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鏡的歷史, (急)20分

2007-01-30 1:20 am
眼鏡的歷史

回答 (7)

2007-01-30 1:24 am
✔ 最佳答案
中國的眼鏡,有著悠久的歷史,中外史籍中都記載了眼鏡最早起源於中國,是中國古老文化、醫療、技藝的遺產。它的發展變遷經歷了幾千年的歷史。



  我們說眼鏡是從中國傳到外國的,是有史可查的,是在13世紀末葉。在西方國家,眼鏡的最早出現正是在13世紀末葉。義大利人馬可波羅(Marco Pol6)曾旅居中國十七年,為元朝宮庭辦事,跑遍中國各地,當時他見到元朝宮庭裏有人戴眼鏡,對此他很感興趣,在他回國時就把眼鏡傳到了西方,所以在西方最早製造眼鏡的地方,則是馬可波羅的故鄉威尼斯。另外,在馬可波羅的遊記中還載有老年人戴眼鏡閱讀小說及小字的記載。



  最原始的眼鏡是起源於透鏡(放大鏡),它的製造、應用與光學透鏡的出現有密切的相關。相傳最初發現眼鏡能使物體象放大的光學折射原理是在日常生活中偶然察覺的。當時有人看到一滴松香樹脂結晶體上恰巧有只蚊子被夾在其中,通過這松香晶體球,看到這只蚊子體形特大,由此啟發了人們對光學折射的作用的認識,進而利用天然水晶琢磨成凸透鏡,來放大微小物體,用以謀求解決人們視力上的困難。這就是中國眼鏡的維形時期。



  經初步考證:有關透鏡和眼鏡的歷史,中國早在戰國時期(2300年前),《墨子》第l5卷中己載有墨子很多有關光和對平而鏡、凸面鏡、凹面鏡的論述。西元前三世紀時中國古人就通過透鏡取火。東漢初年張衡發現了月亮的盈虧及月日食的初步原因,也是借助於透鏡的。



  中國最古老的眼鏡是水品或透明礦物質制做的圓形單片鏡(即現在的放大鏡),傳說大文人祝枝山就曾用過這樣眼鏡,在宋代時就有人用水晶鏡掩日來提高視力了。



  十三世紀元代,中國已能利用水晶的折射率做成眼鏡,幫助解決視力不足的困難,但當時戴眼鏡的人並不多。明代宣德年間(西元14!6一1435年),開始有了“單照“鏡(近似現在的放大鏡)鋻於當時加工技術,只有老花鏡,並限于宮庭內流傳,皇帝常常作為禦品賜給年老大臣,以矯正視力老花的缺陷。由此之後眼鏡已進入了人類的生活之中。以後為了便於使用,有的將鏡片縫在帽子上,有的裝裝在鐵圈裏。




眼鏡發源中國蘇州最發達 明朝皇帝當作禦品賜老臣





  十六世紀開始才出現架在鼻樑上的雙片鏡,在鏡架兩端繫上線挂在耳朵上。以後眼鏡架的生產不斷改進,逐漸由繁而簡,出粗糙到精巧。鏡框有紙圈、漆皮、午角、玳瑁、銅圈等。



  這些不同鏡框直延至清代後期,開始用鏡腳代替,這樣既美觀又方便,以至出現了以戴眼鏡(平光鏡)為趕時髦的潮頭。清乾隆時,李行南的《中江竹杖詞》巾有“少年不盡風流態,理聰斜窺紅粉粧”之句,就是指江南一帶人以戴眼鏡為時髦,亦有在結婚禮儀時,新娘以上有色眼鏡掩羞容。



  中國眼鏡的取材和形式的演變,是隨著時代的進步和工業、手工業的生產發展而變化。從眼鏡形式和鏡框(架)的演變,在中國最古老的眼鏡只有一塊鏡片,不帶邊框,手持使用。後來為了手持方便,則把鏡片用木質(後用金屬)作邊框,固定在一個單柄邊框上,仍然是手持使用(如當今的單柄放大鏡。到明消之際,姑蘇(今蘇州)上方山一帶、用水晶製成的鏡片,就是裝在單柄銅框上。



