髮菜是什麼?

2007-01-30 2:43 am
有幾稀有?它們可在甚麼地方生長?是不是只在青海才有出產?

回答 (6)

2007-01-30 2:48 am
✔ 最佳答案
髮菜







?
編輯髮菜


圖片參考: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zh/thumb/1/13/Nostoc_flagelliforme_microscope.jpg/250px-Nostoc_flagelliforme_microscope.jpg

顯微鏡下的髮菜,可見唸珠狀的藻絲及異形胞(明顯大於營養體細胞)

分類





域:
細菌域(Bacteria)

門:
藍藻門(Cyanobacteria)

目:
唸珠藻目(Nostocales)

科:
唸珠藻科(Nostocaceae)

屬:
唸珠藻屬(Nostoc)

種:
葛仙米(N. commune)

變種:
髮菜(N. c. var. flagelliforme)

學名

Nostoc commune var. flagelliforme
(Berkeley & Curtis) Bornet & Flahault
髮菜(Nostoc commune Vaucher ex Bornet & Flahault var. flagelliforme (Berkeley & Curtis) Bornet & Flahault,原名Nostoc flagelliforme Berkeley & Curtis)是藍藻門唸珠藻目的細菌,廣泛分佈於世界各地(如中國、俄羅斯、索馬利亞、美國等)的沙漠和貧瘠土壤中,因其色黑而細長,如人的頭髮而得名,可以食用。在粵語中,「髮菜」與「發財」諧音(僅聲調略有區別)。



形態和繁殖
髮菜屬細菌中的藍藻,其細胞形成無分支的藻絲(英文trichome),形如唸珠。藻絲中,每隔一定距離會有分化出來進行固氮作用的細胞——異形胞(英文heterocyst)。許多股藻絲並在一起成爲一股,與外面的膠質鞘一起形成肉眼可見的藻體。藻體黑色如髪絲,無分支或偶有分支,直徑0.2到1毫米,長數十釐米,吸水後明顯膨脹,黏滑並有彈性。藻體爬附在石塊、草叢中,相互交織在一起,一端深入土中並有膨大,被稱作「根」。
髮菜繁殖有三種方式:藻體中的單細胞分離出來形成新的菌落並發展成藻體;通過厚壁孢子(英文akinete)繁殖;藻殖段(hormogonium)分離產生新的藻體。

食用
在晉朝的《爾雅註》中已有食用髮菜的記載[1]。在《本草綱目》中也有關於髮菜的敍述。
髮菜具有一定營養價值,含有大量膠質,但無特殊味道,食用主要是用來圖吉利,其主要的消費群體在廣東、香港等地。烹調方法包括炒食、涼拌、湯食等。

保護狀況
在中國,髮菜廣泛分佈於北方各個省份,主產地有甘肅、內蒙古、青海、寧夏、河北等[1]。髮菜耐高溫、寒冷及乾旱能力很強,生長於海拔1000到2800米的乾旱貧瘠土地中。在環境不適應時可脫水休眠,而在清晨可利用其所含膠質吸收露水膨脹,並通過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生長,但生長緩慢,在野外,一年僅能夠增長6%。髮菜具有固氮能力,可爲土壤中提供天然氮肥。由於髮菜產地通常相當貧窮,有農民以採挖髮菜賣錢謀生。但由於多年來過量採挖髮菜,其野生資源已被嚴重破壞,並導致大片草場退化和土地荒漠化。髮菜的分佈範圍也隨著土地的開發而大量減少。
由於髮菜的開採已經對生態造成了嚴重破壞,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在2000年發佈了《國務院關於禁止採集和銷售髮菜制止濫挖甘草和麻黃草有關問題的通知》,將《中國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名錄》中髮菜的保護級別從二級調整爲一級,並要求嚴禁髮菜的採集、收購、加工、銷售和出口。


圖片參考: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zh/thumb/0/05/Nostoc_flagelliforme_fake.jpg/180px-Nostoc_flagelliforme_fake.jpg



圖片參考:http://zh.wikipedia.org/skins-1.5/common/images/magnify-clip.png
一種市場上的髮菜僞品,實爲一種褐藻

僞品
由於髮菜的來源受到限制,其價格升高,各種仿製產品也出現在市場上。根據一項在香港進行的抽樣調查[2]中發現,海產品市場上30個髮菜樣品中的70%以及全部5個餐館的烹調樣品中含有全部或部分的僞品。
髮菜的摻假很多是澱粉、海藻酸鈉或玉米鬚加以染色製成的,若被食用,其色素會對人體造成傷害。其餘的還有用海產的褐藻替代的,此種僞品對人體無害。爲避免被假貨坑害及保護環境,應當拒絕食用髮菜,或者食用來源明確的替代品。

