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原為夏曆二十四節氣之一。《曆書》:「春分後十五日,斗指丁,為清明,時萬物皆潔齊而清明,蓋時當氣清景明,萬物皆顯,因此得名。」清明節的起源,據傳始於古代帝王將相「墓祭」之禮,後來民間亦相仿效,於此日祭祖掃墓,歷代沿襲而成為中華民族一種固定的風俗。由於中國廣大地區有在清明之日進行祭祖、掃墓、踏青的習俗,逐漸演變為華人以掃墓、祭拜等形式紀念祖先的一個中國傳統節日,在仲春與暮春之交,一般為冬至之後106天,寒食節的後一天。掃墓活動在節前後可延續十天左右。
清明節的習俗在中國南方和北方地區的規模、方式不盡相同。一般說來,北方人重墓祭;南方人則多藉此踏青郊游。民間還有插戴柳枝、放風箏、取薪火、畫蛋、鬥雞、盪鞦韆等活動。此習俗也流行於白族、苗族、蒙古族、納西族等少數民族。
由於清明節是根據節氣而定的,故清明是少數與西曆大致吻合的中國傳統節日;清明為中國大陸及香港、澳門、台灣等地唯一根據節氣而定的休假日。
演變
現在的清明節,合併了古代一個非常有名的,現在已失傳的節日——寒食節。寒食節,又稱熟食節、禁煙節、冷節。它的日期,是距冬至一百零五日,距清明不過一天或兩天。這天的主要節俗就是禁火,不許生火煮食,只能吃備好的熟食、冷食,故名。由於清明節氣在寒食第三日,後世逐漸把寒食的習俗移到清明之中。宋代之後,寒食掃墓之俗移到清明之中。踏青春遊、盪鞦韆等習俗也只在清明時舉行。清明節便由一個單純的農業節氣提升為重要的大節日,寒食節的影響也就消失了。但寒食的食俗卻有若干以變形的方式傳承下來了,並保存於清明節中。
前後節氣
春分→清明→穀雨
二十四節氣
春季:立春 雨水 驚蟄 春分 清明 穀雨
夏季:立夏 小滿 芒種 夏至 小暑 大暑
秋季:立秋 處暑 白露 秋分 寒露 霜降
冬季:立冬 小雪 大雪 冬至 小寒 大寒
2007-01-31 07:32:04 補充: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杜牧《清明》清明時節正是寒冬過去,春天來到的時候。來自海洋上的暖濕空氣若碰上原地的冷空氣,就會凝結成毛毛雨,天氣就變得陰雨綿綿。所以江南的清明時節,經常都會細雨紛紛。香港地處南方,氣候溫暖,根據天文台的記錄,少於一半的清明節是下雨天。因此,用「清明時節雨紛紛」來形容香港的清明時分就不一定適用了。參考資料:
http://hk.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id=7006071904367
2007-01-31 07:32:56 補充: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意思 :"清明時節與紛紛"這句是來自杜牧的"清明"一詩,內容是"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清明:此指清明節,源於二十四節氣之一的「清明」,時間大約在每年公曆四月五日前後,民間有踏青及掃墓等習俗。 ~斷魂:失魂落魄,比喻很傷心。 ~借問:請問。
2007-01-31 07:33:12 補充:
~杏花村:從字面解,是指杏花深處的村莊,有人認為這是村莊的名字,在今安徽省貴池縣城西。由於杜牧此詩的影響,有好幾處地方後來都起名「杏花村」,如著名的汾酒,便是山西汾陽杏花村酒廠出品。此外,很多酒家也以「杏花村」為名。這首詩是即景敘事之作,詠寫清明時節的景物。清明節那一天,下濛濛細雨,前往掃墓、踏青的人們神色哀傷,詩人身處其中也受到感染。這黯然的情緒該如何排遣呢?也許找個地方歇一歇,喝一點酒,可以舒解吧。於是詩人向牧童詢問酒家在那裏,牧童信手指向不遠之處,順牧童的手指,隱約看到杏花深處的村莊,有酒家招客的旗子在晃動。
2007-01-31 07:33:30 補充:
詩的前兩句描寫環境,營造氣氛。第一句直接點出題目「清明」二字。「雨紛紛」是清明時節的氣候特徵;「路上行人」擁擠,帶哀傷的心情掃墓,是清明時節的人物動態;「欲斷魂」三字,既刻劃行人的心理狀況,又與「雨紛紛」的背景互相配合,營造出清明節特有的節日氣氛:細雨紛紛,添人愁懷,掃墓思親,倍增傷感。第三、四句承接「欲斷魂」而來,詩人想尋找酒家歇息,抒緩情緒。故第三句用「借問」二字承轉,接下來詩人與牧童的一問一答,構成一段生活中的小插曲,為詩歌增添了情趣,一個「遙」字,狀寫了牧童信手指點的動作。村莊名為「杏花」,給人美麗的聯想,「杏花煙雨江南」的畫面自然
2007-01-31 07:34:16 補充:
在腦海中浮現,最終在溫馨的期待氣氛中化解了雨中清明的愁懷。詩人接有甚麼行動,詩中並沒有提到,讓讀者通過想像加以領會。這首小詩,沒有一個難字,更沒有典故,語言通俗,卻寫出了一幅生動的清明踏青圖。所以千百年來,廣泛流傳,成為描寫清明節最有名的詩歌。 參考資料:
http://hk.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id=70060805016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