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佳答案
1)求語譯
问者说:人的本性恶劣,那么,礼义是怎样产生的呢?
我们回答他说:一般地说,礼义,是产生于圣人的作为。而不是本来产生于人的本性。所以,陶工搏和黏土,而成为器物;那么,器物是产生于陶工的作为,并不是产生于人的本性。木工砍伐木材,而成为器物;那么,器物是产生于陶工的作为,并不是产生于人的本性。圣人积蓄思虑,练习行动,因而产生了礼义,兴起了法度;那么,礼义、法度,是产生于圣人的做为,而不是产生于人的本性。
至于,眼睛喜好色采,耳朵喜好声音,嘴喜好食味,心喜好财利,骨路肌肉喜好安逸,都是产生于人的情性的;受到感触而自然如此,并不是依靠着去做而后才产生出来的。那受到感触而不能如此,必须等依靠去做而后才如此,就叫做人为;这便是本性、人为二者所产生的各不相同的征验。所以,圣人变化了本性,就兴起了人为;人为兴起,就产生了礼义;礼义产生,就制定出法度;那么,礼义、法度,是圣人所产生的事物。所以,圣人之所以相同于众人而不超过于众人的,便是本性;所以不同于众人而超过于众人的,便是人为。
那喜好财利,而愿意获得,这是人的情性。假如,人们要把掌有的财物分开,如果是顺从着他们的情性,这样,就是兄弟也会互相争夺;如果是用礼义的文理来感化他们,这样,就是国人也会互相推让。
凡是人愿意做善事的,是为了本性恶劣的关系。那单薄的就羡慕丰厚的,丑恶的就羡慕美丽的,狭隘的就羡慕广阔的,贫穷的就羡慕富有的,卑贱的就羡慕高贵的;如果在本身没有的,必然就要向外方追求。所以,富有的就不羡慕财利,高贵的就不羡慕势力;如果本身有的,必然就不向外方伸张。由此看来,人愿意做善事的,是为了本性恶劣的关系。
人的本性,本来就没有礼义,所以要经过强学才能求得;人的本性,本来就不懂得礼义,所以要经过思考才能懂得;那么,人的本性,就是如此如此。人不讲求礼义,就要秩序紊乱;不懂得礼义,就要违背事理。由此看来,人的本性恶劣,道理是很明显的;那表现善良的,是出于人为。
......
2)求分析
3)作品背景
荀子作為儒家,他同孔子一樣,心目中最主要的問題,也是如何培養理想人格。他對天人關 係、習性關係以及古今、禮法之爭的考察,歸結到一點,就是如何"成人",即如何造就完 美的人格。不過,荀子所處的時代已不同於孔子所驚呼的"天下無道",也不同於孟子所哀 嘆的"世道衰微",而是"臣使諸侯一天下"(11),"四海之內若一家"(12)的時代,即諸 侯爭霸即將結束,封建統一的中央集權即將來臨。因此,在這樣的歷史條件下,荀子在論及 聖人理想人格時,就不僅注意理想人格"內聖"的一面,而更加強調"聖人"的外在事功的 一面。《荀子‧王霸》有一段論述:"修百王之法,若辨黑白;應時之變,若數一二;行禮 要節而安之,若運四肢;要時立功之巧,若昭四時;平政和民之善,化萬之眾若博一人;如 是,則可謂聖人矣。"這是講"聖人"把握先王之成敗得失,如辨別黑白那樣清楚;善於應 變而作出決策,如同數一、二、三那樣容易;及時知曉立功的機會,如了解自己四肢那樣準 確;將萬人安定下來,如同團結得像一個人一樣。這樣的"聖人"所畸重的不能不是"外王" 了。"內聖外王"作為儒者理想人格的追求,孔、孟、荀都是共同的,不過,荀子比較自覺 地察覺到了二者之間的一些細微的差異,故說:"聖人者,盡倫者也;王也者,盡制者也。 兩盡者,足以為天下極矣,故學者以聖王為師。"(13)"盡倫"為人道之極,是主觀的;"盡 制"為事功之極,是客觀的。只有兼兩"盡"於一身的"聖王",才是主客觀統一的體現, 即"尊聖者王"(14),這可以看作是對內聖外王的確切解釋。往後的《禮記‧大學》提出了 三綱領八條目,這就建立了一個比較完整的內聖外王之學的理論體系,對宋明有極大的影響。
..... (最多4000字....你自己閱讀 la)
總之,荀子關於培養理想人格的學說,雖有其時代的局限性,但他強調理想人格應該是知、 情、意與真、善、美的高度統一,是人的自由的全面發展,對後世儒學影響極大。
與孟子不同,荀子講性惡論,他提出了"化性起偽"的論點。在荀子看來"性"是指自然的 賦予,即人的自然本質;"偽"是人為。自然的稟賦不是人們可以通過學習和作為得到的, 而禮義則是人們可以通過學習和作為得到的。所以禮義出人偽﹝為﹞,非出於天性。這樣便 反對了天賦道德論,肯定了德性是後天養成的。荀子又說:"性也者吾所不能為也,然而可 以化也。積也者,非吾所有也,然而可以為也。注錯習俗,所以化性也。並一而不二,所以 成積也。"(31)是說天性不是出於人為,然而可以改造;後天的積習本來不是我所有,然而 可以由人力獲得。生活安排和習俗可以使人天性改變;專一而不分心,就可以把經驗積累起 來。荀子和許多舊唯物主義者一樣,認為人是環境和教育的產物。他說:"蓬生麻中,不扶 而直",越人安於越地,楚人安於楚地,君子安於中原,是適應不同的生活環境的習俗的緣故(見《荀子‧榮辱》)。
http://hk.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id=7007010904654&other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