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佳答案
(((因4000字所限,生平不作發表了,本人對他的才能與人格是絕不否定的,以前看過一篇幾好的文章,希望可以多些人分享,以下是引用一位師兄的感慨,請細心品嚐~)))
歷來對姜維的北伐貶多褒少,像《三國演義》篇末的長詩就有“姜維獨憑氣力高,九伐中原空勳勞”之說。 而大多數人也認為姜維的北伐極大地消耗了蜀漢的財力物力,致使日後被魏軍一攻即亡。 真的是這樣嗎?
根據《三國志》記載姜維歷次北伐,具體戰績是:大勝兩次;小勝三次;相距不克四次;大敗一次,小敗一次。總的來說還是勝多敗少,軍隊損耗也是魏重蜀輕。 而且姜維北伐的基點已經從諸葛亮時秦嶺西縣和子午穀一線推進到西縣以北金城和渭水南岸的芒水一線了。 正是因為姜維多次挫敗曹魏大將曹爽,王經,才使得魏軍一直被卡制在秦嶺一線。土狹民寡僅一州之地的蜀漢竟迫使擁有九州之地的強大的曹魏被迫 採取戰略防守長達三十年,這在中國軍事史上是極為罕見的。至於北伐中的兩次失敗,都是敗在魏將鄧艾手裏,我一向認為鄧艾是魏國最優秀的將領。而且姜維攻,鄧艾守,從兵力和補給上也是魏國占優,姜維敗在他的手裏可謂敗得其所。 說姜維北伐在一定程度上維繫了不斷衰退的蜀漢政權,一點也不過分。
曾有人說姜維北伐造成了蜀漢“兵困民疲”,這的確是不克避免的,但同樣道理魏國也有損耗啊,而且作為戰敗方的魏國損耗遠比蜀漢來得大,因此我們不妨認為 正是姜維的積極北伐才縮小了蜀魏兩國之間國力的差距啊。
[苦撐危局]
曾有一種觀點,西川地險民強,易守難攻。只需死守消耗魏軍,不至於過早被滅亡。 這句話從理論上講是不錯,但我也要再者引用著名足球教練遲尚斌的一句話“守是守不住的”。東晉桓溫就憑七千士卒收服了西蜀!
以攻代守,積極北伐,以漢中為屏障,保衛成都的安全,這個戰略是諸葛亮在世時就定下的,如果說這是錯的話,那麼姜維只是在延續諸葛亮的錯誤而已。 諸葛亮死後,蜀漢的人才衰退的速度也極快,朝中漸漸被奸臣把持。其中尤以最受劉禪寵愛的宦官黃皓最為突出。 董允在世時,每見黃皓必怒斥之,所以黃皓不敢有所作為。董允過世,朝中便無人再能制得住他。姜維曾想出去黃皓,但為劉禪所阻。而黃皓也因此忌恨 姜維,屢屢想奪去姜維的兵權,然後加以謀害。姜維深知其中厲害,所以不敢放棄兵權。而保住兵權的唯一方法就是領兵出戰,不打仗還要你帶兵幹嗎? 這個道理很簡單。設使姜維採取堅壁固守的策略的話,那麼不久他就會被削去兵權,而由黃皓的親信閻宇來替代,請持“堅守論”的朋友們想一下,閻宇帶兵的話 蜀漢能守多久呢?三十年嗎?三年就不錯了!
到了蜀漢後期,優秀的將領也不多了,稱得上的只有王平,廖化,張翼,以及後來的降將夏侯霸。面對強大的魏軍,姜維一人要擔負起統帥,大將,參謀的全部職責。 稍懂軍事的人可以理解姜維當時作戰的艱難了吧,可是儘管是在這種條件下,姜維仍然能在戰術上不斷取得勝利,我們還有什麼理由去指責他呢?
