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佳答案
注意知識混淆!!!^__^
國語(普通話)之所以不足以用於古詩文,是因為「沒有了入聲字」就是廣東話的後3聲「ptk」收尾的字音!這「平上去入」四聲是別的說法啊。
這是當然不夠用的。古詩古詞,本來就不是用「普通話」作為基本語音來創作的。因為古時的語音系統比普通話還要複雜一些(我個人認為),而且,各種方言,不單單是廣東話,更能保留了唐代或以前的一些古音古字、沿用至今。(普通話就是比方言少了一點「抑揚頓挫」)
比方說:「係」=「是」,在日常當中我們經常用的,其實就是從古流傳下來的,古代文作不難發現「係」這個字。但偏偏,現在你不能寫在作文薄中呢。
唸唸蘇東坡的念奴嬌~「亂石崩雲,驚濤裂岸,捲起千堆雪」,如果不用廣東話來唸,只用普通話,那有「驚濤駭浪」的巨大氣魄呀。再來「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傑。遙想公瑾當年,...」有了之前的對比,,這一轉,更能突出公子風流 的柔情嘛。這不單是文字的功力,豐富了內容,也把氣氛營造出來了 (這就是入聲字的偉大呢)
這破格押入聲字的詩詞確實少見,但正因為押的是「入聲字」,才能字字鏗鏘有力,用普通話是遠遠不及的。
上海的老師,教學生古詩詞的時候,還叫學生自己用上海話唸呢(朋友告訴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