勁急!歷史

2007-01-30 3:03 am
廣府人、客家人、福佬 、蛋家
分別既畫像或者形容下佢地既衣著。
(如果有相就最好la......)

回答 (2)

2007-01-30 3:11 am
✔ 最佳答案
廣府人,即為廣府民系,有狹義、廣義之分。狹義的廣府民系是指口語中的「廣府人」,以廣州為中心分佈於珠三角及周邊地區,以粵語廣府片為母語,以珠璣巷為民系認同,有著自己獨特文化、語言、風俗、建築風格的漢族民系。廣義的廣府民系則包括全廣東甚至所有地區的粵語族群(世代以粵語為母語的族群)。
廣府人衣著就先要知道朝代,
中國人ge衣著隋著朝代不同而改變,
廣府人ge衣著大體上同其他中國人ge衣著一樣,
各朝代的衣飾就可在電視上看到.

客家人
早期客家人所穿傳統服飾,如今只有在老一代的箱底或古老的相片才看的到了。在臺灣光復前,只有受過新式教育的人才穿著西式衣裳﹝即西裝﹞,一般客家老百姓,男人穿得是無領不扣衫﹝即唐衫﹞,多為白色或灰色,褲子多為黑色的大褲管﹝即唐式掛褲﹞;婦女則上身藍衫﹝即長衫、大襟衫、士林衫﹞,下身也是大褲管。 在客家人的傳統服飾中,男人除了大褲管,其上衣和他族並無多大差異,為無領布扣衫,除了結時,能做一件較像樣的灰、褐色無領不扣衫外,可能終其一生都在白、黑或灰配黑等較單調色系的傳統服飾中度過。不過值得一提的是,後來仿客家婦女服飾中的藍衫所製的藍無布扣衫,和一般傳統布扣衫不同的是,開襟在右側,穿著時衣扣在右側腋下沿邊而扣,衣長至臀,不像婦女直至腳膝;穿在帥哥的身上,配上大褲管,再把黑色的大褲帶外綁於腰際,可謂帥氣十足。
近代中國傳統婦女服飾中,最受矚目和普及的,除了旗袍外,恐怕就是客家婦女的傳統服裝「藍衫」和「大褲管」了。目前旗袍在本國還受到重視,也為世界各國婦女所津津樂道,可是藍衫和大褲管卻逐漸式微了。現在除了八十歲以上的客家婦女依然穿著它,年年輕的一輩則對它已不屑一顧。說實在的,「藍衫」和「大褲管」是一種優美、舒適的傳統服飾,若能進行改良,相信有一天會在服裝界興起一股浪潮,與「旗袍」並駕齊驅呢!
「藍衫」又名「長衫」、「大襟衫」、「士林衫」;「大褲管」又名「大褲檔」、「大褲腳」,是客家的傳統服飾。清末海運大通,西風東漸,這種服飾在近海或較開化的地區則已開始被淘汰。早年只剩梅縣、蕉嶺、五華、興寧、四川、隴西一帶的客家居民依然愛著它,在臺灣目前僅剩下高雄縣的美濃,八十歲以上的客家婦女仍然愛穿它。


鶴佬人(Hō-ló),又稱福佬人、河洛人、閩南人、台灣人等,是現在通稱的「台灣四大族群」裡面人數最多(佔73%)的一個族群,是近四百年來由中國東南沿海的福建省移居來台之移民的後代,主要分成漳州人和泉州人兩大支,屬漢族,一說以漢化的百越民族為主,另一說則以逐年南遷的漢人為主。在移民初期,漳、泉之間時有械鬥,現在則都自稱為「本省人」、「福佬人」、或「台灣人」(王明珂 1994,254﹔張德水 1992,21),不再區分漳泉。習慣上,Hō-ló自稱為「台灣人」,客家人往往認為這個語彙太具擴張性。一般的客家人是將Hō-ló稱之為「Ho̍k-ló-ngìn」,漢字偶而根據客家話的音寫成「學佬人」或「學老人」。
以語言來說,各地的鶴佬人都說近似廈門話的鶴佬話,各地雖有些微的口音之別,但都可以溝通(王明珂 1994,254)。(這是因為廈門話同樣是漳泉混合語。)鶴佬人是台灣人數最多的族群,根據黃宣範(1995,21)的看法,其佔台灣總人口的比例達73.3%。
另外,中國大陸某些閩南後裔也是鶴佬人(音「學佬」)(如廣東汕尾閩語使用者)。另外,金門縣雖然與臺灣本島一樣通行閩南語,但因位於福建省而一般仍歸類外省人。
蛋家衣著

圖片參考:http://61.135.142.194:89/gate/big5/www.hi.chinanews.com.cn/hnnew/2004-10-24/_1098611992_IMG_2635.JPG

生活在北海境內的蛋家人,也叫“疍家”。疍家人無論在性格、語言、服飾、居所、婚俗和宗教信仰方面均自成一體,形成了極富濃厚鄉土風情的疍家文化。疍家作為水上人家,其居住一般在傍岸臨水架設的棚戶裏,北海歷史上聚居於外沙和市區海邊街傍海一帶。市民管這些棚子叫“疍家棚”。疍家人少文化,普遍迷信鬼神,不管吉兇都要托諸神靈。疍家的婚嫁儀式頗有情趣。閨女出嫁前要例行“哭嫁”。實際上是唱歌對答,唱得十分哀婉動聽。
2007-01-30 3:09 am
there are several costume, formal informal, casual, happy occasion, what aspect do want?


收錄日期: 2021-04-15 22:50:20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70129000051KK02899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