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德合作令中國和德國有明顯的得益嗎?

2007-01-30 4:47 am
聽講中國以往的國軍精銳部隊武器都在中德合作時輸入的,
在抗日時發揮重要作用,對中國一定有利。
但其他方面的好處同德國得到既好處小弟並不知,
可解答小弟嗎?

回答 (3)

2007-02-11 7:57 am
✔ 最佳答案
抱歉這麼遲才出場,因為電腦技巧不夠班,攪不到貼圖,所以就晚了出來吹水,抱歉!不過誤打歪著,都貼到一幅,大家看看,有何感想!

圖片參考:http://f3.yahoofs.com/users/4278630dz95446111/94f0scd/__tn_/db43scd.jpg?ph4sezFBHNy7t2DP

此圖是取自火器堂的網頁,其實貼不到圖也好,因為未得網主同意就轉貼,實有點那個,所以都不再貼了,有興趣看者可以到火器堂網頁,自有更多你們未見過的國軍相片,網址如下:http://www.chinesefirearms.com/main.htm。其實本人有更多有關國軍在抗戰時之相片,很多是沒在流通書刊上出現過的,只是技術有限,待小弟在電腦應用技術改進後,自會貼上來供大家看看。
言歸正傳,從上圖看,這是中國軍隊在抗戰初期的狀況,德國式頭盔、個人裝備,武器是德國盒子炮(駁殼槍),除了腳上綁腿及布鞋外,就活是個德國大兵,還好看到面貌,就知不是紅鬚綠眼的洋鬼子,不然又說是外援啦。中國人幾時才有勇氣面對歷史?
從相片中可見中德之軍事合作成果,其實最早支持中國抗戰的是德國才對。德國是要到1940年日本派遣山下奉文中將出使柏林,才建立軸心國合作關係,日本才和德國成為盟友,而不是想當然地以為日德本來是盟國,這是好可笑的。需知日本在一次世界大戰時還以與英國盟國關係,對德宣戰,攻佔德國在山東及青島的勢力範圍。一戰後日本成為英美等國的盟友,以戰勝者姿態立足國聯,而德國就是戰敗國,地位懸殊,那會是同一路的呀!
無獨有偶,中國也對德國宣過兩次戰,一戰及二戰,中華民國都有對德宣戰,不過是宣而不戰,因為根本沒有利益衝突,犯不著兵戎相見浪費彈藥。一戰時因為當時的總理段祺瑞想向國會申請撥款擴編軍隊,以對付南方革命黨,所以才攪對德宣,實際也是沒打過一槍。二戰時因為德日聯盟,才需要對德宣戰,但查史實並無記載中德兩軍有交過戰,因為一個在亞洲,一個歐洲,相距幾千里,如何打得成!宣戰者,出堂會似的,裝樣子吧!
不過中德合作關係,二戰前就好密切,所以又不要想當然中國對德宣戰,就不可能之前有過合作關係,這點小弟就要在此澄清,免得國人又是糊里糊塗,招人見笑。
中德合作,始於德國戰敗,因為德國戰敗,已不是歐洲列強,而淪為三等國家,與中國的國際地位,相距不大,所以就有合作的條件。而戰後德國,百廢待舉,攪生活是首要的,選要應付列強經濟剝削,加上國庫空虛,就只有變賣家當應急。眾多家當中就只有武器最用不著,因為凡爾賽和約就規定德國不能擁有大量武器,所以多出的武器,既然要報廢拆解,倒不如變賣換錢,既實際又可解決困難。而當時中國正處於國閥混戰中,武器需求欣切,所以當時就有不少德國武器流入中國國境,其中有走私的,亦有通過正常渠道入口者,一時之間,中國就成了德國武器展銷中心,何其悲壯!
除了武器外,尚有軍官去留問題,因為和約規定德國軍隊規模,所以就要解散許多軍隊。遣散士兵,安置最易解決,不過軍官就頭痛啦!因為有才幹的軍官,總不能有足夠名額全數收留,就算留任的,因為軍隊短期內不會擴展,自然沒有升級機會,要等高級軍官自然流失,有才幹者就只能屈就不知多少年才有晉升機會。所以要保留有才幹的軍官,就不是件易事。如任其解甲歸田,離開軍隊本職久了,有戰事時召回都未必能即時發揮指揮能力。有見於此,當時戰敗德國,就開始輸出軍官,即是容許遣散的軍官到其他國家以僱傭兵身份效力,使他們可以繼續在軍隊發展,維持指揮技能,到德國重組軍隊時才召回,就可以使德國軍隊不會因和約而出現斷層現象。而因為中國陷入內戰,就自然創做不少傭兵機會,大量軍官應聘東來服務,連蔣先生也攪幾個德藉洋顧問來提供軍事見呀!所以早期中德合作,雖然未是政府與政府之間的事,但都為德國解決許多問題,而雙方都是各取所需而已!