人工養殖
爲解決髮菜的來源問題,已有在沙土中進行的人工養殖技術,但仍然生長較緩慢。也有一些水培養的嘗試[3],雖然生長較快,但仍存在藻體解離等問題而尚無法應用於生産。
2007-01-30 3:06 am
髮菜(Nostoc commune Vaucher ex Bornet & Flahault var. flagelliforme (Berkeley & Curtis) Bornet & Flahault,原名Nostoc flagelliforme Berkeley & Curtis)是藍藻門唸珠藻目的細菌,廣泛分佈於世界各地(如中國、俄羅斯、索馬利亞、美國等)的沙漠和貧瘠土壤中,因其色黑而細長,如人的頭髮而得名,可以食用。在粵語中,「髮菜」與「發財」諧音(僅聲調略有區別)。

形態和繁殖
髮菜屬細菌中的藍藻,其細胞形成無分支的藻絲(英文trichome),形如唸珠。藻絲中,每隔一定距離會有分化出來進行固氮作用的細胞——異形胞(英文heterocyst)。許多股藻絲並在一起成爲一股,與外面的膠質鞘一起形成肉眼可見的藻體。藻體黑色如髪絲,無分支或偶有分支,直徑0.2到1毫米,長數十釐米,吸水後明顯膨脹,黏滑並有彈性。藻體爬附在石塊、草叢中,相互交織在一起,一端深入土中並有膨大,被稱作「根」。

髮菜繁殖有三種方式:藻體中的單細胞分離出來形成新的菌落並發展成藻體;通過厚壁孢子(英文akinete)繁殖;藻殖段(hormogonium)分離產生新的藻體。

食用
在晉朝的《爾雅註》中已有食用髮菜的記載[1]。在《本草綱目》中也有關於髮菜的敍述。

髮菜具有一定營養價值,含有大量膠質,但無特殊味道,食用主要是用來圖吉利,其主要的消費群體在廣東、香港等地。烹調方法包括炒食、涼拌、湯食等。

保護狀況
在中國,髮菜廣泛分佈於北方各個省份,主產地有甘肅、內蒙古、青海、寧夏、河北等[1]。髮菜耐高溫、寒冷及乾旱能力很強,生長於海拔1000到2800米的乾旱貧瘠土地中。在環境不適應時可脫水休眠,而在清晨可利用其所含膠質吸收露水膨脹,並通過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生長,但生長緩慢,在野外,一年僅能夠增長6%。髮菜具有固氮能力,可爲土壤中提供天然氮肥。由於髮菜產地通常相當貧窮,有農民以採挖髮菜賣錢謀生。但由於多年來過量採挖髮菜,其野生資源已被嚴重破壞,並導致大片草場退化和土地荒漠化。髮菜的分佈範圍也隨著土地的開發而大量減少。

由於髮菜的開採已經對生態造成了嚴重破壞,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在2000年發佈了《國務院關於禁止採集和銷售髮菜制止濫挖甘草和麻黃草有關問題的通知》,將《中國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名錄》中髮菜的保護級別從二級調整爲一級,並要求嚴禁髮菜的採集、收購、加工、銷售和出口。

僞品
由於髮菜的來源受到限制,其價格升高,各種仿製產品也出現在市場上。根據一項在香港進行的抽樣調查[2]中發現,海產品市場上30個髮菜樣品中的70%以及全部5個餐館的烹調樣品中含有全部或部分的僞品。

髮菜的摻假很多是澱粉、海藻酸鈉或玉米鬚加以染色製成的,若被食用,其色素會對人體造成傷害。其餘的還有用海產的褐藻替代的,此種僞品對人體無害。爲避免被假貨坑害及保護環境,應當拒絕食用髮菜,或者食用來源明確的替代品

人工養殖
爲解決髮菜的來源問題,已有在沙土中進行的人工養殖技術,但仍然生長較緩慢。也有一些水培養的嘗試[3],雖然生長較快,但仍存在藻體解離等問題而尚無法應用於生産。


最新研究指出吃發菜是可以帶來拍金遜症
參考: Internet
2007-01-30 2:50 am
髮菜(Nostoc commune Vaucher ex Bornet & Flahault var. flagelliforme (Berkeley & Curtis) Bornet & Flahault,原名Nostoc flagelliforme Berkeley & Curtis)是藍藻門唸珠藻目的細菌,廣泛分佈於世界各地(如中國、俄羅斯、索馬利亞、美國等)的沙漠和貧瘠土壤中,因其色黑而細長,如人的頭髮而得名,可以食用。在粵語中,「髮菜」與「發財」諧音(僅聲調略有區別)。

