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可夫斯基

2007-01-30 5:45 am
柴可夫斯基係咩時期的人~~~快

回答 (3)

2007-01-30 6:08 am
彼得·伊里奇·柴科夫斯基(公曆1840年5月7日——1893年11月6日,合儒略曆1840年4月25日——1893年10月25日)是俄羅斯歷史上最偉大的作曲家。其風格直接和間接地影響了很多後來者。

柴科夫斯基出生於烏拉爾一個貴族家庭,從小在母親的教導下學習鋼琴,後來聽從家裡的安排入法學院。22歲時柴科夫斯基放棄工作,進入彼得堡音樂學院學習音樂創作,畢業後任莫斯科音樂學院教授。

柴科夫斯基性格內向,感情豐富,與崇拜自己的女學生的婚姻破裂後,企圖自殺,他的朋友把他送到外國療養。他確有同性戀傾向,並且在當時的社會環境中一直試圖壓制,因此有意見認為這是婚姻破裂的原因。這期間開始和一個熱愛音樂的夫人梅克通信,他後階段的許多作品都是獻給這位夫人的,但奇妙的是兩個人從來沒有見過面。當他們十四年的書信往來因為這位夫人迫於社會的壓力而終止時,柴科夫斯基受到了很大的打擊,在獨自度過憂鬱的三年後於莫斯科去世。他的死疑點重重,很有可能是自殺,至於自殺的原因則眾說紛紜。

在音樂創作上,柴科夫斯基很崇拜莫扎特,甚至模仿他的風格做了一部《弦樂小夜曲》,對於華格納音樂中的一些特性他卻很反感,認為華格納過於重視管弦樂隊而忽略了聲樂,柴科夫斯基主張用現實主義手法來表現歌劇,主導動機只用以描寫心理感情等內在方面。
2007-01-30 5:53 am
柴可夫斯基家族在沃金斯克這個地方,是一個富有的家族。一家之主伊里亞(Ilyia),是位礦場工程師。媽媽亞莉珊卓(Aleksandra)則是一位具有深色頭髮、高挑的鋼琴師。人口眾多的柴可夫斯基家族,常常可見小男孩們和小女孩在屋子裹追逐嬉戲。

1840年5月7日,又有一個小男嬰加入這個大家庭,他就是柴可夫斯基了。

小柴可夫斯基是一個漂亮但體弱多病的男孩,在家人各親親戚的關懷中成長。不過家人很快就發覺小柴可夫斯基是一個非常多愁善感的孩子。他對身邊的一切事物都有興趣,容易受到感動,眼裹經常充滿了淚水。他的老師說他像個「脆弱的玻璃娃娃,什麼事都能讓他感動流淚」。

小柴可夫斯基很快的注意到家中的鋼琴了,他常聆聽媽媽的鋼琴演奏,一聽就是好幾個小時。那烏黑的鋼琴和象牙白的琴鍵所流潟出來的音樂,深深感動了小柴可夫斯基。他的心情也隨著琴鍵的輕快或低沈,時而快活,時而憂傷。

很快的,音樂成了小柴可夫斯基生活的重心。家人們常常可以看到小柴可夫斯基.將桌面當在鋼琴,模仿媽媽彈鋼琴的模樣。於是,伊里亞和亞莉珊卓在小柴可夫斯基五歲的那一年,將他送到瑪麗亞(Maria)老師那兒學琴。不用說,小柴可夫斯基自然是學得又快、又好。從此、鋼琴就成了他終生的伴侶。

1846年,伊里亞帶著家人搬到了首都聖彼得堡(Saint Petershurg)。

有一回,亞莉珊卓帶小柴可夫斯基上劇院觀賞芭蕾表演。在漆黑的劇院裡,一群身穿芭蕾舞衣的女孩兒,舞台中央。柴可夫斯基年紀雖小,卻深深受到感動。 從此,柴可夫斯基只要坐在鋼琴前面彈奏,腦海中就會出現女芭蕾舞者曼妙的舞姿,和芭蕾音樂之美。

