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佳答案
絲綢之路是指漢唐以來以中國首都為核心,向世界呈網狀分布的交通路線。因為中國的首都往往是中國的政治、文化和經濟交流中心,中國東部的國家和地區如日本、朝鮮半島同樣也與這個網路聯繫在一起,而傳統的絲綢之路更多的是強調中國與西方國家和地區的往來。
絲綢之路作為一個國際交通網絡,首先是在局部地區實現了物產和文化的交流,才漸漸向外發展開來的,最後在中國西漢時期(公元前206年-公元25年)因張騫出使西域而獲得全線開通。從此以後,絲綢之路空前繁榮起來,它把當時世界上最發達的幾個主要文化地區,如東亞、南亞、西亞、北非和歐洲聯繫起來。不僅在物產上實現了互通有無,比如佛教東傳、中國四大發明西傳等,也使得各個地區的文化通過相互交流而蓬勃發展起來。長期以來,絲綢之路沿線的民族和國家,不僅為絲綢之路的發展做出了貢獻,而且也都成了絲綢之路的受益者。
在人類各地區文明日益聯繫緊密的今天,回顧絲綢之路的歷史不僅是一種古代知識的積累,也代表著不同地區文化之間寶貴的交流,因此,絲綢之路不僅成為憑弔歷史的旅遊熱線,也是世界各國學者研究人類文明的重要課題。絲綢之路是溝通中國與世界其他地區的交通路線,這路線在歷史的不同時期各有重點,概括地說,絲綢之路可以分為綠洲之路、草原之路、海上之路和西南高山之路。
各條路線上,其交通發達狀況與人文環境如種族、戰爭等有關,而更重要的是自然環境的因素。自然界的沙漠、戈壁、海洋和高山都是障礙,而絲綢之路的暢通,首先就是要克服這些自然障礙。人類征服自然的能力是逐漸增長的,利用畜力(如駱駝和馬)可以繞過沙漠,穿越戈壁,通過山口到達目的地。所以絲綢之路最早發達的路線是綠洲之路、草原之路和西南高山之路。至於海上絲綢之路要到中國的宋元以後(10世紀以後),造船業和航海業取得巨大的突破的情況下,才發達起來。因為航海的成本低而運載力強,並且與世界一體化的進程相聯繫,海上絲綢之路結果後來居上。
絲綢之路是一個歷史概念,但即使我們在現今的地圖上,沿著古老絲綢之路的路線行進,也會想起許多古老的民族和國度。在人類的歷史長河中,許多民族曾經發揮過重要作用,但如今已經渺無蹤跡。許多古國消失了,許多古代民族與其他民族融合之後喪失了原來的面貌,但它們在歷史上的世紀貢獻卻沒有消失。
絲路上的各國與民族之間,雖然時有紛爭,但亦同時攜手建設了絲綢之路。正如草原上的遊牧民族擅於長途旅行,放牧牛羊,逐水草而居;而定居的民族則善於經營農業,提供各類產品。他們都為絲綢之路作出了不同的貢獻。
絲綢之路不僅為人類文明的進步做出了貢獻,更造就了一批以果敢的精神、堅強的毅力,克服重重艱難險阻的絲路人物,千古為人傳誦。他們之中,有張騫、班超、王玄策這樣的傑出使者,有李廣利、高仙芝統帥的軍隊,有法顯、唐玄奘等偉大僧侶,有為國遠嫁的細君、文成這樣的公主,還有藝術家、詩人和探險家……。正因為這些人物,絲綢之路到了今天還令人嚮往、令人神馳。
在絲路上,使者為了和平,軍隊為了戰爭,僧侶為了真理,商賈為了利益……,他們的目標也許不盡一致,但都必須經過長途跋涉的考驗,才能達成目標。正因為他們這種堅毅的精神,天馬才成為神物,佛教才能在中國發揚光大。
絲綢之路溝通歐亞各個地區的文化,通過文化的交流,彼此支援,彼此貢獻。中國文明沿著絲綢之路西傳,就是中國對世界文明的貢獻。中國文明西傳,媒介當然是絲綢之路,而具體的商旅、僧侶、使節、和親公主以至軍隊,都承擔著傳載的功能。中國文化的多種精萃都在西傳的隊伍之中,著名的如四大發明、絲綢、陶瓷,茶葉、藥品……等等。
中國文明西傳,不僅豐富了西方世界的物質生活,如茶葉和藥品便有利於改善日常生活,至於四大發明的西傳則有力地推動了歐洲文明的進步,特別是印刷術和造紙術的西傳,使西方學術、教育從修道院中解放出來,令知識普及。
