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我美術詞彙(10分)

2007-02-02 3:14 am
除了對比色、三原色之外還有甚麼美術詞彙?

回答 (3)

2007-02-02 5:06 am
✔ 最佳答案
美術詞彙
視覺元素大概是指由點、線條、形狀、形體、色彩、質感及空間組成概念的元素,亦可透過製作技巧,呈現在不同的載體之上,成為具有形狀的視覺元素。

點是圖像最基本、最細小的成份,通過過在面積上和方向上的改變,形成如線及面等的視覺元素。
線條
視像中的線條,是由很多的點沿著相同的方向,緊密地排列在一起所形成 。線的外型有長短、粗幼、輕重、強弱、直接、轉折、頓挫等不同的變化,也能給以力量、速度、連續、流暢、移動、纖巧、厚重、彈力等觀感。
形狀
當很多線條往同一方向不斷重複,並緊貼在一起,會形成有面積的面。形狀是用線條圍成的視覺空間,是設計圖像的基本造型因素。形狀是平面的 ,且可分為幾何形或自然形、相同形與相似形、實形與虛形等。
形體
與「形狀」都具有長度與寬度,但是形體還具有深度,是屬於三度空間的
形狀與形體其實是很有關係的,如一張紙可視為一長力形狀,屬平面的,但當疊上更多的紙令其厚度變得顯著時,便可視為長方體。如要將形狀與形體清楚劃分的話,我們可將具有面積的平面形視作形狀,而將有體積的立體形象視作形體
形體亦分為「幾何形體」和「自然形體」兩種。
1.自然形體:客觀環境中自然形成的形體,如鵝卵石、珊瑚、貝殼等
2.幾何形體:包括錐體、立方體、圓柱體、球體、自由曲面立體(如酒瓶、花瓶)
形狀包括「幾何形狀」和「不規則形狀」。
幾何形狀、不規則形狀
質感
物體表面的特質,可用視覺或觸覺感受到的。它是有粗糙、有光滑等感覺。質感可以是天然的,也可以是人工表現出來的。
空間
空間是環繞我們四周的範圍,探討的是實與虛的關係。
空間可分為平面空間和立體空間。平面空間是一具面積的空間,而立體空間是一具有體積的空間。空間可以是有明確範圍的,如一張白紙及一間房間的空間;但如果空間不斷延展,其範圍便可能無法界定出界限,例如宇宙。
一般來說,空間可分為物理性機能與心理性機能。以平面空間而言,其表現的方式大多是屬於心理因素的幻想,因為平面實際上並無空間的存在,其處理的方法有漸層法、重疊法、透視法等。就立體空間而言,其表達的方式屬於物理因素的空間,是實際存在的空間,其處理的方法有質感法、交錯法、挖空法、間隔法及轉折法等。
為在平面的繪畫空間裡,如果想表現畫面的深遠感,一般採用重疊﹝overlapping﹞、大小﹝size﹞、焦點﹝focus﹞、配置﹝placement﹞、強度與明度﹝intensity and value ﹞、或線性透視﹝linear perspective﹞ 等方式來達成。
1.重疊:是將形狀重疊在另一形狀上,形成前後的距離感。
2.焦點:以對焦的原理,凡在焦距範圍內的物體表現清晰、詳細,焦距外的物體表現較不清晰、簡略。
3.強度與明度:將遠處的物體使用低強度與較明亮的顏色,以區分遠近的距離感。
4.線性透視:運用透視傾斜的線條,使物體逐漸向遠處聚集或變小。
5.配置:將物體放置的高低來區分其遠近,近景物體畫在較低處,遠景物體則畫於較高處。
6.大小:已近景的物體大,遠景的物體小來區分距離的差異。
色彩
紅、黃、藍三色稱為「三原色」,因它們是無法由其他色彩混合出來,不過卻能混調出其他不同的色彩,由兩個原色調出的另一顏色稱為「間色」,而原色與間色混調後,出現的顏色為「三次色」。色彩是複雜而變化又最多的視覺元素,因為單一個顏色便可有不同的明暗度及艷度。在色彩的理論中,色相 (Hue)、明度 (Value) 與彩度 (Intensity) 被視為色彩的三個要素。
色相是指色彩最原本的相貌
明度又稱亮度,指色彩的明暗程度。在色相中加入白色,可使色彩變得更明亮,相反, 如加入黑色,便使色彩變得暗淡
彩度又稱純度,是色彩的鮮艷程度。一個色相的色素愈純,其鮮艷程度愈高;如在色相中加入其他色素,便會使其鮮艷程度降低
均衡
均衡(Balance)亦稱平衡,原指天秤的兩稱達致平衡的狀態,與力學和重量有直接的關係。如果在視覺畫面中的假想軸兩旁,分別放置形態或不相同,但質量卻均等的事物,畫面中的事物雖然並不相等,但在視覺的感受上,卻由於分量相同,而產生均衡的感覺。
此種感覺上的質量,與圖形的大小、形態感、底色與圖形之色差、材質感均有關係。我們在平常經常追求均衡,但有時為了打破靜止感也作非均衡(Unbalance)的構成。適當的平衡可產生安心的感覺。一眼就能令人產生安心感覺的畫,必須擁有良好的平衡。在動感的主題中也要有如此的輔助角色,才能取得平衡。、大小、色彩等,以獲得視覺上的平衡,對稱也就是平衡的一種。
統一
