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佳答案
政治:
得:
(一)廣開仕途:任命布衣為相,更鼓勵平民上書自薦,形成了士人政府,並加強中央與社會之前的聯繫。
(二)削弱相權:皇權大為提升。
(三)削奪封國:吸取了七國之亂的教訓,糾正了漢初以後諸候為患的局面,中央集權形成。
(四)擴大地方監察:武帝在全國設立十三個監察區,有效打擊地方封建的殘餘勢力。
經濟
得:
(一)改革幣制:將流通貨幣改為五珠錢並禁止民間私鑄的偽幣流通,不但能打擊盜鑄的風氣,而且能有助穩定國家財政。
(二)鹽鐵酒專賣:設鹽官、鐵官管理鹽鐵的生產,又規定釀酒為國營,不准私人經營。一方面可增加國庫收入,另一方面又可抑制商人。
(三)平準衡輸:平準官搜羅各地貨品,貴買賤賣使商人無法囤積居奇,操縱市場牟取暴利以平抑物價穩定民生,同時又增加國家收入。
(四)算緡告緡:不少商賈遭告緡而破產。
(五)重農措施:改良農業技術,積極推廣鐵農具及牛耕,又推行代田法及新田器,以增加農產。
武功:
得:
(一)北伐匈奴:打擊匈奴不但可以一雪國恥,又擴張領土,擴大了版圖。北擊匈奴,西通西域,南平百越和開發西南夷,為漢室解除了邊患,開拓了通往西域的「絲綢之路」之發展。
(二)東討朝鮮、南定百越、平西南夷、征服西羌:開發了中國與中亞、南洋、日本等地的水路交通,豐富了國人的地理知識,擴大了國內外民族、文化的交流,使漢的聲威,遠播異域。南朝鮮亦向漢朝入貢,令國庫有所上升。漢武帝還被尊稱為「孝武皇帝」,足以反映他武功卓著。
學術:
得:
漢武帝「表彰儒術」,「罷黜百家」,立五經博士及博士弟子員制度,士人欲登上仕途,研習的書本只有儒家經典,使儒學定於一尊,有利於大一統王朝對思想的控制,成為我國二千多年來之正統思想,也造成「士人政府」的出現和使漢代經學發達。「三綱五常」等忠君思想,倫理觀念,社會的道德規範亦支配中國社會二千餘載。察舉制度重視德行,鼓勵了當時的士人敦品勵行,因此兩漢士風純良,吏治清明,對大一統政府之維繫尤為有效。
武帝獨尊儒術-成為我國二千多年來之正統思想
-有助鞏固君權
-打破漢初功臣世胄壟斷的局面
-兩漢經學發達
對外的大啟疆域,對內的改制革新,奠立漢帝國長期繁榮和平的基礎,是功不可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