  隨著時代的進步和發展,由於單柄眼鏡使用不方便、開始則把兩個單鏡經過針銷或鉚合連接在一起,用繩帶牽掛在頭或帽子上、也可利用壓力把它夾在鼻樑上使用。最古老的鏡架(邊框)為木制、紙制、動物角質、皮革和玳瑁甲等材料,後來相繼發展到採用金屬材料如銅、鐵、金、銀。其形狀早期眼鏡均為圓形或橢圓形,有的只有邊框無腳腿,有的有腳腿也不象現代眼鏡的式樣。
2007-01-30 5:38 am
當時有人看到一滴松香樹脂結晶體上恰巧有只蚊子被夾在其中,通過這松香晶體球,看到這只蚊子體形特大
2007-01-30 1:33 am
眼鏡的起源:

最早發現透鏡的地方是在伊拉克的尼尼書遺址,是用透明水晶琢磨而成,直徑1.5英吋,焦距約4.5英吋,可見古巴比倫人已經發現某些透明的寶石可放大物體的影像。不過除此之外,並沒有 任何記錄可證明這些古老民族已經學會使用眼鏡。據說羅馬皇帝尼羅喜歡把翡翠或寶石放在眼前觀看比賽或表演,可見透明寶石的放大影像功能,對他們來說,只是被當做一種好玩的「玩具」而已。

至於將放大鏡鑲入框架以協助閱讀的方法,大約同時在歐洲與中國出現。

西元1260年馬可孛羅就已經記載著中國老人看小字時戴著眼鏡。中國古時的眼 鏡鏡片很大,呈橢 圓形,通常用水晶石、石英、黃玉或紫晶製成,鑲在龜殼做的鏡框裡,配掛的方法則有許多種:如帶有銅質眼鏡腳的眼鏡可卡在鬢角上,或者用細繩子栓在耳朵上,或者把眼鏡固定在帽子上等等,由於眼鏡的造價昂貴,因此也被視作身份財富的裝飾品,十四世紀就有一位鄉紳用一匹馬的代價換一付眼鏡的記錄。

在歐洲,眼鏡是十三世紀末期時,在義大利被發明的,據記載佛羅倫斯斯皮納的亞歷山大第一個使用眼鏡矯正視力,當時的威尼斯與紐倫堡就以製造高透明鏡片聞名歐洲,當時的眼鏡只能 說是放大鏡,讀書時才拿在手上。

直到在十四世紀中期活字印刷術在歐洲推廣之後,為協助閱讀書籍,眼鏡才大大推廣開來。 不過,當時的歐洲配戴眼鏡的目的也和中國類似,貴族富豪總是喜歡配掛眼鏡炫耀財富地位,雖然在1352年托馬索繪畫的『普羅旺斯的于格像』就有眼鏡出現,不過眼鏡業的守護神卻是『聖傑 羅姆』,那是因為在1480年時格蘭達荷為聖傑羅姆繪畫肖像時,在書桌上出現眼鏡。最早出現的眼鏡是為矯正遠視用的,而最早的矯正近視用凹透鏡則是1517年拉斐爾所畫的 『教皇利奧十世』肖像。

1784年富蘭克林發明雙焦點透鏡,將遠視與近視兩種鏡片用鏡架固定在一 起, 經過一世紀之後,直到1910年才出現融合式與整體式的雙焦點眼鏡。


隱形眼鏡的起源︰

隱形眼鏡的發明原理可追溯到1508年達文西的研究實驗,他發現光線透過剖半的玻璃球面時,會產生曲折的影像,並提出把人造鏡片直接放在眼球表面以矯正視力的構想。直到1887年德國眼科醫生費克(A.E.Fick)以屍體的眼球製作石膏模型,做為世界上首批隱形眼鏡鏡片的模子,以及裝戴隱形眼鏡的方法,並命名為『接觸 (Contact)』。

不過一直等到二十世紀30年代時,隱形眼鏡才普遍被應用,主要原因是早期製造隱形眼鏡的原料仍為玻璃,容易破裂,而在1938年以後改為塑料製造,不過此時的隱形眼鏡仍須在眼球上取印模翻製,而且隱形眼鏡仍然太大,包覆整個眼球,戴起來很不舒服。二次大戰後(1947年)發明了角膜鏡,隱形眼鏡只遮蓋眼角膜部份即可,接著測量角膜曲度的光學儀器研發成功,不再需要利用眼球印模,隱形眼鏡才大量推廣開來,近10年來陸續發表新材質的隱形眼鏡,也就成為目前我們所熟悉的形式。
2007-01-30 1:27 am
明眼鏡的人應該獲得一座雕像的榮譽,可惜沒有人知道他是誰。世界上最早戴眼鏡的是中國人。

