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佳答案
中國最早古都遺址
殷墟位於河南安陽市區西北小屯村一帶,佔地約24平方公里,是聞名中外的中國商代晚期都城遺址,也是由甲骨文和考古發掘所證實的中國最早的古代都城遺址。殷墟文化被認為是公元前14世紀至公元前11世紀世界青銅文明的重要代表。
由第2次發現甲骨文,說到中國史上最長的一個朝代--殷商朝代。(中國)(12/4/2003)
據中國考古界宣佈:中國考古學者最近在大辛莊商代遺址,再次發掘出甲骨文。這是自一百年前中國首次發現甲骨文以來的第二次發現,也是在殷墟主體遺址以外的首次發掘到甲骨文。考古學家在研究過甲骨文內容後,認?是與殷墟甲骨文同一系列。
考古科學家李學勤教授指為"考古界一個非常重要的日子"
"中國夏商周斷代工程"科學家李學勤教授指出:"今天是我國考古界非常重要的一天,這是自中國殷墟首次發現甲骨文104年後的第二次發現,也是中國考古學史上具有界標意義的重大發現,必將對中國古代歷史和甲骨文的研究,產生深遠影響。"
這次發現的甲骨文共有8片,是發掘自4個探方的商代文化層中。
8片蔔甲中,4塊可合成25個字的一版
在已清理出的8片有字蔔甲中,其中4片可含成一版共有25個字,內容包括兆辭、兆數和前辭。內容是對某位"母"進行占卜祭祀的紀錄。
專家認為,無論從甲骨文的修整、鑽齒形態、抑或是字形、文法、均屬與殷墟甲骨同屬一脈。而其年代,應不晚于殷虛文化第三期,即距今3,200年左右。
1899年首次發現以來的第二次
殷虛文化是在1899年(清光諸25年)由我國考古學者在河南省安陽縣發現的。當時的發現震驚了全世界,因為這是中國上古階段一個重要的殷商時代所遺留下來的大量信史資料。(詳情請閱高行網
www.gaogo.com《教育與文化》項目下之《高sir同你講歷史》欄目)。
此後,考古界一直希望在殷墟主體以外的其他地方再發掘到甲骨文,但一直未能成功。因而這次發現被考古界認為是頭等大事,也就不難理解。
殷商時代較周朝還要早
殷商時代是中國歷史上較周朝更早的一個朝代。雖然周代號稱有800多年歷史,但因西周衰亡,平去東遷之後,長達500多年的東周,即春秋及戰國時代,實際上已陷於分裂。因此,殷商時代可說是中國歷史上最長的一個朝代。
有關殷商的史料,見於孔子編篡、用以教導學生的教材之一的《尚書》,與及《禮記》中所引用的部份文句。其後,漢司馬遷《史記》中有《殷本記》一章,對其君主世系及重要事跡,均有群盡還說。
商朝始于成湯,終於紂王共有30位君主
依司馬遷所記及推算,其時代始於西元前1776年。由成湯伐桀成功,乃商代之開始。此後經歷了17世、30位君主,直至最後一名君主受辛、即紂王時,因寵信妃子妲己、暴虐無道,才被西方歧伯姬昌(即周文王)之子姬發所率領之諸侯大軍打仗。
武王伐紂成功後,定都於鎬(關中地區,即今之西安附近),並建立東都洛京(今之洛陽),殷商故地的殷則封回給紂王之子武庚,即後來之衛國;另在衛國周圍,分封曹、滕、息、蔣、蔡等國,以?監視。
商朝長達六百多年
至於商的國祚,共長644年。若不計算周代,是中國歷史上最長的朝代。
司馬遷《史記》謂成湯之始祖契,出於黃帝曾孫帝嚳之世胄,為帝嚳之子,亦為司徒之官、掌管教化之職。
這種講法,其實只是上古時代各個開國之君及朝代的攀龍附鳳的說法;就如周代說自己的始祖是後積、也是帝嚳之子的說法一樣。
