,軍令如山倒,作為一個少女離開閨閣,投入戰場,何異投入另一個世界。暮色蒼茫中,一個女戰士枕戈待旦,這是何等荒涼而又悲壯的境界。“黃河流水鳴濺濺。”“燕山胡騎鳴啾啾。”

“將軍百戰死,壯士十年歸。”可見戰事是十分的頻繁,歲月是十分的漫長,那麼多的將軍蝶血疆場,花木蘭能活著回來是十分的不容易。
花木蘭回來了,這很不容易。她重視生命的可貴,更加懂得家庭的溫暖。她拒絕了天子的賞賜,也不願在朝為官,將榮華富貴輕輕地拋下,她願馳千里足,早日還故鄉。

她回來了,年邁的父母攙扶著出來迎她,姐姐理妝相迎,弟弟磨刀霍霍向豬羊,以 實際行動迎接姊姊的回來。看到這一切,花木蘭由衷地高興,十二年的沙場出生入死,多難。十二年的喬裝而不露痕跡,多難,然而這一切都過去,花木蘭內心的精神力量, 該是何等地偉大。

日子安定下來,過去的夥伴又來看她,她每次都總是以女兒裝見他們,對驚怕的過去的夥伴,花木蘭在內心說:知道了麼?過去與你一道血戰沙場,立下大功﹔回朝後不願為尚書郎的我是個女孩子。

還我女兒本色,花木蘭多麼自豪。


收錄日期: 2021-04-12 20:53:17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70204000051KK00841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