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迅~~~

2007-01-30 4:57 am
我要做功課,
就係『魯迅嘅生平』,
唔該,
thx

回答 (2)

2007-01-30 5:02 am
✔ 最佳答案

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
——魯迅



圖片參考: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5/53/Lu_Xun_1936.jpg/220px-Lu_Xun_1936.jpg



圖片參考:http://zh.wikipedia.org/skins-1.5/common/images/magnify-clip.png
魯迅
魯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原名周樟壽、豫山,後改字為豫才,1898年去南京求學時改名周樹人,「魯迅」是他的筆名。浙江紹興人。中國現代著名的文學家、政治評論家、翻譯家,新文化運動的重要領導人、左翼文化運動的旗手。歷任北京大學講師、北京女子師範高等學校、廈門大學、廣州中山大學教授。





目錄[隐藏]

1 生平

1.1 紹興17年
1.2 南京4年
1.3 在日本7年
1.4 浙江3年
1.5 在北京,1912年-1926年
1.6 在廈門和廣州
1.7 上海10年
2 家庭
3 成就
4 評價
5 魯迅曾用筆名
6 主要作品
7 紀念

7.1 紀念地
7.2 紀念郵票
7.3 其他
8 參見
9 相關參考

[編輯] 生平
請參見魯迅年表 魯迅的遷居路線大致為:紹興—南京—日本仙台—日本東京-紹興-北平—廈門—廣州—上海。

[編輯] 紹興17年
少年的魯迅居住在紹興城區。12歲到17歲時,魯迅在紹興的三味書屋學習。童年的百草園、咸亨酒店、外婆家一帶的農村等地,給了魯迅十分深刻的印象,也是之後創作《吶喊》和《彷徨》兩部小說集的素材來源。魯迅13歲那年,祖父因為科舉案下獄,父親重病在床,家道開始衰落。魯迅開始出入於藥店和當鋪,飽受侮辱。16歲時父親病逝。家境更加艱苦。

[編輯] 南京4年
1898年,魯迅到南京考入江南水師學堂,1899年轉入江南陸師學堂附設的礦路鐵路學堂,1901年畢業,頗受進化論思想影響,愛讀新思想的書,尤其是翻譯的小說。

[編輯] 在日本7年


圖片參考: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zh/thumb/f/fa/PICT0183.JPG/180px-PICT0183.JPG



圖片參考:http://zh.wikipedia.org/skins-1.5/common/images/magnify-clip.png
魯迅在日本留學時的筆記,上有藤野先生的注解
魯迅與周作人、郭沫若、郁達夫等著名作家都為留學日本派。1904年9月魯迅赴日本仙台仙台醫學專門學校(現在是東北大學醫學部)學醫,並與講師藤野嚴九郎結下深刻友誼。他也是東北大學的第一位外國留學生。魯迅的醫學成績平均分為65.5,作為一個初到的外國留學生已經是不錯的了。因為抱著希望用文學治療中國人的疾病的想法,他於1906年3月從學校退學,回國尊母命與朱安結婚。後又重赴日本研究文藝。1907年曾擬創辦雜誌新生,因經費問題未能如願。1908年師從章太炎,加入光復會,並和二弟周作人一起翻譯外國小說。1909年從日本歸國。

[編輯] 浙江3年
回國擔任浙江兩級師範學堂生理學化學教員、紹興中學堂教員兼監學、紹興師範學校校長等職務。1911年寫出第一篇小說《懷舊》(文言寫作)。

[編輯] 在北京,1912年-1926年
1912年受蔡元培之邀到北京教育部任簽事。經歷一段思想苦悶時期,對國民黨、社會改革頗感失望,沉迷於收集研究拓本之中,校編謝承《後漢書》、《嵇康集》。後受錢玄同影響,重新投身新文化運動,在北京女子師範高等學校任教授、北京大學任講師。1918年,他首次用「魯迅」為筆名,發表中國現代文學史上第一篇用現代體式創作的短篇白話文小說《狂人日記》。1921年12月,他還生動地塑造了阿Q形象,發表中篇小說《阿Q正傳》。

[編輯] 在廈門和廣州
1926年8月,魯迅因支持北京學生愛國運動,抗議三·一八慘案,被北洋軍閥政府通緝,於是南下廈門大學任文科教授。
1927年1月16日,魯迅離開廈門經香港,於19日到廣州中山大學任文學系主任兼教務主任。 並與自己的學生許廣平同居。

[編輯] 上海10年


圖片參考: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zh/thumb/9/9d/PICT0186.JPG/200px-PICT0186.JPG