1854年︿柴可夫斯基遭遇生命中第一次重大的打擊:媽媽去世了。多年後,柴可夫斯基仍不時想到媽媽那雙巧手,在鍵盤上飛舞的模樣。

此時,柴可夫斯基的音樂慢慢的引起了大眾的注意,有些人很喜歡他的音樂,不過也有些人不太欣賞。像當時所有的作曲家一樣,柴可夫斯基應該親自指揮樂團演奏他的作品;不過,柴可夫斯基卻對站上指揮台有恐懼感,他也很怕面對樂團裡的音樂家以及觀眾席上的觀眾,有時就連一個音符都記不起來,因此只好另外找人來代替他。

對柴可夫斯基來說,最難過的一件事就是,他雖然創作了許多曲子,卻難以取悅所有的聽眾或是樂評家。儘管如此,柴可夫斯基仍然不斷的創作,同時與好朋友結伴,遍遊歐洲。

當柴可夫斯基開始嘗到成功的滋味時,已經將近30歲了。

柴可夫斯基是一位努力不斷的音樂創作者,除了傳統的音樂作品之外,他還為芭蕾舞團譜寫舞劇及音樂。而且,很快的,他的作品就廣受歡迎。柴可夫斯基總算成功了。

1874年,柴可夫斯基34歲。他參加了項音樂比賽的競賽,競賽的內容是根據一位重要的俄羅斯作家果戈里的作品「工匠千瓦庫拉」,譜寫曲子。

當柴可夫斯基獲知這項消息時是1874年春天,歌劇「工匠千瓦庫拉」的競賽截止期限是隔年的夏天,然而,柴可夫斯基卻以為截止1874年夏天。於是,柴可夫斯基投注所有的熱情,完成陶醉在靈感中,開始作曲。結果,才花了短短兩個月時間,柴可夫斯基便完成了曲子了。當然,那年的優勝者,就是柴可夫斯基了。不久以後,他的曲子成為歌劇表演的熱門首選。

柴可夫斯基大部分時間都待在屋子裡,安安靜靜的將精神專注在他唯一在乎的一件事上:音樂。

這時,柴可夫斯基的音樂越來越受注目。除了俄羅斯境內,他的音樂也被歐洲和美國的樂團演奏。

當他回國時,滿載著眾人的歡呼各喝采,整個歐洲的民眾已經將柴可夫斯基視為當代最偉大圴作曲家了。他隨後到了英國,在那裡接受榮譽音樂博士學位。
2007-01-30 5:50 am
柴可夫斯基係咩時期的人



柴可夫斯基一八四○年五月七日出生在俄國沃金斯克,該地位於現今烏特模脫自治共和國的境內,是一個金屬工業城。柴可夫斯基的父親是礦場檢查員,母親則具有法國血統,祖先於十六世紀時遷居到俄國。



柴可夫斯基的母親很喜歡音樂,歌聲也很甜美,因此柴可夫斯基自幼顯露出對音樂的偏好,應該是遺傳自他的母親。



柴可夫斯基從四歲開始自行在家中的鋼琴上彈奏,到六歲時倒也無師自通地掌握了初步彈奏技巧。八歲時,由於父親工作的調動,舉家遷往聖彼得堡,柴可夫斯基於是進入當地的學校就讀,開始接受正式的鋼琴教育,不過隔年因為父親的工作異動,他的鋼琴課程也隨之中斷。



另一方面,雖然柴可夫斯基的父母知道柴可夫斯基有音樂天份,但並不認為有成為專業音樂家的條件,為了他日後生活較有保障起見,便替他做了選讀法律課程的決定。因此柴可夫斯基十歲時就與兄長一起離家前往聖彼得堡,進入一家法律預備學校就讀。



在學期間柴可夫斯基對音樂並沒有忘情,有空閒時他也開始嚐試作曲,從一八五五年起,他還跟隨一位德國籍的老師昆德林格學習鋼琴和作曲理論。一八五九年柴可夫斯基從法律學校畢業,隨後便進入司法院擔任事務員,由於柴可夫斯基對於法律工作實在非常沒興趣,而追求音樂發展的慾望卻與日俱增,所以在一八六一年說服父親,同意讓他在工作之餘進入大鋼琴家安東.魯賓斯坦設立的音樂教室,隨薩林巴學作曲。



