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佳答案
古代氣象測量:張衡發明相風鳥 李淳風定風級
張衡發明瞭相風鳥
風是自然界存在的最普遍的現象,人類幾乎每時每刻都生活在風裏。我國流傳下來的古老的《南風歌》裏就有:“南風之熏兮,可以解吾民之慍兮;南風之時兮,可以阜(同富)吾民之財兮。”早在奴隸社會初期,我國對風已有了深刻認識。據從甲骨文的記載中,當時對風進行測定的工具叫“俔”。《淮南子•齊俗訓》中有:“俔之見風也,無須臾之閒定矣。”所謂“俔”,即在風桿上繫上布帛或長條旗用來測定風向,當時主要用於農事或戰爭。漢代的《爾雅•釋言》中對俔解釋為:“閒俔也,《左傳》謂之諜,即今之細作也。”“俔”被《左傳》稱之為“諜”,就取偵察風向之意。由此看來,俔的使用當時已很普遍。
俔到以後也被稱為綄(音桓),但較之俔又有了改進。《爾雅•釋言》中還有:“又船上候風羽,謂之綄,楚謂之五兩。”給綄規定了重量,是我國古代測風工具的一大進步,測風工具的統一便於對風力進行比較,不僅可測定風向,還可大致估計出風力的大小。漢代綄的使用已十分普遍;唐代尤為盛行,唐代詩人王維就有“畏說南風五兩輕”的旬子,用“五兩”來代指綄。直至今日,我國民間船桅上還沿用風幡、風旗,說明瞭綄是我國古代測風器延用下來最普及的一類。
1900多年前,東漢的張衡發明瞭相風銅鳥,將測風工具大大推進了一步。據《三輔黃圖》記載:“長安南宮有靈臺……,上有渾儀,張衡所制。又有相風銅鳥,遇風而動。”唐代學者李淳風在《乙巳佔》中對之有較詳細的記述:“于桿上作槃(盤),作三足鳥立於槃上,兩足連上,而外立一足係下而轉,風來鳥轉首向之,鳥口銜花,花旋則佔之。”這種相風銅鳥,已跟現在世界各國統一使用的測風儀原理十分相近。晉朝郭緣生在《述徵記》中還提到:“長安南宮有相風銅鳥,鳥遇千里風仍動。”可知,相風銅鳥不僅能測風向,還能觀測較大的風。,對相風銅鳥的有無,國外始終存有異議。1971年,我國考古工作者在河北安平縣逯家莊發掘的一座東漢古墓中,發現一幅東漢建築群鳥瞰圖,其後的一座鐘樓上立有相風鳥,從而雄辯地證明相風鳥是世界最早出現和使用的測風儀,因為歐洲十二世紀才在建築物頂上安裝了測定風向的候風雞,比相風鳥晚一千餘年。
測風儀器的發明和運用,推動了我國古代社會對風的認識的逐步深入。在奴隸社會時對風向就有了系統區分,發掘出的甲骨文中已有了四個方位的風向,將東風稱為劦風,南風為凱風,西風為彝風,北風為寒風。封建社會初葉,已由四個方位的風向發展到八個方位,並有了八風之名,即“不週風(西北風),廣莫風(北風),條風(東北風),明庶風(東風),清明風(東南風),景風(南風),涼風(西南風),閶闔風(西風)”。《史記•律書》中記載了各個季節盛行風向的名稱和出現的時間規律,並將它與農業生產聯繫起來,如條風立春至,明庶風春分至,清明風立夏至,景風夏至至,涼風立秋至,閶闔風秋分至,不週風立冬至,廣莫風冬至至等,這種劃分與我國的氣候規律是十分吻合的,數千年來一直指導著農業生產。由盛行風向的變化判定季節的更替,表現了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聰明才智,明代大航海家鄭和七下西洋,也正是利用了季風的變換規律。
春秋年間,我國已有了對風劃分等級的初步雛型,並有“飄風”、“頹風”、“焚輪風”、“飆風”、“扶搖風”等風名。西元81年,在西漢著名的鹽鐵論戰中,桑弘羊在《鹽鐵論•水旱》中即有“雨不破塊,風不鳴條”的話。“鳴條”作為古代一個風力不大的等級,第一次見於記載,但此時尚未對風的等級作完整的劃分。到了唐代,著名學者李淳風才對風作了八個等級的劃分,即一級動葉,二級鳴條,三級搖枝,四級墜葉,五級折小枝,六級折大枝,七級折木飛沙石,八級拔大樹及根,外加“無風”(靜風)和“和風”共十個等級。李淳風在《乙巳佔•佔風遠近法》中提到:“凡風動,初遲後疾,其來遠;初急後緩,其發近。……鳴條以上風皆百里之風。”以此來推測風之強弱及影響範圍。我國唐代對風級的劃分法,四百年後才傳入歐洲。一千多年後,歐洲由於資本主義迅速發展,推動了海上貿易的發達,1805年,英國海軍上將蒲福才發明瞭蒲氏風力表,將風定為十二個等級。