[蜀漢最後的奮戰]
西元263年,鍾會,鄧艾領大軍征蜀。這是二十九年來魏國頭一次主動進攻,時間是在姜維屯田避禍的兩年後。你看,你不攻,對方就來攻了! 姜維採取廖化的建議合兵一處,死守劍閣天險。鍾會十萬大軍在姜維五萬蜀軍的堅守下,寸步難進。就在鍾會幾乎想要撤軍的時候,素有膽略 的鄧艾偷渡陰平得手,直趨成都,在擊敗諸葛瞻的部隊後,順利進至成都城下,怯懦的劉禪當即投降,使得姜維在劍閣死守的努力化為泡影。
《晉陽秋》的作者孫盛指責姜維應該在鄧艾奇襲綿城,江油的時候迅速回兵成都,保衛成都,不該坐視蜀漢滅亡。我覺得這個指責太過牽強。 熟悉軍事的人都知道大軍回撤只要稍有不慎,被敵軍從後面抄襲的話,損失是很慘重的。隋以百萬大軍攻伐高麗,因補給不上而撤退,途中遭到高麗 軍隊的襲擊,當時高麗舉國之兵不過十萬,而隋軍在撤退的過程中整整損失了三十萬!姜維如果要撤軍,他後面的十萬鍾會大軍豈會坐視不理, 鍾會也是一代奇才,可以說姜維真想回守成都的話,他的五萬蜀軍將一卒不存!
而我覺得應該受到指責的不是姜維,倒是那個死後贏得忠烈之名的諸葛瞻。諸葛瞻雖然對蜀漢忠心耿耿,但他沒有繼承孔明的謹慎的優點,而且不識兵法。 當時鄧艾攻綿竹不過數萬人,而諸葛瞻手中也有個兩三萬人。當時正確的做法應該是據險死守,堅壁清野,根本不該迎戰鄧艾。鄧艾是久經沙場的名將,諸葛瞻 是個從沒正式參戰過的新手,正面應戰豈有不敗之理!人家姜維算的上是久經戰陣吧,還不是選擇死守,看樣學樣也應該會了。只要諸葛瞻據險死守,不出數月鄧艾 補給肯定出現問題。舉個例子東晉的一代豪傑大司馬桓溫,領四萬兵北伐,孤軍深入,兩次擊退前來攔截的前秦軍隊,直逼長安,前秦雄主符健就是採取堅壁清野的策略, 桓溫因軍糧不繼,只得徘徊灞水前,最後前秦徵調三萬精兵,雙方在白鹿原展開激戰,桓溫敗退......現在問題也是一樣,鄧艾孤軍深入西蜀重地,巴不得尋求蜀軍正面對決。 因為是在敵人的國土作戰,士兵的凝固力特別強,因為已經沒有後路可退了,孫子雲:深入則專,就是指這個道理。只要避開這種銳氣,等魏軍補給不繼,再在其回撤時給予致命一擊 或者等鍾會大軍撤退,姜維回撤合兵一處,鄧艾不死也難啊! 所以,在蜀漢最後一戰中應負戰敗全責的不識姜維,而是諸葛瞻,他實在對不起他死去的父親啊!
(((其實諸葛瞻一點我並不認同,又因為4000.......有機會再分享!)))
[士為知己者死]
蜀漢最後一件大事就是姜維的假投降了。這件事在《漢晉春秋》,《華陽國志》上都有記載,陳壽說姜維“明斷不周,終至隕斃” 就是指的這件事。 姜維的計畫是:先騙取鍾會的信任,再借鍾會之手除去鄧艾,然後策動鍾會謀反,抵抗司馬昭派出的增援部隊,最後除去鍾會,復興蜀漢。 這個計畫及其危險,幾個步驟,只要一個環節出現差錯,就會全盤盡覆,前功盡棄。但姜維顧不得這些,在國破主降的情況下,他唯有利用鄧艾和鍾會不合這個唯一的條件, 來博一下,作為一名智將,來施展他個人舞臺上最後的一次奇謀!