一八六二年安東.魯賓斯坦音樂教室昇格為聖彼得堡音樂院,柴可夫斯基於是辭去司法院工作,正式成為音樂院學生。在音樂院中,柴可夫斯基是名勤奮的學生,對老師所傳授的知識都能虛心學習,所以在作曲方面進步很快,這一段時期他完成了一些管弦樂及室內樂小品的習作。



一八六五年柴可夫斯基自音樂院畢業,畢業作品是一部以席勒【歡樂頌】為題材而寫的清唱劇,得到了學院的銀牌獎。柴可夫斯基的畢業作品獲得了尼古萊.魯賓斯坦《安東.魯賓斯坦胞弟》的賞識,尼古萊請柴可夫斯基到莫斯科的音樂教室擔任和聲學老師。



一八六六年,柴可夫斯基才剛到任,尼古萊.魯賓斯坦的音樂教室改制成莫斯科音樂院,而與其兄所創設的聖彼得堡音樂院共同成為俄國最富盛名的音樂學府。柴可夫斯基在莫斯科音樂院教書的待遇並不算多,但他卻有較充足的時間作曲,因此在到任的第一年內,就完成了第一號交響曲﹁冬之夢﹂,然而在這首曲子的創作過程當中,柴可夫斯基因工作過度而導致精神方面受到了一些損傷。



第一號交響曲首演時,觀眾的反應相當冷淡,這使得柴可夫斯基覺得非常失望,不過幸好沒有因此而氣餒,在這之後他又創作了一些鋼琴曲、序曲以及第一齣歌劇【地方長官】,很可惜,這些作品也都不是很成功。



一八六八年,柴可夫斯基開始與俄國國民樂派﹁五人組﹂的成員交往,一八六九年他接受該組領導人巴拉基列夫建議,寫了著名的管弦樂幻想序曲【羅蜜歐與茱麗葉】。然而與此同時,柴可夫斯基的作曲風格也與俄國國民樂派逐漸遠離,俄國國民樂派主張採用俄國民族素材寫作具民族特色的音樂,而柴可夫斯基作曲風格則較傾向於西歐作曲家的樂風上這兩種不同的作曲方向,後來也形成了十九世紀後半葉俄國樂壇的兩大潮流。



一八六九年柴可夫斯基還經歷了一生中唯一的一次戀愛事件。那一年他愛上了女歌手黛西莉.雅爾托,兩人並曾發展出一段戀情,可是個性內向害羞的柴可夫斯基一直不敢開口向黛西莉求婚,以致後來黛西莉又被別人給追走了。雖然柴可夫斯基在感情上受到挫折,不過作曲上卻有了斬獲,他初期的一些傑作,像是第一號弦樂四重奏、第二號交響曲以及交響幻想曲﹁暴風雨﹂等陸續問市。



一八七四年柴可夫斯基更譜出了最著名的降b小調鋼琴協奏曲,這首曲子在完成之初,雖曾遭到尼古萊.魯賓斯坦惡劣批評,但是當畢羅於一八七五年將它帶往美國首演後,立刻就獲得了非凡的成功,至今這首協奏曲也成了柴可夫斯基最受世人喜愛的曲子之一。



一八七五年至一八八○年間,柴可夫斯基又完成了第三、第四號交響曲、芭蕾音樂【天鵝湖】、鋼琴曲集【四季】、交響幻想曲【黎米尼的富蘭契斯卡】、【斯拉夫進行曲】、【義大利隨想曲】、【一八一二年序曲】、【小提琴協奏曲】、【羅可可主題變奏曲】以及歌劇【尤金.奧涅金】等傑作。這些作品的成功,使柴可夫斯基在俄國樂壇的份量大為提昇,也使他成為國際注目的俄國作曲家。


收錄日期: 2021-04-12 21:32:58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70129000051KK04067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