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子的問題

2007-01-28 2:16 am
原子可否再分,有的叫什麼名,可以詳細解釋嗎?

回答 (4)

2007-01-28 2:21 am
✔ 最佳答案
原 子 裡 有 更 小 的 粒 子 嗎 ?

有 。 二 十 世 紀 初 , 人 們 發 現 原 子 是 由 電 子 和 原 子 核 組 成 的 。 而 原 子 核 還 可 以 分 成 更 小 的 粒 子 !
起 初 , 人 們 只 發 現 了 電 子 、 光 子 、 質 子 、 中 子 四 種 。 後 來 , 又 發 現 了 正 電 子 、 中 微 子 、 介 子 、 超 子 、 變 子 等 , 統 稱 為 " 基 本 粒 子 " 。 基 本 粒 子 的 種 類 很 多 , 據 統 計 , 目 前 已 發 現 的 基 本 粒 子 近 300 種 , 而 且 還 在 不 斷 發 現 中

2007-01-27 18:23:58 補充:
至於比原子更細的,還有夸克。夸克的理論是在1963年由美國物理學家蓋爾曼(Murray Gell-Mann)提出,這個理論認為強子(包括質子和中子)是由夸克所組成,質子帶一個正電,組成它的夸克當然也帶電。蓋爾曼最初的理論只有三種夸克,分別是上夸克、下夸克和奇夸克,但現在已發展至有六種夸克。質子由兩個上夸克和一個下夸克組克,上夸克的電荷量為 2/3,下夸克的電荷量為 -1/3,所以質子的電荷量為 : 2/3 2/3-1/3 = 1

2007-01-27 18:24:05 補充:
中 子 則 包 括 一 個 上 夸 克 和 兩 個 下 夸 克 , 所 以 電 荷 量 為 : 2/3-1/3-1/3 = 0 已 發 現 的 粒 子 種 類 繁 多 , 雜 亂 非 常 , 夸 克 理 論 的 提 出 , 大 大 減 少 了 基 本 粒 子 的 數 量 , 讓 物 理 世 界 變 得 更 簡 潔 、 更 美 。 現 代 粒 子 物 理 學 家 相 信 , 「 上 帝 」 只 用 了 六 種 夸 克 和 少 量 輕 子 , 便 構 築 成 我 們 宏 觀 所 見 的 一 切 物 質 !

2007-01-27 18:25:19 補充:
1.) 物質的基本構成單位——原子 是由電子、中子和質子三者共同組成。相對於中子和質子組成的原子核,電子的質量極小。質子∕中子的質量大約是電子的1840倍。質子是一種帶 1.6 × 10-19 庫侖(C)正電荷的次原子粒子,質量是938百萬電子伏特(MeV),即1.6726231 × 10-27 kg,大約是電子質量的1836.5倍。質子屬於重子類,由兩個頂夸克和一個底夸克通過膠子在強相互作用下構成。

2007-01-27 18:25:25 補充:
中子是一種電中性的粒子,具有與質子大約相同的質量。中子屬於重子類,由兩個底夸克和一個頂夸克構成。 絕大多數的原子核都由中子和質子組成(僅有一種氫原子的同位素例外,它由一個質子構成)。在原子核外,中子性質不穩定,半衰期為15分鐘。中子衰變時釋放一個電子和一個反中微子而成為質子。同樣的衰變過程在一些原子核中也存在。原子核中的中子和質子可以通過吸收和釋放π介子互相轉換。中子是由劍橋大學卡文迪許實驗室的英國物理學家查德威克於1932年發現的。中子和其它常見的次原子粒子最大的分別在於本身不帶電荷。但其實只是因為底夸克和頂夸克的電荷互相抵消。

2007-01-27 18:25:36 補充:
電子屬於亞原子粒子中的輕子類。 輕子被認為是構成物質的基本粒子之一,即其無法被分解為更小的粒子。它帶有1/2自旋,即又是一種費米子(按照費米—狄拉克統計)。電子所帶電荷為-1.6 × 10-19庫侖,質量為9.10 × 10-31 kg (0.51 MeV/c2)。通常被表示為e-。 電子的反粒子是正電子,它帶有與電子相同的質量,自旋和等量的正電荷。

2007-01-27 18:25:51 補充:
http://hk.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id=7006030800560&others=1
2007-01-28 2:37 am
是可以的.