中國從西方獲取新的文化元素,雖然早在張騫出使西域以前已經開始,但畢竟是在張騫以後才掀起引進文化高潮的。西瓜以至帶有「西」字和「胡」字的種種物產多來自西域。精神文化方面,是指中國引進外來文化;這不僅豐富了中國文化本身,比如引進佛教,實際上也為世界佛教作出了獨特的貢獻,因為佛教在它的原產地曾經有過流失的歷史,正是由於中國的佛經翻譯活動,才保存了大量佛教的經典。至於西域來的藝術,不僅豐富了當時中國人的生活,而且也給納入中國文化中。
絲綢之路成為中國與西方世界溝通的橋梁,不僅豐富了彼此的物質生活,也擴大了彼此的眼界,提升了彼此的精神文化。人們在絲路初通時的興奮,對遙遠世界的嚮往,對絲綢之路帶來的種種具體感受,無不躍然紙上,譜寫了一篇篇絢麗的樂章。包括有大唐國威的表現,如王維《送平澹然判官》詩句:「須令外國使,知飲月氏頭」,反映唐初強大的國力使西域諸國畏服;有遠嫁異邦公主的哀歎,如《烏孫歌》:「居常土思兮心內傷,願為黃鵠兮還故鄉。」有渴望立功者的心聲,如東漢馬援所說的:「男兒當以馬革裹屍還葬耳,何能死於婦人女子手中耶!」有朋友分別時的惦念,如唐代岑參的《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的名句:「輪台東門送君去,去時雪滿天山路。山回路轉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這些佳作名句至今仍然令人深受感動。
此外,亦不乏反映中原與邊疆文化交流盛況和記載邊疆景色的詩歌,對研究絲路歷史有重要意義。如唐代詩人岑參在《過磧》(即過戈壁沙漠)詩中說:「黃沙磧里客行迷,四望雲天直下低。為言地盡天還盡,行到安西更向西。」這首詩描繪出遼闊的戈壁大沙漠,天地相連,一望無際。在他的另一首詩《與獨孤漸道別》中亦有詩句:「花門將軍善胡歌,葉河蕃王能漢語。」這裡「花門」指回鶻,「葉河」指碎葉河水,詩中指葉河的「蕃王」懂得漢語,反映唐代漢番文化交流的情景。
絲綢之路作為國際文化交流的大通道,有無數的人從這條路上走過,然而多數人都沒有留下一絲一毫的痕跡。法顯和唐玄奘都曾經寫過:在茫茫戈壁上不辨方向的時候,只能沿著白骨行進──許多人悄無聲息地在這條道路上走完了自己生命的旅程,這些白骨就是明證。只有那些到達目的地的成功者,他們留下的記錄為千百年後的我們提供了寶貴的歷史資料,是古代人類交往的點滴證明。
在現有的絲路行紀中,因為作者的差異,對於絲路所做的記錄也多有不同。佛教僧侶比較重視沿途的佛教狀況。使者則關心與各個政權打交道的情形,如北魏時的《宋雲行紀》。對於各自如何度過道路的艱難與危險,有的人記錄詳細,有的竟然毫不在意。多數行紀是個人的記錄,也有是應邀而作,如唐玄奘的《大唐西域記》就是在唐太宗的要求之下完成的。比較《大慈恩寺三藏法師傳》,後者是玄奘自述、弟子記錄的,其中關於佛法靈驗之事明顯是前者不重視的。不過,總的傾向是明清時期的記載反而越發詳細,而年代較早的記錄,常常留下的只是斷簡殘篇,如唐代杜環的《經行記》。
海上絲綢之路興盛以後,與世界性的大航海時代連接,在世界一體化的新局面下,絲綢之路漸漸成為歷史。雖然當地的人們依然繼續行進在這條古路之上,但同一條路已經再不具有原來的那種溝通世界的幹線意義了。絲綢之路在工業化到來的時刻,完成了它的歷史使命。
古老的絲綢之路在今天迎來了它的新價值──絲路旅遊方興未艾,憑弔古蹟,發思古之幽情;看到敦煌古老壁畫的一個線條,高昌古城頹敗的一抹塵土,也許可以牽引起你的千年思緒。
http://www.chiculture.net/0126/html/b09/0126b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