圖片參考:http://zh.wikipedia.org/skins-1.5/common/images/magnify-clip.png
魯迅1933年為紀念「左聯五烈士」所寫的《為了忘卻的紀念》(手稿)
1927年10月他辭去中山大學職務到達上海,10年之久,他一直住在上海公共租界北區的越界築路區域(所謂「半租界」,今天虹口區北部魯迅公園一帶),那裡有特殊的政治環境,以及他不少的日本朋友。1930年起先後加入中國自由運動大同盟,左翼作家聯盟,中國民權保障同盟。但魯迅與左聯領導有很多思想上的衝突,這或許是把他定位為自由作家的論據之一。1927年到1936年間,魯迅創作了很多回憶性的散文與大量思想性的雜文,翻譯、介紹外國的進步文學作品。
魯迅在上海期間,和宋慶齡、陳賡有交往。魯迅所主持的文學團體和郭沫若、郁達夫主持的文學團體有矛盾。魯迅扶植獎掖文學青年,包括柔石、白莽、蕭軍、蕭紅等,也和化名狄克的張春橋進行過論戰。
自1931年起,魯迅大力倡導木刻版畫,由此開始了中國創作版畫的歷史。
1936年10月19日魯迅在上海因肺結核病而逝世,葬於上海虹橋萬國公墓。在上海為他舉行隆重的悼念活動。民眾代表在其靈柩上覆蓋寫有「民族魂」的白旗。1956年,魯迅墓遷移重建於上海虹口公園。

[編輯] 家庭
魯迅與周恩來同宗,祖先是北宋理學始祖周敦頤。
1906年,25歲的魯迅從日本回國,遵照母親的意見而與28歲的朱安結婚。1927年10月8日,魯迅在廣州與許廣平結婚。1929年,兒子周海嬰在上海出世。 魯迅有兩個弟弟:周作人(1885-1967)、周建人(1888-1984)。
周海嬰之子為周令飛。周令飛在1980年代時與來自臺灣的女同學張純華相戀並移居臺灣。他的女兒周璟馨(即魯迅的曾孫女)曾參加臺灣綜藝節目《我猜我猜我猜猜猜》並成為熱點人物。