髮菜屬細菌中的藍藻,其細胞形成無分支的藻絲(英文trichome),形如唸珠。藻絲中,每隔一定距離會有分化出來進行固氮作用的細胞——異形胞(英文heterocyst)。許多股藻絲並在一起成爲一股,與外面的膠質鞘一起形成肉眼可見的藻體。藻體黑色如髪絲,無分支或偶有分支,直徑0.2到1毫米,長數十釐米,吸水後明顯膨脹,黏滑並有彈性。藻體爬附在石塊、草叢中,相互交織在一起,一端深入土中並有膨大,被稱作「根」。

髮菜繁殖有三種方式:藻體中的單細胞分離出來形成新的菌落並發展成藻體;通過厚壁孢子(英文akinete)繁殖;藻殖段(hormogonium)分離產生新的藻體。

在晉朝的《爾雅註》中已有食用髮菜的記載[1]。在《本草綱目》中也有關於髮菜的敍述。

髮菜具有一定營養價值,含有大量膠質,但無特殊味道,食用主要是用來圖吉利,其主要的消費群體在廣東、香港等地。烹調方法包括炒食、涼拌、湯食等。

在中國,髮菜廣泛分佈於北方各個省份,主產地有甘肅、內蒙古、青海、寧夏、河北等[1]。髮菜耐高溫、寒冷及乾旱能力很強,生長於海拔1000到2800米的乾旱貧瘠土地中。在環境不適應時可脫水休眠,而在清晨可利用其所含膠質吸收露水膨脹,並通過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生長,但生長緩慢,在野外,一年僅能夠增長6%。髮菜具有固氮能力,可爲土壤中提供天然氮肥。由於髮菜產地通常相當貧窮,有農民以採挖髮菜賣錢謀生。但由於多年來過量採挖髮菜,其野生資源已被嚴重破壞,並導致大片草場退化和土地荒漠化。髮菜的分佈範圍也隨著土地的開發而大量減少。

由於髮菜的開採已經對生態造成了嚴重破壞,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在2000年發佈了《國務院關於禁止採集和銷售髮菜制止濫挖甘草和麻黃草有關問題的通知》,將《中國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名錄》中髮菜的保護級別從二級調整爲一級,並要求嚴禁髮菜的採集、收購、加工、銷售和出口。
參考: 維基百科
2007-01-30 2:49 am
髮菜是是藍藻門唸珠藻目的細菌,廣泛分佈於世界各地(如中國、俄羅斯、索馬利亞、美國等)的沙漠和貧瘠土壤中,因其色黑而細長,如人的頭髮而得名,可以食用。
參考: 維基百科
2007-01-30 2:49 am
髮菜(Nostoc commune Vaucher ex Bornet & Flahault var. flagelliforme (Berkeley & Curtis) Bornet & Flahault,原名Nostoc flagelliforme Berkeley & Curtis)是藍藻門唸珠藻目的細菌,廣泛分佈於世界各地(如中國、俄羅斯、索馬利亞、美國等)的沙漠和貧瘠土壤中,因其色黑而細長,如人的頭髮而得名,可以食用。在粵語中,「髮菜」與「發財」諧音(僅聲調略有區別)。

形態和繁殖
髮菜屬細菌中的藍藻,其細胞形成無分支的藻絲(英文trichome),形如唸珠。藻絲中,每隔一定距離會有分化出來進行固氮作用的細胞——異形胞(英文heterocyst)。許多股藻絲並在一起成爲一股,與外面的膠質鞘一起形成肉眼可見的藻體。藻體黑色如髪絲,無分支或偶有分支,直徑0.2到1毫米,長數十釐米,吸水後明顯膨脹,黏滑並有彈性。藻體爬附在石塊、草叢中,相互交織在一起,一端深入土中並有膨大,被稱作「根」。