1928年11月12日,德國包爾上校來華,為南京政府效力。包爾來華任務,不單是軍事顧問。因為包爾認為中國的工業無法維持一支現代化之軍隊,因此致力改造中國國防工業發展與經濟復甦,同時為德國軍火及重工業尋找一個良好市場,以避開和約的限制。不過包爾兄於1929年去世,要過了一段時間,德國魏澤爾將軍Gen. Georg Wezell來華接任顧問團長,不過魏兄又與當時國府軍界不咬弦,1933年德國前國防部長馮.塞克特將軍來華視察,才有點改變。不過都是要到納粹希特勒上台,中德關係才由私人服務性質提昇為政府與政府間的合作關係。這其實是希特勒反共政府之一,因為希君除致力向東發展以謀取德意志所建構的「生存空間」das Lebensraum外,其終極目標是要澈底消滅蘇聯共產主義政權,因此與任何反共國家建立政權,扶植其軍備為共同反共的顆伴是政策核心。因為老蔣反共,希君更想與中國簽訂共同反共的協定。不論德國居心如何,在法肯豪森將軍領導下,德國軍事體系與裝備大量輸入國軍的教育訓練與戰備中,1935年全國整軍會議提出的整編師,就是德式步兵師編制的中國版。而在整編師之前,國軍中央軍系已陸續接受德式編制與訓練,其中已知的為陸軍87及88師。總計自1927至1938,有前後近百個德國顧問在中國謀生,而最後一任軍事顧問團長是法肯豪森將軍Alexander von Falkenhausen,任期為1934-1938。
所以德國與中國合作,除了有助中國軍備提昇外,亦有助德國軍事工業的發展。因為德國始終在列強監視下,發展新武器,要試用就要有戰場,中國正是最好的新武器試驗場,德國的戰車與閃電戰理論,最先也是在中國試驗。就好像上海戰役,參戰的德國軍事顧問,就體會到戰車不能打巷戰的實戰經驗,對德軍發展戰車戰術具有重要意義。而許多過時軍備,例如毛瑟駁殼手槍,就因為德軍選用衝鋒槍MP-38,盒子卷裝彈有限,就也不合用,因而於1934年間將整條生產線連設計圖紙,材料樣品等,都轉買給中國生產,國軍手上才有這些自動武器。當然,其中也有重要的事件,就是中正式步槍的生產。中正式步槍是仿造德國違反凡爾賽和約(Versailles Treaty)所發展的毛瑟1924式標準型(Standard Modell),在得到了圖紙和工具後,由鞏縣兵工廠負責開發。在1934年到1935年之間製成。1935年7月開始量產。這是中國近代史以來第一次全軍統一的制式步槍。另外還有德國最新式的M35頭盔,中國就前後購了315,000頂,其實德國最早用M35頭盔的,除了德國傘兵外,原來就是中國軍隊了。此外大如大砲軍車,小如個人裝備水壺刺刀防毒面具等,中國亦購了不少,德國的步兵無線電對講機,國軍也裝備了一批,在上海戰場就大大提昇了軍隊的通訊與指揮情況。最後,德國最新式的1號戰車都曾在中國亮相,不過就在1937年12月才運到中國,趕不及在上海參戰,畢竟德國不是超級市場,即場有貨賣的呀!
總括來說,中德合作關係,初期有助德國軍事工業復興,與及保留軍事力量,之後中國亦藉此增強對日抗戰的準備。其實抗戰開打,中國仍向德國入購軍火,上海戰役後,國軍重組,用的也是德國貨,直到中國遠征軍出戰緬甸,第5軍及新編22師,用的也是德式裝備,到退至印度,當時國軍仍是戴著M35頭盔。正因為中國軍火工業夠不上戰時消耗,需要向德國購買武器裝備,所以日本才在1940年派使節拜訪德國,最後攪到結盟,目的都是斷絕德國向中國輸出軍火。所以軸心國條約一成,中國難於入購軍火,抗戰才真的打得艱苦!