  沒有誰能夠確定,究竟是誰發明了眼鏡。不過我們可以知道的是:從眼鏡問世起,就深植於社會史中,成為各國民俗、流行和驕傲的一部分。

  現知最古老的透鏡是在伊拉克的古城廢墟中發現的。這塊透鏡用水晶石磨成。我們可依此推知古老的巴比倫人至少在2700年以前便發現了一些透鏡的放大功能。但他們並不一定了解透鏡。古猶太人、古埃及人同樣對眼鏡一無所知。據記載,古羅馬皇帝尼諾觀察過各種寶石。但他只是透過寶石來觀看五彩繽紛的奇異世界,並不為了提高視力。

  在西元十三世紀末,眼鏡幾乎同時在中國和歐洲出現。馬可‧波羅在1260年寫到:“中國老人為了清晰地閱讀而戴著眼鏡。”這證明,至少在這以前,中國人就知道眼鏡並使其實用化。西元十四世紀的記載說,有些中國紳士,願用一匹好馬換一副眼鏡。那時的眼鏡,鏡片多用水晶石、玫瑰石英或黃玉製成,為橢圓形,並以玳瑁裝邊。戴眼鏡的方法也頗奇特,用形形色色的東西固定;有用紫銅架,架在兩鬢角上;有用細繩纏繞在兩耳上,或者乾脆固定在帽子裡。間或也有人用一根細繩拴上一塊裝飾性的小飾物,跨過兩耳,垂於兩肩。因為眼鏡的原料加工不易,所以當時的人們與其說戴眼鏡是為了保護目力,倒不如說是一種炫耀身份的裝飾品。

  將眼鏡從中國引入歐洲的人,真正可信者是十三世紀一位義大利物理學家。但幾乎過了一世紀,那裡才普遍使用眼鏡。

  這期間他們苦於解決一個難題:如何舒服而長時間的戴眼鏡?開始是諸如今日放大鏡的東西,用透明的水晶石、綠寶石、紫石英等礦石磨成的透鏡上做出框架,安上手柄,或安在手杖上,後來是用繩子系於胸前,逐步發展成長柄眼鏡,後來出現了長柄雙眼鏡和夾鼻眼鏡。夾鼻眼鏡尤其適用于高鼻樑的羅馬人及英國人。大文豪伏爾泰在作品中讚頌道:“每樣東西的存在都有其目的,而每樣東西都是達到那個目的所不可或缺的。瞧那為眼鏡而生的鼻子!因為它,我們才有了眼鏡。”

  假如你生就一個小個直的鼻子,戴眼鏡就不那麼容易了。一直到十六世紀,西班牙人嘗試把絲帶綁在鏡架外側,然後安全地套在雙耳上,才算解決問題。直到1730年,一位英國人才發現了根據人頭大小調整的眼鏡,並很快演變成雙鉤於耳的樣式,法國人稱它為“太陽穴眼鏡”,並且欣喜地宣稱,這種樣式,可以讓人自由地呼吸。

  不過這種歡欣並不表示法國人可以戴著眼鏡到處跑,在當時法國人對戴眼鏡一事頗覺踟躇。眼神不好的巴黎貴族只在私下使用眼鏡,在不得不公然拿出眼鏡的情況下,也只能迅雷不及掩耳地匆匆一瞥之後,趕快收起。

  眼鏡第一次傳入英格蘭,更使人啼笑皆非。英國的學者們,既蔑視又懼怕,拒不接受。牧師們則抨擊說:“企圖用眼鏡來恢復衰退的視力,是對仁慈的上帝之惡意挑釁。”但是,眼鏡的聲譽並沒有降低,這也許得力力于一漫畫家威廉姆‧霍加斯‧潘特朗。這可憐的義大利幽默老人,為了攻擊眼鏡,常在他的諷刺畫中畫上眼鏡。而事實上,適得其反,眼鏡卻更加普及。

  然而在西班牙的情況卻恰恰相反,1612年,一位米蘭人在一本書中指出,西班牙“各階層都歡迎眼鏡,因為他們認為戴上眼鏡會更顯得不怒不威,舉足輕重”。這本書行世後若干年,法國一位往訪馬德里的貴婦竟寫到:“在西班牙,當某人財富增多的時候,他就加大他的眼鏡。”

  直到1784年美國的本傑明‧富蘭克林發明了雙焦距眼鏡,又使眼鏡的聲譽得以提高。至於無形眼鏡,則是1887年由德國人製造的。

  眼鏡在今天,已成為人們的生活必需品之一。無論從鏡片的種類,還是鏡架的樣式,都有極大發展。今日的年輕人,以戴上鋼質架的“奶奶眼鏡”為瀟灑。還有人專門研究何類人戴何種眼鏡最為得體。眼鏡與美聯而系之。