髮菜繁殖有三種方式:藻體中的單細胞分離出來形成新的菌落並發展成藻體;通過厚壁孢子(英文akinete)繁殖;藻殖段(hormogonium)分離產生新的藻體。

食用
在晉朝的《爾雅註》中已有食用髮菜的記載[1]。在《本草綱目》中也有關於髮菜的敍述。

髮菜具有一定營養價值,含有大量膠質,但無特殊味道,食用主要是用來圖吉利,其主要的消費群體在廣東、香港等地。烹調方法包括炒食、涼拌、湯食等。

保護狀況
在中國,髮菜廣泛分佈於北方各個省份,主產地有甘肅、內蒙古、青海、寧夏、河北等[1]。髮菜耐高溫、寒冷及乾旱能力很強,生長於海拔1000到2800米的乾旱貧瘠土地中。在環境不適應時可脫水休眠,而在清晨可利用其所含膠質吸收露水膨脹,並通過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生長,但生長緩慢,在野外,一年僅能夠增長6%。髮菜具有固氮能力,可爲土壤中提供天然氮肥。由於髮菜產地通常相當貧窮,有農民以採挖髮菜賣錢謀生。但由於多年來過量採挖髮菜,其野生資源已被嚴重破壞,並導致大片草場退化和土地荒漠化。髮菜的分佈範圍也隨著土地的開發而大量減少。

由於髮菜的開採已經對生態造成了嚴重破壞,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在2000年發佈了《國務院關於禁止採集和銷售髮菜制止濫挖甘草和麻黃草有關問題的通知》,將《中國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名錄》中髮菜的保護級別從二級調整爲一級,並要求嚴禁髮菜的採集、收購、加工、銷售和出口。

僞品
由於髮菜的來源受到限制,其價格升高,各種仿製產品也出現在市場上。根據一項在香港進行的抽樣調查[2]中發現,海產品市場上30個髮菜樣品中的70%以及全部5個餐館的烹調樣品中含有全部或部分的僞品。

髮菜的摻假很多是澱粉、海藻酸鈉或玉米鬚加以染色製成的,若被食用,其色素會對人體造成傷害。其餘的還有用海產的褐藻替代的,此種僞品對人體無害。爲避免被假貨坑害及保護環境,應當拒絕食用髮菜,或者食用來源明確的替代品

人工養殖
爲解決髮菜的來源問題,已有在沙土中進行的人工養殖技術,但仍然生長較緩慢。也有一些水培養的嘗試[3],雖然生長較快,但仍存在藻體解離等問題而尚無法應用於生産。


最新研究指出吃發菜是可以帶來拍金遜症
2007-01-30 2:46 am
髮菜是什麼?
髮菜主要生長在乾旱的內蒙古、寧夏、青海和新疆,收割髮菜的工具是 30至 40厘米的耙子,被稱「刮地窮」。
「刮地窮」所到之處,牧草連根拔起,地表被完全破壞,使草原沙漠化。單在內蒙古,過去 20年便有 2000平方公里(約兩個香港)的面積因割髮菜而沙漠化。
採 髮菜,會使四分一公頃土地(兩個標準泳池)受破壞﹔即使港人每年只吃一次髮菜(約 1.5克),也會使 700平方公里土地沙漠化。國務院自 2000年已禁止採集髮菜,大家為保護自然環境,也應減少吃「發財髮菜」,轉吃「生財生菜」吧﹗

2007-01-29 18:46:39 補充:
髮 菜 是何 物 髮菜是一種寄生的菌類植物     屬 於 植 物 類 , 是 一 種 寄 生 的 菌 類 植 物 , 味 似 海 帶 。 髮菜在料理中屬於蔬菜、常用在高級素食中。髮 菜 何 以 得 名     髮 菜 由 於 其 色 澤 烏 黑 及 細 長 如 絲 , 狀 如 亂 髮 , 所 以 得 名 ; 髮 菜 又 名 髮 草 , 人 稱 為 深 山 米 芒 。

2007-01-29 19:01:36 補充:
形態和繁殖髮菜屬細菌中的藍藻,其細胞形成無分支的藻絲(英文trichome),形如唸珠。藻絲中,每隔一定距離會有分化出來進行固氮作用的細胞——異形胞(英文heterocyst)。許多股藻絲並在一起成爲一股,與外面的膠質鞘一起形成肉眼可見的藻體。藻體黑色如髪絲,無分支或偶有分支,直徑0.2到1毫米,長數十釐米,吸水後明顯膨脹,黏滑並有彈性。藻體爬附在石塊、草叢中,相互交織在一起,一端深入土中並有膨大,被稱作「根」。髮菜繁殖有三種方式:藻體中的單細胞分離出來形成新的菌落並發展成藻體;通過厚壁孢子(英文akinete)繁殖;藻殖段(hormogonium)分離產生新的藻體。

2007-01-29 19:03:39 補充:
是不是只在青海才有出產? 是!它是用人工養殖是爲解決髮菜的來源問題,已有在沙土中進行的人工養殖技術,但仍然生長較緩慢。也有一些水培養的嘗試[3],雖然生長較快,但仍存在藻體解離等問題而尚無法應用於生産。


收錄日期: 2021-04-12 18:37:36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70129000051KK02737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