按位置來計, 原子可再分為原子核和其周圍的空間--電子雲; 而按成份來分則分為: 質子, 中子及電子.
在原子中央的原子核, 包含兩種物質. 一種叫質子(proton), 帶有正電荷.另一種叫中子(neutron), 不帶任何電荷. 這兩種物質是構成原子的主要部分, 也是構成原子的'重量'的主要物質.
至於原子核周圍的電子雲, 則包含有帶負電荷的電子(electron). 由於電子非常非常輕, 所以電子的重量是不納入原子的重量計算中的.

以下是補充知識:~
每一'隻'原子的'身份, 是透過其原子核中'質子'的數量來定義的. 僻如有2個質子的原子,就是'氫'原子. 而通常來說, 一個原子的總帶電荷數會是'0'. 因為它會包含有相同數量的質子和電子; 然後正負相抵. 當然也有時候原子會帶+或-電荷...那就是它們不穩定會起反應的時候了...
不過, 原子中不帶電荷的中子, 它的數量其不一定和質子(+)相等...也有情況是同一'種'原子裏(擁有相同數量的質子), 也有擁有不同中子數的'親戚'存在....這時, 它們就叫'同位異元數'...
參考: my brain
2007-01-28 2:24 am
中指,質子,電子
2007-01-28 2:21 am
原子(希臘語為 άτομος 或 átomos 解作「不可見」),是化學元素最小組成單元,是組成分子和物質的基本單元,它具有該元素的化學性質。原子由帶正電荷的原子核和在原子核的庫侖場中運動的帶負電的電子組成。核電荷數或原子序數Z,是組成原子核的質子數。原子是非常微小的粒子。假設原子是球體的話,典型原子的直徑大約是10-8厘米, 質量大約是10-23克。

原子的概念最初是由英國化學家約翰·道爾頓提出的。1803年他發表「原子說」,提出所有物質都是由原子構成。
原子的中心是一個微小的由核子(質子和中子)組成的原子核,佔據了整個原子的絕大部分質量。原子核中的質子和中子緊密地堆在一起,因此原子核的密度很大。質子和中子的質量大致相等,中子略高一些。質子帶正電荷,中子不帶電荷,是電中性的。所以整個原子核是帶正電荷的。原子核即使和原子相比,還是非常細小的——比原子要小100,000倍。原子的大小主要是由最外電子層的大小所決定的。如有原子是一個足球場,那原子核就是場中央的一顆綠豆。所以原子幾乎是空的,被電子佔據著。

電子是帶負電荷的。它們遠比質子和中子輕,質量只有質子的約1/1836。它們高速地圍著原子核運轉。電子圍繞原子核的軌道並不都一樣。它們在一些叫電子層的區域內圍著原子核轉,那些最接近原子核的在一層,遠一些的又在另外一層。每一層都有一個數字。最內層的是層1,外一層的是層2,如此類推。每一層都可以容納一個最高限量數的電子數目,層1可容納兩個,層2八個,層3十八個,層4三十二個,越往外層可容納的電子就越多。若設層數為n,則第n層可容納電子數為2n2個。最外層電子不大於8個,最接近最外層的電子層不大於十八個,但也有特例。

在一顆電中性的原子中,質子和電子的數目是一樣的。另一方面,中子的數目不一定等於質子的數目。帶電荷的原子叫離子。電子數目比質子小的原子帶正電荷,叫陽離子。相反的原子帶負電荷,叫陰離子。金屬元素最外層電子一般小於四個,在反應中易失去電子,趨向達到穩定的結構,成為陽離子。非金屬元素最外層電子一般多於四個,在化學反應中易得到電子,趨向達到穩定的結構,成為陰離子。

原子序決定了該原子是那個族或那類元素。例如,碳原子是那些有6顆質子的原子。所有相同原子序的原子在很多物理性質都是一樣的,所顯示的化學反應都一樣。質子和中子數目的總和叫質量數。中子的數目對該原子的元素並沒有任何影響 —— 在同一元素中,有不同的成員,每個的原子序是一樣的,但質量數都不同。這些成員叫同位素。元素的名字是用它的元素名稱緊隨著質量數來表示,如碳14(每個原子中含有6個質子和8個中子)

只有94種原子是天然存在的(其餘的都是在實驗室中人工製造的) 每種原子都有一個名稱,每個名稱都有一個縮寫。俄國化學家門捷列夫根據不同原子的化學性質將它們排列在一張表中,這就是元素周期表。為紀念門捷列夫,第101號元素被命名為鍆。


收錄日期: 2021-04-12 17:54:33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70127000051KK03286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