  綜觀眼鏡的點滴軼事,嘆人類智慧之高,有一項痛苦的需要,就有一項解決之術,由真而美,不斷演進,以臻至善。(選自《讀者文摘》)
參考: 幫幫我
2007-01-30 1:25 am
眼鏡的歷史~

眼鏡最早約在十三世紀時開始使用,而透鏡的使用早在古巴比倫時就已開始有了....在當時並不是用在矯正視力的用途,只是被當做一種現具,第一個使用透鏡矯正視力的是義大利的亞瑪提及史必拿二世,在十四世紀的歐洲,配戴眼鏡的目的是貴醫用來炫耀財富地位的!!

最早的眼鏡只有一片,後來有人認為人們既然有二隻眼睛,假如能把二片鏡片固定在一起,豈不是更好?一七八四年富蘭克林把看遠的及看書的眼鏡片各切一半,拼在一副眼鏡架中使用,是雙光度眼鏡ㄉㄟ....

現在,眼鏡的種類琳琅滿目,除了方便近視眼、老花眼配戴的同時,也達到美觀的效果,也越來越有個性化了@@

眼鏡 V. S 血型

A型的人

A型的人很在意別人對你的看法,建議你勇敢表達自己的想法,因此,可選用清澈無色或淡色的鏡片。

如果妳的他是A型的~你們很合得來哦!在一起時可配戴柔和典雅的鏡框,在你們的眼中,甜蜜而自然的傾訴著情意~~

如果妳的他是B型的~很有個性、自信的人,甚至有些自戀的傾向,若試著戴較明亮、鮮明、有特色的眼鏡,加上你迷人的雙眼,可把對方迷倒呢!!

如果妳的他是O型的~O型的人個性直爽,對妳來說,是一個很有安全感的人,所以配任何眼鏡皆可。

如果妳的他是AB型的~外表是冷漠的,但內心有個柔弱的心,用你的眼神去吸引他,冰山會融化的!!

 

B型的人

B型的人是一個直率、性格的人,興趣廣泛且有異性緣,但太過於直率,所以讓人以為妳很隨便,所以不要配太標新立異的眼鏡!

如果妳的他是A型的~羞於表達愛意的妳,常讓對方甜蜜在心頭,配上對方仔細挑選的眼鏡,會使二人更甜蜜哦!!

如果妳的他是B型的~能欣賞對方的創意、想法,卻少了一些化合物,努力尋找共同點,相信妳們的愛會成為「烈火」的~~

如果妳的他是O型的~再深的感情, 還是禁不起一再的衝突,如果將愛情建立在共同的興趣、共同的事物上,會是不錯的一對,建議配同款式、同顏色的眼鏡@@

如果妳的他是AB型的~妳跟他非常合適,可以配有個性的眼鏡,表現妳獨特的一面。

O型的人

O型的人全身充滿的活力,是一個熱情的人,在一般場合中,可以配略粗的鏡框,可增加妳的親和力,高級場合中,可配金屬框的,給人有隨和的感覺哦!!!

如果妳的他是A型的~妳在對方的心中是有份量的,但粗枝大葉的妳卻不易發現,可配較細框的眼鏡,有較細膩體貼的感覺~

如果妳的他是B型的~你們是對歡喜冤家,配眼鏡可以一起去選擇。

如果妳的他是O型的~你們共同的特性是夠直爽,所以能彼此吸引,約會可穿情人裝,加上酷酷的眼鏡,讓你們的約會更美好ㄉ!!

如果妳的他是AB型的~你們相同的特點很少,所以試著包容對方的優點,妳可以配獨特風格的眼鏡來表現~

AB型的人

AB型的人是一個觀察能力分析很強的人,但面對感情,常讓人以為心機太深,其實只是用情很深且理智的行為,配明亮系的金屬細邊眼鏡,讓妳的眼睛放出智慧的光芒。

如果妳的他是A型的~妳的深沉讓他捉摸不定,不要配戴深色的眼鏡,會讓他覺得妳深不可測@@

如果妳的他是B型的~B型的人有精神上的潔癖,會要求對方對愛情要忠貞,可配戴他能接受的眼鏡~~

如果妳的他是O型的~配上顏色柔和的鏡框或者是無框的眼鏡,外形上可花俏一點,讓活潑的O型看到妳不同的一面!!