由於鍾會行事不密,軍士嘩變,被殺死了。而姜維更是死後被剖屍,他的那史書上記載的“大如鬥”的膽被血淋淋地挖出,如此慘死也是蜀漢史上僅有的一位....... 曾有人罵姜維假投降是變節的行為,對此我除了憤怒無話可說。姜維其實可以有許多的選擇,國君都降了,他本來就是魏將,他為什麼不可以降!但姜維沒有降。姜維也可以像 北地王那樣自殺來博個忠烈的名聲。但姜維也沒有那樣作。他恰恰是選擇了最危險,最不合時宜的做法,他自始至終都想維繫蜀漢的存在啊!
記得有一部動畫片裏有這樣一句話 “比賽只要未到最後一刻,就不能放棄希望,當你放棄希望的時候,也是比賽結束的時候”姜維始終都沒有放棄希望,他奮鬥到了最後一刻,正確地說直到姜維倒下的那一刻,蜀漢 才算是真正滅亡...... 到底是什麼信念支持著姜維至死不渝地維繫蜀漢,我想姜維這樣做不是為別人,正是為報答當時把所有重任委託給他的孔明。姜維是為了報答孔明的知遇之恩而奮戰到最後一刻的 姜維是一個真正的“士”!一個甘“為知己者死”的“士”!
[為了忘卻的記憶]
先賢已逝,留給我們後人的是無盡的追思。三國因其歷史上的特殊性,造就了無數的英才,當人們在為關張(((仲有趙雲!)))的武勇讚歎不已,為孔明那近似神的業績而感歎,當有人在為魏延鳴不平的時候 卻很少有人提起姜維,即使提到,也是將他和蜀漢的滅亡聯繫在一起,給予的則至多是惋惜和指責。
後世對姜維的評價是不公正的,姜維因為特殊的歷史情形,註定成為蜀漢滅亡的見證者,殉葬者,註定為蜀漢的滅亡背負上沉重的責任(比他先死的人可以說都逃過此劫,在世的名氣又沒他大)
但歷史對姜維又是公平的,它給予了姜維廣闊的舞臺讓他得以展現一名智勇雙全的將領的全部潛質,並且忠實地記錄下姜維為蜀漢所作的一切,讓我們後人看到的是一個頂天立地為蜀漢獻出自己畢生才能的男子漢!
姜維作為一名將領不僅能使用謀略來迷惑敵軍取得勝利,同時他也能憑藉自己的武勇斬殺敵方大將,可以說他同時具備了智將和勇將的素質。沒有人能做到像他那樣來守護衰退的蜀漢,他的才能即使 放到名將如雲的前三國,也絕對是一流的。進前十名肯定沒問題! 或許只差一步姜維就能力挽狂瀾,復興蜀漢了,可政治上那樣腐敗的政權又能維持多久呢?
往事越千年......
望著眼前那群被激怒的魏軍士兵,姜維感到希望像一支離弦的箭那樣離他遠去,他拔劍砍翻一個,可突然覺得背後一疼,他中了一劍,姜維怒吼一聲,後面的士兵一呆,頓時半個腦袋被削去,鮮血濺上了姜維的臉龐 雙眼的視線變得模糊。他左臂一痛,又中了一劍。緊接著,身上的傷口越來越多,姜維的意識漸漸模糊,“就只能到這裏了嗎”姜維心裏這麼想,忽然身上的痛不覺得了,他眼前浮現出29年前,祁山大帳裏那個既是他恩師又是他摯友 的人對他的殷殷囑咐......“丞相,對不起了,我沒作好,我不能按先前的約定繼續守護蜀漢了.....”突然,姜維的心口一陣絞痛......
每次望向西北方,總覺得有一顆星特別明亮,不知那是不是姜維的將星,如果是的話,我會暗暗地祝禱:“伯約,英魂可在,我在此為你遙祭了......"
謹以此文遙祭姜維逝世一千七百三十六年
(((再次感動中.....)))
圖在此
http://hk.pg.photos.yahoo.com/ph/chiuwan1981/my_photos
參考: 網上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