[編輯] 成就
魯迅一生寫了許多小說,散文和雜文,其中不少為經典之作。小說代表作有《阿Q正傳》、《祝福》、《孔乙己》,小說集有《吶喊》、《彷徨》等,散文代表作有《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等。雜文的數量極多,代表作有《二心集》、《華蓋集》等。
魯迅在學術上也有很高的造詣,著有《中國小說史略》、《漢文學史綱要》等。
2007-01-30 5:11 am
1927年10月3日,魯迅由廣州抵達上海,傾全力從事文學活動。魯迅在上海時期出版的著作,有回憶散文集《朝花夕拾》,雜文集《而已集》、《三閑集》、《二心集》、《南腔北調集》、《偽自由書》、《准風月談》、《花邊文學》、《集外集》,歷史小說集《故事新編》,以及通訊集《兩地書》。此外,魯迅還翻譯了俄國作家果戈理的長篇小說《死魂靈》,以及《藝術論》(盧那察爾斯基著)、 魯迅一生中曾三次到過香港。第一次是1927年1月17日由廈門赴廣州途中路過;第二次是同年2月18日至20日應邀在香港青年會(必列者士街51號)發表講演,講題分別為《無聲之中國》和《老調子已經唱完》,主旨是反對用僵死的文言文禁錮思想,尤其要警惕西方列強利用我們的腐敗文化來進行殖民統治。講演受到香港文學愛好者的熱烈1927年1月18日,魯迅由廈門抵達廣州,任中山大學文學系主任兼教務主任。這時,第一次國內革命戰爭勝利進行,但分裂第一次國共合作的右派勢力暗中活動猖獗,號稱「革命策源地」的廣州呈現出「紅中夾白」的色彩。這一階段,魯迅編定並出版了散文詩集《野草》、雜文集《墳》,並跟中共廣東區委發生了組織聯繫。「四.一二」事變之後,廣東軍事當局也開始大肆捕殺共產黨人,魯迅憤而辭去中山大學的一切職務以示抗議。同是青年卻分為兩大陣營的事實,摧毀了他進化論的思路 由於北方政治環境險惡,1926年8月26日,魯迅離開生活了十四年的北京,赴福建任廈門大學國文系教授和國學研究院教授。魯迅談到對當時廈門大學的印象時說,這裡的「中樞是『錢』,繞著這東西的是爭奪、騙取、鬥寵、獻媚、叩頭。」(1927年1月12日致翟永坤)同年底,他辭去廈大一切職務。這一期間,魯迅出版了短篇小說集《彷徨》和雜文集《華蓋集續編》。 1912年1月,中華民國臨時政府在南京成立,魯迅應教育總長蔡元培之邀,前往南京任教育部部員。5月,臨時政府北遷,魯迅隨教育部遷往北京。當時攀折辛亥革命成果的封建軍閥在「五色共和」旗下向革命勢力倡狂進攻。在「五四」運動前夕的政治低氣壓下,魯迅感到了極度的失望和痛苦,一度傾心於輯錄、校勘古籍,研究佛學經典,搜集研究金石拓片。1918年5月,魯迅應留日時期的老友錢玄同之約,在以倡導「新文化」和「文學革命」而聞名的《新青年》雜誌上,發表了白話短篇小說《狂人日記》。1909年夏,因為家境困難,母親和弟弟需要供養,魯迅告別了留學七年的日本返回中國。他先在浙江杭州兩級師範學堂講授化學和生理衛生課,並兼任動植物課的日文翻譯,1910年下半年回到故鄉紹興,擔任紹興府中學堂(原名紹郡中西學堂)監學兼生理衛生課教員。1911年10月10日,辛亥革命爆發,魯迅組織武裝講演團宣傳革命,穩定人心。同年冬,紹興光復,魯迅被紹興軍政分府任命為山會師範學堂校長。這年冬天,他寫成第一篇文言小說《懷舊》。這篇作品刻劃了封建勢力在革命風聲到來時的種種醜態,開始顯示出作者卓越的諷刺才能。1902年初,魯迅以優異成績從礦路學堂畢業,被派往日本留學,先進入東京弘文學院補習日語和科學知識。在這裡,他經常跟友人討論改造中國國民性的問題。1904年6月,魯迅申請進入仙台醫學專門學校,希望走醫學救國的道路。當時正值日俄戰爭爆發,魯迅在幻燈片上看到中國人替俄軍做偵探被日軍砍頭,而圍觀的同胞卻流露出麻木的神情。他深受刺1898年5月1日,18歲的魯迅帶著母親籌集的八元川資,到南京去投考無需學費的學校。他不願走故鄉破落戶子弟從商或去做幕僚(官府文書之類)的老路,希望走出一條新路,同年5月7日,他考入江南水師學堂輪機科。不久,他感到該校「烏煙瘴氣」,又於同年10月考入江南陸師學堂新設立的礦務鐵路學堂,主修礦務。在此期間,他1881年9月25日(陰曆八月初三日),魯迅誕生在浙江省紹興府會稽縣(今屬紹興市)東昌坊口新台門周家,家中有四、五十畝水田,生計無憂。十三歲那年,祖父周福清因科場作弊案下獄,官府趁機敲詐勒索;父親周鳳儀被取消鄉試資格,從此病倒,周家迅速由小康變為困頓。有四年多,魯迅經常要到當鋪去典質衣物首飾,替父親買藥。家境破落,使少年魯迅開始體味到上流社會的虛偽和冷酷。