如果妳的他是AB型的~你們是心思細密的人,做任何事都不需要言語,只要一個眼神就夠了,所以鏡框不可太小,這樣會擋住你們的溝通哦~~
2007-01-30 1:24 am
眼鏡最早約在十三世紀時開始使用,而透鏡的使用早在古巴比倫時就已開始有了....在當時並不是用在矯正視力的用途,只是被當做一種現具,第一個使用透鏡矯正視力的是義大利的亞瑪提及史必拿二世,在十四世紀的歐洲,配戴眼鏡的目的是貴醫用來炫耀財富地位的!!

最早的眼鏡只有一片,後來有人認為人們既然有二隻眼睛,假如能把二片鏡片固定在一起,豈不是更好?一七八四年富蘭克林把看遠的及看書的眼鏡片各切一半,拼在一副眼鏡架中使用,是雙光度眼鏡..

現在,眼鏡的種類琳琅滿目,除了方便近視眼、老花眼配戴的同時,也達到美觀的效果,也越來越有個性化了
2007-01-30 1:23 am

圖片參考: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d/df/Refusal_of_treatment_form.jpg/200px-Refusal_of_treatment_form.jpg



圖片參考:http://zh.wikipedia.org/skins-1.5/common/images/magnify-clip.png
眼鏡
眼鏡是鑲嵌在框架內的透鏡鏡片,戴在眼睛前方,以改善視力、保護眼睛或作裝飾用途。亦有特製眼鏡供觀看3D立體影像或虛擬真實影像。
眼鏡可矯正多種視力問題,包括近視、遠視、散光、老花或斜視等。其他種類的眼鏡包括護目鏡,太陽眼鏡,游泳鏡等,為眼睛提供各種保護。
現代的眼鏡,通常在鏡片中間設有鼻托,及在左右兩臂擱在耳朵上的位置設有軟墊。
愛美或不習慣佩戴眼鏡的人,可以選擇以隱形眼鏡矯正視力。雖然近年隱形眼鏡及激光矯視手術越來越普及,但眼鏡仍然是最普遍的矯正視力工具。





目錄[隐藏]

1 歷史
2 鏡片
3 鏡框
4 參見



[編輯] 歷史
眼鏡在古時的中國文獻已有記載,而在10世紀,阿拉伯人已有使用放大鏡增進視力。
1280年代,義大利北部首次有眼鏡的出現。

[編輯] 鏡片
眼鏡片早期只以玻璃製造,近年已普遍採用塑膠或纖維鏡片,除了不易破碎,更加安全外,亦可減輕眼鏡的重量,令配戴者更舒適。部分纖維鏡片更比玻璃鏡片有更高的折射率,令鏡片可造得更薄,一些纖維鏡片則可比玻璃鏡片吸收更多紫外線,為眼睛帶來更佳的保護。在塑膠或纖維鏡片鍍上防刮花薄膜,便可令鏡片擁有跟玻璃鏡片相同的防刮花力。各種鍍膜,例如防水及不反光鍍膜,則可為佩戴者帶來方便及更佳視覺效果。
眼鏡片一般配合要矯正的視力問題,近視者需要凹透鏡,而遠視及老花人士則需要凸透鏡。

凹透鏡
凹透鏡會令光線散開,令影像縮小。
凸透鏡
凸透鏡會令光線聚焦,令影像放大。
眼鏡片的屈光強度一般以度數來表示。一個屈光度(dioptre),相等於一般人或眼鏡店所講的100度,也就是在非中文國家的D 1.00(這裡的D為Dioptre而非「度數」Degree)。視力問題越嚴重,所需要的鏡片度數也越深,鏡片厚度也會較高。

[編輯] 鏡框
鏡框物料早期主要採用金屬及玳瑁,近年則有塑膠及合金等物料。
近年,鏡框在技術及應用物料上亦有不少突破,採用記憶合金鏡框的眼鏡,可維持其形狀,就算屈曲亦不會折斷,令眼鏡擁有更長壽命之餘,亦避免鏡框折斷所造成的不便。在鏡框臂的絞位加入彈簧亦令眼鏡更耐用。
而鈦金屬製造的鏡架,則更輕、更具有耐腐蝕性,避免長期佩戴中由於汗液對金屬的腐蝕而失去光澤。

[編輯] 參見


圖片參考: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4/4a/Commons-logo.svg/45px-Commons-logo.svg.png

您可以在維基共享資源中查找與此條目相關的多媒體資源:
Glasses

視光學
取自"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7%9C%BC%E9%8F%A1&variant=zh-hk"

頁面分類: 光學 | 視覺 | 消費品


收錄日期: 2021-04-12 18:37:29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70129000051KK02176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