在一幅複雜的畫面中,尋找一個各部分的共通點,以之來統率畫面,使畫面不致於七零八落、散漫無章。統一是美的根本秩序,然而過分的統一,將會失之生動而流於呆板,所以在講究統一的同時,還需要注意變化的問題,以「寓變化於統一」的手法來統整畫面。
調和
又可稱為「和諧」,是把同性質或類似的事物配合在一起,藉此之間雖有差異,但差異不大,仍能融和,這種和諧感,亦為美的形式之一。調和統一的產生主要是為解決造形中所產生的對比關係,使之更為和諧。為使造形不因對比而產生離點或變化的現象,使其整體上有調和感是必要的。「對比調和」是採用不同甚至對立的造形要素,使其相互加強襯托而形成統一和諧的形式。
變化
變化也是美的形式之一,所謂變化,是在不同物質的各要素中,求其統一,在統一的原則中,求其變化。換句話說,即是將不同性狀的線、形態作有機的組織,使之具有生動、活潑而不流於紊亂,才是適切的變化,否則過分的紊亂,便無美感可言。
節奏
節奏是表現動態感覺的一種造型手法。節奏的本質是反覆,以線條、形狀、色彩、質感構成的元素作重複的編排。同樣的元素反覆出現,如同心臟搏動一般,形成運動的感覺,使畫面充滿生機。
另一方面,漸變(gradation)亦能構成節奏,它是指元素的形狀或色彩作有層次的變化。例如,同一種形狀的漸大或漸小、同一種色彩的漸濃或漸淡,均屬於漸層的形式變化。在這些漸增或漸減的層次變化中,即能具現出漸層的美感。
節奏本質,就是一定的反覆,合乎一定的旋律以獲得活動感,故此必須要保持一定的秩序。然而,為了得到更為活躍的節奏,常採用隨意而不是等距、等間隔的反覆;使用斜方向而不是垂直、水平的反覆。
對比
當造形、色彩、質感出現互不相同的情況,便會產生視覺上的衝擊效果,稱為對比。
[重複]
當線條、形狀、色彩與質感的重複,便能在作品中做成節奏感。大多數的設計,會重複該公司的商標,以加強宣傳的效果
重點
亦稱為強調,是指為了吸引觀視者特別注意構圖的某一部位圖像所利用的一些加強印象的技法。一個造型若因為呆板而引發不起觀看者的興趣,便是一件失敗的作品。造型的第一起步就是要透過美的形式,滿足人是覺得享受,而「重點」式的造型呈現,就式其中方法之一。強調造成視線的焦點,是引起注意的地方,也是引起觀視者更進一步觀賞作品的要點。
1.對比的強調:利用大小或色彩的對比,形成強調效果。
2.明暗的強調:利用物體本身與其背景之間的「明度差」造成強調效果。
3.誇張的強調:刻意的加強或放大造型的特徵,就是誇張的手法。被誇張的部位其視覺重度會增加,而成為重點的主體。
4.孤立的強調:古人所謂「鶴立雞群」就是利用與眾不同的方法,達成重點的目的。構成畫面的眾多元素之一,若被獨立置放或遠離群眾,則比少數元素便成了重點的主體。
動勢
平面上的構畫,只有靜止的二維空間,不能直接地表現時間和動態。所謂動勢,就是藝術家把畫中物的動感和變遷,傳遞給觀賞者,將觀賞者的視線從畫的一角帶到另一角。
最簡單的表現手法,乃是把一個視覺單位作規律地連續地表現,此種規則性是藉著形或色,經反覆、重疊或漸進的適當排列,以及在比例上稍加變化,使物體在視覺造型上成為有變化又富於韻律效果的感覺。
當視覺上出現不平衡的狀態,如有聚散疏密的物象分佈,我們在心理上會感到疏或散的物體會向內匯聚,而聚或密的部分會向外擴散,以達致視覺上的平衡,這種不平衡的狀態會形成動勢
質感
1.可稱為「質地」或「肌理」
2.展現材料本身的實體感覺
3.材料和質感互為表裡,各種材料藉著質感來顯露其面貌,也透過質感來表達材料的特性
4.呈現材料在色彩、光澤、紋理、粗細、厚薄、透明度等多種外在特性的綜合表現
比例
比例是指在同一事物形態中,各部分之間的數理關係。自古以來,比例一直被用在建築、傢具、工藝、繪畫等方面。造型上的比例所表現的特性有兩種,一種是一個圖像各部分的比例,另一種則是在整體構圖形態內各個圖像間的比例。比例的構成在組織上含有濃厚的數理意念,但在感覺上卻流露出恰到好處的完美分割。數理上的等差級數 ( Arithmetic Progression) 、等比級數 (Geometric Progression) 、調和級數 (Harmonic Progression) 和黃金比例 (Golden Proportion) 等都是構成優美比例形式的主要基礎。
2007-02-02 3:24 am
你想要ge係色果d ar?!
(有d唔係有關色ga~唔g你有無用呢?!
eg:抽象,虛位,實位...)

May be help 到you!!~
2007-02-02 3:22 am
美術詞彙

立體派
角度
分割
重組
線條
明暗
參考: 我自己


收錄日期: 2021-04-12 21:12:12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70201000051KK02941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