魯迅是一位偉大的文學家,也是一位偉大的思想家。他的思想主要散見於他的九百多篇雜文當中,其中既包括社會思想,也包括文藝思想、哲學思想、教育思想、倫理思想、科學思想等等,其觸角幾乎遍及現代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魯迅其他體裁的作品中也包含有極其豐富的思想,比如散文詩《野草》就體現了魯迅深刻的人生哲學。魯迅小說中,也包含很多令人警醒的哲理。這些閃光的思想匯集在一起,構成了中國現代取之不盡 魯迅在《譯文序跋集.(思想.山水.人物)題記》中寫道:「倘要完全的書,天下可讀的書怕要絕無,倘要完全的人,天下配活的人也就有限。」他認為中國人患有一種「十景病」,常對人、對事求全責備,「但現在的人,的事,那裏會有十分完全,並無缺陷的呢,為萬全計,就只好毫不動彈。然而這毫不動彈,卻也就是一個大錯。」(《二心集.非革命的急進革命論者》四)魯迅要求我們評論文章時要顧及全篇,評論人物時要顧及全人以及他所處的社會狀態。有缺點的戰士終究是戰士,完美的蒼蠅也終究不過是蒼蠅。 1908年8月,27歲的魯迅在《河南》月刊第7號發表了文言論文《文化偏至論》。文章說,「角逐列國是務,其首在立人,人立而後凡事舉」。大意是:在世界各國的激烈競爭中要穩操勝券,首要的任務就是培養人,人的綜合素質提高了,什麼事情都可以辦好。他當時認為,「立人」的重要途徑是「尊個性而張精神」。「尊個性」就是要尊重不同人的人格和價值,既發揚自己的個性,又同樣尊重獨立特行的他人的個性。這是我們民族獲取永不枯竭的創造力的根本保證。「張精神」就是不要因物欲蒙蔽而熄滅了內心追求真理的光芒。 魯迅在《墳.寫在〈墳〉後面》一文中指出:「一切事物,在轉變中,是總有多少中間物的。動植之間,無脊椎和脊椎動物之間,都有中間物;或者簡直可以說,在進化的鏈子上,一切都是中間物。」在這裡,魯迅是用發展變化的「中間物」意識反對「臻於止境」的保守僵化觀念。他認為自己的思想和文字也只不過是橋樑中的一木一石,並非目標範本。他雖然在文學、革命中喊出了一種新聲,但思想上仍擺脫不開古老的鬼魂;他的文章雖能博采口語,但仍未在《墳.燈下漫筆(一)》中,魯迅將禦用史官修史時劃分的「漢族發祥時代」、「漢族發達時代」、「漢族中興時代」直截概括為「想做奴隸而不得的時代」和「暫時做穩了奴隸的時代」。歷代統治者治國平天下的方略,無非是實行「王道」和「霸道」──二者貌似對立,其實卻是兄弟。百姓想做奴隸而不得時,希望霸道的減輕,或者不更加重,於是有王道的出現,使百姓暫時做穩了奴隸。一亂一治,迴圈反復,不變的是百姓向來沒有爭到過「人」的資格。魯迅呼喚的「第三樣時代」,就是奴隸能夠真正支配自己命運的時代。 能蕩盡古文的積弊。魯迅這些嚴於解剖自己的文字,表現出一種與時俱進的精神。 1925年12月14日,林語堂在《語絲》第56期發表文章,談到英國人提倡「費厄潑賴」(fair play)精神,主張將體育比賽中提倡的光明正大推廣到社會政治領域;而中國人說的不打落水狗,即足以補充「費厄潑賴」的意義。魯迅在《墳.論「費厄潑賴」應該緩行》一文中對此提出異議,針鋒相對地指出:「若與狗奮戰,親手打其落水,則雖用竹竿又在水中從而痛打之,似乎也非已甚」。在這篇文章中,魯迅用「落水狗」比喻暫時失利但惡性未改的敵人,如若誤將他們的落水認作受洗,這種狗上岸後還會重新狂吠咬人,至少會濺人一身污水。1925年,魯迅在《墳.看鏡有感》一文中,提出了要以漢唐氣魄,放開度量吸收外來文化的重要見解。後期,魯迅針對中國一向奉行的閉關主義,更鮮明提出了「拿來主義」的主張。所謂「拿來」,首先要求放開度量,放出眼光,積極引進,其目的是創造具有中國特色的新文化。  魯迅早年有一篇關於面子問題的談話,題為《面子及閘錢》。後來又寫了一篇《說面子》,收入《且介亭雜文》。中國人好面子是一種精神現象,也有外國人認為這是中國人的精神綱領。但在中國,所謂有沒有面子,跟家族制度、封建禮教、倫理觀念及所處社會地位密不可分,因此「有面子」或「丟面子」往往因人而異。魯迅認為要面子是好的,但如果仰慕虛榮,不敢正視現實,使「面子」成為一種善於變法的「圓機活法」 ,「要面子」跟「不要臉」就會混同起來。比如有一個紳士四大人呵斥站在他門前的小癟三滾開。小癟三反以此為榮,四處向人誇耀,說:「四大人和我講過話了!」  「救救孩子」是魯迅在小說《狂人日記》結尾發出的震聾發聵的聲音。魯迅認為,在舊中國,窮人的孩子掙扎在死亡線上。闊人的孩子養尊處優,嬌聲嬌氣。中流家庭對孩子或者任其跋扈,或者終日呵斥──這樣的家長,只不過是製造孩子的機器,而不能稱其為人之父母。魯迅指出,新時代合格的父母,應該以無我的愛為後起新人而犧牲,給孩子以理解和指導,使他們具有耐勞作的體力、純潔高尚的道德、廣博自由能容納新潮流的精神。「童年的情形,便是將來的命運」。
參考: me


收錄日期: 2021-04-18 20:05:29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70129000051KK03701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