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佳答案
竹棚在中國已有悠久歷史,相傳在五千多年前,有巢氏便是用竹棚建築第一間「樹屋」,可說是搭棚行業的始創人。九十年代前,竹棚已被廣泛應用於樓宇的建設、翻新和修理上,它是一個臨時的工作平台,亦是給工人高空工作的地方。一些傳統節日,鄉村居民都愛以竹來搭建戲棚來慶祝;英國的萬國博覽會亦曾聘請香港的搭棚工人到英國工作,成為一時佳話。雖然政府近年開始以金屬架進行土木工程,不過竹棚的應用仍佔百分之九十五,是最常用的建築方法。
香港常見的棚架分三類,第一類是懸空棚和吊棚,多用作修理外牆排水管;第二類是斜坡棚架,斜坡棚架有兩種,一種是山棚或排棚,工人通常會用雙行竹棚或單行竹棚完成工程,用作斜坡上的出入口,而另一種是用冷木杉柱作穩定平台位置;第三類是拆卸建築物用的棚架,拆卸某部份的建築物時,通常棚架外圍會圍上帆布,防止塵埃碎片四周散落,不過當帆布的負荷太重,可能會墜下,所以最好的方法是完成一部份的工程後,逐步將帆布移去。
搭棚的好處可以用「多、快、好、省」四字概括。竹的成本十分便宜,根據一九九八年的資料顯示,一條長六米的竹平均售價是港幣十元,但同樣長度的鋁合金條要港幣七百五十元,鋼管為港幣八十元,商人為了節省成本,當然會採用竹棚。此外,竹棚的柔韌性適合在任何工程上使用,工人可以將竹更改或切割成需要的長度和形狀,當然此項工作必須由合資格的搭棚工人來做,若由不合資格的工人胡亂修改,令棚架結構發生問題,可以導致災難性的後果。還有,其他類型的棚架通常要花上多月的時間才能把它直立起來,然而搭建和拆卸一個竹棚架所需的時間則較短。
搭棚業在二、三十年前非常興盛,當時建築業正值發展階段,很多工人從事搭棚工作。六、七十年代的工資是以日薪港幣五十元一天計算的,如果工人在一個月內開工二十五天,他的薪金就有港幣一千二百五十元,當時文員的月薪只有港幣六百元,相比起來,搭棚的收入已經相當不俗。
踏入九十年代,搭棚工人的工資變成以「工」計算,一工的工作時數為八小時,每工有八百元,超時工作的話,算兩小時為一工。工人同樣一個月工作二十五天,該月便會賺到二萬元。不過現時開工不足的情況頗為嚴重,而且搭棚體力消耗很大,危險性又高,新入行的人數已大不如前。
入行主要是靠同鄉或朋友介紹,如果沒有介紹是很難入行的。那時沒有正式的培訓機構,入行就要拜師學藝,一般需學師三年,邊學邊做,師父會包食宿。學師期間十分辛苦,除了到地盤工作,回家後要幫師父和他的家人洗衣服、做家務,每逢初一和十五,徒弟又要早起煮粥。不過,有些師父每天都會給徒弟少許金錢作零用。
徒弟在地盤只負責簡單的工作,如搬運材料。以前沒有貨車作運輸工具,搭棚工人就更加辛苦,每人要托五枝竹徒步前往工作的地方,體質瘦弱一點也未必應付得來。自從一九七五年建造業訓練局成立後,這種「師徒制」的訓練方法已慢慢被取代,訓練局為建造業培訓所需的技工,並為業內的工人提供有關實用技巧、管理和建築安全的持續訓練。
以前搭棚工人學滿師後,毋須通過任何考試便可工作,現在學員接受訓練後要考獲執照才能就業,將搭棚這一行業制度化,避免黑工出現,可是這項政策對無學歷但具經驗的老工人便沒有任何保障。這班工人的技術及安全知識,沒有正式認可,聘用他們要冒一定風險,如有人受傷,公司就要負責一切賠償,所以老工人大都不受僱用,以致他們經常開工不足,加上教育程度低,轉行困難,有些老工人要靠領取綜援過活。港九搭棚同敬工會曾多次向政府要求,擁有十年以上工作經驗的工人,只需通過簡單的面試便可得到牌照,但政府不予理會。
港九搭棚同敬工會於一九六五年成立,會址在石水渠街,當時的辦公室主要提供員工住宿,舉行聚會、開會和薪水發放;員工遇到意外受傷,被僱主剝削等問題,都可以尋求協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