商朝始祖出於東方夷族之一支
其實,商朝先祖,是東方的夷族中之一支,當夏朝統治著今日之山西及河南省之時,商族人主要活動於今日中國的山東一帶。
這一族人基本上是遊牧民族,(由神農氏部族、黃帝部族,以至其後的唐、虞、夏朝、基本上已經在中原從事農耕有1,000多年),他們喜好飲酒、唱歌、打獵,民族性可說非常豪邁。但他們的另一特色就是相信鬼神,每事占卜,非常迷信。
經常遷徙,被認為擅于營商
經常遷徙,可說是商族人的特色,這或許是其本身原為遊牧民族有關。在商族未建國之前,曾先後遷徙8次之多,範圍大抵均在東部區域。
至夏朝末年,他們遷移到了亳,即大商邑的地方,(今之河南省、鄰近安徽的商邱縣)。
因其居於大商邑,商族之名便由此而生;又因其經常遷徙,有謂其擅長將不同地區的物資,運送至其他地方,增加其價值,賺取利潤。因而後來的人就
將從事買賣者稱為"商人"。
成湯伐桀,稱為"革命",受儒家歌頌
成湯伐桀,基本上是屬於華夏化了的商族,造夏朝君主之反。不過,由於夏桀無道,所以即使一向主張忠君愛國,不可以做亂臣賊子的儒家,也不視成湯為叛逆,只謂其為"誅一暴夫",是"革命",而且成湯還被視為仁聖之君。
夏桀戰敗,被放逐到南巢。實際上是他兵敗逃到了南巢。南巢就是今日安徽省的巢縣,亦就是1,500年之後在楚漢爭霸中失敗的項羽,其身刎的烏江的地方。
夏商融合,使華夏系民族進一步擴展
由於已有近千年歷史的華夏系民族,被來自東方、文化較低的商族所統治,部份不願被商所統治的,則遠走他方。這批人被商稱為"鬼方",意為"鬼域之人"的意思,此後,商代屢次發兵征伐鬼方。
至於受商統治的大部份夏人,後來以其較高文化與統治他們的商族融合,使華夏系更進一步發展,人口更多,領域更大。
在商的600多年歷史上,成湯之後,有過賢相伊尹、與及被伊尹放逐後才改過複位的君主太甲;也有武丁中興等事跡。但其屢屢搬遷的習性則仍然沒有改變。
辛國前8次遷徙,立國後7遷其都
據歷史記載,商代立國後共遷都7次,遷都原因無從考據,可能是逃避水災、或其他自然災害,又或因與外族打仗。
直至最後一次,君主盤庚將京都由奄(今之山東省曲埠縣,即周代封周公之後人的魯國所在)遷到殷(今之河南省安陽縣)之後,便沒有再遷。
由於殷成為其後200多年的商朝的京都,因此商朝又稱為殷朝,或合稱?殷商時代。
對於中國古代的歷史,過去大都是由傳說或古籍中之片言麟爪而流傳下來。司馬遷《史記》雖記載頗詳盡,但因無實物及文獻可資佐證,故不能稱?"信史"。
殷商為信史時代之開始
直至1999年,中國考古學家在河南省安陽縣的殷墟遺址,發掘出大量甲骨文,也有用陶片書寫的文字,知當時不僅僅已有文字,而且相當完備;創造文字及運用文字的"六書"均已齊備。後人研究而可識的單字,達到3,000個之多,可見夏商文化、實已非常進步。
迷信占卜之辭,成為信史的佐證
該等甲骨文,數量達萬片之多,均為占卜所用之辭及紀錄,可見殷人尚鬼之說,但這卻剛好作為後人研究商朝歷史的佐證。
此外商代已用銅來鑄成大量各種形式、類型的器物,既大且精美,也是足以反應文化之盛。
具有標誌意義的重大發現
由於種種發現,故我們謂商代為中國"信史時代"的開始。而今次甲骨文的第二次發現,與及在殷墟主體區域以外的地方發現,可以作為研究殷商文化區域的分佈情形,故被考古界認為何是考古史上具有界標意義的重大發現。