侯風地動儀
據史書(五行志)記載,公元九二年以後,幾乎連年發生地震,地震地區大至數十郡,弔玫地裂地陷,江河泛濫,房屋倒塌。張衡鑒於地震的頻繁,創造了候風地動儀,以測定地震的方位。右圖為張衡於132年制造的候風地動儀復原模型。
(候風)有(候氣)的意思,古人以為地震是由地(氣)所弔起的,因而以此為名。地動儀由精銅鑄成,外形像一個大酒壺,中間的圓徑八尺,頂上有突出的子,儀器的外表刻有篆文以及山,龜,鳥,獸等圖形。儀器內部中央立著一根銅質(都柱)(上粗下細的棍關)。儀體外部周圍鑄著八條龍,頭向下,尾朝上,按東,南,西,北,東南,東北,西南,西北八個方向佈列。龍頭和內部通道中的發動機關相連,每個龍頭嘴裏銜有一粒小銅珠。地上對準龍嘴處,蹲著八個銅蟾蜍,昂著頭,張著嘴,當芋處發生地震,都柱便倒向那一方,觸動(牙機),使發生地震方向的龍頭張開嘴巴,吐出銅珠,落到銅蟾蜍嘴裏,發出(當啷)聲響,人們就知道哪個方向發生地震。儀器製成不久便測出順帝永和三年二月初三在隴西發生的地震,可見儀器靈敏度相當高。 下圖為候風地動儀結構圖。
這台地震儀安放在陽,曾於138年測出千里之外的隴西所發生的一次地震,朝野上下,頗為震動。但由於當時朝堂上讖諱迷信劫力很盛,張衡的一重要發明沒有得到應有的重視,候風地動儀也沒有被保存下來。張衡的地動儀比外國同類儀器早誕生近一千年。古波斯直到公元十一世紀才有類似地震儀器。近代的地震儀在公元1880年才製成,它的原理和張衡地動儀基本相似,但時間卻冕了一千七百年。
2007-02-01 20:03:50 補充:
起源過年習俗源自何時很難考究,不過一般認為起源於中國殷商時期的年頭歲末祭神、祭祖活動(臘祭);一說最早在堯舜時就有過春節的風俗。農曆的正月是一年的開始,而正月上旬或中旬,大部分情況正好是春季的開始(少部分情況立春是在農曆臘月下旬)。節慶的時間相信和農業勞作影響有關;甲骨文和金文中的年字都有穀穗成熟的形象。農曆一年的最後一天(月大為30日,月小29日),稱之為「除夕」,除夕晚上全家人團圓吃年夜飯(農曆一年中最後一頓飯),年夜飯以後有發壓歲錢和熬年夜(守歲)的習俗,表示從農曆上一年的最後一天守到下一年的第一天。
2007-02-01 20:05:15 補充:
起源一般所接受的說法是:傳說端午節是為了紀念楚國詩人屈原,他在五月初五這天投汨羅江自盡殉國。但許多盛行於世的端午習俗早在此之前即已流傳,而且不少都有驅瘟避疫的成分,故此有人推測,端午節源於對惡日(農曆五月,因仲夏瘟疫流行而得名)的禁忌。另外一種說法,學者聞一多指出,端午節最重要的兩項活動——競渡和吃粽子,都和龍有關(見《端午考》),可能是迎濤神祭圖騰的習俗。相傳古代中國南方有個少數民族(大概在今天浙江、上海一帶)自認為是龍的傳人,每年五月初五舉行祭圖騰儀式,以求來年風調雨順、大豐收。他們把食物裹在樹葉里或裝在竹子里,投到江裡面去。
2007-02-01 20:07:07 補充:
清明是全年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五個節氣,在春分之後十五天,關於清明節的起源,民間流傳著兩種說法,其一是源於一個古代忠臣的故事。清明節是國曆四月五日或六日,因為它是定在二十四節氣中,春分後的十五天,所以不是固定在國曆四月五日,也不是以農曆來決定。清明節也叫做民族掃墓節,是民國廿四年由政府明定的國定假日。中國祭祀祖先的歷史由來已久,早在上古時代就有帝王、諸侯祭祀宗廟的儀式,到春秋時代孔子的墓祭,這些都屬於貴族所特有的。到了秦漢以後,貴族制度末落,才有一般民眾到祖先墳墓去祭祀的習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