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佳答案
超級市場的起源:
超級市場是美國人的一大發明,它不僅改變了零售業傳統的櫃式銷售方式,而且也改變了消費者的購物方式和生活方式。因此,超市的出現被譽為“零售業的革命”。 超市是零售業自身改良與社會經濟環境變遷的結果。
早在1912年,A&P針對傳統的食品零售店經營成本較高的狀況,在美國開設了第一家“現金與帶走”的實驗店,即經濟商店(the economy-my store)。這種商店的經營特點是:毛利比一般商店低10%;盡可能控制經營費用,如店址設在市街中間而不設在轉角處,運用“套裝概念”,按同一模式快速開店。在1914~1917年之間,A&P以平均每週20家的速度發展,到1917年分店數已達3700家,持續到1925年,經濟商店發展到了14 000家。經濟商店的經營方式為現代超市確立“廉價售貨”的經營哲學奠定了基礎。
超市的鼻祖是桑德斯(Clavence Saunders), 1916年他在美國田納西州盂菲斯市開了一家自助商店(self service),取名叫“滾地小豬”(Piggly Wiggly)這個名字是他看見一頭莽撞的小豬穿過籬笆逃跑時偶爾萌發的。自助商店的人口處裝有回轉欄,只進不出;店中央是彎彎曲曲的通道,兩旁擺滿了各種食品雜貨,顧客可隨意挑選;在出口處有一個結賬櫃檯,顧客在那裏排隊付款。這種自助購物的方式方便了顧客,同時又節省了商店的人事費用,因此商店的售價比別處便宜,這也頗受顧客青睞。由此,“滾地小豬”的生意日益興隆起來,以後陸續在美國各地開設了近3000家分店。這種連鎖經營的方式又使它可以大批量進貨,這對於農場主與製造商來說具有極大的吸引力,“滾地小豬”因此而左右逢源。但在當時,這種經營手法主要用於“乾貨部門”,主要原因是1905年美國實施了商標法,從而使大量具有商標的小包裝商品替代了散裝商品,這就為開架售貨提供了條件。
一般認為,世界上第一家現代超市是一個名叫卡倫(Michael Cullen)的美國人開設的金·庫侖(King Kullen)食品商場。現代超市的英文名稱是supermarket,最早起用這個名稱的並不是卡倫,而是1933年在美國辛辛那提市開設的奧拉斯超市(Allers Supermarket)。卡倫出身貧寒,18歲就進雜貨店當店員,一直幹到45歲才升為克羅格食品雜貨公司屬下一家分店的經理。多年的經營實踐使他積累了經營食品的豐富經驗,他潛心勾勒出一幅超市的藍圖,並熱情洋溢地給公司總裁寫了一封長信,詳談了超市的各方面細節:哪些商品按成本銷售,可以造成市場轟動效應;哪些食品營業額極高,因而最能盈利;超市最好設在哪里,為什麼要有停車場等等。他甚至預言:顧客們一定會擠破我的大門,一場騷亂在所難免,我還得請員警來維持秩序,每次只許一批顧客進店;我得領著顧客擺脫高價的桎梏,走向低價的樂園。然而公司總裁把他的建議當作海外奇談,嗤之以鼻。卡倫一氣之下辭了職,舉家遷往紐約。他在那裏找到了一位食品雜貨批發商當合夥人,在紐約的郊區租下一個空閒的大車庫。美國第一家現代超級市場開張營業了。一切如卡倫所料,顧客蜂擁而至,踏破了門檻。隨後,他接二連三地開了15家超市,此事轟動了美國。
為什麼開在郊區的這樣一家新型的食品商場能吸引美國顧客呢?其原因主要有三個方面:一是適應了美國人的生活方式。當時,美國已是一個汽車社會,人們大都住在郊區,家中有大容量冰箱,他們喜歡每隔一二個星期開車去集中購買一次食品。卡倫把超市開在郊區,並設有寬敞的停車場,這就適應了消費者的生活方式。二是自助購物的方式給顧客帶來了便利,並迎合了顧客的消心理,使顧客能在完全自主的前提下挑選商品,這就能增強顧客的購買欲望。三是“薄利多銷”的促銷策略從經濟利益上誘導顧客大量購物。卡倫在當時出售的1100種商品中,300種以成本價出售,200種以成本價加5%的毛利出售,300種以成本價加15%的毛利出售,300種以成本價加20%的毛利出售。他在報紙上所做的廣告是:“世界上最偉大的價格突破者”。
卡倫所採取的低價促銷策略,引起了全國各地食品的“大殺價”。於是,傳統的食品零售商開始抵制超市,並對報紙施加壓力,不允許超市在報紙上做廣告。因而很多超市(如Big Bear)只好改用發宣傳單做廣告。可見,即使在美國,超市的發展也不是一帆風順的,但只要迎合了消費需求和社會經濟的發展,就能最終取得勝利。
在超級市場的發展過程中,為了滿足不同的消費需求,以及在競爭加劇的市場經營中尋求增加利潤的新途徑,又出現了便利商店、折扣商店等多種零售業態,同時還出現了購物中心、商業步行街等新穎的購物場所。
~~~~~~~~~~~~~~~~~~~
Q:香港呢?
A:至於香港第一間超級市場,則在1960年代初牛奶公司收購了一所大型辦館(惠康)後,跟連卡佛的子公司大利連﹙Daily Lane﹚合組而成。他們揚棄了辦館原有的名字,改了一個極合「意頭」的寶號─大利超級市場。1970年代大利連曾在銅鑼灣珠城大廈設有分店。
跟現時相比,40年前的超級市場,除了分店少一點、貨物種類少一點、裝潢簡陋一點,本質上跟現時沒有兩樣,故實在沒必要在此大書一筆。唯一有趣的是,牛奶公司後來不知是否嫌「大利」這名字太俗氣不合潮流還是因為別的原因,他們在70年代發覺原本那間辦館的名字其實更好聽,於是便改回一個我們熟悉的名字:惠康超級市場。
http://www.szrba.org/center/retail_list.asp?id=363
http://www2.uzone21.com/uplus/index.epl?id=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