2007-02-11 00:11:10 補充:
按相片可以連絡到相庫,暫時放了九幅相,都是國軍在抗戰初期及上海戰役的留影,不過不知如何加文字解說,所以就見諒啦!不過原相來自火器堂網頁,要知相片文字解說,勞煩去火器堂網頁自己看吧!p.s 賣廣告:火器堂網頁好、火器堂網頁醒、火器堂網頁無得頂!
參考: 火器堂+鐵血軍魂+烽火中國的裝甲兵+老作。
2007-07-03 2:10 am
Great
2007-01-30 5:53 pm
1911至1941年間,中華民國和德國之間的合作在20世紀中前期歷史上有著重要的意義。在一定程度上,中德合作使兩國結成聯盟,親密的合作關係使中國的工業建設和軍備迅速實現現代化,這在第二次中日戰爭之前尤甚。中華民國的創立雖然使中國從衰敗清王朝重新站起來,但國家一直在軍閥割據與列強環繞的環境下艱難地生存著。1928年,中國國民黨完成北伐雖在名義上統一了軍閥動蕩之中的中國,不過於同時期,日本對外擴張,主張對中國發動戰爭的鷹派勢力卻在該國政壇抬頭。有鑒於此,中國迫切需要實現軍備和國防工業現代化以獲得自衛生存的能力,而德國方面則需要原材料的穩定供應。這種關係在1920年代末至1930年代末期間,將中德兩國緊緊地維繫在一起。雖然合作的蜜月期自1933年納粹當政開始到1937年中日戰爭爆發而結束,只持續了不到4年時間;而且真正意義上的工業改革也到1936年才開始,但中德合作仍對中國的現代化進程產生了著深遠的影響。同樣,中德合作也大大提高了中國抵禦日本的侵略的能力。

對孫中山而言,或許歷史上沒有任何一個時代比20世紀1930年代中德合作時期更符合他「國際性協作」發展現代化中國的理想。第一次世界大戰讓德國失去了它在中國的所有殖民地,以致德國並不關心中國的政治,而卻需要中國的原材料。那個時代中外關係大都是其他國家對中國懷有某種帝國主義野心,而中德合作則是基於平等基礎上的經濟合作、互惠互利條件下。中國迫切地需要發展現代工業,以便抵禦日本隨時可能的侵略,也是促成中德合作的重要原因。此外,德國從第一次世界大戰失敗的陰影中迅速崛起,以及他的法西斯軍國主義意識形態也讓一部分中國人看到了統一中國洗刷近代恥辱的希望。

總的來說,雖然中德合作只存在了並不算很長的一段時間,並且中德合作的成果大多在抗戰中損失殆盡,但是這段合作仍對中國的現代化產生了持續的影響。

國民黨在內戰失敗後將中央政府移到臺灣。在臺灣的中華民國,許多政府要員、軍官、教授和研究人員都曾經在德國受訓,其中也包括蔣介石的兒子蔣緯國與後來擔任台灣立法院長的台籍中將黃國書等等。可以這樣說,1936年中德合作時期制定的3年計劃,多少有助於戰後臺灣的初期安定與發展。


收錄日期: 2021-04-19 16:10:24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70129000051KK03630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